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9700000032

第32章

观涅槃品第二十五

释曰。今此品者。亦为遮空所对治。令解涅槃无自体义故说

鞞婆沙人言。彼先言。若一切非空。则无有起灭。此谓无自体义。无自体者。如石女儿。则无起灭。烦恼无自体故。非是起灭。而烦恼及名色因亦非起灭者。如上偈说。无断苦证灭。复谁得涅槃。彼先已作此说者。我今欲得有所断故证于涅槃。如经所说。染与染者。共起烦恼。此尽灭故。名为涅槃。如是涅槃心得解脱譬如灯灭。得涅槃者。由烦恼有自体故。如彼上说无自体者。若无烦恼体亦无涅槃。譬如石女儿。复次若以无自体为验无得涅槃者。亦破得涅槃义。即是破于差别法体。是彼立义出因之过。论者言。汝说不善。诸法无自体者。如幻灯灭。是亦不违世谛智境界故。无自体者。从无始因缘展转而起。如幻如焰。诸行无起。即是涅槃。证得涅槃亦复如是。无有自体。我亦不立无体体故。非立义过。上引石女为喻者。于第一义中得成。汝执有自体义者。不可坏故。有所断者不然。以是故。若不见真实理。而说有自体者。得涅槃义不成。法自体坏故。是事云何。汝向出因立义譬喻。三法皆不成故有过。复次鞞婆沙人言。如彼偈说。若一切非空则无有起灭。无断苦证灭。复谁得涅槃者。不然。我今立有涅槃。云何为涅槃。谓第一义中诸行有自体。断诸烦恼及灭名色而得涅槃故。非如驼角。涅槃不尔。有体有断有灭有得故。论者言。如先偈说。若一切非空。则无有起灭。无断苦证灭。云何得涅槃者。此谓有自体。不可坏故。自体者。若是自宗出因立喻有相似者。所成能成则为有力。而今无此力故。因与喻义亦不成。又亦违汝先所立义。我今问汝所立涅槃。为是第一义谛。为是世谛。若欲得是第一义谛者。我今答之。如论偈说

无退亦无得非断亦非常

不生亦不灭说此为涅槃

释曰。此谓如是涅槃。我所欲得。如汝所说。断故灭故。为出因等。断诸烦恼得涅槃者。此等因义。今皆不成。颠倒心故。作如是说。义皆不然。复次诸执有涅槃者。或说涅槃是真实法。或说涅槃是施设法。二俱不然。以是义故。次须观察。如论偈说

涅槃有自体即堕老死相

涅槃是体者即是有为法

释曰。此谓涅槃有自体者。无验可令信解。若令涅槃有体。即堕老死相。何以故。无有体离老死相。亦无老相死相离体。小乘之人不欲涅槃有老死相。以是故。如我出验。第一义中涅槃非是体。无老死相故。譬如石女儿。是故汝宗因义不成。因不成故。亦与正义相违故。复次今更与过。若汝不欲涅槃是有为。而欲得涅槃。是无为者不然。无处有一物是体复是无为者。今当立验。涅槃非是体无为故。譬如空华。复次更说其过。如论偈说

涅槃若有体云何是无因

亦无有一法离因而得有

释曰。此谓体者。皆藉因得有施设。涅槃是体不得无因。以是故此中出验。涅槃非是体。无因能施设故。譬如兔角。多摩罗跋。及修多罗人等言(多摩罗跋者唐言赤铜叶)。如鞞婆沙师说。涅槃如灯灭。我今说涅槃者。但是无起。于世谛中施设有故。我所立者其义相应。论者言。今答此者。如论偈说

汝涅槃非体云何是无体

若涅槃无体云何是无因

释曰。鞞婆沙等分别涅槃是第一义。善以息烦恼为因。今汝义非如是体故。而言涅槃无体者。为无善等耶。义皆不然。譬如空华。若言涅槃无实无自体者。无如是验。能令开解。涅槃非无体者。汝之所说难令人解。复次鞞婆沙分别涅槃先有体后无体。以灯为喻者。此是显示世间所解。以灯未灭时有体。灭已是无体。若汝计无体同彼已灭灯者。如向偈说。若涅槃无体云何是无因。此谓如灯无体。而有因施设作灯。如是诸阴烦恼无体。而有因施设为涅槃。如论偈说

