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3100000008

第8章

阳明方

大承气汤

治阳明病大实大满。大便不通。腹痛大热。其脉沉实者。此方主之。(此内台方与伤寒论大同小异。)芒硝(三合 内台方。三两) 大黄(四两 酒洗。) 枳实(五枚 炙。) 浓朴(半斤去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朴。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歌曰 大黄四两朴半斤。枳五硝三急下云。朴枳先熬黄后入。去渣硝入火微熏。

蔚按。承气汤有起死回生之功。惟善读仲景书者方知其妙。俗医以滋润之脂麻油、当归、火真阴不复。往往死于粪出之后。于是咸相戒曰。润肠之品。且能杀人。而大承气汤。更无论矣。甚矣哉。大承气汤之功用。尽为那庸耳俗目所掩也。

张隐庵曰。伤寒六经。止阳明少阴有急下证。盖阳明秉悍热之气。少阴为君火之化。在阳明在鲜有能生之。且予尝闻之曰。痞满燥实坚五证皆备。然后可下。噫。当下者。全不在此五证

小承气汤

治阳明病潮热。大便难。脉沉而滑。及内实腹痛者。此方主之。(内台方。原文大黄(四两) 浓朴(二两 炙。去皮。) 枳实(三枚 炙。)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

歌曰 朴二枳三四两黄。小承微结好商量。长沙下法分轻重。妙在同煎切勿忘。

男元犀按。三承气俱阳明之正方。调胃承气。其方已载于太阳篇。故不复列。伤寒论云。

阳也。胃络上通于心。阳明之燥火与少阴之君火相合。故心烦。可与此汤。解见太阳本方下。

至于大承气。取急下之义。阳明谵语潮热。胃中有燥屎五六枚。及二阳并病潮热。及阳明下后心中懊 而烦。胃有燥屎。及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此有燥屎。及少阴证口燥咽干。或自利清水色纯青等证。俾奏功于顷刻。小承气取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之义。

阳明病热未潮。大便不硬。恐有燥屎。少与此汤转矢气者。可与大承气攻之。若不转矢气者不与。及太阳病吐下发汗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令邪去而正不伤。论中逐条俱有深义。

张令韶云。胃与大肠小肠交相贯通者也。胃接小肠。小肠接大肠。胃主消磨水谷。化其精微。内灌溉于脏腑。外充溢于皮毛。其糟粕下入于小肠。小肠受其糟粕复加运化。传入于大肠。大肠方变化传道于直肠而出。故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

变化出焉。是大承气者。所以通泄大肠而上承热气者也。故用朴实以去留滞。大黄以涤腐秽。芒硝上承热气。小承气者。所以通泄小肠而上承胃气者也。故曰微和胃气。是承制胃府太过之气者也。不用芒硝而亦名承气者以此。若调胃承气。乃调和胃气而上承君火之热者也。

以未成糟粕。故无用枳、朴之消留滞。此三承气之义也。承者制也。谓制其太过之气也。故曰。亢则害承乃制。

柯韵伯曰。诸病皆因于气。秽物之不去。由于气之不顺也。故攻积之剂。必用气分之药。

因是气药为臣。名小承气。味多性猛。制大其服。欲令大泄下也。味寡性缓。制小其服。欲微和胃气也。大小之分以此。且煎法更有妙义。大承气用水一斗。煮枳、朴取五升。内大黄再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何哉。盖生者气锐而先行。熟者气钝而和缓。仲景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而后枳、朴除其痞满。若小承气以三味同煎。不分次第。同一大黄而煎法不同。此可见微和之义也。

按张宪公云。承者。以卑承尊而无专成之义。天尊地卑。一形气也。形统于气。故地统于天化糟粕。运精微。而成传化之府。岂专以块然之形亦惟承此干行不息之气耳。汤名承气。确有取义。非取顺气之义也。宪公此解。超出前人惜其所着伤寒类疏。未刊行世。宪公讳孝培。

古吴人也。

猪苓汤

治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脉浮发热者主之。

猪苓(一两) 茯苓(一两) 泽泻(一两) 滑石(一两) 阿胶(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歌曰 泽胶猪茯滑相连。咳呕心烦渴不眠。煮好去渣胶后入。育阴利水法兼全。

述 此汤与五苓之用。有天渊之别。五苓散治太阳入本。太阳司寒水。故加桂以温之。

是暖亡阳。而里热又患亡阴。亡阴者。亡肾中之阴与胃之津液也。若过于渗利。则津液反致耗竭。

方中阿胶。即从利水中育阴。是滋养无形以行有形也。故仲景云。汗多胃燥。虽渴而里无热者。不可与也。

蜜煎导方

治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也。大便虽硬。不可攻之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与大猪胆汁。皆可为导也。(内台方原文。)合。)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之。稍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字正韵直略切。粘也。)

