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05400000014

第14章

或曰:诊法历有绳墨,得诊之微,名贤难言,据若所论,脉其易明矣乎。且篇中特驳尺寸,不知何诊为的?曰:诊则仍旧也,可要当以浮沉迟数等。左右手圆通审脏腑,不当以两腕六部寸、关、尺疆界定脏腑。当就病而论脉,不当执脉以治病,如吾所辨释云云。嗟夫!血气附脉,脉附肌肤,过、不及诊而知之,立法之善也。以故有天根月窟,牛鬼蛇神之喻。彼徐徐途守辙,徒知有脉,而不知脉之源。不知脉之源则诊失所据,顾能决脏腑之和平,其谁欺?欺病患乎。又且脉在肌中,譬水行地下,无往不有,假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吴草庐知寸关尺非十二经所居之处,而又曰:两手六部皆肺之一脉也,分其部位以候他经之气耳。以矛攻盾,离道益远。李濒湖宗其说,且谓凡诊当以肺、心、脾、肝、肾各候一动,五十动不止,五脏皆足,内有一止,则知一脏之脉不至,据此推之,肺经一脉,分候诸经之气者,可心解矣。徒圆饰一代脉,毫无补于诊法。又诋王宗正《难经图注》肝肾从沉、心肺从浮,脾诊中州之非。多见其胸无真见,漫学人饶舌者也。虽然庭镜,直井蛙之窥,曷敢轻侮成言。切思古人之立法,未许人乖乱,原不禁人有所发明,故峭胆妄建议,读者辟易惊奇,而不究理之然否,此夏虫语冰,不必强渠从我。

脉经题要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主血虚。

脉自皮肤之上得之曰浮,阳也,金也。为病在表,瘦人见浮,两手相得,此肌薄。肥人得之,未有不病。

沉阴水蓄脉深潜,数热迟寒滑主痰,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寒兼。

脉自肌肉之下得之曰沉,阴也,水也。为病在里,伤寒阳证,两手沉而涩,难治。平人沉涩,此无阳,不艰寿,必艰嗣。

迟司脏病或痰搏,沉痼 瘕子细看,有力而迟为冷痛,迟而无力定虚寒。

医者一呼一吸,脉来三至曰迟,为阴,为阳虚,为寒。二至、一至则又迟也,不治。乍迟乍数为虚火。

数脉为阳自可知,阳中虚实又须推,数沉而小销脾肾,肺病秋深亦不宜。

医者一呼一吸,脉来六至为数,为阳,为阴虚,为热。七至、八至则又数也,不治。若婴童纯阳之气,七八至为平脉,不在病例。

滑脉多由胃气衰,痰生食郁病具来,上为吐逆下蓄血,女得无碍定有胎。

脉来圆明有力,如珠之转旋,漉漉欲脱曰滑,阳中之阴也,土也。为实,为精聚,为阳气衰。滑而收敛,脉形清者为有余。滑而三五不调,脉形浊者为痰。妇人脉滑须有孕,一手独滑防半身不遂。

涩缘血少或伤精,翻胃亡阳汗雨零,寒湿入荣为血痹,女非胎病即无经。

脉来三五不调,如病蚕食叶,如轻刀刮竹皮,既短而难曰涩,阴也,金也。为血枯,为精涸,为盗汗,为心痛,为不仁。平人脉涩,此真元不足。

紧乃热为寒气束,为痛为疮为中毒,紧细诸贤疝瘕,紧而虚大神不足。

脉来往有力,如转索劲急,左右弹人手曰紧,阴阳相搏也。为寒,为痛,为筋挛,为疮为毒。或问紧与数、迟与缓相等,子胡不约而为一?曰:迟数以数言,紧缓以形言,其别相远矣。