涅槃非无体而不藉因者

若无因无缘是名为涅槃

释曰。如汝所说。涅槃无体是第一义。以是故。因有来去流转相而施设有生死涅槃有体无体者。是世谛中所说。非第一义。如论偈说

大师所说者断有断非有

是故知涅槃非无亦非有

释曰。如经说。或有人以有求出有。或有人不以有求出有。是皆不然。若言涅槃是体者不然。犊子部言。我今立涅槃者。与彼不同。有是体义。有非体义。有二义故。无如上过。是义应尔。论者言。汝所立者其义不然。如论偈说

若汝说涅槃是体是非体

涅槃是体故解脱者不然

释曰。此谓体非体相违故。若是体则非非体。若是非体则不是体。若相待者。则有体非体相。如是说者。义不相应。何以故。有分别执着过故。犊子部言。涅槃者。云何非体。谓身及诸根无体故。名为非体。云何是体。谓有毕竟无上乐故。名为是体。论者言。此语不善。身诸根及觉等已遮故。亦即是遮无起等。毕竟无上乐者。如遮有为起。亦遮彼乐。若欲以无为乐令物解者。无此验体。汝之所立义不相应。复次若言涅槃有自体者。如论偈说

若汝说涅槃二俱有自体

涅槃是无为二体是有为

释曰。此偈显何义耶。谓显体非体外别有涅槃相。若彼法与此法有别相而是法体者不然。譬如水与火。如是体非体为涅槃相者不然。复次修多罗人言。涅槃者非体非非体故俱不可说。彼向言有二体过及有为者不然。论者言。亦无是事。今答此语。如论偈说

汝若说涅槃非体非非体

体非体若成二非体亦成

释曰。此谓如明与闇。有明故可说闇。如是有体非体故。有非体非非体得成。复次如论偈说

非体非非体若是涅槃者

如是二非体以何法能了

释曰。此谓若言以智能了者。此智先已遮故。如论偈说

如来灭度后不言有与无

亦不言有无非有及非无

如来现在世不言有与无

亦不言有无非有及非无

释曰。此谓身中有神。神与身一。神与身异。离身有神。即身是神。诸不记中皆不说。是故第一义中涅槃不成。汝出因义亦不成。其过在汝。鞞婆沙人复言。第一义中有涅槃怖畏生死者。为求彼故起勤精进。不见求者为得无法故起勤精进。论者言。如我宗中不见有人得彼涅槃。第一义中生死及涅槃俱无差别故。如论偈说

生死边涅槃无有少差别

涅槃边生死亦无少差别

释曰。此谓生死涅槃同无所得。是二俱不可得故。亦如分别性无故。生死涅槃皆不可得。已令信解。是故如汝所说为得涅槃而起精进为因者。其义不成。亦违于义。今以涅槃生死令开解者。如论偈说

生死际涅槃涅槃际生死

于此二中间无有少许法

释曰。涅槃者真如法界空之异名。真如无别异故。譬如虚空。虽有方之殊别而无异相。鞞婆沙人言。彼说一切恶见皆以空能出离。及欲得涅槃是空者。若谓涅槃是无能对治诸见者不然。是故有涅槃。是对治故。譬如明对治闇。论者言。此中灯光能照及有体者不成故。汝喻无体。是能成立之过。我言空者。谓一切诸法不可得也。即是说有所得对治。然彼有所得境界一切时不可得故。而空非是有体。无生故。譬如空华。亦非是无。先已说遮故。执着空者。亦是邪见。是故智者。应舍此执。若无智者。执空有体。空有体故则无利益。如宝积经说。佛告迦叶。若有人言能见空者。我说彼人不可治也。如是故空义不成。汝言对治为因者。因义不成。复次若第一义中有此见者。彼对治法可然。今观此诸见无故。如论偈说

灭后有无等及常等诸见

涅槃前后际诸见所依止

释曰。此谓如来灭后。为有如来。为无如来。为亦有如来亦无如来。为非有如来非无如来。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乃至世间常。世间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如是四见有十二种。如来灭后依涅槃起。世间边等依未来起。世间常等依过去起。如是等见。云何起邪。由有虚妄分别习气过故。然此分别无有自体。已令开解。以是故。如论偈说

