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29000000002

第2章 习书练剑(1)

(一)

清清的涪江水,像一条美丽的绸带,从远处高高的岷山雪岭流来,由北而南,弯弯曲曲地横穿西蜀绵州昌明县境,给两岸造成了大块的冲积平原。这儿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湿润,一年稻麦两熟。竹篱茅舍的农家星星点点地散布在平原各处。农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自然平静的生活。

唐中宗景龙元年(公元709年)的夏天,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一样,从空中向大地释放着烈焰。气候十分炎热。水稻与范谷的叶子都被晒得卷了起来。树上的知了吱——吱地叫个不停,好像是热得受不了似的,拼命地用鸣叫来散发心头的热量。这时,一群十来个学馆的蒙童,从学馆里放了午学。他们像是笼中放飞的鸟儿一样获得了自由,高兴得又蹦又跳地向着回家的田间小路上奔跑。他们来在了涪江岸的拉纤小道上,眼看着江中的大小船只往来穿梭,不时地用衣襟擦拭着额上的汗珠,纷纷叫嚷着:

嘿,这太阳太毒了,热得人头都发疼。

对,热得很,地皮都发烫了!

唉,下午我真想逃学不来,找个凉快的地方躲一躲。

走在头里的一个高个子男孩,名叫李白,年方十岁,长圆脸,广额高鼻,一双浓眉又黑又亮,满口牙齿整齐洁白。他不停地摇着手中的青竹扇子说:我们下河去洗澡吧?一到河里就像鱼儿入水一样安逸得不热了。

不行,不行!一个大名叫盂学轲,外号叫小孟子的十一岁的男孩摇了摇头说:杨老师说了,不准我们下河洗澡。谁不听话,就要挨手板心呀!

一提杨老师,小李白脑海中就出现了一个瘦脸鸵背,花白胡须的老人形象。杨老师读了几十年书,青壮年时热心科场,考了好几场都名落孙山,到老来才死心,靠教十来个蒙童为生。杨老师教书极为认真,遵循严师出高徒的信条,对学生管教极严。入夏以来,他最担心的是学生们下河洗澡;水火不容情,万一淹死了哪个学生,他就无法向其家长交待。所以,天天都像老和尚念经似地向学生们下达严令:你们听着,谁也不许下河洗澡,谁犯了这条学规,我就要他吃笋子炒肉!(用竹板打手心或屁股)一面是老师的严令,一面是酷热难当的气候,怎么办呢?从来就好动不好静,像初生牛犊一样胆大包天的孩子头小李白说话了:同学们别怕,杨老师是吓唬我们的。他放了午学吃了午饭就要午睡。我们偷偷地在河里洗个澡,他哪能知晓呢?小孟子摇了摇头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叫杨老师知晓了呢?

小李白瞪了小孟子一眼说:你就是胆小怕事!树叶掉下来都怕打破了脑壳!

我们赌咒发誓,拉钩,谁也不准去告密!说这话的人是个外号叫王小胖的同学。他因为胖得肚皮凸鼓,像佛寺里的弥勒佛一样,从来最怕热,所以最爱下河洗澡消热了。

好,王小胖说得对!小李白当即点头表示赞同:我们拉钩赌咒,谁去告密,我们就一齐揍他!来一个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这——小孟子迟疑了,用右手搔着头皮,似乎他成了告密者的怀疑对象,急忙又说道:我们除了怕老师还要怕家长。我爹对我说过,不准下河,如果下河淹死了,回家去后还要挨一顿好打!

不要紧,人都淹死了,再挨打,也不知道疼了!王小胖十分天真地说。

人都死了,哪还能挨打呢?真是笑话!小李白扑哧一声笑了,露出了满嘴的白牙。

来,别管它,我们来赌咒拉钩!

小李白头高,学习好,又最讲友情,平时有啥好食物都要分给大家吃,有谁受了人欺负,都要挺身去打抱不平,所以孩子们都不约而同把他认作孩子头,遇事都爱跟着他走。大家听他的话,一齐伸出右手的食指,互相拉钩。小李白领头大家齐齐刷刷地跪在地上,抬头向蔚青天赌开了咒:我们向天老爷赌咒发誓:谁把下河洗澡的事说了出去,谁就叫天打雷轰,不得好死!

