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05400000009

第9章

六气者,风火暑湿燥寒也。天道始于甲,地道始于子,天地相并,故曰甲子。天德终于癸,地德终于亥,道德已成,故曰癸亥。其中历数相因,有主运焉,有客运焉,有主气焉,有客气焉。主运主气万世不易,客运客气每岁迭迁。请申其说:甲乙东方木也,丙丁南方火也,戊己中央土也,庚辛西方金也,壬癸北方水也。木为初之运,火为二,土为三,金为四,水为五。诗曰:大寒木运始行初,清明前三火运居,芒种后三土运到,立秋后六金运施,立冬后九水运伏,周而复始万年如。此主运也。甲与己合而化土,乙与庚合而化金,丙与辛合而化水,丁与壬合而化木,戊与癸合而化火。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诗曰:甲己化土乙庚金,丙辛为水木丁壬,戊癸火乡名五运,五运生生岁首寻。此客运也。假如甲己年,甲为土运,正月建丙寅,火生土,初之运即土也。土生金,二之运即金也。金生水,三之运即水也。水生木,四之运即木也。木生火,五之运即火也。每一运主旺七十二日,此天干在上为阳,所以主乎运也。寅卯属春,木也。

巳午属火,夏也。辰戌丑未属四季,土也。申酉属秋,金也。亥子属水,冬也。初之气为风,二为火,三为暑,四为湿,五为燥,终为寒。诗曰:大寒厥阴气之初,春分二气少阴居,小满少阳为三气,大暑太阴湿气徂,秋分阳明气位五,小雪太阳六气都。此主气也。子对午为少阴君火,丑对未为太阴湿土,寅对申为少阳相火,卯对酉为阳明燥金,辰对戌为太阳寒水,巳对亥为厥阴风木。子午之岁君火主之,丑未之岁湿土主之,寅申之岁相火主之,卯酉之岁燥金主之,辰戌之岁寒水主之,巳亥之岁风木主之。诗曰:子午燥金在泉壤,君火对待先居上。丑未寒水地中行,湿土司天靖风浪。寅申相火孕生机,下喜风木相摩荡,卯酉辰戌巳亥年,司天在泉应交换。此客气也。假如子午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司地。上者右行,太阴湿土为天之左间,厥阴风木为天之右间,所以面南而命其位也。下者左行,太阳寒水为地之左间,少阳相火为地之右间,所以面北而命其位也。一气在下,一气在上,二气在右,二气在左。地之左间为初之气,天之右间为二之气,司天为三之气,天之左间为四之气,地之右间为五之气,司地为终之气。每一气主旺六十日,此地在下为阴,所以主乎气也。人禀阴阳之精而囿于两间,所具脏腑应乎气运,气运相得则和,不相得则逆。客运加于主运之上,主气临于客气之下,天时所以不齐,民病所由生也。从其气运,调其主客,无使伤渗,何疾弗克。虽然,前说乃魏晋后数学人亿中,犹推卜星舆等书,人以是受病有之,医以是克病,愚窃以为未然。且夫天地之间,物理有常有变,运气所主者常也,异于所主者皆变也。常则如本位,变则无所不至,而各有所占,故其候有从逆、淫郁、胜复、太过、不及。如厥阴风木用事,惠风和畅,草木荣茂,此之谓从;天气明洁,燥而无风,此之谓逆;太虚沉霾,流水不冰,此之谓淫;大风折木,云物混扰,此之谓郁;山泽焦枯,草木黄落,谓之胜;大暑燔燎,蚊蝗为灾,谓之复;山崩地震,昏埃时时作,谓之太过;阴森无时,密云昼布,谓之不及。往往数里之隔,一日之内,气候不齐,而所应全异,随其所应,疾病因之,法当杂合以治,勿问运气。

