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83300000044

第44章

天道第四

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而世因貴古。傳書。世雖貴之哉,猶不足貴也,為其貴非其貴也。故視而可見者,形與色也;聽而可聞者,名與聲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聲為足以得彼之情,而形色名聲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豈識之哉?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斷輸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耶?公日: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曰:寡人讀書,輸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輸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斷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斷輸。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矣!

郭註:其貴常在言意之表,故得彼之情,唯忘言遺書者耳。輪扁之不能喻子,言物各有性,教學無益,當古#1之事,已滅於今#2;雖或傳之,豈能使古在今哉!古不在今,今事已變,故絕學任性,與時變化而後至焉。

呂註:莊子言此,欲學者遺言忘書,而不求於形色名聲之間也。夫斷輪,事之粗者,然疾徐、甘苦得於手而應於心者,雖父子猶不能喻而受之,則夫道之為物,其傳之難於斷輪甚矣!誠不能求之於心,而唯書之讀,則糟魄之喻非虛言也。

疑獨註:《易》曰:書不盡言,囗言不盡意,則所謂書者不過陳迹而已。世以為書足以盡道,不知道者也。言者莫不貴意,意者隨道而無窮,言不足傳,則所謂書者何足貴哉?世之所貴非所貴也。不可言者道之全,可以言者道之散,道本出於性命之自然,必也會之以無形,因之以至理,聞於寂寂,見於冥冥可也,而世之人合自然之常性,求先王之陳進,愈求而愈失矣!夫耳目所聞見,不過乎形色名聲,其於書也,亦若是。而世人迷真失性,謂形色名聲為能得彼之情,此可悲也。若能忘其形色名聲而棄言遺書,因之以心,會之以意,則天地之至理,性命之大情,可不言而知矣!篇扁以桓公惑於先王之陳透而不知大道之本,故以斷輪之事喻之,在乎循之以理而不失其性。不疾不徐,得手應心,數者自然之性存焉者,所謂理也。口不能言,所以不能喻之於子而老斷輪。斷輪,技之末,猶不可以言喻,況欲求道於書乎?唯善學者讀其書,求其意,舍其進,會其心,斯免輪扁之譏也。

詳道註:書言之於意,猶形色名聲之於情。情不可得之於形色名聲,意不可傳之於書言,必矣!故善《易》者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善《詩》者得志而忘辭,得辭而忘文。豈非所謂祠祀畢芻狗捐,醇精流糟粕棄者哉?桓公所以因輪扁而悟讀書之非,王壽所以因徐馮而起焚書之舞也。

碧虛註:古人已往,所傳者書語而已,胡足貴哉!譬如問答五味只可說其形色名聲,甘苦之味終莫能告也。舍形色名聲,則知者不言,斯得之矣!輪扁之得心應手,妙莫能喻者,有術數存焉,此所以終身行之也。年隨時化,道逐日新,古人語此,未嘗不慨然也。

庸齋云:書能載道,所以貴之,貴在道不在書也。以道為言,故其言可貴,然所貴在意而不在言,意之所向,言不得而傳,則言與書皆不足貴矣!形色則可見,名聲則可聞,道不可見聞,而世人欲以形色名聲得其實,可悲也!夫此段發明前意,謂道不可以言傳而設喻精妙若此。書載古人之言,其人不存,則其不可傳者何從得之,糟粕之館豈知酒味哉!跡者,履之所出,而跡非履也。書者,道之所寓,而書非道也。悟者因書以明道,迷者舍道而求書,故桓公溺於陳言,輪扁得以進說。以粗喻精,即事明理,無適而非道也。夫新輪者,選村施工,所以任重致遠而推行於天下,即懷道抱德而欲有以濟世之譬也。其運斤之妙,得心應手,雖父子不能相傳,則方圓長短之數,疾徐甘苦之節,一得之於自然,有不容以言書者矣!況神鬼神帝,生天生地之道,其可以書盡乎?扁之老於斯輪,豈猾猾於椎鑿之間而勞筋苦骨為哉,盖因道進技,以天合天,得其所以為輪,用力少而見功多,故終身由之而弗舍也。推是理以達於書,宜無難矣!桓公滯跡遺心,遂謂聖人已死,扁也得以盡其辭而救其失。夫聖賢所學者道,所傳者心。苟得其心,則知不死者存,此道可以坐進,又豈在饒饒乎紙上之糟粕耶?此有以見聖賢不得已而立言傳書,南華借此以祛世之人泥象執文之弊。學者信能見月忘指而復吾混成之天,則迴視挾冊諸生,不直一笑,此條大意與庖丁解牛章相類,但末後欠桓公領話耳。留此一語以惠後人,必有承當者。

