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28900000008

第8章 毛泽东、邓小平“走进”电脑——杨少俊研究员研究传播科学理论纪实(3)

天地万物,都有其内在的组合规律,找出其规律,揭示出内在的逻辑,这便是解决问题的先决途径。杨少俊含辛茹苦,日夜奋战,在洋洋500万字的文字书稿中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个简明而深刻、熟悉而陌生、浩繁而透彻的灵魂宝库,按“总论、体系、继承发展、检索查询、量化统计、研究文献”等11大部分80个分题灌输到高科技载体——计算机之中,至此,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研究第一次被纳入了科技的轨道。

“毛泽东与邓小平”进入电脑,“铅与火”迎接了“光与电”的挑战。

当47年前,美卧毛琪雷和艾克特发明的一个被称之为“计算机”的重达30吨的怪物降临人类社会的时候,这个怪物给古老的汉字——我们民族的文化精华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危机和变革。计算机是说英语的外国人发明的,它的标准键盘是为26个拉丁字母设计的,而我们的汉字却有数万个方块字。当我们中华民族走向计算机世界,当我们的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相对接的时候,文字成了一大障碍。危机之时,有志之士崛起了。有一个叫王永民的中原汉子在浩荡的科学大军中挺身而出,他用发明的“五笔字型”又称王码重铸了汉字的辉煌。就像体育比赛中的接力赛一样,杨少俊和他的助手王立国、仰礼友、葛伟强从王永民手中接过了一个“棒”——

杨少俊和他的三名助手从王永民创造五笔字型的构思中得到启发。在艰苦的环境和繁重惊人的工作量中,课题组的成员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茅塞顿开!终于,他们摸索出全文检索系统——根据读者、研究者的各种需要,进行灵活多便的任意处理,即任意查询;他们摸索出多层次、多角度的标引方法,把计算机有限的版面和毛泽东原著、邓小平文选“无限”的篇幅贯通一体,并完全保持书中的原貌、页码、行数,即原著查询;他们摸索出立体、网络的方法,进行量化分析,无限延伸,多层框图,即框图表示,真是其妙无穷。至此,这个采用领域知识与软件系统相结合的人工智能开发环境与技术手段的《毛泽东思想研究系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系统》重大课题宣告成功!

杨少俊课题组在计算机软件方面率先解决了“任意查询”、“原著查询”、“框图表示”的三个难题,从而扫清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大型文献微机检索的羁绊——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交口称赞:“这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手段上的突破和创造,其意义不亚于我国活字印刷的发明和五笔字型的创意……”

从更高更深的意义上讲,扫清创意羁绊的道路虽说崎岖,然而解决创意的难题却是那样地耐人寻味而又辉煌。这个在国内外首次用人工智能方法解决大型文献资料的全文多角度任意检索的重大课题,并可随时更换成其他类型的大型文献资料库的研究与检索,彻底改变了我国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落后的研究技术。计算机,这一高科技的宠儿从高墙深闺的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触伸到人文社会科学的王国之中了,从而使我们的专家学者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中紧紧地和时代保持了同步。

在这里,计算机不再陌生,不再神秘,不再遥远。

闪光的“红太阳”金秋,收获的季节。在总主编周克玉上将的亲自主持下,总后勤部组织邀请中共中央宣传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社会科学院、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北京大学、总政宣传部、解放军报等数十家国内人文社科领域权威部门十几名权威人士对《毛泽东思想研究系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系统》进行了专家鉴定。这是一次高层次的专家鉴定,这是一次全方位的展示,我们有幸随这些权威人士一起领略了杨少俊研究员和他的助手精彩的表演。

当我们专注地端坐在计算机的屏幕前,只用两个小时的工夫从头到尾观看完《毛泽东思想研究系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系统》的演示之后,我们则惊讶地发现,杨少俊和他的助手研究的成果精彩之处不仅仅只是开篇提到的“毛泽东之最”、“听众和电脑对话‘邓小平’”的有关内容,这个系统展示出一个又一个的精彩和独到是如此的丰富和深刻。

仅仅两个小时的时间,他们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的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庞大的思想体系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你感受到红太阳光芒四射的温暖,让你感受到毛泽东、邓小平的崇高和深邃,这,本身就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巨大精神享受!