猪胆汁方

大猪胆一枚。泻汁。和醋少许。以灌谷道中。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原歌曰 蜜煎熟后样如饴。温纳肛门法本奇。更有醋调胆汁灌。外通二法审谁宜。

蔚按。津液内竭。便虽硬而不宜攻。取蜜之甘润。导大肠之气下行。若热结于下。取猪为水之物一下。而无形之热亦荡涤无余矣。

按内台方云。将蜜于铜器内微火煎之。稍凝似饴状。搅之勿令焦。滴水中坚凝。可用。

蘸皂汁二枚。以小竹管插入胆口留一截。用油润。内入谷道中。以手将胆捻之。其汁自内出。一食顷。当大便下。又用土瓜根削如指状。蘸猪胆汁内入谷道中。亦可用。

茵陈蒿汤

治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渴欲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此方主之。又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不利腹微满者。此方主之。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去皮。)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煎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盒饭利。

尿歌曰 二两大黄十四栀。茵陈六两早煎宜。身黄尿短腹微满。解自前阴法最奇。

柯韵伯曰。太阳阳明俱有发黄证。但头汗出而身无汗。则热不得外越。小便不利则热不得下亦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也。张令韶之说最妙。)然里有不同。肌肉是太阳之里。当汗而发之。故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按柯韵伯移此方于太阳篇。亦有见解。然原本系是阳明。

圣经必不可擅改。)心胸是太阳之里阳明之表。当寒以胜之。故用栀子柏皮汤。乃清火法。

肠胃是阳明之里。当泻之于内。故立本方。是逐秽法。茵陈禀北方之色。经冬不凋。傲霜凌雪。遍受大寒之气。故能除热邪留结。率栀子以通水源。大黄以调胃实。令一身内外瘀热悉从小便而出。腹满自减。肠胃无伤。乃合引而竭之之法。此阳明利水之圣剂也。又按仲景治阳明渴饮有三法。太阳篇之五苓散微发汗以散水气者不与焉。若大渴烦躁小便自利者。白虎汤加参清火而生津。脉浮发热小便不利者。猪苓汤滋阴以利水。若小便不利而发黄腹满者。

茵陈汤以泄热令黄从小便出。病情治法。胸有成竹矣。窃思仲景利小便。必用气化之品。通大便。必用承气之品。以小便由于气化也。兹小便不利。不用二苓者何。本论云。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小便故也。须知阳明汗出多而渴者。

不可用。则汗不出而渴者。津液先虚。更不可用明矣。此主以推陈致新之茵陈。佐以屈曲下行之栀子。不用枳、朴以承气。与芒硝之峻利。则大黄但能润肠泄热。缓缓而行。故必一宿而腹始减。黄从小便去。而不由大肠去。仲景立法之奇。匪夷所思耳。

麻仁丸

治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难。其脾为约。此之。

麻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半斤 炙。) 大黄(一斤 去皮。) 浓朴(一尺去上六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渐加。以知为度。

歌曰 一升杏子二升麻。枳芍半斤效可夸。黄朴一斤丸饮下。缓通脾约是专家。(一本。

浓男元犀按。脾为胃行其津液也。今胃热而津液枯。脾无所行而为穷约。故取麻仁、杏仁多脂治在脾而取缓。欲脾不下泄其津液。而小便数已还津液于胃中。而大便难已也。

蔚按。古今权量尺寸不同。考之内台方。麻仁四两。杏仁六两。芍药、枳实各二两。浓朴三

栀子柏皮汤

治伤寒身发黄发热。

栀子(十五枚) 甘草(一两) 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歌曰 里郁业经向外驱。身黄发热四言规。(身黄发热之外无他证。)草须一两二黄柏。

十五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此汤主之。

麻黄(二两 去节。) 连翘(二两) 赤小豆(一升) 甘草(二两) 生梓白皮(一升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歌曰 黄病姜翘二两麻。一升赤豆梓皮夸。枣须十二能通窍。四十杏仁二草嘉。

蔚按。栀子柏皮汤。治湿热已发于外。止有身黄发热而无内瘀之证。此治瘀热在里。迫其湿豆利水奠安太阴。俾病气合于太阴而为黄者。仍助太阴之气。使其外出下出而悉去也。潦水者雨后水行 地。取其同气相求。地气升而为雨。亦取其从下而上之义也。

少阳方

小柴胡汤方

(本论无方。此方列于太阳篇中。今补其方名。)论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言少阳之上。相火主之。少阳为甲木。诸风掉眩。皆属于木。

主论云。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此言少阳自论云。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论云。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论云。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此言当审汗少阳未列专方。当于太阳阳明篇求之。