孩子们接着就鹦鹉学舌地重复了一遍。

啊!下河啦!下河啦!

大家高兴地大声吼着向着河边大步奔跑。小李白一马当先跑在了最前面。他们来到一个回水湾的地方,找了一个柳阴处,几下把衣服脱了扔在了白沙滩上,就赤条条地扑通扑通地跳进了浅水里。这儿水流较缓。清清的河水浸泡了全身,丝丝凉意袭来,使得炎夏的酷暑顿时全都消失。大家都从心里叫喊着:安逸!安逸!痛快!痛快!

十二个孩子,有十一个下了河,只有小孟子一人在岸上迟疑观望,还是不敢相从。小李白生气地把眼一瞪说:小孟子,快下河来呀!你一个人在岸上多孤单呀!

我,我怕!

你怕啥嘛?我们十一个人都不怕哩?

你,你们洗吧,我在树阴下等你们。

不行!小李白从水边抓了一把发黑的河泥,背藏在身后,走近小孟子身边,猛地往他脸上和脖子上涂抹。小孟子躲闪不及,立即成了个大花脸,乐得河中的小伙伴们直是发笑。小孟子这下不下河是不行了,只好半推半就地脱光了衣服,下河去溶进了小小的集体里。

俗话说,近水识鱼性,在山知鸟音。在水边生长的男孩子们天天与江河打交道,从小就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游水。他们一进河里,就像是鱼儿进了大江大海,个个都像个浪里白条一样游来游去,十分悠闲自得。

来!我们打水仗!小李白出点子说。

行!大家一齐响应。

孩子们分成了六人一队。小李白叫了声开始!只见两队人排成了两个一字形阵势,互相瞅准对象捉对相打——是用狗刨沙姿式,用前胸掀起水浪推向对方,企图将对方淹没,造成灭顶之灾。二是用剪刀差的姿势双脚打水作动力,双手左右开弓打水向对方头上猛灌。小李白的游技最高。他的攻击对象是王小胖。他左右开弓地不断地灌水,王小胖人胖手笨不是敌手,开始还能还击几下,很快就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了。他满眼满耳都是水,只好高举双手服输:我投降!我投降!

好!优待俘虏!小李白这一队一齐获得胜利后,他又提出了一个新玩法:来,我们捉水鸭子!

好!

要得嘛!

孩子们齐声响应。

小李白自告奋勇,第一个当水鸭子。孩子们把他团团围在深水中央。他用踩水的姿势高喊一声:开始!

抓住他!孩子们便分进合击地向他游近,慢慢地缩小着包围圈,要抓他的俘虏。

小李白不慌不忙地应战。眼看包围圈愈来愈小,已无处可逃时,他深吸了一口气,头朝下来了个深潜人水,像一只水鸭子一样,从对手们的肚皮底下突出重围,在远处浮出水面举手高喊:笨蛋!笨蛋!我在这儿哩!

孩子们见小李白漏了网,又一齐向他游去成扇形展开,形成了新的包围圈。接着,小李白又如法炮制地重新突围。然后以胜利者的身份宣布由王小胖当水鸭子。王小胖动作迟缓,在包围圈中刚要潜水逃跑,就被小李白从水中抓着了胳膊,又一次当了俘虏!孩子们高兴得夸奖他说:李白,你真行!我们服了你啦!

红日开始偏西,蓝天里有几只雄鹰盘旋觅食,农舍屋顶上的炊烟四起,像是摇动着手臂,在召唤着人们归家。小孟子感到肚子饿了,便提议说:我们该回家吃饭了!

不行!不行!这下轮到你当水鸭子。小李白佘兴未尽地说。

小孟说:就算我输了,我服了你还不行吗?

对!下午还要上学哩。我们各自回家吧!王小胖给小盂子打了圆场。

小李白虽然还想尽兴地再玩下去,考虑到时间已经不早了,便顺水推舟地说:好吧,明天中午再来!

