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23300000005

第5章 艰难行进中的“农家军歌”(2)

殊堪玩味的是,这群农家子弟都属于同一兵种:国防科工委亦即火箭原子弹研制兵种。虽然这是罗布泊核试验基地的军旅生涯对陈怀国的特殊馈赠,但它无形中却包蕴了一种独特的意味。这个意味就是刚刚从土地和历史深处走来的人群与他们所从事的最先进最尖端的科研事业形成了一种同构,以及由此产生的尖锐对比与巨大反差。事实上,这种遥远如天上的星辰的反差已经决定了这群人难以进入这种事业的“腹地”,而只能在非常遥远的边缘干着一些诸如看场守井烧砖最好也不过是开车之类的工作。这样,他们暗淡的军旅生涯的结局就已经是先定的和不可避免的了。看不见蘑菇云只不过是一个象征罢了。

《无岸的海》同样是一个象征,而且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象征体。一是它象征了戈壁大漠的茫无际涯;二是它象征了农家子弟难以达到理想终点的军旅人生;三是超越了题材本身因而具有更广阔的涵盖面及深刻性的象征,即象征了当代中国农民军人在漫长的现代化进程中的艰难跋涉与痛苦寻觅。相当多的人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将难以找到他们的“锚地”与“彼岸”。他们别无选择,只好回头是岸——重新回到土地。

他们重新回到土地又将如何呢?

第三节:《农家军歌》。

我们不妨把这部作品视为陈怀国给他这首完整的“农家军歌”暂时画下的一个句号。

带着深重的希望和同样深重的失望,二哥和大哥相继退伍回到了当初出发的土地。他们的收获是“都从部队带回些习惯。二哥爱把那被子叠得有棱有角。剃头也极讲究,每月两次,荆得极短,能看得见白晃晃的头皮……大哥乡音土语少了一些,的、地、得咬字清晰”。并“趁着还穿军装先拾掇了个女人”。此外,二哥用腿的伤残换得在砖瓦厂吃一份“皇粮”(妻儿仍然吃“泥巴饭”)。大哥则因了复员军人与党员的身份,由一个普通农民上升为一个特殊农民,当了生产队会计,后又在男女关系和经济方面搞得不清不楚,最终自己把自己给打倒了。

这样的结局委实有些让人沮丧,但更发人警醒。问题的关键在于,一身军装的替换,几年军旅的历练,不仅没能把他们的肉体从土地上剥离出来,也没能将他们的灵魂从土地中超度多少。那些和他们的生命一起从土地深处滋生出来的诸如狭隘、自私、保守、目光短浅与斤斤计较等农民根性也始终与他们身上全都的美德与优质纠缠在一起,相伴而行,相反相成,随着环境的改变而相互搏击着,相互消长着。假设大哥们一旦在部队提了干掌了权,他们将会如何演出他们的人生活剧,我想对我们来说也只能是一个谜。

从《毛雪》中的“我”开始,离开土地走向军营,经由在“无岸的海”一般的军旅岁月中的肉体并灵魂的挣扎与奋斗,沉落与升华,最终在这里又回到了土地,匍匐在土地。这就是陈怀国为他笔下的鄂西山区农家子弟兵勾勒出来的一段生命轨迹,亦可看做是当代中国大部分(至少是贫困落后的地域)农村兵员青春旅程的或一廓影(虽然其中有百分之几的提干比例,但毕竟是极少数)。据表层考察,这样一支“农家军歌”咏叹的是当今中国一代农村青年生存状况的拮窘和走出土地的人生道路的艰难;但从深层发掘即不难看到,它通过对农家子弟进入现代军营的坎坷际遇的抒写,已然昭示了他们最终进入现代文明的艰难。“农家军歌”,就是这两种艰难行进中的二重奏。这个“二重奏”直接给我军现代化的进程提出了一个急迫尖锐的课题,即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过的:“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

我向来认为,中国军队的基本成分是农民,中国军人的心理不可能不笼罩上农民文化的折光,质言之,中国军人的心理基础就是农民心理,军营文化的深远背景就是农民文化。不了解中国的农民就无以了解中国的军队,此其一。其二,我们民族的“优根性”和“劣根性”都通过农民军人而相对集中地体现在军队中。那种种弱弊不仅不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自行消除,相反只会在现代化推进中愈加暴露。因此,我们在大力强调发扬革命传统的同时,也必须对那些非革命传统进行批判与扬弃,对小农意识进行教育与改造,否则就很难承载重建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当代军人品格的历史重负。正是从这两点意义出发,我重视这一首完整的“农家军歌”的客观效应,并把它看做是陈怀国相比较于“新生代”的深刻与超越处和他对当前军旅小说创作的一个贡献。