况运气各主一时,当其时则为主,为司天。非其时而有其气则为客。客气既行,主气伏而不见为在泉。益宜体会天时,天时胜,则舍人之病而从天之时,人病胜,则舍天之时而从人之病,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经曰:必先岁气,毋伐天和是也,即春夏养阴,秋冬养阳之义。故又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不可以为工。区区年月干支,配合对冲,天下皆同,四时不变之候,遽谓通达运气,彼人有病,演禽检历,而决其死生,何异以管窥天、以蠡测海矣!其不胶定运气,而运气默契元中者,差可以谈太极阴阳变化无穷之妙。

五行存疑

五行者,水火木金土也。何云乎行?五者之气行乎两间,所以神变化而妙万物者也。古人以五行配干支、配八卦、配四方、四时暨身体、脏腑、声色、臭味,无不相配,言之数数,再见不鲜。但相生相克处,据医理多有不符,谁曰无疑,顾可存而不问焉。是故赵养葵曰:世人皆曰水克火,而予独曰水养火。世人皆曰金生水,而予独曰水生金。世人皆曰土克水,而予独于水中补土。世人皆曰木克土,而予独升木以培土。益水克火者,后天有形之水火也。水养火者,先天无形之水火也。海中之金不着况土,淘以砂石,不假炼。人声肺金所系,清浊轻重出自丹田。且肺金之气,夜卧则归藏于肾水之中,肾中有火,金畏热而不敢归;肾中无火,金畏寒亦不敢归。

故气从脐下逆奔而上者,此肾虚不能纳气归元也。土有坤有艮,坤土是离火所生,艮土生于坎水。每湿胜肿满者,导之不得,补土以制可也。若寒泄洞泄,必补命门相火,俾火能生土,土强则有以防水,阳能化阴,阴化秽溺分通矣。木藉土生,岂有相克之理。惟土郁于上,则其根下克,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暄之,自然生机勃发。逮既说乎兑矣,于是艮以止之,坤以藏之,以为来春发生之本,焉可以其克土而动欲伐之也?况五行生克,独木无苛政,纵具颓垣断井之能,不知历几多甲子,顾一日二日之木病,遂谓其克土而遽伐之耶。不尘子曰:世人只谓水生木,不知土亦生木。世人只谓土生金,不知火亦生金。世人只谓火生土,不知土自为土。世人只谓金生水,不知水由土生。夫木之发也,气也,春升之气也,阳气也,元气也,胃气也,同出而异名也,虽得水则生,假无土以栽培,是水自旺而木自凋也。观归脾、逍遥二方,则滋水不若疏土之为快者,可概见矣。金在矿中,非火不能炼出,出则又非火不成器,不克木,不畏火。所以洛书火七居西,金九居南,亭之毒之,荡摩其形质也。以故养心诸汤,强半都是肺药,不啻金土相生,而兼理脾胃也。土衰补火,欲其暖而育物耳,生字断讲不去。悬想自古及今,同此天地,何有损益?使期间沧桑迭变,不过移东就西,并不从生化得来。或有以陶器取譬,去理益远。夫生者自无而有,化者自有而无,化生者无而复有。

