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1000000005

第5章

不得仍作伤寒主治。故与桂枝汤则厥。与芍药甘草汤。其脚即伸。此明验矣。第以表症未除。不得用承气。若 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是又与不着席者与大承气。同一机彀也。凡 之为病。因外邪伤筋者少。因血虚筋急者多。如误作风治。

用辛散以助阳。则真阴愈虚。因燥剂以驱风。则血液愈涸。故 得之暴起者少。妄治而致者多。虚而不补。不死何待。

非参苓归地。调和荣卫。未易奏捷也。内经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又曰湿胜则濡泄。此指湿伤于内者言也。又曰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又曰因于湿。首如裹。此指湿伤于外者言也。若湿而兼热。则大筋 短而为拘。小筋弛长而为痿即柔 之变见矣。阳明篇有湿热发黄之症。叔和不为别论。独取太阳之风湿相传者。尚遗数条。亦搜采之疏失也。内经曰。身半以上者。风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腑。又曰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皆风湿对言。本论则风湿合言也。风湿相合。则阴阳相传。上下内外反病矣。所以身体烦疼。不能转侧。骨节掣痛。不能屈伸。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也。内经曰。风湿之伤人也血气与邪并。客与分腠之间。其势坚大。故曰实。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涩。卫气去。故曰虚。此又以血家虚实。因风寒而分也。本论伤寒发汗。寒湿在里不解。身目为黄。与阳明之热不得越瘀热在里。身体发黄者。当下不当下。

亦以寒湿湿热分虚实矣。内经以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本论又合风寒湿热四气。而名湿痹。当知痹与 。皆由湿变矣。

夫同一湿也。湿去燥极则为 。久留而着则为痹。痹为实。 为虚。 痹异形。虚实亦殊。固不得妄以 属风。亦不得因于湿。而竟视 为湿矣。 湿余义。详内经注。及本论注中。

平脉准绳第七

(浮大动滑数沉涩弱弦迟)上古以三部九候中决死生。是遍求法。以人迎寸口趺阳辨吉凶。是扼要法。自难经独取寸口之说行。而人迎趺阳不参矣。气口成寸。为脉之大会。死生吉凶系焉。今所传者只此耳。自有脉经以来。诸家继起。各以脉名取胜。泛而不切。

漫无指归。夫在诊法取其约。于脉名上着其繁。此仲景所云。驰竞浮华。不因根本者是也。仲景立法。只在脉之体用上推求。不在脉之名目上分疏。故以阴阳为体。则以浮大动滑数为阳之用。沉涩弱弦迟为阴之用。以表里为体。则以浮为表用。沉为里用。以脏腑为体。则以数为腑用。迟为脏用。如以浮沉为体。则以浮沉中各有迟数为用。以浮为体。则以大动滑数为用之常。涩弱弦迟为用之变。以沉为体。则以涩弱弦迟为用之常。大数滑动为用之变。体用之间。见脉之变化。而致病之因。与病情之虚实。病机之转移。亦随之而见。全在诊者指法之功。与看法之细耳。脉理浩繁。大纲不外名阴名阳之十种。阴阳两分。自成对峙。阴阳配偶。惟见五端。浮沉是脉体。大弱是脉势。滑涩是脉气。动弦是脉形。

迟数是脉息。不得概以脉象视之也。脉有对看法。有正看法。有反看法。有平看法。有仄看法。有彻底看法。如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弱。有滑即有涩。有数即有迟。合之于病。则浮为在表。沉为在里。大为有余。弱为不足。滑为血多。

