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3400000023

第23章

資持問云。何名為學。答。凡學有二。一教二行。教以照囗。行以踐教。非但尋文即名為學。故疏云。佛立教相。囗為奉行。若但讀誦。非本意也。如戒名眾學。豈得讀又耶。又若徒行。復不名學。縱令持奉。猶不免過。疏云。若於二持。雖不違負。望非明決。不名為福。故知學者。止是稱教修行。教行相循。方名為學。至如顏淵好學不遷怒。不二過。楊雄談學。行之為上。言之為次。在儒尚然。況超世拔俗之教。而專以文字為學耶。今時學律。解無所曉。行不可觀。放情造過。殊無慚耻。輙謂我是學人。免無知罪。此乃自欺。罪何可免。又復矜持。吾縱犯過。業亦非重。猶如鐵鉢。入水能浮。此又不聞。淨心誡觀云。知而故違。重不知者。今欲曉不句法。必須準律分相。但取下壇已來。期心持戒。專依師範。咨稟法訓。兢兢守護。不敢妄違。則名為學。此分三種。一者久學。解行成立。如文所敘。二者初學。雖學未通。如漸頓說(上二依三學次第學)。三者未學。謂勤求道果。期後習律。如毀毗尼。不犯所開(此開不次第學)。如上三人。一向不結不學無知。次明不學。亦分三種。一者始下壇場。或亦混流俗。或越學餘宗。或禮誦等業。忽慢戒律。都無知者。如文所序。二者雖復學習。不專持奉。目矚耳聽。心背行違。知而故犯。末世多然。準上疏文。不名為學。三者先曾秉持。守心不固。中道而廢。還為不學。此等三科。一切事法。隨有不了。若持若犯。皆結二罪。如此格量。粗分途徑矣。問。下開句法。為是學人。為不學人。答。此科正論不學無知。結犯分齊。學人一向無罪。何用句法揀之。古來章記。例以學不學人。相參而說。傳迷來久。見此好為一悟。

二九句法略示總義

資持又云。此二九句。即能所體狀。相對而論。所體有二。即事與法。事法之下各帶犯相。能體有三。一識。二疑。三不識。以此三心。歷事歷犯。各有三心。交絡互織。則成九句(法中亦爾)。即上事犯。心容迷倒。復為九句。此之二九。披括心境。用歷一切塵沙事法。撿察心行。無不通達。事法無量。二九遍該。楷模一定。故云方軌。

復示事法及犯名義

資持又云。止作二門。一切事法。隨一事法。必兼於犯。且如婬戒。犯不淨。共畜生等。即是事也。波羅夷者。即名犯也。乃至眾學齊整着內衣。是事應當學。即犯。此就總論。若約別說。一婬戒中。自造怨逼。方便輕重。境想差別。種種別相。皆名為事。法亦如之。是知事法乃有無窮。犯則不出六聚。

不學無知事開犯結

資持準疏云。罪是可學。若有迷者。皆結其罪。彼則具明犯結。又云。由不識事。境非可學(事開)。不妨於犯。是可學故(犯結)。有斯明據。復何所疑。問。一等是迷。何有開結不同。答。事是現對造修。心想容生遺忘。犯是冥緣教相。有迷還是無知。縱令先已學通。還制後心惰怠。細詳聖意。諒不徒然。

遮性二戒二難否

若是性戒。一向不開。豈得殺他誑他。而自活命。唯婬一戒。開與境合。三時無染。以不損境。餘則唯制。文云。我為弟子結戒已。寧死不犯。若論遮戒。有開不開。道力既成。至死不毀。如草繫海板等例。記云。上根不開。非教不開。但上根之士法。輕生護遮。同性故也。

諸文持犯門第八

諸文懺悔門第九

有犯雖懺無宜自拒

業疏(四下)云。但以五濁澆風。皷扇塵境。不能制割。遂與犯同。若不清蕩。未曰智人。覆藏瑕疵。終歸顯露。故當及時早懺。不可後世悔之。今多憍伐自矜。謂能拒抗前惡。深須量度。是何位人。然後自高。可得度世。不然縱毒。知何不經。生後苦楚。孰難遭遇。故論說言。地獄中陰身。猶如鎔鐵聚。熱惱燒然苦。不可得譬喻。宜當除懈怠。晝夜不休息。精勤修聖道。必使盡苦際。斯聖言量也。同舟各審知之。

濟緣釋云。時數漸減為劫濁。邪執堅固為見濁。催年促壽為命濁。三毒猛盛為煩惱濁。分別妄計為眾生濁。皆非清淨。故並名濁。亦名五滓。即是有情無情二種世間。劫減情浮。逐境造業。又事鈔(中四)云。夫結成罪種。理須懺除。則形清心淨。應同僧法故。

