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05000000034

第34章

四时气第十九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为定。岐伯答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俞。邪在腑。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之留之。(间去声)此篇论四时之气。出入于皮肤脉络。而皮肉筋骨。乃六腑之外合。故百病之起。有因于在外之皮肤脉肉筋骨。而及于内之六腑者。有因病六腑之气。而及于外合之形层者。内因外因。皆有所生。知其气之出入。则知所以治矣。四时之气。各有所在。故春取经脉于分肉之间。夏取盛经孙络。分肉皮肤。盖春夏之气。从内而外也。秋取经俞。邪在腑。取之合。此秋气之复从外而内也。

冬取井荥。必深而留之。谓冬气之藏于内也。此人气之出入。应天地之四时。是以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按、本藏篇曰。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肝合胆。胆者筋其应。脾合胃。胃者肉其应。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乃脏合腑而腑合于形层。是以有病温疟皮水之在外者。有肠中不便。腹中常鸣之在腑者。

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

此外因之邪。病在于骨髓也。素问疟论曰。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

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是以汗不出。则邪不能去。当为五十九。以第四针五十九刺骨。

风肤胀。为五十七。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即水以水为疾也)此外因之邪。病在于皮肤也。、水病也。因汗出遇风。风水之邪。留于皮肤。而为肿胀也。

为五十七。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盖邪在皮肤。当从肤表而出。五十七。详素问水热穴论。

飧泄。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飧叶孙)此内因之病。在脾而为肿泄也。脾为湿土。乃阴中之至阴。脾气虚寒。则为飧泄。故当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候热气行至乃止。三阴之上。足三阴交穴。阴陵泉。脾之合穴也。

朱济公问曰。经义只病在六腑。奚又有脾脏之飧泄。曰阳明不从标本。从中见太阴之化。脾与胃以膜相运。阴阳相合。为脏腑血气之生原。是以下编论五脏病。而兼论胃。此篇论六腑病而有脾。

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卒刺之。(卒同)筋有阴阳。以应四时十二月。故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刺者。烧针劫刺。以取筋痹。

徒。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针之。已刺而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水。必坚。来缓则烦闷。来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尽乃止。饮闭药。方刺之时。徒饮之。方饮无食。方食无饮。

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音桶内音讷)此内因脾胃虚寒。而水溢于肉理也。徒众也。土位中央。主灌溉于四旁。土气虚。则四方之众水。反乘侮其土而为水病也。夫谷有三百六十五穴会。肉之大会为谷。大会者。手足股肱之大肉也。环谷者。取手足之分肉以泻其水也。、筒也。以如筒之针而内之。入而复出。以尽其水。水肿于肌肉。则浮而软。水尽则肉必坚矣。来缓则烦闷。来急则安静也。水虽在于肌腠。而其原在内也。

饮闭药者。谓水乃尽。当饮充实脾土之药。勿使水之复乘也。方刺之时。欲使水尽出于外。故徒饮之。盖脾主肌肉。病之因本于脾。脾水尽而后能土气充实也。夫饮入于胃。上输于脾肺。食气入胃。淫散于心肝。饮食并入。藉三焦之气。蒸化精微。济泌别汁。中焦气虚。则水谷不能分别矣。

是以方饮无食。方食无饮。盖言土气虚而水聚于中者。由三焦元气虚也。三焦者。通会元真于肌腠。

三焦元真之气虚。则肤腠空疏。而水溢于内矣。无食他食者。惟食谷食以养土气也。土之成数在十。

而分旺于四时八节。调养百三十五日者。逾九节候而土气复也。

着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

此邪留于骨节而为痹也。素问痹论曰。湿胜为着痹。盖湿流于关节。故久寒不已。当卒取其三里。取阳明燥热之气。以胜其寒湿也。沈亮宸曰。谷属骨。此承上文肌腠未尽之水。流于关节。

则为着痹。故取阳明之三里。从腑以泻脏也。

骨为干。

沈亮宸曰。此承上文而言骨之为病。在骨之髓节也。干者。如木干之坚劲。是故温疟之邪。藏于骨髓。湿痹之气。流于关节。其骨如干。而不受邪之所伤。莫云从曰。五营运论云。肾生骨髓。髓生肝。骨空论论骨节之交。皆有髓空。以渗精髓。盖邪害空窍。而直骨坚劲。不受邪伤。即骨之痛。