太阴方

论云。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心下结硬。

此总论又云。太阴病脉浮。可发汗。宜桂枝汤。

论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也。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此二节。言太阴病在外汤论云。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此言太阴寒证外亦有热证也过湿热相并。又为发黄之证。小便自利者不发黄。至七八日。骤得阳热之化故暴烦。阴湿在内故也。

论云。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

桂枝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弱易动故也。此承上节脾家实。宜芍药、大黄以行腐秽。

而脉弱者大便陆续而利出。宜减芍药、大黄以存胃气。甚矣。伤寒之治。首重在胃气也。

桂枝加芍药汤

治太阳病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桂枝加大黄汤

治太阳病反下之。因而大实痛者。

即前方加大黄。(二两。)歌曰 桂枝倍芍转输脾。泄满升邪止痛宜。大实痛因反下误。黄加二两下无疑。

述 桂枝加芍药汤。倍用芍药之苦降。能令桂枝深入于至阴之分。举误陷之邪。而腹痛自止道。去实满。枣、草助转输。使其邪悉从外解下行。各不相背。

同类推荐
  • 医学正传

    医学正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提婆菩萨传

    提婆菩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鬼谷子

    鬼谷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朱子年谱考异

    朱子年谱考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On the First Principles of Government

    On the First Principles of Govern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做我皇妃

    做我皇妃

    作为一个孤儿,她被迫成为任性公主的替身嫁给那个以冷酷著称的冰山太子!在前方等待她的,到底是迟来的幸福,还是更大的不幸?原本幸福的生活,因为秘密的败露而终结!相公的不信任周围接踵而来的阴谋,将她推向了绝望的边缘!本想为了即将出世的小生命而隐忍然而,它却因为她的迷茫而沦为政治的牺牲品!既然已经没有爱情,那还留在这里做什么呢?
  • 名动天际

    名动天际

    这是一个类似地球的星球,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这是一份波澜壮阔的史篇。五大修炼法门的绚烂争斗,七大圣地的崛起,一介白丁的逐步升华。
  • 无限流魔禁

    无限流魔禁

    本书进宫享受永华富贵了。另外,我为看此书看的头晕眼花的大大们道歉,这是我的菜鸟作,是那种想到什么写什么的流水账。不止大大们,就连我自己回头看的时候都是头晕眼花不知其所以。在此,本人多谢收藏的各位大大,这本书可以踢了。在此,谢谢。
  • 阴缘难逃:冥王妻

    阴缘难逃:冥王妻

    奶奶早就说过,逃不掉的,咱们沈家有人鬼契约,沈家世代的女儿,都要嫁给‘阴人’。昨晚……他又来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涯风途

    天涯风途

    世上可有仙?一个古村少年从十万大山古村走出,踏遍天涯追寻那飘渺仙路。
  • 修行生活录

    修行生活录

    天外天之上,神明存在与否;九幽之下,黄泉地府可曾兴盛;且看···额,以上的与本书无关。林知秋在十五岁那年意外入了修行,但是母亲的死让他心灰意冷。尘封十几年的时间,再次下山的他,将掀起什么样的风波···喜欢看的,进来驻步,不喜欢的对你一声抱歉,实在打扰你了。
  • 网络社会风云录

    网络社会风云录

    现实人很假,网络套路深。因为一次网络相遇,平庸的他,为了能有资格去爱她。开始踏上这黑暗网络路。一个个黑幕,一个个圈套却挡不住他前进的步伐。由网而活,以网封神ps--本书前期主角一直是被虐状态,慢慢崛起,该踩就踩。喜欢无敌流的可以先行弃坑了。另外,由于本书开始用的第一人称,在书友的反映下才改的第三人称,五十六章前有不通之处还请见谅。
  • 记得那个初夏

    记得那个初夏

    在初一开学的时候林嘉怡碰巧的被老师调到了一个男生的旁边,这个男生不是那么的友好。他使林嘉怡一天又一天的崩溃,但是林嘉怡后来就爱上了这个男生,直到现在从来没有忘记。这是作者本人亲身体验,最好和你喜欢的人当朋友。千万不要表白,因为,一旦表白,要么是情侣,要么是陌生人。完毕。
  • 蓝夜魅惑:超大牌完美男友

    蓝夜魅惑:超大牌完美男友

    艾浅儿,名震四方的无良小太妹。她是邪魅冷酷的女王,又是调皮邪恶的小女生。一赌之约,她周旋在众多美男之中。冷漠的伯爵美少年,高贵俊美的妖殿下,邪魅温柔的伪天使,忧郁的美王子...花样美男,谁是真心谁是为了利益?计中计,谋中谋,她已伤痕累累。
  • 傻丫头的华丽蜕变(完结)

    傻丫头的华丽蜕变(完结)

    一个毫不起眼的傻丫头,在丑男爱的滋润之下,竟然越来越漂亮了!但美丽带来的麻烦接踵而至,且看新晋美女如何应付四面八方追杀而来的帅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