缓脉荣衰卫欠隆,因虚生湿更生风,然从脉里求神气,亦在从容和缓中。

脉应指散漫,如琴弦久失更张,纵而不整曰缓,阴也,土也。为病不足,为风,为表虚,为湿痹,为血少。若浮沉得中,从容和匀者,此脾之正脉。

小来累累细如丝,应指浮沉无绝期,春夏少年俱不利,秋冬老弱却相宜。

脉形减于常人一倍曰小,阴也。为病不足。小而急防疝瘕,乍大乍小为劳复。若平人两手小,上下来去皆从,此禀质之清,不在病例。

大非阳盛血应虚,相火炎炎热病居,脉满胃翻须早治,脱阴咳痢亦愁余。

脉形加于常人一倍曰大,阳也。两手上下自如,禀赋之浓,亦不在病例。若得病而脉始大,或久病脉暴大,此为邪盛。经曰:大则病进。又曰:形瘦脉长,多气者死,是也。

芤形浮大软而松,随按随无似没中,亡血遗精并盗汗,真阴不济假阳从。

脉浮大而软,重按则根据微欲绝曰芤,阴去阳存,血脱之象也。主上下失血,遗精盗汗。

芤,慈葱也。《素问》无是名,刘三点云:芤脉何似?绝类慈葱,指下成窟,有边无中。《脉经》亦云中央空,两边实。夫空与无中,是无胃气耳,何得又谓长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

弦脉迢迢长且劲,甲乙二经皆受病,饮痰寒热症多端,胃气如无防毕命。

脉端直以长,挺然指下,绰绰如按琴瑟弦曰弦,阴中之阳也,木也。为病在肝,为寒在少阳,为流饮,为痛。

弦而激为怒,弦而大为虚,乍迟乍数为疟。硬急如新张弓弦,此无胃气,如不食,土为邪胜,必难治。

伏持如失不无因,吐泻交加腹痛频,短气宿痰停饮食,个中消息认宜真。

脉重按着骨,指下才动曰伏,阴也,水也。为积聚,为瘕疝,为少气,为忧郁,为霍乱,为腹痛甚。伏数云热厥,从未经见,即见未敢遽用寒凉。伏迟而涩,阴极,为阳将绝。

止脉之因不用猜,饮痰气血食中来,数时一止阴消索,迟止真阳亦殆哉。

脉或数或迟,时一歇复来曰止,阴阳骤损之象也。阳极而阴不能和,数时一止。阴盛而阳无从入,迟时一止,上古名促、结。渐退者生,渐进者死。张长沙谓促、结皆病脉,其近于死可知矣。尚论迟止为 瘕,为寒气;数止为气结,为痈疽,为狂,为怒者哉。

濡脉阴阳真气衰,湿痰寒泄递相摧,多惊多汗精神惫,如此吾生岂有涯。

脉软极细极,如晴丝,虽有若无曰濡,阴阳俱损之兆也。为中湿,为自汗,为冷,为痹,为恐怖。病后老弱见之顺,平人少年见之逆。

躁形逼逼举于皮,来盛回衰疾复徐,道是有余元不足,阴阳乖戾病岖崎。

脉若大若紧,疾徐无常曰躁,阴中阳、阳中阴也。为痛,为惊,为中酒,为暴怒,为跌打伤。劳复亏损精血,热占乎中,寒因于外,阴阳乖戾,亦有此脉。平人得之,其性必劣,汗下后发热,烦渴脉躁,难治。脉经诸法具备,奈何不及躁脉。殆所谓弦者躁,紧者亦躁,洪者躁,数者亦躁耶。

已上十六脉,虽由博返约,致精归一,而约而精之中,复有大相悬绝之境,未能一一详核。姑述数则以概其余。如浮为表矣,凡阴虚者脉必浮大无力,岂可概言表而升散乎?沉为里矣,凡表邪初感殊甚,阴寒束于皮毛,阳气不能外达,则脉必先见沉紧,讵可概言里而攻内乎?迟为寒矣,凡伤寒初退,余热未清,脉虽迟而形带滑,讵可概言寒而温中乎?数为热矣,凡虚损之候,气血败乱,脉必数而躁,愈数者愈虚,愈虚者愈躁,讵可概言热而寒降乎?濡小固虚,而痛极壅蔽者,间尝有此,可骤补乎?弦伏类实,而真阴大亏者,必关格倍常,可消伐乎?又脉浮为表,治宜汗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下者焉。仲景云:若脉浮大,心下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是也。脉沉为里,治宜下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汗者焉。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而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微汗之是也。脉数者常用葛根芩连汤以清之,若数而厥冷为虚脱,非灸非温不可,全不管数为阳盛。脉迟者常用干姜附子以温之,若阳明脉迟,不恶寒,身体 汗出,则用大承气,那顾得诸迟为寒。阳实者,人知其脉浮大矣,至其极,反伏匿焉。此干之上九,亢龙有悔也。阴虚者,人欲其脉濡小矣,至其极,反躁疾焉。此坤之上六,龙战于野也。肺病得肝脉,虽云我克微邪,然本脏之衰可占也。经曰:气不足,则己所胜者,轻而侮之;心病得肾脉,固知贼邪克我,而经亦有气虚邪凑之说。凡若此类,是条目之余,另具纲领,设孟浪任意,不复以四诊相参,未有不覆人于反掌。区区寸关尺之微,而欲定脏腑百病,其失可胜言哉。

