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
经言:舌乃心之苗。此以窍言也。以部分言之,五脏皆有所属;以证言之,五脏皆有所主。如口舌肿痛,或状如无皮,或发热作渴,为中气虚热;若眼如烟触,体倦少食,或午后益甚,为阴血虚热;若咽痛舌疮,口干足热,日哺益甚,为肾经虚火;若四肢逆冷,恶寒饮食,或痰甚眼赤,为命门火衰;若发热作渴,饮冷便闭,为脾胃实火;若发热恶寒,口干口渴,食少体倦,为脾经虚热;若舌本作强,腮颊肿痛,为脾经湿热;若痰盛作渴,口舌肿痛,为上焦有热;若思虑过度,口舌生疮,咽喉不利,为脾经血伤火动;若恚怒过度,寒热口苦而舌肿痛,为肝经血伤火动。病因多端,当因时制宜。凡舌肿胀甚,宜先刺舌尖,或舌上或边旁,出血泄毒,以救其急。惟舌下廉泉穴,此属肾经,虽宜出血,亦当禁针。
验证舌法
白胎舌
见图
舌见白胎滑者,邪初入里也。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乃少阳半表半里之证也。宜用小柴胡汤、栀子豉汤治之。
将瘟舌
见图
舌见红色,热蓄于内也。不问何经,宜用透顶清神散治之。
中焙舌
见图
舌见纯红,内有黑形如小舌者,乃邪热结于里也。君火炽盛,反兼水化。宜凉隔散、大柴胡汤下之。
生斑舌
见图
舌见红色,而有小黑点者,热毒乘虚入胃,蓄热则发斑矣。宜用元参升麻葛根汤、化斑汤解之。
红星舌
见图
舌见淡红,中有大红星者,乃少阴君火热之盛也,所不盛者,假火势以侮脾土,将欲发黄之候也。宜用茵陈五苓散治之。
黑尖舌
见图
舌见红色,尖见青黑者,水虚火实,肾热所致。宜用竹叶石膏汤治之。
里圈舌
见图
舌见淡红色,而中有一红晕,沿皆纯黑,乃余毒遗于心络之间,与邪火郁结,二火亢极,故有是证也。以承气汤下之。
人裂舌
见图
舌见红色,更有裂纹如人字形者,乃君火燔灼,热毒炎上,故发裂也。宜用凉膈散。
虫碎舌
见图
舌见红色,更有红点如虫蚀之状者,乃热毒炽甚,火在上,水在下,不能相济故也。宜用小承气汤下之。
里黑舌
见图
舌见红色,内有干硬黑色,形如小长舌有刺者。此热毒炽甚,坚结大肠,金受火制,不能平木故也。急用调胃承气汤下之。
厥阴舌
见图
舌见红色,内有黑纹者,乃阴毒厥于肝经。肝主筋,故舌见如丝形也。用理中合四逆汤温之。
死现舌
见图
舌见黑色,水克火明矣。患此者,百无一治。治者审之!
黄胎舌
见图
舌见尖白根黄,其表证未罢也,须宜解表,然后方可攻之。如大便秘者,用凉膈散加硝黄泡服。小便濇者,用五苓散加木通,合益元散加姜汁少许,以白滚汤调服。
黑心舌
见图
舌见弦白心黑而脉沉微者,难治;脉浮滑者可汗,沉实者可下。始病即发此色,乃危殆之甚也,速进调胃承气汤下之。
十五舌
见图
舌尖白胎二分,根黑一分,必有身痛恶寒,如饮水不至,甚者五苓散;自汗,渴者白虎汤;下利者解毒汤。此亦危证也。
十六舌
见图
舌见白胎,中有黑小点乱生者,尚有表证。其病之来虽恶,宜凉膈散微表之,表退即当下之。下用调胃承气汤。
十七舌
见图
舌见如灰色,中间更有黑晕两条,此热乘肾与命门也,宜急下之,服解毒汤下三五次,迟则难治;如初服,量加大黄酒浸泡。
十八舌
见图
舌见微黄色者,初病即得之发讝语者,由失汗表邪入里也,必用汗下兼行。以双解散加解毒汤两停主之。
十九舌
见图
舌中见白胎,外有微黄者,必作泄,宜服解毒汤;恶寒者五苓散。
二十舌
见图
舌见微黄色者,表证未罢,宜用小柴胡汤合天水散主之;可下者,大柴胡汤下之,表里双除,临证审用之。
二十一舌
见图
舌见黄色者,必初白胎而变黄色也。皆表而传里,热已入胃,宜急下之。若下迟,必变黑色,为恶证,为亢害鬼贼,邪气深也,不治。宜用调胃承气汤下之。
二十二舌
见图
舌左白胎而自汗者,不可下。宜白虎汤加人参三钱服之。
二十三舌
见图
舌右白胎滑者,病在肌肉,为邪在半表半里,必往来寒热。宜小柴胡汤和解之。
二十四舌
见图
舌左见白胎滑,此脏结之证,邪并入脏,难治。
二十五舌
见图
舌见四围白而中黄者,必作烦渴呕吐之证。兼有表者,五苓散、益元散兼服。须待黄尽,方可下也。
二十六舌
见图
舌见黄而有小黑点者,邪遍六腑,将入五脏也。急服调胃承气汤下之,次进和解散,十救四五也。
二十七舌
见图
舌见黄而尖白者,表少里多,宜天水散一服、凉膈散二服合进之;脉弦者,宜防风通圣散。
二十八舌
见图
舌见黄而濇有隔瓣者,热已入胃,邪毒深矣。心火烦渴,急宜大承气汤下之。若身发黄者,用茵陈汤;下血用抵当汤;水在胁内十枣汤;结胸甚者大陷智胸汤;痞用大黄泻心汤。
二十九舌
见图
舌见四边微红,中间灰黑色者,此由失下而致。用大承气汤下之,热退可愈。必三四下方退。五次下之而不退者,不治。
三十舌
见图
舌见黄而黑点乱生者,其证必渴,讝语,脉实者生,脉濇者死,循衣摸床者不治。若下之见黑粪,亦不治。下,宜大承气汤。
三十一舌
见图
舌见黄中黑至尖者,热气已深,两感见之十当九死,恶寒甚者亦死,不恶寒而下利者可治。宜用调胃承气汤主之。
三十二舌
见图
舌见外淡红心淡黑者,如恶风表未罢,用双解加解毒汤相半微汗之,汗罢急下之。如结胸,烦躁目直视者不治。非结胸者可治。
三十三舌
见图
舌见灰色尖黄,不恶风寒脉浮者,可下之。若恶风恶寒者,用双解散加解毒汤主之。三四下之见粪黑,不治。
三十四舌
见图
舌见灰黑色而有黑纹者,脉实,急用大承气汤下之;脉浮,渴饮水者,用凉膈散解之。十可救其二三。
三十五舌
见图
舌根微黑尖黄,脉滑者可下之,脉浮者当养阴退阳。若恶风寒者微汗之,用双解散。若下利,用解毒汤,十生八九也。
三十六舌
见图
舌根微黑,尖黄隐见或有一纹者,脉实,急用大承气汤下之;脉浮,渴饮水者,用凉膈散解之,十可救二三。
已上三十六舌,乃伤寒验证之捷法,临证用心处之,百无一失。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五十九
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