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从此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了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以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此后,又逐步放宽了人民币对美元等外汇的单日浮动范围,汇率制度开始更具灵活性。
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历史
下面我们来看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历史变迁。正如前面所述,1950年7月8日之前并没有全国统一的人民币外汇牌价。以天津为例,1949年1月18日,官方汇价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旧币)80元,此后人民币(旧币)对美元急剧贬值,官方汇价也一路狂跌。当年3月9日,官方汇价1美元兑换300元人民币(旧币),4月6日,1美元兑换600元人民币(旧币),10月10日,官方汇价已是1美元兑换4800元人民币(旧币),到了12月23日,则为1美元兑换23000元人民币(旧币)。1950年上半年,官方汇价一度突破1美元兑换40000元人民币(旧币),最高达到41000元(旧币)人民币,此后逐步回落。到了1950年7月8日,全国统一汇价时,官方汇价为1美元兑换35000元人民币(旧币)。到了1951年初,美元对人民币的官方汇价逐步稳定在十美元兑换25000元人民币(旧币)以下。1951年下半年后,一度停止挂牌。这一段时期恰恰是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金融秩序混乱时期,几年内战后的中国的经济状况是可想而知的。这一系列官定汇率并没有任何市场价值,但是人民币官定汇率的持续暴跌至少反映了建国前后一段时间金融秩序的混乱和实际经济状况的萧条。
到了1955年3月1日,人民币实现了币值改革。此时官方汇价为100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中间价,下同)。此后,按官方汇价人民币又逐步升值,1973年6月1日,100美元兑换194.16元人民币,到1975年2月27日,则达到100美元兑换174.31元人民币的高点,此后才逐渐回落。1977年开始,官方汇价的人民币对美元又开始升值,1980年7月8日,达到100美元兑144.80元人民币的历史高点。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人民币对美元又展开了漫长的贬值之路。1981年1月13日,100美元兑153.80元人民币;1982年1月1日,100美元兑174.11元人民币;1983年1月4日,100美元兑190.44元人民币;1984年1月4日,100美元兑换200.07元人民币;1985年10月8日,100美元兑换302.18元人民币。
自1987年10月25日起,官方汇价稳定在100美元兑换372.21人民币,直到1989年12月16日,官方汇价突变为100美元兑换472.21元人民币,然后到1990年11月17日,官方汇价在此变为100美元兑换522.21元人民币,并冻结在此。到了1991年4月9日,中国开始对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运行机制,当天100美元兑换527.21元人民币。到1993人民币和美元的博弈年12月31日,100美元兑580.00元人民币。次日,中国外汇管理制度实现重大改革,人民币基准汇率定为100美元兑换870.00元人民币。人民币自此一次性贬值到位,又踏上了漫漫升值之路。此后,人民币对美元基准汇率曾经长期稳定在100美元兑换827元人民币左右。历次汇率冻结和突变,实际上反映了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80年代后期“价格闯关”改革以后历史积累的通货膨胀压力在政府的管制下分阶段释放这一现实。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的贸易收支情况大大改善,大量的贸易盈余开始积累起来。2005年7月22日起,人民币加快了升值步伐,当天基准汇率为100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此后,人民币对美元一路升值,2008年8月以后,人民币对美元基准汇率基本稳定在了100美元兑换681至689元人民币之间。我们可以看到,在1994年1月1日实施重大外汇管理制度改革以前,人民币汇率远远不能反映市场现状,它的存在意义,仅仅是作为记账单位而存在。当然在此之后,人民币汇率依然处于严格管制之中,依然不是对市场现状的真实反映,但是这个汇率在逐步走向灵活和合理,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纵观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势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也反映了中美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诚然,汇率制度改革以前的官方汇价是完全脱离市场实际的,就单纯的经济意义而言,参考价值并不大,更有价值的还是从其背后解读出的政治含义。但是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大,它反映实际经济状况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中美经济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两国之间的经济摩擦,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地反映在汇率问题上。未来中美在经济上的博弈,必然会更多地反映在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之上。