孩子们迅速上岸,脚踩着发烫的白沙滩,几下就穿好了衣服,又顶着头上的炎炎烈日,向着各自的家中分散走去。

小李白的家住在离涪江岸不远的青莲乡,一个有着高大门楼人称陇西院的大院子里。乡邻们为何称其为陇西院?这是因为小李白五岁时,由父亲李客和母亲白氏携家来此建院而居。李客是一个大商人,经营着大宗的盐茶生意。他在县城里有一个大货栈,雇有账房和伙计十多人;因嫌城里嘈杂,特意在乡间建造了一个四合大院:青瓦粉墙,一砖到顶。高大的门楼正中浮雕着一只展翅凌空,俯视着足下千山万水的大鹏金翅鸟。院子正中一棵李树是刚来时栽的,春来开出白花,这就寓意着李白的姓名。此时,枝头上已结满了累累果实,过不了几天就可以吃了。李家在城里有商号,乡间还种有十几亩地,雇有一个长工叫老田头。这种富庶之家就与周围竹篱茅舍的普通农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家虽是外来的客籍人,但是李客夫妇知书识理,待人和气,仗义疏财,谁家有了难处,都慷慨地给予帮扶,遵循的是远亲不如近邻吃亏是福的中华古训,与邻里们频繁往来,关系十分融洽。

小李白饥肠辘辘,推开了虚掩着的红漆双扇大门,穿过院坝,走过李树的浓阴,进到堂屋时,李妈已经做好饭菜在等待儿子归来了。

妈!小李白一声呼喊。

哎!李妈从厨房里应声走了出来,手里端着一大碗绿豆汤。她抚摸着儿子滴汗的前额,慈爱地说:看把我娃热的,来,先喝碗绿豆汤,消消暑,解解渴。

小李白接过来喝了一大口,甜甜的,凉凉的,可口极了。他边喝边问:爹爹回来没有?

李妈回答:你爹爹生意忙,要晚上才回来。

长有一脸络腮胡子的中年长工老田头从田间働草归来。他摘掉头上的草帽,扑打着满身的尘土。李妈忙把早斡准备好的铜盆里的热水与面巾递了过去。老田头站在屋檐下接过来说:有劳了,我自己来吧!

李家的农活主要靠老田头长年操劳。李妈和小李白有时去搭个帮手。主仆关系十分融洽。小李白也很喜欢这个勤劳憨厚,两手长满厚茧的老田叔。在田间的守望号棚和晚间的长工屋中,小李白老要闹着老田叔给他讲总也讲不完的故事,和总也唱不完的民歌。少年李白从民间的口头文学中汲取了养料,队而开启了他的文学的大门。老田头是一个不识字的民间文学家。他永远也回答不完小李白的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一连串的为啥为啥?老田头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后,小李白就凝望着夜空中闪烁着星光的银河说:牛郎织女还在天上吗?他们的一双儿女早就长大了吧?老田头讲完了孟姜女的故事后,小李白流着眼泪发问:万里长城在哪里?秦始皇为什么那么坏?我能去看一看长城吗?老田头为小李白唱民歌:高高山上—树槐,手把栏杆望郎来。娘问女儿望啥子?我望槐花儿时开。小李白觉得很好听,就又发问:那个女儿为啥要望郎来?她为啥要对娘扯谎说白?老田头裂开大嘴微笑着回答:你还小,这些事儿等你长大后就明白了。小李白因此就希望自己快快地长大成人,然后就去探寻民歌中的秘密。

三个人在堂屋里,围着一张八仙桌吃中饭。主食是自产的大米,副食是塘里日养的大鲤鱼和自种的大青菜。小李白不停地给妈妈和老田叔夹鱼肉,自己却尽量多吃大青菜。

老田头说:少爷,你咋不吃鱼肉呀?

小李白说:我怕鱼刺卡着了。

老田头摇了摇头说:你怕是在学孔融让梨吧?

小李白心想:我就是要学孔融让梨。老田叔咋知晓我的心思呢?嘴上却说:老田叔你天天下地干重活太辛苦了,应该多吃点鱼肉才有力气犁田打耙。

耳听着儿子真诚谦让的话,李妈十分高兴。她觉得儿子慢慢地懂事了,再不是一个贪玩逃学的小顽童了。她不由得想起了那个铁棒磨针的故事,便又启示道:白儿,你还记得去年夏天,你在小溪边碰到的那个磨铁棒的老婆婆吗?