平人脉诀

欲识病脉,先审平脉,诊法乃得。

举浮而软按差长,禀得肝经血气强。

脉形浮缓有力,招招如揭长竿,为禀木气,为血盛,为春令。

指下清圆不是滑,心神王相须明察。

脉形溜亮微软,累累如循琅 ,为禀火气,为神王,为夏令。

去来敦浓土德隆。

脉形中和且平,悠悠如鸡践地,为禀脾气,为真元健顺,为令长夏、四季。

和缓轻清肺气充。

脉形轻浮微涩,聂聂如落榆荚,为禀金气,为气治,为秋令。

脉济以匀寻到底,天赋一生资肾水。

脉形沉实平均,朗朗如绵裹砂石,为禀水气,为精足,为冬令。

入手迟微或者沉,钟灵端的在三阴。

脉形沉细有力,小驶于迟,为禀阴气,为老年,为秋冬令。

三阳毓秀君知否,春夏时令行寸口。

脉形似大,微弦,少缓于数,为禀阳气,为壮岁,为春夏令。

胃气只缘脉有神,反关诊亦等常人。

脉形阳刚不躁,阴柔有力,病甚而不空不散,为有胃气,医可十全八九。脉形不在尺寸,而在关后,曰反关。

位次虽异,诊则一也。李士材谓反关脉主贵,直可发噱。

死脉

连来三五为雀啄;脉来三至五至一止,如鸟啄粟,未数粒辄惊顾少停,曰雀啄。心绝。旧注脉坚而锐,如鸡之 ,如鸟之喙,脾绝。不知所谓。

半晌一至屋漏若;脉来极迟极软,如雨歇漏滴,半日一点,曰屋漏。脾绝。

弹石来洪按即无;脉来坚实迫指,切切如弹中人,曰弹石。肾绝。旧注脉劈劈如指弹石,是脉譬指、石譬肌肤语焉,而不详,此之谓与。

散乱不伦疑解索;脉来头绪纷纭,如已拆麻绳,散而不收。少焉一缕坚劲,如循刃,曰解索。肝绝。

鱼逝浮时倏而沉;虾游沉中浮几跃;脉来或散或断,时浮时沉,如鱼戏水,曰鱼逝。形曲而跳,沉静中忽鼓数下而去,曰虾游。肺绝。

鼎沸浑似煮羹初;脉来极数极躁,如煎羹烹水,涌涌无少息,曰鼎沸。阴绝。

乍绝忽苏曰灯落;脉来大,是愁人,忽了了。可意如灯将烬复明,曰灯落。阳绝。又初持朗朗,已而大非,谓灯落。亦通。

八者见一觅天医,人间那得还魂药。

久病形神已脱,得斯八脉,虽上工无所用其伎。否则或有可救,无徒以一脉谬诊费人。

诸脉喜忌

中风之脉喜浮迟,数大弹指非所宜。

中风多虚,脉来浮缓是也。然虚近于寒,故浮迟亦可喜。弹指,有力之谓,且数而大则邪气深入,自不相宜。

(中恶同)伤寒发热期浮大,涩小沉濡症不对。

寒伤皮肤,传里则热,故脉以浮大为期。反是便不对症,症脉参差,而凶逆显在言外。(温疫同)汗后身凉脉静安,躁而加热治必难。

汗后邪解,合当脉静身凉。偏躁而热甚,此已汗,不为汗衰,故难治。

阳症得阴脉者忌,阴症见阳翻为喜。

阳症形实病实,风火了了,却见沉迟濡小等脉,势易进而退难,是以切忌。阴症终始虚寒,而脉忽浮大微数,亦属大患,恶乎喜?盖直中伤寒,阴气将除,一阳来复,间由此而遂瘥者,故云。