病在髓节。而应于骨也。

肠中不便。取三里。盛泻之。虚补之。

沈亮宸曰。此病在三焦。而为肠中不便也。三焦之气。蒸化水谷。济泌别汁。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是以肠中不便者。三焦之气虚也。三焦之部署。在胃腑上中下之间。

故独取足阳明之三里。邪盛者泻之。正虚者补之。

厉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

此邪病之在脉也。素问风论曰。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厉风。肿者。脉中之营热。出于跗肉而为肿也。恶气者。恶厉之邪。留而不去。则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故当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者。谓当恬淡其饮食。无食他方之异品也。

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肓音荒)此邪在大肠而为病也。大肠为传导之官。病则其气反逆。是以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膏肓即脏腑之募原。膏在上而肓在下。肓之原在脐下一寸五分。名曰脖。乃大肠之分。巨虚上廉。在三里下三寸。取巨虚三里者。大肠属胃也。

小肠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阴以予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之。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睾音高)沈亮宸曰。控睾引腰脊上冲心者。小肠之疝气也。肓乃肠外之脂膜。故取肓之原以散之。刺手太阴以夺之。取足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小肠之邪。按其所过之经以调其气。

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

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

此邪在胆而为病也。呕有苦。胆气逆在胃也。胆气欲升。故长太息以伸之。病则胆气虚。故心中。恐人将捕之。病在胆。逆在胃者。木邪乘土也。胆汁通于廉泉玉英。故胆液泄。则口苦。

胆邪在胃。故胃气逆。则呕苦也。取三里以下胃气之逆。刺少阳经之血络。以闭胆逆。调其虚实。

以去其邪。

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

此邪在胃脘而为病也。食饮不下。膈塞不通。如邪在上脘。则不能受纳水谷。故当抑而下之。

如邪在下脘。则不能传化糟粕。故当散而去之。沈亮宸曰。食饮不下。膈塞不通。病在上也。然下焦阻塞。则上焦亦为之不利。盖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如下气闭而食不下。则胃实而上焦膈塞矣。是以经文总言其病。而治分上下。学人体会毋忽。

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脘。取三里。

此邪在膀胱而为病者。三焦下俞。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小腹肿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也。故当取足太阳之大络。小络。孙络也。足太阳厥阴之络。交络于跗之间。视其结而血者去之。盖肝主疏泄。结在厥阴之络。亦不得小便矣。如小腹肿。上及胃脘。取足三里。

睹其色。察其以。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听其动静者。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睹其色者。分别五行之色也。如色青者。内病在胆。外病在筋。色赤者。内病在小肠。外病在脉也。察其以者。察其所以然之病。或病因于外。或病因于内。或因于外而病及于内者。或因于内而病及于外者。散者。邪散而病已也。复者。病在外而复及于内。病在内而复及于外也。视其目色者。察其血色也。盖在外之皮肉筋骨。内应于六腑。六腑内合五脏。外内之病。皆本于五行之色。而五脏之血色。皆见于目。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者。静守其神。形与神俱也。

听其动静者。持气口人迎。以视脉之坚滑软静。而知病之进退也。诸经实者。邪在经脉也。气口人迎。候三阴三阳之气也。沈亮宸曰。五脏六腑。应天之五运六气。五运主中。六气主外。五运主岁。六气主时。五脏内合六腑。六腑外应六气。阴阳相合。外内交通。故本篇首定四时。末论脏腑阴阳血气。乃人与天地相参。阴阳离合之大道也。

同类推荐
  • 锦带书

    锦带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懒石聆禅师语录

    懒石聆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徐闇公先生年谱

    徐闇公先生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维摩经疏

    维摩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南纪闻

    东南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教父的霸道娇妻

    教父的霸道娇妻

    他是蓝顾泽她是沐玥他是光鲜亮丽的大明星,暗地里却是ISIS组织的领导人,对世事冷漠却独对她温柔她是FBI的反恐部的副主管,却因为与ISIS组织的一场战斗中受伤失忆,面对全新的世界,她第一个选择相信的人是他,哪怕他用谎话编造自己之前的人生。他们历经磨难,彼此伤害过,真心爱过。有爱,才有人生。
  • 瑟塔