薩婆多云。無有一法。疾於心者。不可以暫惡便永棄之。故須懺悔。涅槃亦云。如我訶責毀禁之人。令彼自責。護持禁戒。說三惡道。為修善故。然遂古之師。並施悔法。增減隱顯。臆課者多。照教無文。撿行違律。故佛言。有犯不能悔。又不能如法懺。是為愚人。聖教極明。但不信受。今欲定其綱位。格其心境。使是非鏡其耳目。得失明其能所者。則何患妄業不除。妄心無託。則為聖歎矣。故文云。有二種智。一者有犯能見。二見罪能如法懺也。

推罪因起生媿興治

業疏云。凡罪生也。托因從緣。因即妄心。非有謂有。隨有興我。便計彼此。即起集業。故經說言。一切諸法。自本來今。性相空寂。而眾生虗妄橫計得失彼我。起不善念。造眾惡業。輪回五道。億劫不出。二者妄緣境有色心。由之造業。不知心徧。妄謂他有。還緣自心。故反纏褁。如說三界上下法。我說皆是心。向造諸業。但知唯心。則無分別。是彼此也。既識起因。能感後習。一感種類。相續而起。二招苦報。生後當受。今改前非。將修後是。從緣生滅。斯苦世法。於彼惡業。特生厭賤。發重慚愧。立對治過。洗心懺悔。懺者梵語。本曰懺摩。唐言悔往。亦云卑敬。存二方言。故曰懺悔。懺字後立。非此書也。取其義意。謂不造新。則此懺謂止斷未來非。悔謂恥心於往犯。由斯善故。已起無緣。當生無續。雙礙緣讀。說名行除。又由斯善。來感樂報。差彼苦緣。名為報除。若欲懺者。略知此意。

又云。犯從妄起。罪假緣生。妄體本空。緣生無性。了知妄本。則犯相何依。識達緣生。則罪根叵得。是以忽追所犯。深恨前非。仰對勝緣。盡披肝膽。罪從心起。還逐心亡。既伏現因。不牽後果。犯而不悔。業苦何窮。有智識非。義無隱覆故也。

事鈔云。初中起業。要托三毒而生。然毒之所起。我心為本。此義廣張。行人須識。如懺法中。具明業相。今略述起罪。必三約性而生(三性文見戒相中)。受報淺深。並由意業為本。記云。業無自性。必假緣生。緣雖眾多不出心境。由境發毒。構造成業。境是外緣。毒從內發。故明起業。唯推三毒。毒從我生。我即妄計。即斯妄計。是業之本。故名妄業。經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諦求妄本。畢竟無依。但是一心。隨緣不覺。以不覺故。硜然計我。由我起毒。因毒生業。業成感果。果全是苦。苦即生死。流浪出沒。造受更資。如是億劫。莫知所止。從本至末。就果推因。略識妄源。粗知苦本。諸賢覽此。豈不自思。悲夫。

定不定業可不可懺

業疏又云。然雖開懺。經論不同。如十地中(十地論也)。作業定故。則不可轉。如涅槃中。有慚愧者罪則非有。無慚愧者罪則非無。斯是了義。定業難絕。故有解言。所有重業。三時中定(未作正作作已三時有心。故云定也)。報不定者(雖三時有心。猶含輕重。故報不定也)。遇緣可轉(遇緣即懺悔也)。則有相除。如造重惡定生報受。以報可轉。便加懺悔。由此懺善。亦居生報。奪惡不受。一差永定。故名報除。由行善故。亦是行除。若時報俱定(未作正作作已三心俱重。為時定。三心既重。報不可差。故名報定)。不可不受。則轉重令輕。如闍王之懺。亦名報行兩除。若時不定報定(此句謂三時中用心。重輕不定。雖是輕心。亦有罪報。故云報定。若是重心。報定可知也)。及時報俱不定者(此句謂三時中用心。有無不定。有心有報。無心無報。故報不定)。此造業微。易懺伏也(凡起心造罪。初中後心有無輕重。各有八句。如資持中四下持犯篇。有圖可見。今疏云。三時中定。即有無中第一俱有句也。又云。時報俱不定。即有無中間六句也。疏缺第八俱無一句。又疏云。若時報俱定。即輕重中第一俱重句也。又云。若時不定。報定即輕重中間六句也。疏缺第八俱輕一句)。

