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05300000020

第20章

三明依正二報唯在一念此即前來附文初云為示三千在一念故何者以三千中生陰二千名為正報國土一千名為依報三千既在一念依正則居一心故輔行云當知身土一念三千故成道時稱此本理一身一念徧於法界他人咸知一切唯識者即指古來諸師及慈恩賢首清涼等也故賢首等雖宗起信有時亦用唯識之說言唯識者唯遮外境識表自心故云唯識則一切法唯是於識也不知身土居乎一心者一切不出身土唯識即是一心他人雖知一切唯識不知身土居乎一心斯乃迷於一切唯識若夫身土居乎一心辭異意同亦如共許色香中道無情佛性惑耳驚心他人若知一切唯識即是身土居乎一心慈恩何故許於闡提定性二乘元無大性永不成佛賢首清涼何故謬引大論之文分為兩派謂之真如在無情中名為法性在有情中名為佛性清涼何故專執涅槃佛性離於瓦石偏權之文以難眾生正因體徧一切處有圓實之義是故須知一切唯識即是身土居乎一心心體既徧何隔瓦石既乃不隔豈非無情有佛性乎故天台明圓教四念處文畢乃云欲重說此義更引天親唯識論唯是一識復有有分別識無分別識分別識者是識識也無分別識者即似塵識也一切法界所有瓶衣車乘等皆是無分別識如彼具說龍樹云四念處即摩訶衍即四念處一切法趣身念處即是一性色(一性之色即是空中之一性具不思議假之色也)得有分別色無分別色分別色者如言光明即是智慧(出涅槃經具如輔行第十卷引之)無分別色者即是法界四大所成色心不二彼既得作兩識之說此亦得作兩色之說若色心相對離色無心離心無色(輔行第十二卷中引乃云色心相對則有色有心論其體性則離色無心離心無色又復加於色心相即句云若色心相即二則俱二一則俱一良由既有相對必有相即故也)若不得作兩色云何得作兩識邪若圓說者亦得唯色唯聲唯香唯味唯觸唯識若合論一一法皆是法界(云云)眾生有兩種(輔行云若從末說者末對本立名也本則理性融攝末則事用差分)一者多著外色少著內識少著外色如上界多著內識下界著外色多內識少(欲色為下二界)乃至云若色若識皆是唯識若色若識皆是唯色雖說色心兩名其實只是一念無明法性十法界即是不可思議(云云)故知心體即常寂光者此乃結示身土居乎一心之所以也所以者何即是心體常寂光也是則若無心體寂光融攝不二何得身土依正報在於一念須知此文乃以空中為常寂光即自行唯在空中之義也故自受用報冥於法身即是空中為常寂光故淨名疏云前二是應即應佛所居第三亦應亦報即報佛所居後一但是真淨非報非應即法身所居既以法身居常寂光必須兼於自受用報以自受用報常冥法身乃是理體亡泯無相故也第三亦應亦報即報佛所居者此即他受用報也以他受用報亦名報身亦名應身故也然雖亦名應身既是稱實感報所以但名報身故云第三亦應亦報即報佛所居也故不可以自報之無相居實報之有相以下三土皆是有相事用故也釋籤