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05000000032

第32章

脉度第十七

黄帝曰。愿闻脉度。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走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跷脉从足至目。

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

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五十营章。论气之流行。此章论脉之度数。故曰。此气之大经隧。谓营气宗气。所容行之大隧。故维脉不与焉。手足六阳六阴者。经脉分循于两手两足。三阴三阳。分而为六也。跷脉亦分循左右而上。故合一丈五尺。夫背为阳。腹为阴。督脉主阳。起于目内。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挟脊抵腰中。下循膂络肾。任脉主阴。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任脉从会阴之分。而上行至目。督脉从目绕头。而下至脊之十四椎。故各长四尺五寸。盖气行于任督二脉。阴阳通贯而行也。尚御公曰。督脉围绕于周身之前后上下。只言四尺五寸。与任脉相等者。二十八脉。皆分阴阳而行。故跷脉之阴阳。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

此承上文而言脉度之十六丈二尺。只以经脉为数。支而横者。络脉孙络也。夫经脉内营于脏腑。

外络于形身。浮而见于皮部者皆络脉也。盛而血者。邪盛于外。血留于络脉。故当疾诛之。盛者邪客于外。故当泻之。虚者本虚于内。故当饮药以补之。盖言血气本于脏腑之所生也。

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营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营也。故曰格。阴阳俱盛。

不得相营。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夫手足之六阳。内通于六腑。六阴内通于六脏。十二经脉之血气。由脏腑之所生。故虚者饮药以补之。是脏腑之气。营于脉内者也。此复论脏腑之气。通于脉外之皮肤七窍。以应天地之纪。阅、历也。五脏常内阅于七窍。是以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矣。在内者六腑为阳。在外者皮肤为阳。本经曰。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是以六腑不和。则血气留滞于皮腠而为痈。此病从内而外也。故邪在腑者。谓邪在于表阳。则阳脉不和。谓左之人迎不和也。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

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利。谓右之气口不利也。

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营也。故曰关。谓关阴于内。

阳气不得以和之。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营也。故曰格。谓格阳于外。阴气不得以和之。如是则阴阳俱盛。不得相营。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此病因于外也。夫五脏六腑。应天地之五运六气。有升降出入之神机。上节论出入于脉中。此论营运于脉外。玉师曰。不得尽期者。不得尽天地之寿。此注当合五十营注参看。

黄帝曰。跷脉安起安止。何气营水。岐伯答曰。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谷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属目内。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营。则目不合。

此节论流溢之精气。从跷脉而布散于脉外。脉外之血气。从跷脉而通贯于脉中。气并相还。内外交通者也。夫肾为水脏。受藏水谷之精。水者。流溢于肾脏之精水也。何气营水者。谓阴跷之脉。

乃足少阴之别。直上循阴股。入于肾阴。脉内之营气宗气。营运肾脏之水。上循胸里。交于手少阴之心神而化赤。上注于目内。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阴跷阳跷之气。相并。经脉外内之气。交相往还。则为濡目。如气不营。则目不合。谓流溢于脉外之气。不营于目也。再按、本经大惑篇曰。

病有不得卧者。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不瞑矣。病有不得视者。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

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此脉外之卫气。复内通于跷脉。外内之血气相并而往还也。尚御公曰。脉外之阴气虚。则目不瞑。气不营。则目不合者。脉外之阴气。不营于目也。此节始论跷脉之起止。而复曰气不营。则目不合。谓脉内之阴气。流溢于脉外者也。夫脉度者。乃营气宗气行于脉中。以应呼吸漏下。若夫营血之流行。始于手太阴肺。终于足厥阴肝。其支者。只环转督脉一周。而跷脉不与焉。盖跷脉主营运肾脏之精水于脉中而为血者也。举足行高曰跷。盖取其从下行上之义。

黄帝曰。气独行五脏。不营六腑何也。岐伯答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营其脏。阳脉营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五脏。外濡腠理。

此承上文复申明经脉外内之气。营于脉中。濡于脉外也。按卫气之行。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入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

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一周。脉外之血气相将。妇随夫转。是只营于五脏。而不营于六腑。上文论脉外之血气。则为濡目。故帝有此问。伯言气之不得无行于六腑也。营于脉中者。如水之流。运于脉外者。如日月之行。随天道之营运无息。故阴脉营其脏。阳脉营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

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五脏。外濡腠理。腠理者。皮肤肌肉之纹理。五脏募原之肉理也。玉师曰。营气之行。肾传于心包络。包络传之肝。肝传之肺。肺传之脾。脾传之心。水火木金土。先天之五行也。卫气之行。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交相胜制。后天之五行也。故曰此逆顺之常也。盖脉内之气顺行。脉外之气逆行。有顺有逆。斯成天地之纪。

黄帝曰。跷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岐伯答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也。(其数之数去声余上声)阴跷之脉。后足上行。应地气之上升。故女子数其阴。阴跷属目内。合阳跷而上行。是阳跷受阴跷之气。复从发际而下行至足。应天气之下降。故男子数其阳。

