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修道理觀為本
(事鈔沙彌篇。業疏受戒篇。約教攝機。觀列三位。意使初入道人。所修諸行。莫不皆以理觀。而為本焉)。
事鈔(下四)云。但出聖道。無始未曾。皆由着世。慣習難捨。今既拔俗。必行聖業。經中乃多。要分三位。一者小乘人行。觀事生滅。知無我人。善惡等性。二者小菩薩行。觀事生滅(業疏云。觀事是空)。無我人。善惡等相。三者大菩薩行。觀事是心。意言分別。故攝論云。從願樂位。至究竟位。名觀中。緣意言分別為境。離此無別餘法(業疏文同。不錄)。
明上三觀境觀及理
資持(下四)云。三觀並云觀事者。事即是境。心依境起。隨境立觀。謂色心陰入界。有情無情。善惡無記等(上明所觀)。若論智解。須達諸法。若約時中。觀心為要。隨心所起。起即是事。若善若惡。三理照之。乃知顛倒。但有妄計。本無所有。隨心動用。一切皆空。或推相見性。謂之性空。即相知幼。謂之相空。達相是心。謂之唯識。猶如夢事。或推夢想。從何生滅。或知睡夢。當相不實。或知唯心所變。無別夢事。喻上三觀。略知淺深(上明能觀)。見理有二。前二性相雖殊。皆以空為理。 後一以心為理。前二是權。後一是實。然出家超世。通學三乘。今依業疏。準開會意。專指佛乘。為出家本矣(上總示三理也)。又云。以我人善惡。性本自無。緣會故生。緣散即滅。生滅滅處。名為空理。即是二乘所至之極。又云。以一切諸法。本唯一識。一識之外。更無別法。無始妄動。橫計心境有彼有此。內外差別。窮此差別。皆是意思。妄起取著。由取著故。妄構名言。是故智者。欲觀唯識。必以意言為所觀境。皆一識故。是則不離思議。了非思議。即於差別。達無差別(已上別明性空唯識二理)。濟緣(二下)云。初則見相如實。觀性本空。次則見相如幻。空華水月。當相即空。不待觀性。後則觀一切法。唯心所變。心外無法。初觀生滅。滅已見空。次觀幻化。生處見空。後觀唯心。生滅幻化。無非心變。以心生法生。心滅法滅。生滅有相。相如幻化。二乘小聖。見之為空。然不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故大菩薩。但了唯心。圓修三觀。不偏性相。故名中道。
小乘三學空慧理行
(問。何以三學例為理行耶。答。此據內凡初果等人得無漏慧。凡所修行皆理行。如下戒學。令遣執違二障。義可見也。此文乃疏鈔決同異之文。三乘所修。無非三學。但志有廣狹。觀有偏圓。故分大小也)。
鈔又云。今通決正。不出三學。一切聖人。無不行此。若據二乘。戒緣身口(通明制也)。犯則問心(據四分也)。執則障礙。是世善法。違則障道。不免三塗。定約名色。緣修生滅為理。二乘同觀。亦無諦緣之別。故佛性論云。二乘之人。約虗妄(即前名色)觀無常(即前生滅)等相。以為真如(即空理也)。慧取觀照。與定義別體同(定是澄寂。慧取照用。故云義別。體空無殊。故云體同)。業疏(二下)云。故語業命是其道戒。念定方便(方便即正精進)。義約禪靜(念與方便。非正禪定。故云義約)。正思及見。此為慧觀。四儀緣籌(隨事觀察)唯在慧解。慧心一動。隨念追覺。初思後見。見是道明。斯據法忍。故非凡地(上據初果。下約內凡)。然分有觸亦稱見也。故成實云。得世上正見。不生惡道者。即相似無漏。分斷三塗。通說得也(上判三學。何位人修。已下約義。重明戒定)。據其戒定。義約為言(心既緣理則攝〔劍〕。身口自然無惡。澄凝念慮。任運不散。約此二義。名為戒定也)。正斂身心。但緣慧理。無心緣罪。身口不起。故道戒三(語業命也)。從此得名。緣理觀度。凝想無漏。約心不散。義名為禪。故道定三(念定方便)從此有也(已上明戒定義訖。下明以無漏慧修於戒定。發無漏功德。名為道行)。本唯慧觀。滯漏是障。思擇障本。畢竟無依。由斯行起。發生無作(無作即無漏功德也)。即名此業。為道有也。
(前引鈔文。約教約相。以分三學。後引業疏。約義約位判攝有歸。問。上明道行三學。何位人修。答。如文所示。一是初果。二乃內凡。今更私議。修有利鈍。見有頓漸。鈍修頓見。須至初果。方能以理融行。利修漸明。雖在方便。能以慧蕩。是知此文亦被初心。上明利鈍並據小乘)。