诸体悉皆空何有边无边

亦边亦无边非边非无边

何有此彼物何有常无常

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

释曰。如是等分别所依止境界无体。彼依止无体故。分别心亦无体。所以者何。一切法一切时一切种。从众缘和合生。毕竟空故。无自性故。如是法中何者有边。谁为有边亦边无边非边无边。乃至何者是身。谁为有身。身一神一。身异神异。如是等六十二见。于毕竟空中皆不可得。以是故。如修多罗中偈说。所分别既无。分别何处起。能分别灭故。所分别亦亡。论初已来推求诸法。有亦无。无亦无亦有亦无亦无。非有非无亦无。是名诸法实相平等性空。灭诸戏论得安隐道。若依世谛中出因者。已如前说过。修多罗人言。第一义中有涅槃。佛为令众生证得故。观根观心观法观时观方而为说法。若无涅槃者。佛不应作此说法。乃至说八万四千诸行烦恼对治门。为得涅槃而有所说。故有涅槃。论者言。若第一义中以说法为因。汝欲得尔耶。如论偈说

有所得皆谢戏论息吉祥

如来无处所无一法为说

释曰。有所得皆谢者。谓有所得境界无体故。有所得心亦无体。复次有所得境界无为故。有所得心亦不起。如是一切有所得皆谢。戏论息者。谓有所得境界无体。彼境界言说相亦不起。以是故名戏论息。吉祥者。谓一切灾殃悉无体故。名为吉祥。由彼所起分别性。一切法不成。及一切法不可说故。第一义中以说法为因者。如上偈说。如来无处所。无一法为说。复次因自觉所得真实法者。不可言说。然此言说者。同分别境界故。所证真实法者。不可言说。如上偈说。如来无处所。无一法为说。复次如来说法者云何。为摄诸有故。无量千劫积集福智聚。佛身从此福智聚生。譬如如意珠悉能显现一切色像。以一切众生心自在愿力故。如来无功用有声出摄于三乘。佛身力故。所有闻者。迷故谓言如来为我说法。为说法者。于世谛中施设而有。复次阴非如来。离阴亦无如来。先已观故。如来名者。无有一物无能说者。亦无听者。亦无说处。以无实体故。如上偈说。如来无处所。无一法为说。复次诸行无所造作。及诸行聚是无漏。二障俱断。为不共佛法等作依止。具此四法故名如来。彼诸行聚无所造作故。有说法者不然。乃至听法者。是有漏行聚。而言听者受者。皆是言说。无有实体。第一义中如幻如化。谁说谁听。以是故。如来无处所。无一法为说。复次如来行菩萨道时。种宿愿力自在。以四摄法摄诸众生。是诸众生以种定报善根因缘力故。由信乐诸根心愿自在。为令一切众生欢喜故。六十种具足。无功用说法。声依如来起。然如来常定。心无功用力所作无觉观体而言有声出者。是皆不然。以如是故。如来无处所。无一法为说。复次于先佛所说法。自解自证故。一切诸法皆先佛已说。今佛随顺而说。不加一字。以是故。如来无处所。无一法为说。复次第一义中一切诸法毕竟空故。无有一法为总相智为别相智可取。以是故。如来无处所。无一法为说。如金刚般若经说。如来为菩萨时。定光佛边无一法可受。何以故。不可取不可说故。诸外道等甚可怜愍。我今以此无体自体空最上乘所说道理。破其邪辩。然彼外道依止恶见道理。而自覆藏己宗之过。执其所见。说是偈言

