作者按:2009年4月20日至23日和5月19日至22日,笔者先后陪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督察组赴商洛市、咸阳市、宝鸡市、汉中市、安康市抽查验收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根据所见所闻和有关材料草成农家书屋督察笔记。旨在让读者了解陕西省农家书屋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情况,引起大家对农家书屋和新农村建设的关注。欢迎大家参与到全省农家书屋建设当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农家书屋建在了农家里
早上六点多,去火车站接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第一督察组到我局,顾不得吃早餐,就参加我省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汇报,九点多钟汇报完毕,奔向商州检查,路过小吃店买菜合子充饥。一到商州区,便观看正在进行的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图书馆馆长在给书屋管理员讲解图书分类方面的知识。
午饭后谢绝休息,去商州城区东25公里处商州区沙河子镇水渠子村农家书屋检查。该农家书屋建于312国道旁水渠子村刘新友家,图书管理员刘新友现年53岁,系文化馆退休干部,热爱文化和图书,除我局按标准配送的1561种、1575册图书,58种、100张音像制品,30种报刊杂志,以及商洛市新闻出版局投入科技书90册60种外,刘新友将自存图书、杂志1231册,1223种充公供群众借阅,共计藏书2816册,2784种。书架和桌椅板凳均是刘新友自备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赢得了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督察组的赞扬。
据检查了解,该书屋的出版物已全部登记在册,分类上架,并开展借阅,借阅人数已达120多人。在村广播室进行广泛宣传,还开辟农家书屋读书学习园地,营造读书学习的氛围。
接着去商州城区沙河子镇拉林子村农家书屋检查。该村抓住国家文化建设机遇,挤出办公室一间,购置所需书架,精心布置,建成了使用面积约9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书屋按标准配书报刊和音像制品,已建立了借阅管理制度等。书屋建成以来,每天阅览人数达10—20人次。
午饭后,赴丹凤县棣花镇水沟河村农家书屋检查,这儿是贾平凹的故乡,山清水秀,人们热爱文化和读书,可谓人杰地灵。农家书屋和阅览室,地处该村的党员活动室,占地约120平方米,窗明几净,相当宽敞,图书丰富,种类较全,是读书学文化的好地方。
接着检查商镇王塬村农家书屋。前年在商州区参加全拾科技之春活动后,我和同事曾到该村文化站考察过,记得仅有的几十册图书陈旧破烂,其中我省老作家杜鹏程的代表作《保卫延安》不知被多少人翻阅过,书的封面和扉页用胶带纸缠了又缠才不至于散伙,农村缺书可见一斑。如今,该村在党员活动室拿出一间20平方米的房间建起了农家书屋,拥有1586册(张)各类图书和光碟,可谓旧貌变了新颜。
夕阳西下,我们奔赴柞水县住下,今天的检查暂告一段落。
农家书屋揭牌仪式像过年一样热闹
有早起习惯的我起床后,在所住宾馆周围转了一圈,眼中的柞水县城建设得非常漂亮,在四周青山的映衬下,县城沿乾佑河两岸而建,给人有点威尼斯城的感觉。回想昨晚沿河堤散步,一派灯火辉煌,此所谓的点亮工程。那么农家书屋工程也可以说是照亮农民致富路的点亮工程。
早餐后去乾佑镇石镇村检查农家书屋,该书屋有书架5个,桌椅5套,图书2100册,报刊30种,光碟100张等,完全达到“三全六有”(制度齐全、活动健全、记录周全,有场所、有牌子、有学习资料、有桌凳、有书柜、有电教设备)的农家书屋标准(图书已超标准)。
据了解,自今年初建成后,该书屋已接待读者200人次,借阅图书350册次。组织群众举办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23期,受训农民226人,举办科普知识讲座37期,培养法律明白人、科技明白人450人,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和法律观念,精神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提高,村容村貌也大为改观。