“哒哒,哒哒哒——”伴随着计算机键盘的欢快跳跃,悦耳的乐曲和歌声轻轻地飘过来,屏幕上重叠出现的毛泽东、邓小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巨幅照片让人觉得亲切而伟大。

一幅又一幅框图图解在屏幕上出现了。在这里,你可以清晰地从起伏不定的曲线、峰谷突出的坐标点、线条长短不等的标记中寻觅到毛泽东历史地位形成的前因后果,毛泽东思想发展成熟的日期和阶段,毛泽东思想主要组织部分,新时期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发展和突破;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前因后果,发展成熟的日期和阶段,主要组织部分……

还是仅以《毛泽东思想研究系统》为例,用直观的事实来展示这个系统的精彩吧。

毛泽东一生中有许多科学预见,其高瞻远瞩,洞察秋毫,令人叹服叫绝。而杨少俊在这个系统里利用计算机则把它归纳总结,提出了“毛泽东十大科学预测”命题。看,计算机屏幕上显像了——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预见到“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动摇的阶级,他们在革命高涨时将要分化,其右翼将要跑到帝国主义方向去”,仅仅过了3年,1927年所发生的“4—12”国民党反革命政变便证明了毛泽东这个科学预见。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针对当时革命处于低潮之际,有人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悲观情绪,预见到中国革命的光明前途。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证实了这一预言。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关于“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警惕糖衣炮弹攻击”的科学预见,在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后的90年代,我党提出的“反腐倡廉”,证实了毛泽东的这个预见。

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作了深刻预见:“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50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这个科学预见和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强大要到2050年”不谋而合。

1955年,毛泽东提出“物质无限可分”的哲学思想,在70年代自然科学界关于“轻子”、“胶子”等粒子的发现,证明了毛泽东的预见是何等的科学。22年后,在第七届国际粒子物理学讨论会上,诺贝尔奖获得者格拉肖提出以“毛粒子”来命名“构成物质的所有这些假设的组成部分”,毛泽东无限可分的思想正被众多的科学家所接受。

通过微机屏幕显示,你则自然而然地领悟到毛泽东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十大决策模式:“调查——思索——判断——决心——部署——新的调查——新的思索——新的判断——新的决心——新的部署”,竟然和他老人家的著名哲学思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如此的一脉相通。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内在的逻辑关系,内在的迷人魅力,内在的闪光,通过在微机屏幕上的直观显示,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和遐思——这是一个多么博大精深的研究系统啊!

前来参加鉴定会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李琦研究员坐不住了,这位在延安时就着手研究毛泽东思想的著名“毛泽东通”兴奋地说:

“这个系统,很不简单,用处很大,好处很多,全面地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在国内外研究的很高水平。把毛泽东著作与毛泽东生平大事结合起来研究,指导思想很好;毛泽东思想体系里有老人家的思想方法,很重要;十大科学预见,这个内容综合得很好;十大决策模式初探,很新鲜,反映毛泽东实在英明伟大;在毛泽东原著查询中,按专题论点检索,按人物检索,按成语典故检索,按主题词和关键词任意检索,等等,很多研究内容向前大大发展了。希望很快推向市场,为国内外人民学习毛泽东思想做贡献。”这位权威人士一口气讲完,在短短的发言中,竟用10次“很”字!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龚育之高度评价说,杨少俊用现代化手段研究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国内外走在了前面,堪称一流。借助这个现代化手段,学习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特色理论就可以事半功倍,剩下的时间和脑力就可以花在理论联系实际上,花在创造性思维上。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逢先知说,这个系统实际上就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资料数据库,一部完整的大百科全书。不看不知道,看了才知其中的奥妙,真妙啊!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郑惠说,这个系统,检索与研究并举,手段与内容并重,用研究带检索,用检索促研究,使人迅速产生联想,得到启发,很有创造,是富有很高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的开拓性课题。

……来自国内的著名专家交口称赞,他们一致认为,该项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鉴定会上,正当专家学者畅所欲占、赞叹评价之际,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一位到会的新闻界知名人物有意思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报社最近在赶写一篇评论,要引用毛泽东有关国防现代化的论述,组织编辑、记者好几个人翻遍了毛泽东著作,前后花费时间有一个星期,却没能找到现代化一词在毛著中最早的出处。老杨,帮个忙,找找看。”

同类推荐
  • 独坐

    独坐

    汪老被誉为最有人情味的作家。他的散文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喜欢,皆因从他的文字中可以找到面对生活的雅趣,可以安抚疲惫的心灵。汪老生前最爱一人独坐沙发上东想西想,他的许多文章由此构思而来。因此,此书取名《独坐》。本书分为四部分:忆旧、遐想、闲说、文谈。全新的选本,独特的插图,为书营造了最美的气场。
  • 社会底蕴

    社会底蕴

    《哲理美文·社会底蕴》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社会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真正涵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为人处世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 我与朔师

    我与朔师

    尚连山,朔县师范校长;刘伟,朔县师范校办主任。该书为庆祝朔县师范建校六十周年文集,收录朔县师范校刊“我与朔师”征文活动中获奖、特约和优秀文稿168篇,体裁多样,题材广泛,从不同角度再现了朔师六十年来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发展历史。
  • 红楼解梦