化他三千赴物即此意也故知今文明心體寂光與止觀輔行明土體雙非之義不同也然雖不同而中邊真俗理事體用但是離合之異耳寂光諸土者非一曰諸即三土也無二無別者此明四土體同也若非體同何得寂光與夫三土無二無別文句記問無二無異此兩何別答重以不異複於不二以無異故方名不二今亦例然重以無別複於無二是故謂之無二無別又無二者寂光諸土理事之二其體是一也體既是一則非差異故云無別也遮那之身與土相稱法與報應一體無差者上句但明四土體同無二無別故今乃明身土相稱即依正不二能所無別也淨名疏云真如佛性非身非土而說身土離身無土離土無身言身土者一法二義耳遮那法身既與寂光相冥相稱而報應二身與實報等三土相冥相稱準例可解更不煩文所以便云法與報應一體無差以上句云寂光諸土無二無別故今乃云法與報應一體無差驗知中間遮那之身與土相稱亦須更云報應二身與三土相應故知但是文之略耳然須了知體同故雖則無差用異故豈可混濫釋籤云依正既居一心一心豈分能所雖無能所依正宛然法華文句云體即實相無有分別用即立法差降不同諸文舉用明體故說諸法互融若乃舉體說用須知差降炳然故輔行云一一界果各各具十不相混濫又釋籤云理體無差差約事用請細研詳方曉其旨四明不知空中理體本自無差而具俗假事用有差輙判理體及以事用二俱有差誤之甚矣失之大矣原其誤失良由錯解一家諸文理具之義故也悲夫悲夫是故須知若存三身四土則法身自報寂光定無相(輔行云常寂光土清淨法身無能莊嚴所莊嚴釋籤云諸佛寂理神無方所所依寂境號常寂光文句記云況常寂光端醜斯亡觀經疏云法身無像實不假地所居法界次第云法身虗寂豈有形聲之可見聞金光明云佛真法身猶若虗空華嚴云一切法無相則是真佛體若能如是觀諸法甚深義則見一切佛法身真實相等皆是此意也故不可引法華法身具於應身相好謬立法身寂光名為有相也)他報應化三土定有相若其相即俱相俱無相以法身自報寂光即他報應化三土故俱相他報應化三土即法身自報寂光故俱無相若但從理非相非無相以理性寂滅有無叵得故非他報應化三土之有相非法身自報寂光之無相若事理相對無相即相即相無相以法身自報寂光空中理體之無相對他報應化三土俗假事用之有相故無相即相他報應化三土俗假事用之有相對法身自報寂光空中理體之無相故即相無相情通妙契諍論咸失四明不知一向唯談三身四土皆是有相以彼自立法身寂光實相理體相相宛然故也余甞歷考諸祖格言都無此意斯蓋四明妄自建立耳亦如報應尊特生身體同故相即用異故常分四明不知便自妄立界內分段劣應生身不須現勝即是界外法性尊特遂將法華佛身卑小及以彌陀生身高大濫同尊特相好無邊余昔遭於四明所惑甞習斯義近方省察於是廢之具如十不二門圓通記及十六觀經疏往生記中所辨嗟乎近人率皆稱傳天台祖教及究其旨趣乃專依四明若聞智者章安荊谿綱要之言而耳不欲聞口不欲談心不欲思以至皓首出語無稽由是妄說文外之旨以誘愚叢嗚呼正教陸遲一至於此哀哉傷哉。