化制業惑理事伏滅

又云。問。上明懺者。為斷為伏。答。經說為滅(即上涅槃)。論說為伏(即上十地)。據實為言。懺不滅惑。但易奪抑伏耳。要得無我。方伏不起(內凡已上。分見無我。方伏不起。爾前尚起)。比丘犯戒。依律懺者。性罪正業隨至治際(性對遮為言。正對化為言。比丘犯性惡之戒。一有正業名化罪。一違禁律名制罪。制罪依律懺。化罪須待破惑。故云治際也)。遮罪非情。依法滅也。又解云。解惑(以脅破惑。故云解惑。即下涯懺空行等是)與事(即下事滅等)。名實不同。何者是耶。事滅有行(以事滅事故云有行)。迭相抑伏。後勝相遣。若上品惡業。下品懺者。非其敵對故。強者先牽。故惡不滅。要須還起。上品善業抑伏惡也。中下相對。餘可準知。理懺空行。達理為先。下解斷上惑(下解即見道。上惑即見惑)。上解斷下惑也(上解即修道。下惑即思惑)。何以知然。如諸見等。無始名重。誰謂是非。作意窮尋。一見永見。如析石喻也。但思擇我。畢竟無從。於此生忍。則無生解。貪瞋等惑。緣翳事深。人竝知非。無由卒捨。故至七學。(三果四向名七學人)猶被纏之。要須方便聖智乃斷。如藕絲喻。羯磨經注引律云。有二種人。一者愚癡。謂不見犯。雖見犯。不能如法懺悔。二者智人。即反上句。未曾有經云。前心作惡。如雲覆日。後心起善。如炬消闇。故知經律。俱明懺悔。然懺法多種。若作事懺。但能伏業易奪。若作理懺。則能燋業滅業。先論利根。依理斷業。如涅槃經云。若有修習身戒心慧。能觀諸法。同如虗空。設作惡業。思惟觀察。能轉地獄重報。現世輕受。若於小罪。不能自出。心初無悔。不能修善。覆藏瑕疵。雖有善業。為罪垢汙。現世輕報。轉為地獄極重惡果。是謂愚癡。若犯四重五逆謗法。名為破戒。有因緣故。則可拔濟。若披法服。常懷慚愧。生護法心。建立正法。我說是人。不名破戒。成實論云。有我心者。則業煩惱集。若無我愛。則諸業不能得報。以不具故。未曾有經云。夫人修福離罪。須近明師。修習智慧。悔重惡業。華嚴經云。譬如幻師。能幻人目。諸業如是。若如是知。是名清淨真實悔過。二者鈍根依事懺者。若依大乘。則佛名方等。具列行儀。依法懺悔。要須相現。準教驗心。若依律宗。必須識於罪名種相。隨有牒懺。若疑不識。不合加法。唯除不學者。隨犯結根本。此但滅犯戒罪也。故智度論云。戒律中雖復微細。懺則清淨。犯十善戒雖懺。三惡道罪不除。如比丘犯諸性戒等是。

鈔引明了論解云。破戒得罪。輕重不定。有重心破輕戒。得罪重。無慚羞心。作無畏難。或由見起。謂無因果。或由不信生。謂非佛制等。若由如此心破。得罪便重。若不由如此心。偶爾破戒。重翻成輕。

窮究罪源理事行懺

業疏又云。初依理者。要識心本。是大乘理。其體清淨。妙用虗通。妄想故垢。知垢是心。意言不生。外塵自遣。何以故。本不了心。妄取塵境。隨境起業。業生妄受。今達本妄。體虗不實。自恥往業。妄搆所造。如蚕作繭。非他所纏。深生慚愧。誓斷妄習。如斯念念不妄境緣。無量罪垢。自然除靜。二者事懺。如世常行。或依堂塔。或依繕造。佛名經教。禮誦諸業。皆緣事起。依此運心。隨所興起。計功分課。稱情愛戀。違意憎嫌。此不淨心。未足除罪。要先折伏人我貪竟。衘悲自咎。曲身退迹。推舉於他。以事抑故。由我惑壯。不解思微。屈苦低抑。猶不可伏。何況特懺。用以為功。所以大聖。布此良規。正治我等麤重人也。萬五千佛。日須一徧。阿彌陀佛。日十萬徧。如是讀誦。營事諸業。並定頭數。計功自勵。若有不至。此即懈怠。何名畏罪。即地獄人。如是鞭心。如是立志。雖名麤業。世中罕有。縱或行者。多著名利。諂誑自高。復是輭賊。羅剎妻也。若欲行時。須具五緣。一請十方諸佛菩薩等。為明證人。以我心微。假強緣故。如諸佛等。常在目前。但罪垢故。如盲不見。動心緣事。佛已先知。何況淨眼對面行罪。深可慚也。故諸行人。若微起惡。常思佛前。則愧息也。二誦經呪。為妙藥也。隨經能治。但不至心。若不專緣。情則馳散。故制束心。在於口也。三說己罪名。如涅槃說。為惡不善等。四立誓言。從今已往。福始罪終。乃至成佛。懺悔本宗。斯為要也。故雖行懺。後出懺場。還尋故惡者。由本結心。不牢固耳。所以諸習。還相圍繞。可不見耶。五如教明證。當緣塵境。或夢或覺。非是妄心之所變耶。又非魔鬼之所惑耶。若是魔者。我之所行未出魔境。魔何由來。將非我業之妄現耶。令我心著重起倒耶。若知唯心。境不滅者。將是我心之所妄耶。如是覆疎。本即非本。何由靜妄。知妄非真。即此非真。還傳妄耳。如斯反識。分了妄因。又識此了還知從妄。不爾欣慶。隨妄不返。深須早練。不容自誑。俗中識者。年至五十。知四十九非。何況學道。而懷習著。則不可也。記引莊子云。遽瑗年五十。知四十九年非。又論語云。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則知爾前未達天命。動成非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郎骑竹马来,青梅很坏他很乖