器固火化,实土坯也,谓之火生石似矣。土云乎哉,至若甲己化土、戊癸化火暗生土,朱元晦曰:混沌初开,何尝有土,自天一生水,而水之凝成处乃为土,坚者为石,最坚者为金,涌起者为山,故山具水浪之形。然则水银、丹砂、石炭、石膏、绿矾、硫磺等,软坚、寒热、五色、五味同出山土,却是何物凝成?又曰天在地外,天外无水,地下是水载,故地浮在水上,与天相接。夫既云天在地外,则载地者天也,洪钧,一气也。岐伯曰:地居天中,大气举之。邵尧夫因其说曰:天根据形,地附气,其气最紧,故能扛得地住,何以言水。地浮水上,不崩必沉,讵能接天?且地须水载,而载水者却是什么?若曰仍是地,则水而地、地而水,将千万重而未有底止也。不经说,乍可田父樵子,豆棚斗茗,一资噱。肺金生水,气化有之,若大江东去,不舍昼夜,特地气上腾耳。看高山之上瀑布飞流,僻壤之中清泉溢出,汝、汉、淮、泗,由此汇而下注。李白诗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曾谓何物,金神而能生生若是乎?抑且水火随处有生机,端不全仗金木,如方诸聚,金茎取水,呵气取水,锤铁取火,击石取火,圆镜取火。水中有火,火中有水,有木中水火,金中水火,土中水火,水有阳有阴,火有阴有阳。阳火者,天日之火也。六气为暑病,即伤暑中热,可以凉水沃之,可以苦寒解之;阴火者,灯烛之火也,须以膏油养之,不得杂一滴水气,得水即灭矣;水中火者,龙雷之火也,无质有形,得雨而炽,得阳而熄。人身相火亦犹是也,平日不能节欲,致阳衰阴盛,龙火无藏身之位,时游于上而不归,是有上隔烦热咳嗽等症,善治者以温肾之药投之,一霎乌有矣;土中之火者,乃炉灶中无焰炭火,得木则然,见湿徐灭,实以温灰,经宿不烬。故脾胃中火多以甘温养之,职是故也;木中之火,缘有活水滋灌,略不外现。若干柴生火,燎原不可遏抑,力穷乃止。人身肝火内炽,郁闷烦躁,须以辛凉发达之品使遂其性,否则,寒药投之恐愈郁,热药投之恐愈炽矣;金中之火,凡山中旧有金银矿或五金瘗埋处,日久夜常耀熠,此金郁土中,不得泄其向导,时有坚光发越于外。人身皮毛空窍中,觉如针刺蚊咬,及项背如火炙者,此肺金气虚,火乘虚而现也。又或珠藏川媚,玉韫山辉,宝气使然。观人气盛则丰仪华丽,可会其意;阴水者,雨、露、雾是也,在人身为汗、为泪、为涕;阳水者,沟渎是也,在人身为便为淋;木中之水,木中之脂液是也,在人为髓;火中之火,冶中之熔金是也,在人为血;土中之水,井泉是也,在人为唾;金中之水,水银是也,在人为精。又五行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不敢生,克不敢克,亦有至理未经阐发,故举一以该其余。生肝者肾也,有日干涸,不能得水而反得火,木既失水,容易枯槁,再受火传,则龙雷并发,必致焚裂之祸。克水者土也,不制其胜,火不敢近,何以生物?然水得土为疆界,则渊源有自,故水衰补肺以滋之,尤当培土以蓄之。心为肝子,木不敢生火何也?不见肺邪盛而肝畏克乎,己身不保,安能庇人。要知欲其生,防其克则生不掣肘,忽其克,助其生,则克且剥肤。水虽阴险,土奚畏而不敢克?盖肺金之气王尔。金旺生水,势益跋扈,心知纵恣不可奈,权已下移,骤欲威屈奉命,变生叵测。其他有曰君火生土,土复能生相火,故五行独一,惟火有二,究竟似是而非;有曰木乃生生之源,天地无木成何世界;有曰肺金位高,百脉皆朝于肺;有曰心火一身之主,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有曰土为万物之母,补肾不如补脾;有曰水为万化之源,于脉为尺,人之有尺,犹树之有根,虽困无能为害,似乎责重太偏;再则有曰,惟土与金随母寄生。夫金为干为天,土为坤为地,干父坤母,万物资生,万物资其生,自身恶得言寄?岂女娲属渠母氏,而盘古乃外祖乎。即就五脏而言,金主肺,居身极上,统气摄血以养百骸,不信系出脾土。脾土运化水谷,众胜倚为性命,何乃寄食心火。且金生于土,土生于火,火未托生时,竟无脾肺、竟无天地尔?开眼遗溺,令人喷饭。有曰戊土生寅死申,己土生申死寅,不闻坤浓载物,悠久无疆,戊己人世何土,寅申迭为生死。穿凿纰谬,求道之明,为道之晦矣。嗟夫!一五行耳,一脏腑耳,颠倒持论如此,而犹不得其情,此所以神变化而妙万物者也。若夫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因而干支错配五行八卦,流行对待,以成律历、星卜、风监、地舆之书,后人奉为津梁,岂五行之外别有一木火土金水乎?然则不尘、养葵之说,非惟有乖经旨,于自家著作仍多不符,是尚望后人之敬听者哉,存而不问,又谁曰不然。