我之所以特别提到“农家军歌”的客观效应,是因为我感觉到陈怀国的主观意图并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并没能以我军和我们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与目标为参照,去审视与观照农家子弟兵整体素质上的巨大落差。更多的是带着“农家情结”站在这一群体的情感立场上,比较客观真实地去描摹他们的生存原态与心灵历程,并给以同情、怜悯、惋叹或歌赞。而明显缺乏一种清醒的批判精神与深刻的自审意识。就比如“老丁”、“老万”这样的人物,恪尽职守孤身置于大漠荒原中十几年,以至不得不向黄羊、蚂蚁、狗去寻求情感交流与心理对应,最大地表现出了人的生命个体对于长期寂寞与险恶的自然环境的承受极限,固然令人感佩。但是,我们在崇敬他们的克己坚忍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的同时,会不会对他们混沌麻木随遇而安得过且过地打发时光的生命方式感到惋惜与焦灼呢(他们难道不可以在这种无价奉献的漫长过程中通过种种手段来实现自己的进化与升华吗)?正是这样,在他们的故事中既表现了部队日常任务完成的艰辛与出色,也展示了我军整体现代化进程在某些局部(或个体)上的迟缓与停滞。因而,面对这样的英雄,我的心情就不仅仅止于颂扬,或者感叹。

无疑,要把“农家军歌”谱写得更加深沉浑厚和有力度一些,陈怀国还必须尽快从一己(或一群)的情感局限中超拨出来,以一种宏远的目光和深邃的哲思,去对农民——军人——现代化的三角关系或三维结构做出全新的多方位与多层次的比较研究和探寻追问。因此,无论是他笔下的还是现实生活中的“农家军歌”,都还远远投有唱完——“大哥”“二哥”不是都怪自己这个兵“当得窝气,没当明白”,最后促使五弟“我”又穿上了军装吗?而且,“老万”的妻子生了一个白胖小子之后也“来信”告诉我们:“这小于像他爹,长大了是块当兵的好材料……”

现在我想换一个角度来谈谈“农家军歌”的艺术特色了。

与陈怀国的文化承传和抒写对象相适应的是他的现实丰义创作风貌(从带有浓重自传色彩的《毛雪》中又可看到刘恒、李锐、刘震云诸君的新写实主义的余绪)。支撑这种风貌的,首先是来自切实人生体验与生命历程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语言因此而朴素、平实、简约和洗练,语气亦因此而不浮夸张扬、咋咋呼呼,只是“低调”地含蓄婉转地娓娓道来,十分讲究感情的节约与内敛,情绪的控制与压抑,从而就有了一种凄恻的艺术情调蔓延着、弥散着,变得有几分隽永,有一些余味,耐得住半天咂摸。常常能把一种意绪提炼成一幅看似平淡实则有些“余味”的画面,或是浓缩成几句吞吞吐吐欲说还休音在弦外的话语。下面的句子是比较典型的——“皱皱巴巴的戈壁濉看上去并不坦荡,只有些空洞的感觉。已是早春天气了,罗布泊刚开过的季风收拾了头年秋末落下的那场大雪。还有些残雪膏药片子似的巴在皱起的阴处,使黄不溜秋的天地间多了些余味。”(《蓝色黄羊》)“十多年老狗陪着老万安稳度日,清闲自在,偶尔对了落日残月空叫几声,弄出点声音,倒也消了老万的寂寞,省得老万自己喊叫。想热闹的时候,老万就照准老狗的半截秃尾踹上一脚,狗就尽了所能,曲曲折折地叫出许多复杂的内容。”(《荒原》)“这是一个没有太阳的阴天,爹怕拿不准时间,老早就带我出门。妈说:‘去早了冷得慌。’爹横妈一眼:‘金贵!’然后抹一把鼻涕,就领着我早早地来到大队的场院上,等待目测。”(《毛雪》)由此已然见出了陈怀国的白描很有了一些简洁传神的意思,人物对话也颇准确与性格化了。此外,他在捕捉与选用细节方面还很见功力(甚至还为这种功力所累),等等。这些都是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基本功,陈怀国也都有了一定的磨练,并且达到了相当的火候。那么,陈怀国还有什么毛病吗?