    红楼解梦

    著名作家刘心武从研究秦可卿这一人物形象入手,开创出《红楼梦》的角匙。他还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三篇关于秦可卿、贾元春、妙玉的小说,这本书里还收入“红学”论说、随笔多篇,多有前人未曾道及的新发现、新观点,而且文笔轻松活泼,读来如吮橄榄,回味多滋,意蕴深远。这是一本“红学”方面的专著,同时也是一本清心悦性的休闲读物。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数百篇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热门推荐
  • 双行贼

    双行贼

    一个孩子因为一场偶遇走上修行之路。这是主角光环最少的主角,这是一个被利用的主角,也是一个改变时代的主角……
  • 月华清

    月华清

    潇潇雨歇,声非晚。踏踏马蹄,梦空醒。况那边,三年多难,白头吊古,老木沧波。一曲《月华》,歌尽相识,歌尽缠绵,歌尽红尘,歌尽浮生。缘起月华,缘灭月华。三千大世界,我们在这里相遇。恩恩怨怨,痴痴缠缠。
  • 离婚了,让我们开始爱情

    离婚了,让我们开始爱情

    姜子涵不确定的是,自己是否还一直深爱着她的“前夫”。他们的开始,是因为,“一夜情缘”然后后面整个就开了挂一样,顺利的不可思议。可是真的都尽如人意吗,姜子涵后来想,她和赵默生的关系,左右不过差了一句我爱你罢了。
  • 月出惊尘:宠溺绝世妃

    月出惊尘:宠溺绝世妃

    她,白凤族中天赋卓绝的新生代,却被嫉恨她的人围攻致死!他,身世绝对神秘,来历绝对惊人,却横遭家族抛弃!从刚开始的弱者,一步步地成为世人眼中的妖孽。从一个弃子,迅速变成一个世人眼中神秘阁主。当二人碰撞,他们之间亦敌亦友,最终却挡不住时间的考验……
  • 掠爱小魔女

    掠爱小魔女

    【四小魔女传】之《骗色记》相亲?有没有搞错?二十一世纪了耶!她可是“四小魔女”之一的凌可儿,做事向来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想让她乖乖听从摆步?绝对不可能!她就拍些他与人不诡的照片,看爷爷到时候还有什么话说?岂料,计划不如变化快,一切怎么全走了样儿呢……她当真以为,他轻易就被女色所迷惑了吗?这个小丫头,行事作风还真是够特别!就让他和她来比一比,看谁棋高一招?怎知,他自己竟在不知不觉中深陷了……没办法,爱上魔女,他只能认栽了!
  • 蓝河之谜(古埃及历史探险小说)

    蓝河之谜(古埃及历史探险小说)

    塔努斯,一位满头金发的青年勇士——埃及雄狮,把分裂的埃及重新统一起来的战神。然而,众神却下达禁令——禁止他与自己深爱的女人,王后洛斯特丽丝厮守终身。他不得不反抗神明的意志,捍卫自己的爱情——这是比“战神”称号更至高无上的荣耀。一个肤若凝脂的绝代佳人,埃及法老王冠上的珍珠,却只对塔努斯情有独钟。
  • 谐佳丽

    谐佳丽

    通俗白话短篇小说,《谐佳丽》(又名《风流和尚》),佚著者,全书共十二回。小说设计勾画了五个奸夫型的风流和尚:净海、虚空、绿林、红林与净心。五个人实际上是四种类型与代表:净海是骗淫,虚空是嫖淫,绿林和红林是强(抢)淫,净心最后大彻大悟。
  • 无上王帝

    无上王帝

    一代神将之子落到下位面,且看这位神将之子如何依靠不灭神体杀上苍穹,为父报仇!等级:源气十段、源士、源师、源将、源宗、源王、源皇、源圣、源帝!
  • 独宠蜜爱:腹黑殿下太嚣张

    独宠蜜爱:腹黑殿下太嚣张

    新文求支持【高冷男神撩回家:丫头,你有毒】第一次见面,偷瞟被发现;第二次见面,初吻被夺走;第三次见面,逼做俯卧撑……岚初若芳龄十七,遇到羽落尘之前从未这么憋屈过!他深沉,“我要劫走你的全部,宝贝,你是我的。”“给逃吗?”他含笑,“给。”这么爽快?殊不知这位顶级撩妹高手是铁了心将她宠上云端无极限!将她宠到忘记逃!再会撩,也只撩你一人。腹黑殿下撩取私蜜宝贝,来不来?交流群:417833630
  • 可以,这很傲娇

    可以,这很傲娇

    关于林杳晗,旁人真是一言难尽。当一个人过分理智,身上没有半点文艺细胞的时候,绝对有把人气到原地爆炸的能力。注意,是过分理智,理智到可怕的奇葩少女!可以说林杳晗就是一个披着文科生的名字,长着艺术生的脸却干着理科生的事。关于莫屿初……算了,没什么好讲的。莫屿初:“……”莫屿初微笑着说:“或许,你比较想做我的实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