血气体用说

太极之道,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是气血人身之两仪也。血为荣,气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是气血阴阳之体用也。以体言,飞蓊郁者云也,故气象云。沂浴泽沛者水也,故血象水。以用言,轻清上覆,无形而致形者为天,故气拟天。重浊下载,无物而育物者为地,故血拟地。天降地升,云腾水流,万物适其性而发荣。阳平阴秘,气行血随,百骸得其调而大治。反此则脏腑违和,能上空窍作病,是故血虽静,欲使其行,不行则凝,凝则经络不通。气虽动,欲使其聚,不聚则散,散则经络不收。不通不收,邪则乘间而入,为阴病从本生也。经曰:足阳明胃之脉常多血多气,又曰常生气生血。手太阳小肠之脉斜络于目,足太阳膀胱之脉起于目内,二经多血少气,生多无益,少则固能为祸。且肠胃如市,无物不藏,遇风则暴露;肠胃如炉,无物不化,遇寒则阻抑。一阻一暴,邪则乘时而出,为阳病从末生也。再饮食不节,无时劳怒,凝则愈凝,散者愈散,本末俱生,遂混而成结,结则无所去还,故为疣、为疮、为丝泪、为翳障,毕具于两目之中,而变化莫测焉。于以知血气之体犹太极,气血之用犹阴阳。以其盛也,斫之丧之,而乃与荆蔓争腐。以其衰也,培之渥之,而乃与松柏并寿矣。

是为说。

情气从召说

同类推荐
  • 舌门

    舌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术汇宗

    武术汇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还七返龙虎金丹析理真诀

    九还七返龙虎金丹析理真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日本访书志

    日本访书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Padre Ignacio

    Padre Ignaci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霸道王子恋上黑道女王

    霸道王子恋上黑道女王

    他。桀骜不驯!她。冷若冰霜!这俩人在一起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吧!!!!
  • 千年梦缘深

    千年梦缘深

    “痛吗。”“痛又如何你会去补它吗。再通也没有在对呀边上你对我说的那些话,伤我的痛,更合况一个心碎的人才会感到痛?”
  • 全相平话三国志至治新刊

    全相平话三国志至治新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退役特工当家教,大小姐要赶,二小姐想留。他该如何自处?国学杂学,格斗枪械,凡是会的统统都教;功夫高强,护犊情深,我的学生谁也不能动!多年后,这个被誉为“最有文化的流氓”的男人,即使不经意间一句话,都会被他的妖孽学生奉为圭臬,悄无声息拨动整个世界。
  • 风凌传说

    风凌传说

    莫名其妙的穿越成为雷力公国大将军之子,哇哈哈,还是个官二代,大街上横着走,看谁不爽就揍谁...哼哼,等等.......这是个魔法斗气的世界?武力为尊?......这不扯嘛,还要修炼吃苦,找宝,找药,找资源升级,靠......打打杀杀的多不好,吃喝玩乐,扮老虎吃猪才是我理想的日子
  • 濯缨亭笔记

    濯缨亭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老君太素经

    太上老君太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珠妙道

    玄珠妙道

    瑶兮瑶兮,本是凡女元修元修,胜却玄女舍其元身,为我大义留一痴子,独行于世踏遍河山,只为寻汝她,本心性淡然,因他钟情,扶摇直上。然,世事无常。他,因钟情于她,亦得福缘,一路护她。终,无能为力。元修者,异能者,远古凶兽,层出不穷。公元3016年,地球,能源枯竭,环境产生异变。系与系,派与派,国与国之间纷争不断,最终导致大战。她,只记一点。她是炎黄一脉。
  • 三生三世花念决

    三生三世花念决

    三千青丝,三生三世,纠缠万年,一枝桃花,一首念决,爱恨之间,痴痴留恋,叹息情缘,孜孜不倦。
  • 枕中经

    枕中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