涩为气少。动为搏阳。弦为搏阴。数为在腑。迟为在脏。此对看法也。如浮大动滑数。脉气之有余者为阳。当知其中有阳胜阴病之机。沉弦弱涩弦迟。脉气之不足者名阴。当知其中有阴胜阳病之机。此正看法也。夫阴阳之转旋也。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故其始也。为浮。为大。为滑。为动。为数。其继也。反沉。反弱。反涩。反弦。反迟者。为阳消阴长之机。其病为进。其始也。为沉。为弱。为涩。为弦。为迟。其继也。微浮。微大。微滑。微动。微数者。是阳进阴退之机。其病为欲愈。此反看法也。浮为阳。如更兼大动滑数之阳脉。是为纯阳。必阳盛阴虚之病矣。沉为阴。而更兼弱涩弦迟之阴脉。是为重阴。必阴盛阳虚之病矣。此为平看法。如浮而数。浮而涩。浮而弦。浮而迟者。此阳中有阴。其人阳虚。而阴脉伏于阳脉中也。将亡阳之变。当以扶阳为急务矣。如沉而大。沉而滑。沉而动。

沉而数。此阴中有阳。其人阴虚。而阳邪下陷于阴脉也。将有阴竭之患。当以存阴为深虑也。此为仄看法。如浮大动滑数之脉。虽不变。然始为有力之强阳。终为无力之微阳。知阳将绝矣。沉涩弱弦微迟之脉。虽无变而为阳。如忽见浮大动滑数之状。是阴极似阳。知反照之不长。余烬之易灭也。是为彻底看法。更有真阴真阳之看法。如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也。成注只据伤寒立言。观凡字则知脉法不专为伤寒说。亦不是按承上文扩充之见。仲景治法。以脉以胃气为本。观名阴名阳。见此等脉状。尚是阴阳之名。而非阴阳之实。因胃气稍虚。则阴阳偏重。较之平脉有余名阳。不足名阴耳。此阳病兼外伤六气言。阴病兼内伤精气言。若专指伤寒之阴症阳症则浅矣。阳脉指胃脘之真阳。内经所谓二十五阳者是也。阴病见阳脉。是胃气来复。五脏冲和之气发见。故主生。内经所云。别于阳者知病起时也。阴脉指五脏之真阴。因胃脘之阳不至于手太阴。五脏之真阴来见也。阳病见阴脉。是脉无胃气。故主死。内经所谓别于阴者。

知死生之期也。要知沉涩弦弱迟。是病脉。不是死脉。其见于阳病最多。阳病浮大动数滑不休即为死脉。阴病见浮大动数滑之脉多。阴极似阳。未必即可生之机也。若真脏脉至。如肝脉之中外急。心脉坚而搏。肺脉大而浮。肾脉如弹石。

脾脉如距啄。皆反见有余之象。岂可以阳脉名之。经曰。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则又不得以迟数论阴阳矣。

仲景表里脏腑之法。则又以浮沉迟数为大纲。浮沉是审起伏。迟数是察至数。浮沉之间。迟数寓焉。脉之不浮不沉而在中。不迟不数而五至者。谓之平脉。是有胃气。可以神求。不可以象求也。若一见浮沉迟数之象。斯为病矣。浮沉迟数。

本不可以表里脏腑分。今既有阴阳之可名。即以 阳表阴里。腑阳脏阴。定其为阴阳所在耳。试观脉之浮为在表。应病亦为在表。然浮脉亦有里症。或表邪初陷。或里邪初欲出。究竟不离于表。故主表其大纲也。沉象在里。应病亦为在里。

沉脉亦有表症。或阳病见于阴而危。或阴出之阳而愈。究竟病根于里。故主里其大纲也。数为阳。阳主热。而数有沉浮。

浮数应表热。沉数应里热。虽数脉多有病在脏者。然其由必自腑。盖六腑为阳。阳脉萦其腑。故主腑其大纲也。迟为阴。

阴主寒。而迟有浮沉。浮迟应表寒。沉迟应里寒。虽迟脉多有病在腑者。然其根必自脏。盖五脏为阴。阴脉萦其脏。

故主脏其大纲也。脉状总总该括于浮沉迟数。然四者之中。又以独浮。独沉。独迟。独数。为准则。而独见何部。即以其部定表里脏府之所在。病无遁情矣。然阴阳之十脉。表里脏府之四诊。皆指脉之体用言。而诊法之体用。则又以病为体。