记得,记得!小李白皱起了浓眉,思绪回到了去年前那些个逃学偷懒的日子……

小李白从小天资聪慧,记忆力特强,但却贪玩,不好学。他认为一家四口人(他把老田叔也当作了家里人)只他一个人上学,太不公平了。书本上那些子曰诗云天天读,天天背,太单调太乏味了,哪个字认不好讲不来还要挨杨老师的打,太不划算了。书本那么厚那么多,啥时候才读得完背诵得完呀?真是太难太难了。因此就隔三差五地逃学,一个人跑到河边去钓鱼,上树去掏鸟窝,挨到放学时才间家。父母发现后,狠狠地教训他,他也不听。有一天,他又一次逃学,一个人悠哉游哉地闲逛到一条小溪边上。他发现溪边有不少鲜艳的野花,溪里有不少可爱的小蝌蚪,便一会儿采花,一会儿捉蝌蚪地玩耍了起来。不知过了多久,他听到了一阵霍霍的响声。抬头一望,只见小溪上游有一个白发的老婆婆在那里磨着什么。

他便好奇地沿着溪边的小路走了过去。只见老婆婆手拿一根长长的铁棒,沾着溪水在脚边的一个磨刀石上认真地磨砺。霍霍的磨擦声不断响起。小李白见老婆婆有些面熟,一时又想不起来,便好奇地发问:老婆婆,你磨它作啥呀?老婆婆望了小李白一眼后缓慢地回答:阿弥陀佛,我要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使用呢。小李白把浓眉一皱,舌头一伸,很不理解地说:哟!那要用多少功夫?磨到什么时候呀?老婆笑了笑说:不要紧,我今天磨,明天磨,后天磨,天天长磨不断,功到自然成:铁棒就会由粗变细,由长变短。这就叫,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绣花针嘛!啊!小李白脑中猛然一个闪亮,像是开了一扇天窗,突然悟出了什么。相比之下,自己读书怕难,甚至逃学,这就远远不如这个白发婆婆了。他十分敬重地又看了一眼老婆婆,当即心事重重地向学馆的方向走去。

同类推荐
  • 世间万象

    世间万象

    《世间万象(散文)》内容丰富,闪现着思想光芒的书系读者群相信也会非常庞大,学生、上班族,文学爱好者、一般读者都可以阅读和收藏。这些文章能使我们站在大师的肩上,感受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直接欣赏水平和阅读品味。
  • 沉酣一梦终须醒

    沉酣一梦终须醒

    本书的编纂收录了《红楼梦》研究史上非常有影响的学者胡适、唐德刚、高阳等“红学”研究大家关于《红楼梦》研究的经典论述,对与20世纪以来关于《红楼梦》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解析,从研究的流派上来分包括“索隐派”“新红学”“评论派”等,让读者对于《红楼梦》有一个全面地,多角度、多侧面的了解,对于《红楼梦》书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和文化背景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出自艺术大师李叔同之手,他是著名音乐教育家、美术教育家、书画家、戏剧家,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造诣于一身,堪称全才。他的文字是美的代表。书中李叔同先生的诗文词赋、人生领悟,犹如洗涤心灵的净化剂,帮助我们洗去浮世铅华,释放生命本真。《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是一本文学作品集,收录了李叔同先生在封建时期、民国时期及抗战时期的不同作品以及李叔同先生本人对绘画、书法、篆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学习方法。
  • 寻找卡拉

    寻找卡拉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它象征性地概括了二十几年前或十几年前确实发生过的文化现象。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期,那也是短篇小说的“黄金时期”。那时的文学期刊包括诗刊,都办得蒸蒸日上,红红火火。“文学热”是那个时期的时代特征。改革大潮一浪接一浪,生活的道路越来越宽广,各路人马纷纷“下海”,一些诗人、作家也耐不住“万元户”的诱惑。潮流变了,“文学”不再是热点,多数期刊的发行量每况愈下,一些报纸的文学副刊也被砍去,代之以流行的时尚娱乐和衣食住行的专刊、专栏。为了生存,许多刊物改为时尚杂志、实用杂志,或者改版内面何小学生或中学生的杂志。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世俗流言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世俗流言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热门推荐
  • 善法方便陀罗尼咒经