四明諸佛不斷性惡輔行釋不思議境中問云於不思議中但明四聖何法不攝何必須明六道法邪答為實施權從實開出今欲示實何得不論總約一化有五意說一者為示人天路故二者為令厭輪迴故三者為知菩薩自誓悲化境相故四者為知不可思議境所攝法故五者為欲令知性惡法門徧故今文正在第四第五兼用第二第三此以六道而為性惡若通而言之須該九界言性惡者謂性具諸惡也性惡既有二義性善反此思之可知應知性謂空中之理惡謂妙假之事於妙假中或別以六道為惡或通以九界為惡通別雖異莫不皆是性具諸惡故云性惡具即是假不其然哉又涅槃玄以四趣為惡人天為善三界是惡二乘是善二乘是惡菩薩是善又止觀以諸弊為惡事度為善事度為惡二乘為善二乘為惡六度菩薩為善乃至云別教為惡圓教為善如此善惡其義則通(云云)性惡若斷普現色身從何而立者法華經云皆得普現色身三昧此有三義一者內現如法華中身根清淨十界依正於身中現如淨明鏡諸色像二者外現亦如法華普門示現隨機不同十界色異三者內外現如大集中觀於己身眾生身諸佛身悉於己身中現又見己身眾生身現佛身中眾生身中亦如是現釋籤云真如鏡淨任運能照以能照外現十界像是故外像現於內也有此二用故分內外論其實體內外不二是故謂之普現色身普現色身既該十界當知諸佛乃是三千理滿垂應不二門云眾生由理具三千故能感諸佛由三千理滿故能應應徧機徧欣赴不差良由於此通論不斷十界善惡普現色身其義雖爾別論不斷性惡則普現色身或約四趣或約六凡或約九界(云云)但使分得常住法身不動而動徧應身土者初住已去是分證即常住法身體雖不動徧應身士用即而動也初住已去分果尚然妙覺滿果則可知矣然初住位雖證無生必須界內分段身滅生於界外實報土中方能不動而動徧應身土於同居中八相成道五時施化十界利生故不可以分段生身便作徧應身土而說也具如觀音玄文及第五記者輔行第八云(現行印本即止觀第四記舊本即止觀第五記)若見觀音玄文意者則事理凡聖自他始終修性等意一切可見彼文料簡緣了中云如來不斷性惡闡提不斷性善點此一意眾滯自消以不斷性善故緣因本有彼文云了是顯了智慧莊嚴緣是資助福德莊嚴由二為因佛具二果元此因果本是性德性德緣了本自有之是故他解唯知闡提不斷正因不知不斷性德緣了故知善惡不出三千彼又問云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惡不答具有問闡提與佛斷何等善惡答闡提斷修善但有性善在如來斷修惡但有性惡在問性德善惡何以不斷答性德但是善惡法門故不可斷一切世間無能毀者如魔燒經卷豈能令於性法門盡縱燒惡譜亦不能令惡法門盡問闡提不斷性善故後時還起善如來不斷性惡故應當後時還起惡答闡提不達性惡故後時還起於修惡不了於性善故後時還為修善染是故修善還得起即以修善治修惡則令修惡不得起佛雖不斷於性惡而能了達於性惡而於惡法得自在不為修惡之所染是故修惡不得起故佛永無於修惡自在用於惡法門闡提若能達修惡則與如來無差別故知於善於惡善達修性於修照性以性了修能知此者方可與論性德三因生死涅槃煩惱菩提十二因緣即是三德如是無量理無不通彼文又問闡提斷善盡為棃邪所持一切諸種子為內外所熏更能起善者此識既無記與真如何別又此種子住在何處而不早熏故知權說非為了義若有說言佛起神通現惡化物此作意通同彼外道及二乘通不同明鏡任運現像若大經云或有佛性闡提人有善根人無古師謂是惡境界性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闡提人無古師謂為緣因性也或有佛性二人俱有古師謂為正因性也或有佛性二人俱無古師謂為了因性也如此釋者亦別教意不了義說若了義者(如前明無情境立佛乘義中具引之)四明但知性具之惡普現色身相相宛然不曉具惡之性普現之本空中理體亡泯寂滅致使所談一念三千即空假中三身四土理事體用皆是有相請詳諸祖法言方驗四明之失問文句記云忽都未聞性惡之名安能信有性德之行人多異說今意如何答若解今文不斷性惡則知性德之行由聞性惡之名何者方便藥草法喻雖分亦權之義則無殊軌記中為消差與無差故明性德之行須聞性惡之名豈非無差即差亦權之義乎又上句云對此終窮安得昧實豈非差即無差亦實之義乎所以亦權是性德之行由聞性惡者以諸經地前尚自違理未開權故今經彈指無非佛因以顯實故誰知法華佛以惡行亦得名為善權方便故邪見嚴王及惡逆調達等內祕外現莫不皆是亦權善巧并由理具不斷性惡是故有茲性德之行所以性德與夫理具及以性惡蓋同出而異名耳具如金錍體德中說然須了知實相空中無差之理其實本具諸法妙假三千世間差別之事但別教中既無性德本具九界自他皆斷故今乃明圓頓之理性具九界不斷性惡有性德行自行不斷乃是理具化他不斷乃是普現并名亦權顯於亦實若不爾者則徒開浪會虗說漫行空列一乘之名終無一乘之旨自昔人師既不曉此乃以三觀十乘消性德之行為能治之藥三障四魔消性惡之名為所治之病由是乃說破同體之惑亦是斷於性惡之義斯乃過德雷同望聲謬說耳何由能解方便藥草無差即差亦權之意乎文句及記明同體惑終須永破究竟清淨如燈生暗滅雖無前後暗定是障既定是障亦須定斷豈得濫同不斷性惡妙假亦權乎故不可以理惑而混於性惡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云端的君