是篇以天道命名,特標其首。次以帝王聖道,玄聖素王之事業,以道德為主,無為之常,此乘天地,馳萬物,而用人韋之道也。中叔德教禮一樂仁義分守形名賞罰治世之具,無不畢備,然皆不離乎人道之常。何也?盖善論天道者必本乎人,能盡人道者可配乎天。天人交通,本末一致,廣無不容,淵不可測,又安知天之非人,人之非天乎?至論五變而形名可舉,九變而賞罰可言,此萬世不易之理,所以立人極贊天道也。若夫天德而出寧,日月照而四時行,若晝夜之有經,雲行而雨施矣,則天自己出,炳靈獨化,地道、人道其有不從者乎?夫修治具以明治道,古今之道通論,然有用之而治或用之而亂者,以其不知本末、先後之序,君臣詳要之宜故也。世謂南華立言多尚無為而略治具,觀是篇所陳禮樂政教,究極精微,有非諸子所可及者,要皆出於天理之自然,假人以行之耳。信明乎自然之理,則可以由治具而通治道,使君臣、父子、烏獸、草木皆得其宜。天下擊壤謳歌,不知帝力,謂之無為可也。至若孔子欲藏書而繙經以說,成綺問修身而其容崖然,是皆狗人而忘天,所以老聃弗許也。唯至人知仁義為道之末,禮樂為道之賓,能天能人,極貞守本,而神未嘗有所困,故雖有世,而不足為之累也。終以遺書得意,糟粕陳言而寓之於輪扁,盖恐學者狥跡遺心,合本趨末,則去道愈遠,但當究夫聖人有不亡者存,則學者當自絕學而入傳者當得無傳之傳,而天地聖人之心見矣!何以古人之糟

粕為哉?

#1『古』字趙諫議本作『今』字。

#2郭註原作『古』字,被改為『今』。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修仙史诗

    修仙史诗

    我是名义上的作者,我和传记中的主角“杨立”通过纯粹意识来交流,内容是由他口述我执笔记录。所以这是一部真真实实的修仙记事,当我去撰写它的时候,我必须回到显现于意识的事情本身。而一切事情的转折点要从一个秋天开始……
  • 苍崛

    苍崛

    禹伟在图书馆里,奇怪博士留下的那本日志,让他成为一位绝世意神,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 浮沉纪

    浮沉纪

    仙魔不仁,众生刍狗。问天地间,谁主沉浮。我本无心,奈何天意。舍生未死,浴火重生。一个原本平凡的快递员,因身世被卷入一场惊天事故中。身陷绝境灰飞湮灭之际,灵魂穿越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神魂萎靡身体孱弱又如何,这一生我绝不甘于平凡庸碌。且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于乱世中一步步踏上强者之路。
  • 二流道士

    二流道士

    林良生:佛道双修、画艺二流、书法二流、武功二流、医术二流、佛理二流、道术不入流。人生格言:命运就像一场戏,结果往往出人意料。看二流的道士如何过上一流的人生。新人新书,求收藏呀么求推荐啊。
  • 无道天殇

    无道天殇

    混沌无极,道法三千,奈何天生无道之体;天地武道,群雄并起,可笑天下与我为敌如果我为天意之人,为何上天百般阻挠天若拦我,毁天何妨;地欲阻我,灭地便是。天道无情,无道天殇.
  • 武道天功

    武道天功

    天地每逢56亿年便会迎来一次寂灭劫,龙华历2015年,纪元末期,正直当今天帝衰老,天地混乱渐渐展开,现代学生王紫川获得远古武道传承,各种天功宝典也应运而生,此时一座天碑一座令剑从天而降引发天地大变,牵扯出亿万万年前的证道之秘。九界三十三天,天人争斗弑杀造主,只为超脱。
  • 洛城天以晴

    洛城天以晴

    的教室里,白色的钢琴前坐着一位穿着白色衬衫的男生。虽然,只看到侧脸,但是,依然帅爆了。伊以晴看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心想:拍个照片,应该不犯法的吧。刚拍完,她就后悔了。不是因为拍了帅哥的照片后悔,而是,因为没有关掉音效。“那你刚刚在外面干什么”伊以晴心想:一定不能让他知道,我在偷拍他,那我该怎么说呢?“这个还要想很久吗?“没有,我只是逻辑性思维不好,需要整理一下而已,整理一下而已”“那你说一下?”伊以晴及其心虚的说:“刚刚……,刚刚一只猫撞了我一下,手机就掉地上了,对,就是这样。”眼前的男生看到伊以晴那极其心虚的表情,以及可笑的回答,竟然嘴角微微一上仰。
  • 一生惟你

    一生惟你

    本是天之娇女的她,却因那件事,让她完美的人生有了裂缝,她念他成痴,掉落的笔记本勾起了两个人的情缘……
  • 毘婆尸佛经

    毘婆尸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麻辣香国

    麻辣香国

    欢乐至上,三蛋小说,一个二货的传奇一生……【勇猛】拿着菜刀砍电线,一路花火带闪电【智慧】你才是鸡,你们全家都是鸡,你妈是鸡妈,你爸是鸡……【大气】都拿去,不用找了,什么?还差十两……【善良】抄家伙,砍他全家去,哪有在大街上踩人脚的……【霸气】大哥,商量下,能不打脸么……【幽默】妹子,你长得特像我媳妇……什么眼神,我特么是男的!我知道你是男的啊!你……——————————————————————————三蛋新书,还请各位老板多多支持!给个收藏、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