美元的利刃:商品霸权
一、难以撼动的美元地位
20世纪被称为美国的世纪,虽然美国早在20世纪初就跃居世界最大工业国,但是美元正式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货币,还是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后。在此之后,虽然历经了多次重大冲击,包括1972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身的崩溃,但美元的主导权并没有动摇。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初衷是稳定二战后的国际金融体系,以促进世界经济尽快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过来。为此,一度受到削弱的金本位制被重新建立起来。按规定每35美元可以兑换一盎司黄金(美元也因此常常被称为美金,几乎等同于硬通货),而其他国家的货币则以此为基础采用美元联系汇率。其他国家在美国存入黄金,作为发行本币的准备。在这种机制下,美国以外的国家要么在美国存入黄金,要么获得美元,才能获得本币发行的依据;若非如此,则固定的联系汇率不可维持。
美元自然也就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这就带来了一个直接后果,需要美国持续对外贸易逆差,输出美元,其他国家才可以获得足够的美元供应,以维持全球贸易。然而,战后各国经济的迅速恢复给美元带来了沉重压力,美国饱受黄金流失之苦。虽然大量的黄金依然存放在美国,但是由于持续的贸易逆差,这些黄金的主人已经悄然易主。持续的黄金流失迫使美元多次贬值,但是金本位制依然维持,直至1972年,美国终于忍无可忍,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自此黄金飙涨。如果从美元对黄金的价格来看,美元急剧贬值了数倍。但是,人们发现没有任何其他货币可以替代美元作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美元尽人民币和美元的博弈管不再是“美金”而仅仅是一张绿色的纸片,但它的主导权丝毫也没有被撼动。这一格局,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如果要问为什么,只能说美元的地位不可取代。美元的市场容量、安全性以及美国经济的特点使得它即便与黄金脱钩,也仍然能作为国际贸易结算的主要货币(没有其他任何一种货币,可以承担美元的角色,这一点直到欧元出现,也没有太大的改变)。我们可以看最近的一个例子:中俄之间的巨额石油交易,仍然以美元为结算货币。尽管这两个国家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地位包括美元的地位都有不小的意见,都多次声称要扩大本币结算的范围,然而真正到了交易的时候,中国人信不过卢布,俄国人信不过人民币,他们都还是相信他们不喜欢的那个国家——美国的货币。这就是美元地位的现实。
二、美元:商品价格的指挥棒
现在的国际贸易格局依然大体上是美国持续逆差、供应美元,而各国将美元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其实从现在的香港地区可以依稀看到当年的影子,香港号称最自由的经济体,不仅港币可以自由兑换,连发钞权也交给几家私人银行(这里的私人是指非香港政府拥有之银行),而非由政府垄断;同时维持了对美元的固定汇率。香港这几家发钞行发行钞票,必须有相应数量的外汇(美元)作为准备。除了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受到过冲击之外,港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大致保持稳定。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香港是一个很小的经济体,同时占据了有利的贸易地位,可以很轻松地获得美元保障其金融系统的正常运作。在这套机制下,试想如果香港得不到足够的美元供应,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可以想象进口贸易会因此萎缩,香港出口产品的价格则会下跌。这样我们就接近问题的答案了。假如把这种情况扩展到全球,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很显然就是国际贸易会因此萎缩,同时国际间交易的大宗货物价格会出现暴跌。如果我们联想到2007年到2008年间美国经济的实际状况,以及美国国内日益增长的对巨额贸易赤字的不满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通过贸易赤字流出的美元将大大减少。也就是说国际间贸易所能获得的美元数量的前景不乐观。我们在2008年看到了大宗商品的普遍下跌,其中固然有整体经济的影响,但是美元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
