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5000000001

第1章

古者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此自是正理。然古者人心质朴,风俗淳厚,孩提至七八岁时,知识尚未开。今则人心风俗远不如古,人家子弟,至五六岁已多知诱物化矣。又二年而始入小学,即使父教师严,已费一番手脚,况父兄之教,又未必尽如古法乎?故愚谓今之教子弟入小学者,决当自五六岁始。

小学之书,文公所集备矣。然予以为,古人之意,小学之设是教人由之;大学之道,乃使人知之。今文公所集,多穷理之事,近于大学。又所集之语,多出四书五经,读者以为重复。且类引多古礼,不谐今俗;开卷多难字,不便童子。此小学所以多废也。愚意小儿五六岁时,语音未朗,未能便读长句。窃欲仿明道之意,采择《礼经》中《曲礼》、《幼仪》,参以近礼,斟酌古今,择其可通行者编成一书。或三字,或五字,节为韵语,务令易晓,名曰《节韵幼仪》,俾之即读即教。如“头容直”,即教之端正头项。“手容恭”,即教之整齐手足。合下便教他知行并进,似于造就人材之法,更为容易。

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古人教人,自幼便教他礼乐,所以德性气质易于成就。今人自读书外一无所事,不知礼乐为何物,身子从幼便骄惰坏了。愚意自《节韵幼仪》外,更欲参酌古今之制,辑冠、婚、祭及乡饮、乡射诸礼为礼书。文庙乐舞及宴饮、升歌诸仪为乐书。俾童子十数岁时仍读四书,兼习书数。暇日,则序一处,教升歌、习礼,如古人舞勺、舞象之类,务使之郁郁彬彬。则涵养气质,薰陶德性,或可不劳而致。

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多记性。十五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前使之熟读。不但四书五经,即如天文、地理、史学、算学之类,皆有歌诀,皆须熟读。若年稍长,不惟不肯读,且不能读矣!今人村塾中开蒙,多教子弟念诗句,直是无谓。

凡子弟学写仿书,不独教他字好,即可兼识字及记诵之功。

四明程端礼有《家塾分年读书法》。教童子读四书五经,先令读正文既毕,然后却读注,亦可。盖子弟读书,大约十岁前有记性,以后渐否。若令先读正文,虽子弟至愚,未有不于十岁前完过者。此亦读书之一法。文公有言:古有小学,今无小学,须以“敬”字补之。此但可为年长学道者言,若童子,定须教以前法。

古人设社学法最好。欲教童子歌诗习礼,发其志意,肃其威仪。盖恐蒙师唯督句读,则学者苦于简束而无鼓舞入道之乐也。然歌诗近于鼓舞,习礼便有简束的意在。古人十三学乐、诵诗,二十而冠,始学礼。盖人当少年时,虽有童心,然父兄在前,终有畏惮,故法不妨与之以宽。宽者,所以诱其入道也。年力既壮,则智计渐生,此时纯用诱掖,则将有放荡不制之患,故法又当与之以严。严者,所以禁其或放也。二者因其年力各有妙用。故古时成就人多。今之社学,止以句读简束童子,固失鼓舞之意矣!若误认古人纯用鼓舞,又岂成就之法乎?立教者当知所以善其施矣。

近日人才之坏,皆由子弟早习时文。盖古人之法,四十始仕。即国初童子试,亦必俟二十后方许进学。进学者,必试经论。养之者深,故其出之者大也。近日人务捷得,聪明者读摘段数叶,便可拾青紫,胸中何尝一毫道理知觉。乃欲责其致君泽民?!故欲人才之端,必先令子弟读书务实。

昔人之患在朴,今人之患在文。文翁治蜀,教之以文。今日之势,正与文翁相反,使民能反一分朴,则世界受一分惠。而反朴之道,当自教童子始。有心世道者,慎毋于时文更扬其波哉!

教小儿,不但是出就外傅谓之教,凡家庭之教最急。每见人家养子,当其知识乍开时,即戏教以打人、骂人及玩以声色玩好之具。此等气习,沁入心腑,人才何缘得成就?