而脉为用矣。请以浮脉言之。其他可类推。如浮脉者病在表。则必有发热恶寒之表症。然浮有不同。有但浮者。有三部皆同息数无迟数。其气象亦无滑涩动弦大小。此太阳之脉体然也。因风寒在表。而巨阳之阳御之。内无太过不及之病。

故见此象。此病脉中之平脉。故可用麻黄汤。发汗而顿解。然此脉不可多得。所以发热即有发热之脉象。恶寒即见恶寒之脉象。如寸口脉浮而紧。是浮为风象。紧为寒象也。此为阳中有阴。乃阳脉之变见矣。然寒不协风。则玄府不开。寒在皮毛。卫气足以卫外而为固。虽受寒而不伤。寒去而身自和矣。若风不夹寒。但能鼓动卫气。使玄府不闭。皮肤受邪。

脉气不清而已。不能深入于营。而发热恶寒。头项骨节俱痛。惟风夹寒邪。其势始猛。此风则伤卫。寒则伤营。初非有二义也。卫气不能卫外。反内扰营气而为烦。营气不得交通。内迫于骨节而作痛。营卫俱病。发热所由来耳。如脉浮而数。为阳中见阳。是阳脉之正局。然不得即认为阳脉有余。实因阳气不足。反见有余之象也。夫脉为血府。实由气行。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弦脉象长。数脉象短。脉数因于气之不足。则数为虚可知。风为阳邪。风则为热。虚因寒邪。虚则为寒。虚寒相搏于营卫。卫气不足以御之。此恶寒所由来也。上条阳中有阴。而反征其发热。此条阴中见阳。同反征其恶寒。是互文以见意。此二脉皆当发汗而已。但脉者不同。故又云脉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不可发汗。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可知用麻黄汤。专治伤寒营者。皆仲景法矣。又云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尺中脉微。此里虚不可发汗。则又见脉浮数者。不得概用麻黄。又云伤寒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则所云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者。为 稀粥示法耳。夫人之尺脉。如树之有根。不拘浮数浮紧。皆据尺以审虚实。此又仲景自作浮为在表之注疏矣。十脉中无紧脉。即弦之转旋。当知按之不移。是静为阴之体。转索无常。是动为阳之用。故浮中见紧者。紧在中风。与伤寒之阴阳俱紧者殊矣。紧又与数相似。紧见于法象。数见于至数。然紧以气来之长。反得为阴中有阳之实脉。数以气来之短。反得两阳合明之象。然脉浮不俱大。必至三日乃大。是阳明内热外见之脉。此浮不得仍为在表。当知大为病进。故见心下反硬。而攻之不令发汗耳。若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栗者。是阳中见阴。故面见假热。而身真寒。此因迟为在脏。故无阳不能作汗。而浮为在表。则又当渍形为汗之法矣。迟因浮而从表。

浮因大而从里。浮兼数而反虚。紧入浮而或实。则表里脏腑阴阳虚实之间。悉属定不定法也。余义见六经病解。

同类推荐
  • 持世经

    持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海国四说

    海国四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疑狱集

    疑狱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和菩萨戒文

    和菩萨戒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批注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批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怜寰宇