而过去数年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以致形成泡沫,也有着深刻的美元背景。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一轮经济繁荣的历程,或许能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克林顿政府时期就不追溯了,我们就从“9·11”事件谈起。“9·11”之后,美国经济遭遇了短暂的滑坡,但是很快就被消费的增长所克服。当时美国也流行“消费爱国论”,消费信贷不断增长。而此时,还有一个重大事件,就是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个拥有庞大廉价人力资源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不仅获得了巨额的外国投资,还获得了巨大的海外市场。如同一个饿极了的大胖子,中国狼吞虎咽般地吞下来自外国的投资,同时国内投资也如火如荼,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占到了GDP的50%,无论是前苏联的工业化,还是日本、韩国的工业化都不曾达到这样惊人的水平。随着一片片工厂拔地而起,巨大的生产能力源源不断地开动,中国廉价商品在几年间几乎充斥了全世界。美国从中国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商品,其下层民众的生活水平因此获得了不小的改善。同时消费信用继续扩张,美国的反恐战争,尤其是伊拉克战争开销巨大,使克林顿时期获得的财政盈余消耗殆尽,美国政府的财政陷入赤字状态,并且赤字不断扩大;而在国际贸易领域,美国的贸易逆差也在不断扩大。这几项因素导致了美元无论在美国国内还是国外都泛滥成灾。美元泛滥又导致了大量过剩的美元寻找出路,于是大量来到房地产和商品市场,造成了极大的繁荣和泡沫。可以说,正是美元泡沫造就了商品泡沫。
人民币和美元的博弈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商品市场的繁荣还是萧条都跟美元的供求状况有着密切关系。换而言之,作为国际贸易主导货币的美元握有商品霸权,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处世界的现实。
美国国债:无奈的选择
一、美国国债的臭豆腐效应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动用外汇储备多次增持美国国债,并由此超越日本一跃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者。这在中国国内引发了广泛的质疑,在美元崩溃论的阴影之下,公众抱有很多疑虑,舆论压力陡增,中国政府官员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对在美资产安全的担忧。面对来自中国方面的担忧,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出面安抚,称美国会做负责任的管理者。然而话音甫落,美联储就宣布了高达1.25万亿美元的债券购买计划,美元应声暴跌。似乎坐实了某些担忧,中国这边惶惶不安,深怕美国那头印钞毫无节制,使得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大幅贬值。的确美国如何印钞,全看美国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作为最大债主的中国毫无办法。即便美国毫无节制,中国所能做的也不过是用脚投票,抛售美国国债而已(当然,这也意味着可能蒙受巨大损失)。过去30多年来,美元的贬值幅度是惊人的。正如很多人所认为的那样,美国国债远非理想的投资对象,那么为何中国还要如此大规模地投资持有呢?如果想当然地认为就是中国投资策略的失误,那恐怕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要看到,还有其他很多国家都把巨额资金投资于美国国债。特别是日本,多年来一直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难道这么多国家都是傻子吗?显然不是,各有所求而已。
下面我们来看看美国国债的情况。美国国债市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债市场(目前可流通的美国国债大约有6万亿美元),拥有最大的资金容量;同时以其拥有全球最活跃最富有流动性的国债二级市场而著称。除了拥有完善的市场机制、成熟的政府债发行管理体制及高效的交易商、经纪人制度外,还拥有完备发达、安全高效的政府债电子簿记托管系统,使得场外交易市场十分完善发达。场外交易大大提高了非标准化的复杂交易的效率,从而使美国国债获得了稳定、可靠的流动性支撑。
目前在美国国债二级市场上,90%以上的交易是通过场外交易方式完成的。去年美国推出大规模救市计划以后,曾经有人对美国政府的信用基础产生怀疑,但是穆迪投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还是维持了美国政府AAA的信用评级,认为美国政府的信用基础还是牢固的。事实上,美国政府的信用在世界各国当中也一直名列前茅,这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国债也赖账的政府不是没有,20世纪90年代就有阿根廷和俄罗斯两个著名“典范”,政府要做到AAA信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正如以上所述,美国国债拥有市场容量、流动性、安全性这三大优点,如果不考虑美元贬值因素,恰恰是那些主要目标为保值的大宗资金的首选。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持有美元不如持有美国国债。所以备受指责的美国国债就像是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正如臭气熏天的臭豆腐摊前不乏食客一样,美国国债多年来都不愁没有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