尚御公曰。阴跷乃足少阴之别。阳跷乃足太阳之别。男子之宗营。注于太阳之阳跷。女子之宗营。注于少阴之阴跷。气之所注者。故为大经隧。气不营者。为络脉也。上节论少阴之精水。从阴跷而上并于阳跷。此节论营气宗气之行于跷脉。有男女阴阳之分。二节是当分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腹黑公子,honey赖定你》

    《腹黑公子,honey赖定你》

    她遇到他是上辈子的孽缘,还是这辈子的债。。。
  • 大小姐的狂仙护卫

    大小姐的狂仙护卫

    从小到大被欺负的小保镖陆阳偶尔得知,自己竟是白无常转世!获得神来之眼,拥有了预测、占卜、透视等种种异能!遇到高手打不过?不要紧,咱有赤脚大仙的功法!大小姐身中剧毒?没关系,还有扁鹊留下的医经!恶灵转世、地府镇魂、三界动乱、逆转乾坤!不想拯救世界的无常不是好保镖!且看陆阳如何开启一段由平凡迈入仙途的热血旅程!
  • 私营公司全面制胜的22条底线

    私营公司全面制胜的22条底线

    一套让你受益匪浅的经商底线术。任何一个公司都力图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得利润,但无论是在经营之始,还是在经营之中,往往都是一段美妙的设想。所以有的选择“抢先登陆”,总想一下子赚一大把钱,殊不知,由于求胜心切,结果碰得头破血流;有的谨小慎微,总是打不出一张好牌,结果眼睁睁地望着别人大丰收。其实不管你做什么样的生意,只要盘算清楚自己可以攻守的底线,就可以立即果敢出击,扑向自己赚钱的目标!
  • 浮光海也有荆棘

    浮光海也有荆棘

    年少时,我们总免不了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可最后相守的人却很少是当初的那个人,但我仍然想让大家在年少时狠狠爱一次,所以我写了这篇长稿,来怀念当年的他们和她们,一样的青涩,一样的懦弱,但永远不断的在进步。文中的安纤莫和米蓝是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主人公,她的身上都能让你们看到当年的你们和正年轻的你们,米蓝的大大咧咧,粗神经是否让你想起了班里的某一位同学,安纤莫的小心谨慎和胆怯对航晨的那份心意,有没有让你想起当年的自己
  • 医毒祖者

    医毒祖者

    这是一个以“医”和“毒”为尊的世界。世人自称其为“琥珀大陆”。在这个世界上,唯修炼者最为尊贵。医,可用其救人亦可杀人于无形。与医师相对的是“毒师”,他们杀人如麻,最甚杀医者。“以医者之魂蕴毒师之神,以医者之血肉养毒师之躯”。在这片世界中,毒师与医师是两个水火不容的“院使”。
  • 绝世妖猿

    绝世妖猿

    一万年来的和平,带来了绝世大陆的繁盛,却让整个世界的生灵都觉得寂寞。于是,和平开始松动,一场通天透地的谋划在长久的酝酿中越发香醇……一名穿越者的故事从这里说起。
  • 望天寒

    望天寒

    “哥哥,他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么?为什么最后你却说他还是完成了对她的承诺呢?”女孩好奇的看着她眼前的一个年轻人问道。“因为他永远也不会忘记她的傻丫头。”年轻人爱怜的摸了摸女孩的耳朵。“可是他的另一个承诺···”女孩还以为是年轻人没有理解她的意思。年轻人见状便笑着说到:“另一个承诺,他也完成了,只是她不知道罢了。”
  • 倾话吾侬

    倾话吾侬

    祥云瑞气,彩凤传音,在绮丽奢靡的神族十三宫深处,有一座双主阁,传说里面住着十三宫上最智慧美丽的双生女。最小的尊女木软无故失踪,下落不明,生死未知……而五族中比这位尊女更为人论道的是仙族的子君――蛮宿,传说蛮宿历劫飞仙之时,四海合流,五山崩飞,人界历灭顶之灾……人界传说,始有其据,终有其时。直到某年某月某日的桃林深处,吾侬枝下,落花纷飞,谁笑容浅浅,荡涤秋千?又是谁路过不打扰,迷了眼,乱了心。匆匆流年,可能守住神与仙?
  • 废土提督启示录

    废土提督启示录

    从天而降的翡翠之星毁灭了人类曾经的文明,将这颗蔚蓝色的星球推入充满着辐射的废土时代。人类不再能横行横行无忌,只有依靠提督和舰娘们,才能与这个时代最为恐怖的存在相抗衡。那是来源于未知处,降临于这个时代的海洋霸主,其名为深海。而沉寂已久的世界变迁正酝酿着更为可怕的潮汐,将所有生命都卷入那不可知的未来。—————————————————————新书不求打赏,只求更多推荐票,若是有意留下评论我也会认真观看和回复的。本书企鹅群:511018101
  • 风从耳过

    风从耳过

    有些事,像风从耳边吹过,毫无痕迹;有些人,像是游客,从你身旁走过.......此书,纯属个人的回忆录,不喜,请绕道很多的故事,在回忆风从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