    善法方便陀罗尼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我们相爱吧之上帝视角

    我们相爱吧之上帝视角

    上帝,神一般的存在,降临到一个导演身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上帝一般的视角,你,又会看见什么!而在一张爱情真人秀之中,巴厘岛,台北,泰国,广州,香港,见证这一幕幕的爱情之旅
  • 公主!复活吧!

    公主!复活吧!

    比仙女还美的她,却硬要打扮得像个大妈;样样精通的她,却装作什么也不会;世上最大帮派头儿的她,现在却是个再也普通不过的高中生。究竟发生了什么???她是否还能回到最初?(请敬请期待)QQ:935648103 答案:风(对这本书感兴趣可以加哦!^_^)
  • 吸血鬼王爱上腹黑少女

    吸血鬼王爱上腹黑少女

    男主一次偶然巧遇女主,于是两人开始了恋爱的旅程,武功高又有男主宠的女主收契约兽,整恶人,灭魔怪,气小三,能做的不能做的都做了个遍,哼,姐就是这么牛怎么着【本文乃绝对的宠文,不会出现一丝丝的虐,本宝宝就是喜欢宠着】注此文开头有些无聊后会不断的精彩
  • 孤胆王者

    孤胆王者

    世界嘉年华游戏程序启动,作为该游戏工厂里的小小值员林安,发现惊天大秘密,背负惊恐进入游戏世界一探究竟…
  • 无敌霸王系统

    无敌霸王系统

    歌珊国,帝都城外,乱葬岗。乱莽岗前,几名禁卫军赶着一辆木制马车,车上装满了身穿太监服饰的少年尸体。其中一名禁卫军抱怨道:“妈的,这些小畜生真是弱不禁风,才打了他们几拳,就死翘翘了!”而在车内,一个原本早已惨白的冰凉尸体,慢慢的红润了起来。“叮!检测到审神体制,无敌霸王系统启动,百分之十,百分之五十,百分之八十,百分之百。”“宿主苏醒!”
  • 雪公主——雪之华

    雪公主——雪之华

    开学第一天,一辆黑色法拉利穿过樱花飘落的街道。前座走下两位男子打开后座车门,迎面走来一名身穿白裙腰系银色皮带的女子。她的名字叫做孟雪,是国际首富孟霸雄的亲生女儿。而她的亲生母亲林雪在生下她当时便难产死亡。而她,当时那个还小的婴儿身边竟泛着雪白的光亮...从那以后父亲对她无比宠爱,但有一点是父亲唯一让她必须做到的,父亲不喜欢娇生惯养的女孩。简单点来讲,孟霸雄他不喜欢因为家庭经济好而刁蛮任性,没有用的千金大小姐。他要她成为强者。而孟雪也没让他失望过,5岁时便开始上小学(是有点早~~不过我家乡也有四岁上一年级的)什么台拳道,空手道。芭蕾,古典,拉丁....从没断过。不过,作为大富人家的女儿,钢琴,小提琴,竖琴,中国画,油画等等都是必备。
  • 盗墓之鬼馆

    盗墓之鬼馆

    神秘的古墓、传说的财宝、绝命的咒语、充满智慧的盗墓与反盗墓较量,就如至今深藏的秦陵地宫,谜团无数。一代奸雄曹操缘何薄葬?成吉思汗陵寝为何仍未被找到?乾隆的棺椁会走动,自己“看护”自己的陵寝?
  • 百碎灵

    百碎灵

    她生来便散灵本该灵去散尽却不料成为全族恶灵的容器恶念一瞬蒙了她的眼一夜之间血洗全族从此手臂上一血痕出现直连她的心脏她成为罪人她知道要还命却不知道这是万劫不复的开始他是老鬼王与妖神的祸胎不容于神妖鬼三道却成为三道人人惧怕的鬼妖当他与她结为冥婚是执子之手还是另有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