記文重明境理及教 同前資持(下四)
名色即所觀五陰。一陰是色。四陰屬心。心道冥昧。止可名通。故總云名。故智論云。一切諸法中。但有名與色。若欲如實觀。但當觀名色(已上明境)。緣修即能觀心。生滅即所見理。以色心二法。念念生滅。生滅故無常。無常故無性。無性故空寂。空寂即滅諦涅槃真如之理。涅槃偈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已上明理)聲聞緣覺。乘法雖異。見理是同。聲聞四諦。與緣覺十二因緣。止是教門開合之異。以理融教。故無別也。當知苦集。與十二因緣生。並世間因果也。道滅與十二因緣滅。皆出世因果也(已上明教)。佛性論中。大小兩乘。真如差別。文見第四。彼文續云。此虗妄觀。唯因中有。果地即無。是故此如(小乘真如)。因中則成。果中則壞(以住空故)。菩薩如者。離於虗妄。約真性以觀真故如(大乘真如)。此如於因果中。二處無異。故唯成不壞。是故二乘如者。逐其定滅。去而不來。菩薩如者。因果恒有。去來不異。捨因到果。故稱如去。從果出用。故曰如來(上並論文)。
大乘三學唯識道行 先示戒學
(此文亦決同異文。一則約教。大戒三聚律儀。則與小同。餘二則與小異。復於律儀。亦有同異。如下可見。二者約機。若智圓行妙。即於小戒而成大行。不異聲聞。而是菩薩。此與小乘行位無別。位志大觀圓也。若對在家。志觀則同。行位乃異)。
事鈔(下四)云。若據大乘。戒分三品。律儀一戒。不異聲聞。非無二三有異。護心之戒。更過恒式。業疏(二下)云。若據大乘。戒分三品。約義收緣。不異諸律。何以明之。如殺一戒。具兼三位。息諸殺緣。攝律儀也。常行慧命。攝善法也。護前命故。即攝眾生。此一既爾。餘者例然。濟緣(二下)云。標示三品。即是三聚。出瓔珞經。一攝律儀戒。律儀禁惡。即斷惡也。二攝善法戒。即修善也。三攝眾生戒。亦名饒益有情戒。即度生也。小乘則隨緣別制。大教則依心總結。故以三戒。通攝一切。故名為聚。是故斷惡則無惡不斷。修善則無善不修。攝生則無生不度。且舉殺戒。餘並例作。如婬則息諸染緣(攝律儀也)。常修梵行(攝善法也)。不污前生(攝眾生也)。如盜則離侵損緣。常行布施。不惱前生。如妄則離虗妄緣。常行實語。不誑前生。下至眾學。條條類說。無非三聚。若準智論。聲聞戒但有斷惡一聚。既不度生。不習方便。無餘二聚。今用大意。決於小宗。約義明同。莫不齊具。遮戒或異。如地持云。若菩薩。有檀越以金銀等寶物奉施。菩薩以嗔恨心。違逆不受。即名為犯。由捨眾生故。小乘則制畜捉。故開制異也。且略舉之。必欲通知。須將善戒梵網。對下六聚。則同異可見也。
(上據教門。下約機器。據教則顯佛制無殊。律儀不異。約機則顯智圓理妙。形行無拘)。
大士智圓形行無局(并對在家顯於同異)
業疏(二下)云。然菩薩有二。謂在家出家。出家菩薩。形位同諸聲聞。智論中。文殊彌勒。在比丘中。依夏坐也(形既同諸聲聞。稟戒持奉皆遵小行。智解既圓。悉成圓行)。故涅槃中。白四所受。息世譏嫌。性重無別。浮囊多少。即譬五篇。度生死海。雖乞不與(上明大士利機。宜從急制。遮性同持。微縱即犯)。又如攝論。菩薩得無分別智。一切塵不顯現。由智勝方便。具行殺生等事。有利益故。自無染過。縱有利益。有過不行。事鈔(下四)云。準此初地已上。方得用此無分別智。故地前不合。又涅槃云。若未住不動地。有因緣故。得破戒等(已上諸文。須知二意。若出家菩薩。形同聲聞。遮性等持。則凡夫地上頓發圓解者。是所機教。若作婬殺。順行化導。斯乃智圓。理妙深住。性惡法門。初地深位。方可行之)。資持(下四)云。無分別智者。以住唯識。無外塵故。以諸外塵。皆唯識故。故云塵不顯現。彼論云。無分別智自性。應知離五種相。一離非思惟故。二離非覺觀地故。三離滅想受定寂靜故(不住二乘空見)。四離色自性故(不住凡夫有見)。五於真實義。離異分別故(不住菩薩中道)。智勝則無分別智。方便謂誘化眾生。前有利益即利他。自無染過即自利。故知十聖。方許行之。地前三賢猶制不合。況餘凡愚。安可僭濫。濟緣(二下)云。今時愚人。不量地位。不知權行。作惡無耻。妄引為例。自誤誤他。難可救也。業疏又云。在家菩薩。如淨名說。濟緣引云。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戒行。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乃至入諸婬舍。示欲過等(已上諸文。並明大乘戒學竟)。