    郎骑竹马来,青梅很坏他很乖

    【全文免费】她和他同年同月同日生,两人从小一起玩到大!第一次开始学习多音字时,她弱弱的问道“卿哥哥是不是代表要亲哥哥呢?”某腹黑男回答道“没错!”无意中亲到他时,他一整天不理她。无奈之下便答应让他吃她一回,当初不当回事。可是等18岁时刚洗完澡走进卧室,某男顺势将她压在身下。“你……你要干嘛?我头发还没吹干!”他在她耳边说道“我要吃掉你!”
  • 小乔,你在等你的周瑜么

    小乔,你在等你的周瑜么

    女主苏小乔因为一次意外失忆了。她隐隐约约觉得她好像要等一个人。可是,等到她的记忆好不容易恢复后,她发现,自己竟然连这个人的名字都不知道!!她是否会等这个人呢?这个她要等的人到底会不会出现呢?这个人是谁呢?他们的故事究竟怎么样呢?
  • 陌阳

    陌阳

    这个世界每一天都在变化,什么时候院子里的榕树绿树成荫,什么时候巷口的柳树低垂触到轻轻流淌的小溪,什么时候不知从哪里吹来的微风吹乱了昂扬的春意。我在这一切的变化里一直在等待,等待你来到我的世界。
  • 宅妃也嚣张:高冷王爷天然黑

    宅妃也嚣张:高冷王爷天然黑

    他喜欢清新淡雅的姑娘。长发之中,极其不符合气质的金色红玛瑙耳坠绚丽刺眼,纤细雪白的手腕中几个金镯俗不可耐,项间更是挂着极粗俗的翡翠金链。他喜欢知书达理的女子。“鸟王府?”“那字念乌。”他希望他的另一半全心全意爱他。“哈?我为什么要像白痴一样大冷天跪在这里吹风!”且看一个精神正常的神经质宅腐王妃穿越后如何将冷王俘虏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云惜星辰

    云惜星辰

    好人不长命,那为何还要当好人?誓言即能随风散,何苦还要入情深?阴差阳错,带着前世的记忆轮回转世,是祸还是福?若是此生为祸害,是否可以贻害千年!“子钧,等我长大你娶我为妻吧!”“叔叔有妻子了。”“我知道的,人死如灯灭!”她若是死了,你会像曾经忘了我一样,那般决绝。
  • 媚舞乱世倾城惊天下

    媚舞乱世倾城惊天下

    在一个陌生的乱世醒来,三国的战争因她而起,多年的平静在她的到来后揭开神秘的面纱。倾尽所有,只为佳人。凤星临世,天下大乱。当妖娆冷血的她,遇上冷酷俊美的他,温润谪仙的他,妖孽风流的他,深情忠心的他......她又该如何抉择?且看花媚舞舞动风华,一舞倾城,一念成殇,谁乱了她的心,又伤了谁......此文女主强大美丽,男主嘛...呵呵。小虐小温情。欢迎跳坑哦!结局绝对圆满!
  • 天空下

    天空下

    一本书,是一个世界,历史不能随意,因此我不写历史,但我的思想却不受着天地束缚,因此我写我的思想,书中的世界或许并不完美,但只要我努力了,写出了我心中所想,就已经足够了,写,是我的爱好,是我的兴趣所致。
  • 笑着说,累了

    笑着说,累了

    那时候,我还很单纯。坚信人人平等。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人生不可能平等,就像我没有父亲一样。16岁那年,我爱上了一个人。***从此,我的人生轨道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 Voyages of Dr.Doolittle

    Voyages of Dr.Doolitt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