火暑二症大数娱,有力无力个中推。

热症脉数,因暑则浮大而无力,此正应也。若濡小相左,或见沉涩,所谓发热脉静。难乎!其为医矣。

疟脉初弦久则异,一般受病因风暑。

疟乃风暑客气乘侮脾土,土衰不能制湿,而痰饮生焉。无痰不成疟,此之谓也。且暑令伤气,气虚则脉虚,风游于内,痰应乎中,故脉不浮滑而得弦。疟脉自弦,非弦脉定疟也。日久亦能转换,随所应而克之无咎,但濡小不堪,复见止脉,天命其危已夫。

诸湿发黄暨积聚,浮大无妨休沉细。

胀满发黄,皆湿热也。积聚则又加实矣。故脉以浮滑大数为候,如得沉濡等状,此真气衰败,不可为已。

(小便淋闭、三消同)骨蒸热燥数而虚,躁大涩小殒其躯。

骨蒸之症,肌不甚热。但清瘦而五心烦躁,此元阴销耗,壮火内燔。脉数无力,治有瘥时。数而小,或涩或躁,匪劳成瘵,直可以订死期。

劳极诸虚及咳逆,弦躁贻忧浮濡吉。

症虚脉虚,增以劳极则精气耗损,应得浮濡。咳乃肺疾,脉浮亦为正象,兼见濡者,病将退也。外此皆为残贼,忧乎不忧。

头目暴疼平喘急,吾与浮滑嫌沉涩。

上证无非是风与痰耳,虽其中有虚实之分,而脉不外浮滑,假沉涩濡紧则气血枯瘁,为治不易成功。

泄泻滞下心腹疼,沉迟而小易还元。

泄利伤阴坏脾,痛则伤形,兼遏抑卫气,宜得上脉,且易瘥。苟浮大而数,是谓乱中,中乱则身必发热而成恶候,元还何日。

泻与吐俱名霍乱,却逢迟小元欲丧。

肠胃满而不实,今中有宿滞,则实而不满矣。猝以乖气混扰,自然上下相夺,维时脉浮大有力,足胜病势。

间一止者亦无害,盖气血未宁,来去欠匀,非绝也。沉迟而小,洎厥逆舌卷,方不议治。

肢体无用木不仁,微濡而缓认宜真。

仁者木之全德,瘫痪痿痹皆不仁也。盖由气虚风中,痰泊厥阴经窦。故脉得濡缓为可治;弦大紧躁,虽能食不死,难免残废之忧。(痫症同)疝则筋急弦紧现,痈肿溃未阴阳辨。

筋急肝病,疝系阴寒,脉见弦紧理也。痈疽未溃属实得阳脉,既溃则虚得阴脉,顺也。反此即为背逆,罔敢弗辨。

失血脉当芤缓小,蓄血居经滑大好。

芤有中空之象,失血者宜尔也。缓小亦属虚脉,故不妨杂见。倘数而大,病进自不消说。(金枪同)蓄血为有形实症,滑大则病脉相合,少差便涉虚衰,既不能自行其血,又难施攻伐之剂,欲速其去,不知卿用何法。

(大便不通同)带下得迟或缓滑,斯为本分无庸察。

赤白带下,均湿热也。故迟缓微滑为正脉。本妇荣卫不足,浮小已未为过。如数或躁,此火起九渊,恐相思结下,龙性难驯耳。

欲产如诊必离经,既产缓小未须惊。

同类推荐
  • 佛说海八德经

    佛说海八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医蒙求

    中医蒙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僖公

    僖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Complete Angler

    The Complete Angler

    To the Right worshipfulJohn Offleyof Madeley Manor, in the County of Stafford Esquire, My most honoured FriendSir,-- I have made so ill use of your former favours, as by them to be encouraged to entreat, that they may be enlarged to the patronage and protection of this Book.
  • 送人归觐河中

    送人归觐河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烈焰邪妃

    烈焰邪妃

    一朝穿越,就要面临着嫁人!从来没人可以逼她做她不想做的事!该死的后娘,不忍自己的亲生女儿下火坑,竟让老爹亲自向老皇帝求了一道圣旨,让她成了昭元帝国虎王府上的虎王妃!她不再是以前那个孱弱的她,那双凤眸冷冽,风华绝代的身影,王者归来,他又该拿她怎么办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丑羽皇