    瑟塔

    高等灵能文明的终极武器,瑟塔水晶,携带着他的灵魂穿越到被遗忘的位面。奇遇探险,建设领地,最终的目标是神祗的宝座。新书,请多评价。
  • 西游诸天问道

    西游诸天问道

    孙悟空按定云头,手握如意金箍棒,全无一点妖猴相,尽是丰神俊秀姿。托塔天王李靖手托少了一层的黄金宝塔,喝道:“当日不早灭了你这妖猴,今日竟容你成了气候!”孙悟空笑道:“只能怪你自己法力低微,须怨不得旁人。再说了李天王,我俩又有何深仇大恨?只是道不同罢了。”侧面闪出观音大士,眉眼中饱含浓浓的深思悲悯与淡淡的惆怅哀伤。观音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敢问大圣今日到底为何而来?”孙悟空肃然道:“老孙是为拆了凌霄宝殿而来!仙家应当是世人心头神明的指引,而非香火牺牲的供奉。天道恒常,天界恒在。今日之后,再无天庭!”话音未落,凌霄宝殿在众仙家眼前,轰然倒塌。
  • 天真与经验:梁遇春散文

    天真与经验:梁遇春散文

    现代作家废名评说梁遇春玲珑多态的散文,称他“酝酿了一个好气势”,“将有一树好花开”(《(泪与笑)序一》),讲得相当漂亮,相当贴切,不温不火。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多篇精美散文,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分为“文艺杂话”、“随笔趣谈”、“大师小品”和“海外书话”四个部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血凰花开:星渊殿下的凤皇妃

    血凰花开:星渊殿下的凤皇妃

    她,无心无情,雍容清贵。他,心智如妖,身份成谜。她穷尽一生,只为那抹染遍黑暗的血红。他算计一世,只为那双柔碎岁月的七彩水眸。那开往深渊之地的血凰花是谁的执念?又是谁的牵绊?“十年之后呢?”“离开。”“我想一起走。”“理由。”他微眯双眼,倾身一吻。“够吗?”“找死。”“深渊,我的名字。”她微怔,没了动作。深渊.......····················“你可以解脱的。”她木讷道“我可不想便宜别人。”他强笑,嘴角渗血。····················“真不愧是染呢。”他冷然道。最是无情人。“我护你”她转身拥住他。刹那间天降万剑,而他完好无缺。“染。”他颤声叫道。你这笨蛋。
  •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问:世人骗我,谤我,欺我,害我,何以处之?答:你便轻她,贱她,辱她,蔑她,看准时机弄死她!她是欧阳家族最小的千金小姐,前世的她被最好的朋友亲手杀死,重生归来,回到一切最初开始的地方,浴火重生,她誓要将所有的局面扭转,那些骗她,谤她,欺她,害她之人,她都要看准时机把他们弄死!“她是我的女人,刚生出来就贴了标签,只等二十年之后就过门,谁也别想抢!”某冷傲少爷一手楼着欧阳沫儿的腰,一边霸道劲十足的说着。“我喜欢的人,管她贴没贴标签,我抢定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诡妹

    诡妹

    你知道鬼崽岭吗?你知道鬼崽岭的神秘传说吗??只因爷爷的名字和两千年前的鬼圣的一样,我就卷入了鬼崽岭这个神秘的传说!一觉醒来,爷爷莫名其妙的死了。打开棺材,却发现棺材是空的。爷爷怎么了,是死是活!为什么寻找爷爷,我踏入了一个其妙的征程。一路披荆斩棘,我才知道这一切都是阴谋,一切都是因为鬼崽岭隐藏的这个天大的秘密!
  • 萌徒出没:亲亲师父

    萌徒出没:亲亲师父

    人们说:教主大人欺师灭祖,杀人如麻,是个名副其实的祸害!某女说:你们四个字四个字的往外蹦,比文化啊?师糊欺师灭祖怎么了?应该的!不服你们来单挑啊!还有,师糊祸害我都来不及,轮得到你们吗?自作多情。人们白眼:……真是天要亡我,又多了一个祸害。某师糊说:作为女人要矜持,懂?某女无辜:不懂,我还是小孩……矜持什么意思?又不能吃。某师糊说:……
  • 神偷来袭:异世争霸

    神偷来袭:异世争霸

    神偷杀手意外穿越,在异世大展手脚。又开启狗血剧情:“其实是魔族?!天啊!一道雷劈死我吧!”让我们坐看女主争霸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