彼第一义中佛本不说法

佛无分别者说大乘不然

化佛说法者是事则不然

佛无心说法化者非是佛

于第一义中彼亦不说法

无分别性空有悲心不然

众生无体故亦无有佛体

彼佛无体故亦无悲愍心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哈利波特与太古龙

    哈利波特与太古龙

    从未有过的体验,反常所带来的不安;面对反派boss的压力,三方势力角力所造就的紧张感。一个十几年来苛刻待己以求心灵片刻平静的赎罪者,正处于火焰般灼热的爱慕中;一个有着双重特殊身份的精灵族代言人,正致力于以热情融化坚冰的棱角。两个成熟男人的角逐,关于政治、力量、过去、还有爱———步的退让即会带来万劫不复的沉沦。能让整个巫师届重获希望的救世主能否解开苦行者的枷锁?严肃的魔药教授能否放下防备展示不为人知的一面?两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从过去,直到当下和未来。谁伤害了谁,谁保护了谁,谁拯救了谁,谁温暖了谁,谁利用了谁,谁治愈了谁。他说,有你的地方就是我最终的目的。他说,你的厚脸皮简直骇人听闻。时间逆转的机缘成就两个人的传奇。不为外人道的童话——哈利波特与太古龙。
  • 绝品丹尊

    绝品丹尊

    下一品废灵脉,世人不屑,偶得丹书,成为旷世丹尊,没有灵力又如何?丹药打通,七筋八脉残破又怎样?淬筋丹让它复苏,谁说天生一品就是废灵脉?谁说废物不能逆袭?我说能就能,因为哥是绝品丹尊。
  • 转个身,前世爱今生

    转个身,前世爱今生

    不是爱的人就可以和他在一起。宿命给我们的结局,只是叫我们摊开手心。里面是空洞,没有诺言,也没有永恒。少年往事,爱恨纠缠,放弃以后才获得自由。只有能平淡相处的人,才能长久。左右不过一场青春,不是付与爱情,就是付与婚姻。爱转角,等你的人是不是就在下一个路口?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天下女主

    天下女主

    这是一部男变女身,进入一个女人世界的故事。第一次写小说。
  • 失败的狮王托克

    失败的狮王托克

    所选寓言,文笔流畅,语言朴素,短小精炼,长不过千字,短的仅有几十字,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大都在文末点明寓意,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这些寓言,取材于生活,多以动物为角色,采用拟人的手法,揭示了深刻的现实,或哲理,或教训,或讽喻。本书的另一特点是,为了吸引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寓言大都是以童话形式撰写,内容轻松活泼,寓意贴近生活,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删去昨天的烦恼,选择今天的快乐,设置明天的幸福,存储永远的爱心,粘贴美丽的心情,复制开心的时刻。”
  • 凡尘六世

    凡尘六世

    凡尘世界六世为尊一世六道天地轮回古月城少主一位天赋异禀的少年为何要自废修为,沦为城中笑柄。历经万千磨难,闯荡无尽世界,自创灵术,苦修炼器。经历九死一生,纵使机缘巧合寻得远古阵灵纹,传奇对于他来说依然如一座难以逾越的鸿沟,他又将何去何从......修为级别:六世:凡世、灵世、地世、天世、大元世、永生世。每一世又分六道。凡世六道:开世道、练体道、祭魂道、聚灵道、元神道(往下就不一一介绍了)阵灵纹:开启六世之道的钥匙,每一幅阵灵纹都可以创造一幅六世之道的修习功法。阵灵纹越是强大六世之道修为提升越是艰难,但是灵术也越是强大。阵灵纹品级:灵品、玄品、圣品、尊品、元品。
  • 景年匆匆

    景年匆匆

    她坐在灰尘暗飞的屋子里,看他短发顺洁,皮肤略白,一副黑边眼镜跨在鼻梁间,遮去了双眼大半的光华。她安安静静站在电梯里看着楼层数字一闪一闪,像一块石像。她漫无目的游荡,被人一惊,手里的包掉到了地上,才发现自己正站在十字路口的左转待转区,身边车水马龙。他很少夸人,那天吃饭时却一直夸赵四九厨艺了得,夸薛圆儿身上有一股侠气,配得上“大姐头”这个称号。她心里有一点点酸楚,心说好歹你也夸一句林诺言你的刀工还行啊勉强能看,但是江景年一晚上都没有说。她眼波流动几经反转才渐渐平复下来,而后笑着说:“公主向来都是要嫁给王子的……”
  • 尤二姐的导正人生

    尤二姐的导正人生

    穿越成为尤二姐的章立英,总觉得自己很迫切地想要改变。想要坚决地制止老娘嫁入尤家,可惜人微言轻。能够做的只能够在有限的情况下改变,以小变化撬动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