毛病当然是有的。而且我还不准备以“虽然……总之……瑕不掩瑜”一类的句式来结束这篇已经不算太短的文章。

我认为那样做,是对一个文学新人极不负责任的态度。所以,我打算至少再写一千字的意见。

陈怀国的长处是写得比较扎实与绵密,但过实过密就容易让人觉得“满满当当”,而缺少了一种有张有弛的节奏感和疏密相间的韵律感,以及蓬松飘逸的空灵感。以他的代表作《毛雪》为例就看得很清楚,优缺点如同一母所生的孪生兄弟,成也在“实”,败也在“实”;成在生活的扎实与感情的真实,败在艺术的太“实”与太“满”。我作过一个粗略的统计,在这部三万字中篇的十三节里,每一节中都写了三个以上的事情(或细节,甚至从“目测”到“量血压”的体检过程,依次有序地桩桩件件写了过来),虽然其中不乏精彩感人之处,但实在是写得太“实在”了,直让人觉着实事多而意境少,不仅可惜了素材,而且降低了艺术品位。有一位作家说过一句话:用五个好细节就能写一部好中篇。这或许有点夸张。但我也曾对陈怀国说过一句话:小说低手是把一大堆事写得没什么事,而小说高手是把一点点事写出一大堆来。关键是看你能否写得进去,化得开来。陈怀国是“进得去”,但往往有点“浓得化不开”。

这大概与他善于捕捉细节的功力有关(即前述的为其所累),亦与他崇尚厚重力戒轻飘的美学追求有关。但据我的理解,厚重并不等于材料的铺排与细节的堆砌。与此同理,空灵也不是空泛空洞与轻飘,而是一种空濛灵动的意境,一种深厚底蕴上洇开来的灵性,和弥漫着的灵气,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学境界。厚重的也可以是空是的(远的不说,就说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枯河》、《红高粱》等,难道不都是既厚重又空灵吗),只不过是更不容易做到罢了。所以,当初在看《毛雪》初稿的时候,我感觉到了这一点却没有让他这样去改,正是觉着这是一个需要假以时日来修炼的功夫。

今天再来谈这一点就很有必要了。因为总观陈怀国的全部创作可以看出,他的局部描写的优势已经演变为他的整体感觉的劣势了。这具体表现为他在艺术结构把握上的局限性。他比较擅长驾驭的是比较单线的(人和事)结构,《毛雪》虽是中篇,其实也不过写了一事(参军体检)三人(“我”、父亲、大哥),而至于一人一事的《荒原》、《蓝色黄羊》等就写得更为从容一些。因为这种结构即便是情节细节比较铺排,也不至于引起混乱。而他对于复线结构的把握,就显得吃力乃至于力不从心。《农家军歇》和《无岸的海)中较主要的人物都是八个,线索自然也多一些,发展演进起来就有点乱套,有点线条庞杂,头绪不清。《无岸的海》过了第八节,人物的性格和情绪都开始失控,情节的逆转略显突兀与生硬,往后直至结尾的笔力也明显减弱。尽管这两部作品的局部仍然很见功力,仍然表现出了他的全部优点(比如两部作品的开头,比如《无岸的海》中的“场长妻子洗澡”、“赏月”、“赛歌”等章节都称得精彩),但都无法掩饰整体结构上的缺陷。这是令人遗憾的。而且我还注意到,陈怀国迄今为止的全部作品,基本上都是依时间顺序来推进情节、展开故事与构建框架的。这也多少表明了他结构方略的不够丰富和手法的不够多样化。

此外,他对单线结构的偏好已经开始导致了某种程度的重复,包括人物的类型(“老丁”、“老万”型)、性格、情绪、心态,以及和这一切紧密相关的语言。譬如这样一类词句的出现频率就比较高:“遥远”、“空茫”、“含糊”、“糊涂”、“九久”、“极生动”、“来来回回”、“曲曲折折”、“好一阵张望”等等。

还有一些作者直接站出来的抒情与议论(如《无岸的海》第五节中关于宝福的黑木耳的“想象”,第八节中关于照相的抒情等部分)也都明显多余。

我曾在前面对陈怀国和“新生代”们年轻的优势和“专利”什么的着力给予过肯定,我认为这都是必要的和重要的。但唯其如此,同样不遗余力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与毛病,也许是更为必要和重要的。因为我对他们充满希望,所以我不惮做出这些苛刻的挑剔,并且但愿它不是隔靴搔痒或不痛不痒,而是真正能对陈怀国有所启示,有所触动。

陈怀国的路还很长,从思想到艺术的修炼都刚刚开始。

他起点的高度也决定了他继续行进的难度。从这个意义上说,陈怀国的创作本身就将是一首“艰难行进中的农家军歌”。

我关注的是今后——陈怀国,你的播放着“农家军歌”的创作之舟,将在小说艺术的“无岸的海”中驶向何方?