家庭之教,又必原于朝廷之教。朝廷之教以道德,则家庭之教亦以道德;朝廷之教以名利,则家庭之教亦以名利。尝有友人问建文时何多忠义,予曰:“此父兄之教严耳。”友人问:“何以知之?”曰:“以朝廷之教知之。”盖当时朝廷重名节、励清修,其教甚严。苟子弟居官不肖,则累及父母、累及宗族。故孩提之时倘或不肖,则父兄必变色而训之。语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积累既深,所以居官之时,虽九死而靡悔也。

洒扫、应对、进退,此真弟子事。自世俗习于侈靡,一切以仆隶当之,此理不讲久矣。然应对、进退,贫士家犹或有之,至于洒扫,则贫士家亦绝无之矣。偶过友人姚文初家,见其门庭萧然,一切洒扫、应对、进退,皆令次公执役,犹有古风。文初,现闻先生后也,其高风如此,为贫士者,可以愧矣!

或问“六艺”,童子十五以内,恐未必能习?曰:玩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文”字则与“义”字有别。“文”是习其事,“义”是详其理。礼、乐虽精微,然《礼记》云:“十三学乐诵诗。”又曰:“十三舞勺,成童舞象。”则知由粗及精,自有因年而进之法。射、御虽非童子事,然北人与南人不同。曹丕《典论·论文》自言八岁即学骑射,是射、御亦非难事也。至于书、数,尤易为力。

古者八岁入小学,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汉兴,萧何草律令,太史试学童,能讽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又以六体试之,课最者,以为尚书御史史书令史。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则知古人皆以字学为小学,故人皆识字。今俗崇尚制科,人务捷得,至贵为公卿,而目不识古文奇字,且并音划亦多讹谬者,少此一段工夫也。

人少小时,未有不好歌舞者,盖天籁之发、天机之动。歌舞,即礼乐之渐也。圣人因其歌舞,教以礼乐,所谓因其势而利导之。今人教子,宽者或流于放荡,严者并遏其天机,皆不识圣人礼乐之意。欲蒙养之端,难矣。

朱子蒙卦注曰“去其外诱,全其真纯”八字最妙。童子时,唯外诱最坏事,如樗蒲博弈及看搬演故事之类,极易使人流荡志反。善教子者只是形格势禁,不使得亲外诱。《乐记》所谓“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匿礼不接心术”是也。然其尤要在端本清源,使父兄不为非礼之戏,则子弟自无从得接耳目。

同类推荐
  • 渊骞

    渊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庄氏史案

    庄氏史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法经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藏正教血盆经

    大藏正教血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给小学生讲世界地理(下)

    给小学生讲世界地理(下)

    从富有古老底蕴的亚洲,到深情浪漫的欧洲,从阳光灼热的非洲,到热情神秘的美洲,每翻开一页就展示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
  • 炎黄社

    炎黄社

    天佑中华,守护炎黄。这是一群神秘的力量存在,它时刻为国家的安全和主权战斗。他们加入组织的誓言:忠于国家,忠于组织,以身报国,虽死犹荣。他们加入组织的目标:天佑中华,守护炎黄。铁血报国,反抗侵略,要论英雄,炎黄子孙。一切尽在炎黄社。
  • 渊古道界

    渊古道界

    懵懂少年,踏无穷古界,证人族之道,领万族风采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游思无轨

    游思无轨

    凸凹散文集,有的是研磨历史,有的是冶炼哲理。有的是对现实生活的多工序蒸馏,有的是对人生真谛的多层面思考。作者将身边发生的平凡故事,用质朴的文字,娓娓道来,同时也把自己的人生感悟融入其中。
  • 平夷赋

    平夷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万道凌极

    万道凌极

    凌极,是那无法触碰的领域!凌极者必要凌驾于世,极致证道;入凌极必先历九劫一罚,以道证己。地球少年无意来到这异世,寻重回之法,练无上之诀,就巅峰之路。迷雾森林里,皇城大比上,百族之战中,遇见了她,是否是前世的她?绝情谷内,断情崖上,为爱而疯,自甘堕落,一切的一切只为她一人;一生一代一双人!
  • 俱舍论记

    俱舍论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双童子

    双童子

    一切的故事开始于那幅神秘的“双童子唐卡”……隐藏在西藏无人区中的神秘部落究竟在守护着什么?传说中的昆仑西王母,竟真的存在?曾经是明末执掌国祭的“大宗伯”和藏匿于世间深藏不露的“胡三老爷”和我到底有何恩怨?本领通天的猎鬼师江无崖,做了什么让“他”如此忌惮?我又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离奇身世……
  • 永恒神帝

    永恒神帝

    【永恒神帝】待尘埃落定,至强仙帝今何在?是遨游九天,还是重入凡尘,再次开启修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