次示定慧(此對小菩薩而分同異。定慧是同。空識為異。前戒學亦準此分)
事鈔(下四)云。若論定慧。小觀相空。深觀唯識。鈍見空時。不分別色。利知唯識。不分別空。資持云。由小菩薩涉於小大。小據觀智。大約志求。小大雖異。並菩薩乘。故且一往。通收大中。鈍即小菩薩。在大為鈍。望小則利。不分別色。異上二乘析色故。利即大菩薩。不分別空。超過小菩薩故。由觀唯識。住於中道。了一切法。無非心識。識非色空。非不色空。尚不分別識。何況分別空。若知唯識。則住實相無分別故。
(記文前後。並判小菩薩。屬於大乘。唯釋前三觀末結略文云。前二小乘。後一大乘。人有判錯之斥。今作二意通之。一者即同上引。小據觀智。大約志求。依觀智判。故云前二小乘。二者恐前二後一之字。上下互倒。據諸文所判。宜云前一後二也)。
結略勸依
事鈔(下四)云。且分大小二乘。略知途路。但相似道。相似善。難知難學。多墮邪林。理須通學方堪正觀。不以誦語。而為道業。如十住婆沙。及十地中說。又經云。以因多聞得智慧故。便入佛法。不得頓學。猶如大海。資持云。大小兩乘教門難辨。更以四義明之。一者教別。權實異故。二者理別。性相唯識偏圓異故。三者行別。諦緣度故。四者果別。三聖道故。又復應知。小乘唯論釋迦一佛。大教則談三世十方。又小宗戒定之境。局據大千。大教則通該法界。又云。如入大海。漸漸深故。智論云。智度大海。唯佛窮底。故初心學者。不可躁求。良以道不遠人。理非事外。得之不離方寸。失之何啻千山。固當優而柔之。使自得之。然後取之左右逢其源。縱心所欲不踰矩。若斯為學。可謂學矣。自餘記問。何足道乎。濟緣云。眾生心體。本來明靜。妄起昏動。遂致浪浪。若達唯心。無別餘法。當知昏動。體即明靜。定慧寂照。同出異名。此理幽遠。末世機劣。非彼所聞。縱聞不行。言之何益。
無生理懺隨機三別
(已下事鈔業疏。依律列六聚懺法。依經明三種觀。意使理事兼行。化制俱遣也)。
事鈔(中四懺篇)云。然理大要。不出三種。一者諸法性空無我。此理照心。名為小乘。二者諸法本相是空。唯情妄見。此理照用。屬小菩薩。三者諸法外塵本無。實唯有識。此理深妙。唯意緣知。是大菩薩佛果證行。故攝論云。唯識通四位等。以此三理。任智強弱。隨事觀緣。無罪不遣。故華嚴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當求真實相。如此大懺。眾罪雲消。資持云。理本是一。何有三者。若權實往分。前二是權。後一是實。若大小相對。前一是小。後二屬大。若約開權會小。終歸一理。若對三宗。性空局小。唯識局大。相空通小大。如是分之(上簡三位)。所觀境。即諸法二字。諸法之言。總包一切。諸經論中。或約依正因果。或世出世間。或有漏無漏。或色心非色心。或善惡無記。或陰界入等。若據通論。總觀諸法。今就懺悔。且指罪業。而為觀境(上總示所觀。下別釋三位)。
性空
資持又云。性空無我。即能觀智。罪從緣有。本無自性。緣即心境。虗妄心境。和合成業。業性自空。非使之空。由存妄計。故受輪轉。但破妄計。覔罪叵得。叵得之處。強名空理。言性空者。小機智劣。不能即法見空。必待推析。窮法體性。然後方空。其中須分利鈍。利者體法即空。鈍者析法見空。或云有宗唯證人空。假宗人法二空(上明能觀)。通收聲聞緣覺。據所乘法。諦緣雖殊。若論斷證。同見空理。
相空
相空者。了法無相。猶如幻化。昧者謂真。亦如空花。眼病謂實。故云唯情妄見(上示能觀)。小菩薩者。雖發大心。未窮心本。故設此觀。空諸塵境。如諸般若。所被初心。言照用者。二乘住寂。故但照心。菩薩涉事。故云照用。若對三宗。即當四分。同觀空理。故云小也。志慕佛乘。故云菩薩。相召佛子。即為明例。
唯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