载《解放军文艺》1991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编辑方针是,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我们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河流穿过针眼:音乐卷

    河流穿过针眼:音乐卷

    本书分为六卷,均为作者多年写作精华,其中音乐卷《河流穿过针眼》为作者的音乐随笔,共计73篇文章,皆与音乐,乐器,歌曲相关,语言流畅,写作手法独特,篇篇角度不同,独树一帜,优美感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与音乐有关的散文集。
  • 在屋脊上行走

    在屋脊上行走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毛泽东的话。感谢生活是所有从事文学艺术创作者的切身感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理想,很难做到感同身受。而当一个写作者真正具有了这两种生活的时候,他的感受就具有了天然的真切、哲学的思辨、刻骨的铭记,是多姿多彩的生活,让《在屋脊上行走》在记录生活的主人公们艰难行走的同时,《在屋脊上行走》折射出了他们所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我感谢生活。
  • 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德国现代文学精品、波兰现代文学精品、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精品、奥地利现代文学精品、匈牙利现代文学精品、丹麦现代文学精品和瑞典现代文学精品。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徐志摩文集(第三册)

    徐志摩文集(第三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热门推荐
  • 一位求道者

    一位求道者

    大道三千,旁支八百,求道者何止三千八百,古往今来凡是与这三千八百天道产生共鸣者,都已是聚顶三花,白日飞升,如今人间这三千八百道都有人证道,我李默修道至今陆地神仙境界却无法飞升,岂能甘心,来来来,诸位道友且看我李某如何自成一道,三千八百道满又如何?李某就要破开这片天地束缚,以己之道飞升。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员工礼仪

    员工礼仪

    《员工礼仪(职业化员工的礼仪准则)》由闫敏著:礼仪是展现一个人内在素质与修养的有力工具。得体的礼仪能够帮助你在各种场合进退自如,能够与不同性格和社会阶层的人土愉快沟通,能够有效提高沟通效率并改善沟通结果,对人际关系和自身品位的提升大有益处。
  • 补天之不死身

    补天之不死身

    六百年前,方俊奇得到了无尽的生命,不是长生不老,而是永远不死,就算在核弹的轰击下变成硝烟,他也会在几天后重新活过来,出现在他死去的地方,而代价就是他现在所做的事,他这个早就该死的人之所以存活在世上的唯一使命:维持空间的稳定。但是,慢慢的,方俊奇发现自己的能力远非不死这么简单。补天者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六道又连接着什么?是空间的广,还是时间的长?未来与过去、异星与异界,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无限穿越!
  • 皇上驾到Boss快接招

    皇上驾到Boss快接招

    她前世是一统天下的紫轩皇帝,而后今生却在德妃床上穿…穿越了而且最二次穿越,这怎么办?“说!你到底是谁,来我身办,有何企图!”“哼,日久见人心”女子气鼓鼓地道。“哦?‘日’久见人心,依你”男子勾唇妖孽一笑。
  • 冰山王子爱上我

    冰山王子爱上我

    他是个把内心冰封起来的冰山王子她是个把快乐进行到底的活力少女当冰山般的他遇到了活力派的她时故事又会有怎样戏剧化的变化呢
  • 谭氏道家

    谭氏道家

    一个家族的崛起离不开几代人的努力,一个家族的辉煌少不了族人的拼搏和奋斗!崛起的背后少不了血腥与黑暗,辉煌之前离不开牺牲和战斗!谭氏家训:敢犯谭家者,虽强必诛!!!
  • 男性健康一点通

    男性健康一点通

    《男性健康一点通》,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图书。本书以现实意义为出发点,从衣、食、住、行多个角度给男性朋友提供了相关的保健知识和有益的建议,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有的人忽视健康,或者觉得自己身体好得很,不会有问题;或者觉得工作忙,没有精力去关注他。这都走入了对健康的认识误区,正是在身体尚未出问题的时候,才应该去保护它,等到它发现问题时,它就不会再是容易解决的小毛病了。而关注自身健康也并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重要的是培养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 回天

    回天

    每次在看到这种好戏的时候,看到他们的老大挥舞手中的大砍刀,将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砍的血肉横飞的时候,他们就会更加觉得自己腰杆挺得直。
  • 暖暖被爱敲醒

    暖暖被爱敲醒

    天下轮谁最倒霉,伊暖暖是也。被公司领导非礼,回家看见男友与好友搞在一起。被老妈催婚,(老妈还和某男狼狈为奸算计自己的女儿!)伊暖暖喊冤:“谁说情场得意职场失意啊!”抓狂。(伊暖暖;还好游戏得意)晚上吃个夜宵撞见大学教授,想逃也来不及,还在教授逼问下将情况说出。教授介绍工作,谁知教授狼心?一切一切逃不出教授所意料之中.................伊暖暖;谁知教授是BOSS?谁知他是游戏中的夫君?谁知他与她是老妈和他妈怀胎时订的娃娃亲?伊暖暖只能抓狂,某人在她身后得意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