接着我们去石瓮镇四新村检查农家书屋,该村书屋建在党员活动室所在的小楼里,党员活动室是组织部援建的,漂亮美观。专辟有一间房做书屋,完全达到“三全六有”的农家书屋建设标准。此外还有专门的阅览室,方便农民就地阅读。
图书管理员和乾佑镇石镇村农家书屋管理员一样年轻漂亮,一打问,她是榆林师范学院毕业的,毕业自愿回到家乡从事文化事业建设。可以说她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志愿者。有志者事竟成,相信她会成功的。
从汇报中得知,4月2日,省上配送的出版物到达柞水县后,县文体局组织县新华书店、县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全力以赴开展配送工作,放弃清明节休假,利用四天时间将分布在三大流域14个乡镇的36家农家书屋的1004箱、56664册图书和36箱3600张光盘按照配送名单送到每个村,并协助指导书屋管理员做好登记、分类、上架。为了使书屋尽快投入使用,大家共同参与整理、分类、上架等工作,经常加班到深夜两三点钟。营盘镇秦丰村书屋管理员为了加快图书分类上架工作,在爱人丧葬第二天就含悲投入了工作,这种敬业精神感动着我们每个人。
完成商洛市农家书屋的抽查任务后,谢绝在农家乐午餐的挽留,我们直奔咸阳市,匆匆午餐并抽查秦都区钓台镇吴家庄农家书屋后,马不停蹄北上赶往旬邑县原底乡下西头村参加该村农家书屋揭牌仪式。旬邑县委书记刘新余率新闻出版部门领导在彬旬交界的高速路出口处迎接我们一行,一进村口就看见街道两边的唢呐队在欢天喜地地吹着,村委会门前的锣鼓队在龙飞凤舞地敲打着。
约下午四点左右,在欢快的唢呐锣鼓声中,下西头村农家书屋揭牌仪式开始,旬邑县副县长胡烨首先致辞,他代表旬邑县委、县政府对中省市新闻出版部门的领导表示欢迎和感谢并介绍旬邑县情况后说:目前全县建成标准化农家书屋71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38%。农家书屋的建成,为农民群众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任惠灵部长代表新闻出版总署讲话,他在介绍了全国农家书屋建设情况后说:“陕西农家书屋建设起步较快,起点很高,全省目前已经建成农家书屋2300个,并按照2万元经费的标准,为每个农家书屋配备了图书报刊和音像光盘。还依托农家书屋这个平台,组织开展了‘百名专家讲座’等系列活动,直接服务于农村和农民朋友。”
咸阳市新闻出版局局长韩炜讲话。他指出:“农家书屋建设是党和国家服务三农、惠及百姓的一项文化工程。我市按照总署和省局计划要求,对涉及到8个县区202个农家书屋进行了全面建设,旬邑县的农家书屋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标准高、行动快、效果好,走在了全市前列。”
下西头村党支部书记发言时介绍说:“下西头村近年来投资3万元、购置图书2000多册、书架5个、阅览桌椅8套、订阅各类报刊杂志十多份。今年又收到新闻出版局配送的图书1575册、光盘100张、各类报刊杂志30份。为群众文化娱乐、休闲阅览、学习科技知识提供了方便。许多村民高兴地说,自从咱村有了农家书屋,谁家在苹果种植、畜牧养殖等方面遇到了难题,在书屋就能找到答案,现在大家学科技、用科技更便利了,农家书屋真正办在了咱农民朋友的心坎上”。
在欢快的唢呐锣鼓鞭炮声中,新闻出版总署任惠灵部长和旬邑县委书记刘新余为下西头村农家书屋揭牌。
“咱农村不比城里差”
揭牌仪式后,在刘书记陪同下,我们观看了苹果种植技术讲座,参观了村民家,宽敞的房屋、齐全的家电和字画藏书,不是城里胜似城里,正如墙上所写的标语所言:新农村建设开新花,咱农村不比城里差。
夕阳将下,我们马不停蹄相继去原底乡南头村和太村镇畔子村农家书屋检查,两个村的农家书屋都建在村中心的党员活动室大楼里。党员活动室是组织部援建的,不仅为党员活动提供了场所,而且为农家书屋建设提供了现成的地方。
为了齐心协力,整合资源,我省农家书屋建设领导小组突破国家农家书屋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八部委的范围,吸收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文化厅等11个厅局组成农家书屋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众志成城、众手成“屋”的热火朝天的建设局面。
记得2007年7月,笔者曾赴旬邑县捐建5个农家书屋,其中就有南头村和畔子村农家书屋,当时给南头村和畔子村农家书屋捐赠了1000册图书。今年利用财政又分别配送了1500册图书、30种报刊和100张光碟,使这两个村农家书屋超标准建设,达到了示范作用。旧地重游,分外亲切。