    云端的君

    你以为这是总裁文吗?错了!是霸道总裁+灵异!婚礼变成男朋友和妹妹的婚礼,而一向疼爱自己的爸妈却是把自己当作赚钱的工具。重获新生,莫君月告诫自己远离渣父母渣男友毒妹妹,分分钟把男友变成前男友,和莫家断绝关系自立门户。她发誓这一世只为自己而活,只是没白眼狼们还不放过她,好吧!我逃!没想到半路杀出一只名叫云行的傲娇大灰狼,嚷嚷着要自己对他负责。霸道总裁,你是不是搞错了什么?还有,为毛经历了一次车祸她竟是能看到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那只什么鬼,离我远点!还有吴小丫大姐,你能给我解释下何为‘术士’吗?不想做一流术士的主编不是好总裁夫人,路漫漫其修远啊!
  • 七七你的爱太卑微

    七七你的爱太卑微

    三年前,七七不顾世俗的眼光,对自己的老师告白——叶老师,我喜欢你。面对她的真情告白,叶沐辰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七七痛彻心扉的笑着说——叶老师,我爱你,你爱我,是幸。我爱你,你不爱我,是命。我不敢奢求你能回报给我你的爱,只希望你能够记得有一个叫染七七的你的学生,曾经在她最青涩美好的年纪里,对你说过,我爱你。三年后,叶沐辰终于选择正视自己的心,深情地说道——曾经你把对我的爱低到了尘土里。现在以及以后我会把姿态放低,那么你,是否还能在重新爱我一次?只是两人的身份注定爱情道路的坎坷,不被社会接受的爱情究竟能走多远呢?他们是否有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一天呢?
  • 梦前梦后

    梦前梦后

    重生前,是一个噩梦,重生后,是另一个梦的开始,继续噩梦,还是美梦?(写着玩,不保证更新)
  • 宠妻无度:少爷,少奶奶出逃成瘾

    宠妻无度:少爷,少奶奶出逃成瘾

    在这5年里,你就是属于我的....“不是说好的5年吗?为什么还要结婚!!!”“嫁给我,占便宜的明明是你好不好”“你不是说拒绝童养媳吗?”“我什么时候说过?明明是你说非我不嫁!”......“去死!!!”都说童言无忌,为什么这个男人就是不懂这个道理呢?订婚三次,次次不见未婚妻。“你以为逃有用吗?结婚证放你桌子上了。”他轻描淡写地说着“...哪来的结婚证?我都没同意!”她惊疑道。“还需要你同意?”......“夏太太,玩够了早点回来,昂!”
  • 我们早不是曾经的彼此

    我们早不是曾经的彼此

    我们早不是曾经的彼此,而是彼此的曾经。或许你付出了真心,而他却只是好奇。执着的最后仍然没有任何结果......
  • 巫裔世界之武巫

    巫裔世界之武巫

    武则天登基之后,天下群魔众妖齐出,天上神佛也各自出动,武巫金召阳偶得到大禹皇的如意神铁,从此走上了一条巫族之路
  • 微管理:执行的技术

    微管理:执行的技术

    本书从制度执行、职责划分、目标的确定与实现、管理者引导、凝聚集体执行 力、过程监控与纠偏、奖惩激励、执行结果和执行管理提升九个方面展开论述,按 “问题界定 案例解析 实践指南 管 理提升”四个模块,深入浅出地对员工执行工作中的各种管理行为进行了解析,并辅 以漫画、情境、案例等表现形式,让管理者学会如何更好地培养员工的执行能力,提高执行效率。本书适合企业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工作者、培训师、管理咨询师、高校人力资源 管理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 大叔,别傲娇

    大叔,别傲娇

    “相信我,我会护你一世周全”"恩"“我爱你,老婆”“我也爱你”
  • 大风起南山

    大风起南山

    庙堂之高,足以决生死。江湖之远,安能平风波。北顾狼烟,烽火起,下山道士,颂苍生。一个步步向上走的某人,却发现这个世界的诸多不公!当前方没有光。当众人陷入迷惘。当暗处世家要吸掉这人间最后一口血。在这个不革命,毋宁死的人世间。他,能否寻到那条光明的路,攥紧拳头去打破头顶阴霾,顶着赤色红芒,发出属于他的声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