    小丑羽皇

    “Howaboutamagictrick?嘿嘿”陆羽捡到这枚改变命运的戒指,从此生活不再平凡。一道新世界的大门缓缓地为这位幸运的小子打开。封锁灵魂的狱长,控制火焰的女孩。天生神力的巨魔,御风挥剑的剑豪。一个个强敌在陆羽面前出现,究竟是击败,还是离开。存在着表演着,你想看我的魔法吗?
  • 四季交替而我想落叶归根

    四季交替而我想落叶归根

    我们都曾年轻,曾经敢爱敢恨。但是不懂爱的我们不断伤害自己和别人。现在我们都已长大,有的是更多的斤斤计较,看似我们赢了,但是我们却输得一败涂地,因为我们连当初引以为豪的勇气都没有了。没有得到何来失去,但是没有失去又何来得到。因为我喜欢你。
  • 八部神魔录

    八部神魔录

    天地初开,三界六道尚未完全分化,人族向往仙道长生,因而世间衍生出种种修行法门。而万物皆有灵气,山川树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亦可得道成仙。东铭是一个“天资尚可”普通少年,但命途多舛,先对凤栖谷偌遥姑娘一见倾心,后又收复蛟龙之魂,拜入灵虚山,与精神念力天赋异禀的傀儡师雷末以及禅修者尹洛情同手足,但当自己本已觉得小有成就之时,却又发现身怀灭国之仇,随后引发种种大战,身世亦越发扑朔迷离……天人族、龙族、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共称八部天龙众。这八部天龙众也参与到各个战局中,孰邪孰正,难以分辨。本书为州晓生首次作品,万望大家多多鼓励!
  • 冷帝缠身:逆天小姐太张狂

    冷帝缠身:逆天小姐太张狂

    她是来自二十二世纪的最强杀手,不小心穿越异世,开启了一场逆天之旅,狂扇各路白莲花,绿茶婊的脸,却不知怎么的惹上了一个妖孽,妖孽很强大,长得很帅,还很不要脸……某位身穿红衣的男子眯着一对桃花眼,对站在前方的千悠雪挥了挥手:“夫人快到为夫的床上来!”悠雪瞥了风骚男一眼,默默的脱下一只鞋,狠狠的朝男子的俊脸上砸去。
  • 萌夫和尚农家妻

    萌夫和尚农家妻

    天苍苍,野茫茫,董家小丫没爹娘,嫂不疼,哥不爱,董家小丫是乞丐。好了好了,别在我耳边吵吵了,我现在已经不是那个可怜到吃口施舍的野菜团子就噎死的倒霉董小丫。我是拥有现代思想的董晓雅。什么?只是字变了,其余没变?姐姐让你看看真正的脱变。
  • 醉生之梦

    醉生之梦

    逸战:皇室要求,每隔五年,地方藩王便要进贡两名与他们有血缘关系的少女参加二十八场比赛,最终选拔出一名成为皇后或王妃。余者,死。为保护身边血脉,藩王们遍搜了穷家孩子来充数,我便是其中之一。无所依偎,毫无希望,没有退路,服从和凶残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末路挣扎与纠缠,借鉴饥饿游戏灵感
  • 禁天封地

    禁天封地

    庄允,一个青玄宗的杂役弟子,虽身份卑微,处于修真界的最底层,但他却有一颗不甘于平凡的心,通过自身努力,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机缘一步步往上爬,最终成为了修真界的霸主。
  • 梦留在樱花盛开的春天

    梦留在樱花盛开的春天

    一段岁月泯灭不了的友情,一切都变了,我们两次站在同样的位置,内心的怀恋比风景更牢固,比时间更久远······
  • 混沌女神之嗜血妖后

    混沌女神之嗜血妖后

    女强之路情之一字,甚为玄妙,她虽不懂,却也不得不世俗,信任之人的背叛,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斗转星移,时空转换,她附身于走火入魔的少女身上,筋脉尽堵。混沌入体,破而后立,灵体双修,踏上强者之路。初见他,犹如神邸,温润却也不敢触碰,她笑着饮血,还劝他来一杯。再见他,她妖娆笑着说,“我们还真有缘,要不你从了我吧。”重生异世,她恣意妄为,随心所欲,不想束缚本性。强者之路坎坷重重,她说大道无情,一人足矣,却不知已处处留情。(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