夜幕降临,点亮工程使旬邑县城一派灯火辉煌。晚餐后我们一行应邀去宾馆附近的县新华书店参观考察,店堂宽敞,窗明架净,图书丰富,入口处备有桌椅板凳,桌上放着意见簿和需书登记簿,反映了新华人对读者的尊重和服务的细心到位。
晚上8点,笔者主持在旬邑县宾馆召开咸阳市农家书屋建设汇报座谈会。咸阳市新闻出版局局长韩炜首先发言,在汇报了咸阳市农家书屋建设情况后,韩局长谈及体会说,与老百姓生存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是有生命力的,农家书屋建设就是这样的事情。为了使农家书屋建设可持续发展,他建议:一、所配图书要合适,比如种水稻书不适于咸阳,领导艺术书不宜于农民,需要些生产生活的小册子,政治理论也适用农民,但要通俗易懂;光碟可适当增加。二、管理方式、硬件建设应进一步完善,管理员由村干部兼任也可以,但有专职管理员更好。建议图书馆出技术人员,新华书店出经费对管理员进行培训。三、后续咋办?尤其是报刊的续订要解决好。
旬邑县文化局燕局长汇报旬邑县农家书屋建设情况后谈及感受说:“一是各级领导支持,纳入考核内容;二是纳入村镇建设,解决资金配套设施,有序推进;三是加强管理,选任热情高负责任的人做管理员。”他建议在图书更新、费用资金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
咸阳市新华书店惠经理汇报全市新华书店投入农家书屋建设情况后强调说:“新华书店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政治任务完成,不计经济效益。在谈到后续发展时他建议加强管理,探索经营,以书养书,酌收借阅费,想方设法搞活农家书屋。”
旬邑县委常委、宣传部杨部长和胡副县长在汇报讲话时感谢中省对旬邑县农家书屋建设的支持、扶持和资助。他们一致指出,农家书屋建设对新农村建设作用巨大,希望把旬邑县作为农家书屋样板县予以重点建设。
新闻出版总署任惠灵部长讲话,对咸阳市及旬邑县农家书屋建设中领导重视、工作扎实、成绩突出予以充分肯定,希望多提供资料,以便汇报推广。
笔者对这次座谈会予以小结,希望大家继续探索农家书屋建设中的管理和经营等问题,使农家书屋建设取得更大成果并可持续发展。
座谈会结束时已是晚上10点,但大家仍无倦意,回到房间仍热议着农家书屋建设的话题……
农家书屋使乡村移风易俗
在旬邑宾馆早餐后,冒雨直奔宝鸡市眉县检查农家书屋建设,给人印象深的是老荔书屋,这里是姓荔的老者自筹资金办起的文化大院,有书屋,也有锣鼓屋,大院墙上写着:家伙一响,心情舒畅,锣鼓一敲,恩怨全消。威震秦川八百里,韵传汉唐数千年。太白山下独一屋,眉坞岭上无二处。据说还被外省邀去表演锣鼓呢。
中午赶到扶风关中风情园吃午饭,稍息后去南宫村和午井村检查农家书屋建设。两家的农家书屋都建设得不错,可以说是超标准的。午井村的农家书屋除了按标准配书报刊外,还配有电视机。南宫村农家书屋面积达100多平方米,书柜达到11个,是此行看到最气派的农家书屋。看来关中农村经济还是好一些,由农家书屋建设规模可见其一斑。
从检查了解中得知,这两个农家书屋建成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首先是选好书屋管理人员,选配有一定文化层次、又有责任心的退休干部或教师担任书屋管理员,并加强对书屋管理员的培训,使管理员掌握必要的图书分类登记、保管和借阅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管理员的管理水平。
二是建立健全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做到图书保管、借阅有章可循,保证图书不被损坏和丢失。
三是保证必要的开放时间,方便村民的需求添好书、换新书,保持农家书屋的长久吸引力。南宫村农家书屋建成后一个月就接待群众2000人次,可见受欢迎的程度。
从三市农家书屋的建设情况看,农家书屋这一惠民工程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前农闲时间村民靠打麻将、玩扑克消磨时光,想要看书查资料无处可去,日常生产中发现的种植养殖技术问题得不到解决。
如今农家书屋建到了村里,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图书了,让那些长期坐在麻将桌前的人回到了书桌前,而且也成了留守儿童的好去处。小小的农家书屋不仅为农民生产提供了智力支持,还以书正风气,以书教育人,讲文明、讲道德、崇尚科学的良好风气正在三秦大地上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