    怜寰宇

    看一位做了17年医药市场总监当了3年雇佣兵的胖大叔,被警察追杀穿越到异世成为八王爷怎样一步步生死搏杀扭转乾坤、再造寰宇。
  • 宠你如一见钟情

    宠你如一见钟情

    穿了?要不要这么衰!好歹她也是黑道女王,名震四方,哪一个提起她不是既敬又畏。如今,她学业事业都有成,正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环球旅行时,从机场华丽丽的穿越了。没有天妒红颜而英年早逝,也没有炫酷的时光隧道。就这么……这么走走就到古代,竟然一眼就被大BOSS定了终生。从此就是——萌宠身上绕,BOSS枕边睡……他是谁?玄天王朝赫赫有名的外姓王爷,皇帝都要礼让三分的存在,却偏偏在她手里连连吃瘪。只是,他就看上她了怎么办?凉拌!从此各种坑蒙拐骗、各种无赖利诱轮番上阵。他就知道,只那一眼,就足以沦陷。于是,霸道邪王开启温馨、宠溺等各种无赖技能……原来,他们的缘分,竟是一早就订好的。
  • 云凌九重天

    云凌九重天

    十年一场武林大会举办,云凌和温倚之卷入异世。生死之间,命运多转,要拼的从来不是一人,生或死,善或恶,皆在指手间,盛世之上,九重之下,一切等你来开启。**************************************************************云凌从天坛跌落至深渊,昔日高手沦为炼气之下,可是这一切又奈我何。灵宝会有,法器会有的,灵宠,空间那更是附送的。九重碑在手,天下皆在我手。
  • 甜妻卧倒,大叔乖乖就擒

    甜妻卧倒,大叔乖乖就擒

    神秘大BOSS愿意照顾她,还要和她结婚生猴子?这是下嘴吃嫩草的节奏啊!小丫头冷笑着斜睨他一眼:“嘿,等我玩够再说!”多年后,两人相遇,某男抓住她不放,突然从她身后冒出个小奶娃:老头儿,劫财没有,要不你劫个色吧!
  • 仙途浩淼

    仙途浩淼

    超脱凡尘,成仙得道,永生于天地间,这是无数修真者梦寐以求的事情。天元大陆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只要能登上天界山就有机会窥探天机,寻得无上大道。千百年过去了,天界山依然是无数人仰望的存在,没人知道天界山上到底有什么秘密。成仙得道,亦或是泯然于芸芸众生,且去天界山一试。
  • 狸仙逗牛

    狸仙逗牛

    我的老婆是贴仙子,夫人是狸女王;我儿子是圣婴大王,女儿是盘丝女仙;我兄弟是蛟龙魔头,姐妹是白骨妖首。……你问我是谁?神了,我只要轻轻一跺脚。诸神齐聚,万妖来拜。……
  • 秦氏有好女

    秦氏有好女

    侯门嫡长女,自幼千宠万娇,突逢家变,柔弱女子托起报仇振兴之路
  • 下堂悍妇:君王前夫惹不得

    下堂悍妇:君王前夫惹不得

    若是不相逢,又将如何?今夕何夕,君已陌路。心生乱,意难忘,理不清寸寸愁绪;恨只恨,情之一字误苍生。这是一个由电视剧宝莲灯观后感叹延续出来的故事
  • 请说中国话

    请说中国话

    那天凌晨两点过,李晓珠在美梦中被尿憋醒,她迷迷糊糊地赤着脚从床上爬起来去上厕所,当她下楼来正想穿过客厅时,却听见厨房里有人在小声说话,她极力抑制住内心的恐惧,好奇地悄无声息地慢慢走向厨房,厨房门并没有关,她一眼就看见她妈妈一脸陶醉的模样,脸蛋似初恋的少女般桃红,而自己的老公杰弗瑞正在亲吻妈妈的脸颊……中国成都一个普通家庭,却有三个来自不同国家的洋女婿,在婚恋全球化的今天,且看洋女婿在中国的幸福生活……有欢笑,有尴尬,也有烦恼……
  • 白魅依然

    白魅依然

    一次偶撞,知道了他的存在,一份契约,绑定了之间的关系。从一开始的交易关系到依恋,宿命的恋人,通灵之眼,封印的记忆,两个存在于不同空间的人,跨越契约以外的关系,用别离,能力,生命,等价交换换来的相恋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