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04300000022

第22章

一乘之义正是经宗。今且略以五门分别。一出体性。二释名字。三明说意。四彰差别。五问答辨

体性者略为三类。一总含体。二随胜体。三真实体。一总含体者。一切无漏若种若现。有为.无为.若因.若果。根本.方便能成。佛德皆名一乘。一乘即大乘大乘即无上乘。故胜鬘云一乘者即大乘也。此本论云开是无上义。辨中边论无上乘品有三无上。一正行无上谓十度随修差别有六正行。二所缘无上有十二种所缘。三修证无上谓种姓修证等十种修证。通摄一切菩萨所有境行果。故胜鬘又云阿罗汉辟支佛有恐怖有归依。四智不究竟名向涅槃界。又云正法住.正法灭.波罗提木叉.毗尼.出家.受具足。此六法为大乘故说。故知一切根本方便一切无漏若种若现。有为无为若因若果。能成佛德并名一乘。三种意生身皆入初地故

二随胜体此有六类。一摄事归理体。涅槃胜鬘等中多以法身真理佛性名为一乘。故胜鬘云一乘者即大乘。大乘者即佛乘。佛乘者即涅槃界。又云于恒沙劫行六波罗蜜。不如有人听受读诵乃至执持经卷。何况有人为他广说。以有为行比无为乘故。涅槃经言一乘者即是佛性。此灭化城至于宝所。唯以真如法身平等名为一乘

二揽余归智体。亦以真智名为一乘。上文自云方便知见皆已具足。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不能测佛智。智体多是正体.后得。若在因位智劣识强。在果位中智强识劣故

三隐劣从胜体。下经自云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分别功德品云。有为无上正等菩提。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行五波罗蜜。不如有人一念生信。所得功德不可比喻。由以佛果理智二种名为一乘。理凝本有。离缠而号涅槃。智照新生。果圆而称正觉。乃四德之鸿源三明之妙本。故扬为彼智见出现于世。以理智二为一乘体。智性智相合名为智

四二运用广体。唯以因智名为一乘。火宅喻中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此宝乘直至道场。唯因行故

五胜出分段体。通取因果出分段死所有理智以为一乘。开示悟入四义之中前三为果二。后一为因二。如前已说。故略不论。胜鬘亦云如取为缘有漏业因续后有者。而生三有。如是无明习地为缘无漏业因。有阿罗汉.独觉.已得自在菩萨三种意生身生。故意生身所乘之乘名因中二。摄大乘中万行.真如俱名大乘故

六引摄殊胜体。以诠旨二名为一乘。教随物设趣妙难知。理假智冥体深颇测。故方便品初以所诠智慧能诠教门名为一乘。无量义经十七名中彼第十四亦名一乘。由此莲华。论有二义。一体出水。二能开敷。初喻智慧后喻慧门。若但以真如为一乘得出水之一义失开敷之二能。然今莲华既具四义。何独法唯二种

三真实体者。根本大乘教.理.行.果.及能入大乘方便.四法皆名一乘。咸有运载之功能故。根本教者。此品初云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本论释言阿含甚深。华开敷义以喻妙法。下文亦言法华经藏深固幽远等。摄大乘云阿毗达磨大乘经等。方便教者。此品下云。或说修多罗.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说于因缘.譬喻.并祇夜.优婆提舍经。我此九部法入大乘为本。随顺众生说。以故说是经。胜鬘亦云正法住等为大乘故说此六处。故小三藏皆大方便。根本理者谓法性真如。六度等行乘此真理能有所往故名大乘。此经上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下文亦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本论亦云。念观者谓大乘人观法无我真如法界等故。无性亦云或乘大性故名大乘辨中边说真如法界名所缘无上。方便理者谓四谛理。二乘所观皆方便理。故胜鬘云声闻知有作四圣谛。佛知无作四圣谛。涅槃亦言声闻有苦有谛而无有实。菩萨具有。本论亦云念观者。声闻观人无我等。由此二理皆理。一乘根本行者谓六度等菩萨万行。菩萨地说七地所修四菩萨行。安乐行品皆菩萨行。又云乘此宝乘直至道场。即行大乘。摄大乘云亦乘亦大故名大乘。辨中边说十波罗蜜名正行无上。方便行者胜鬘亦云正法住等为大乘说。依三藏教进善灭恶修无漏行。皆行大乘。法花论云方便者声闻观荫.界.入。厌苦离苦。菩萨修六度.四摄.二利行。由此二行皆一乘故。根本果者佛身所有菩提.涅槃。即前所说法.报二身理智二见故。下经云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又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又寿量品所说法.报.化身皆果一乘。辨中边说十修证中。第七净土.第九佛地.第十示现菩提。方便果者二乘所有菩提.涅槃。此经下言汝等所行是菩萨道。羊车.鹿车为求牛车出于火宅方便施设。中路化城为至宝所。息处故说二。唯有一非余。胜鬘亦云声闻缘觉四智不究竟名向涅槃界。言得苏息处。四智究竟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故二乘果亦是一乘。由顿悟者正学根本教理行果。兼为伏化二乘者故亦学方便教.理.行.果。其渐悟者初学方便。后回心已方学根本。所学法同初后全别。故知但有二种佛性理智二因。无漏现.种。有为.无为。根本.方便所有教.理.行.果能成佛者。皆一乘体。兼取有漏地前功德及十地者助为一乘。未乖正理。法华经论及余教中。随依于此三种体中一门出体。未必摄尽。若依此解总含诸文无不尽矣。然此体性合有五门。一诠旨分别通教及理。二因果分别通行及果。三智福分别通福及智。四觉寂分别通灭道谛菩提涅槃。五二利分别通自利利他。此说一乘故义通贯。若言佛乘举果摄因名若云菩萨乘举因摄果称。名便不通义可兼有。又由行者修习二智正体.后得观于二理生空.法空。断于二障烦恼.所知。息于二死分段.变易。证于二果菩提.涅槃。圆得二灭无余.无住。行于二利自利.利他。称果满也。所断二障集谛所摄。所息二死苦谛所摄。所修二智所证菩提道谛所摄。所观二理所得二灭所证涅槃灭谛所摄。所行二利灭道谛摄。合此灭.道名为一乘。故此本论解遮中云。无二乘者无二乘涅槃。唯佛如来证大菩提。究竟满足一切智慧名大涅槃。唯一佛乘故。涅槃经中既以摩诃般若法身.解脱三事圆满名大涅槃。故此一乘二谛为体

释名字者。乘是运载义。故广雅云乘驾也。周礼云乘载也。运载行者至彼岸故。故此经云乘此宝乘直至道场。摄论亦云六度万行亦乘亦大。法性真如所乘大性。事.理俱能运载行者。自运运他至于彼岸皆名为乘

问。因行能自运至果可名乘。佛果自运息应非是乘体

答。有五义。一者运载以名乘。因中通二运至果广运他。由此亦名乘。二者体.能.通二运。能体并名乘。果中体有。能非无。亦乘摄。如割名为刀有能即刀摄。非要广现割有能非是刀。佛果德体能为二运。非要广用方名为乘。三者二乘唯自运小尚得乘名况佛广运他何理非乘摄。四者因中理智能双运。二用胜故得名乘。果中理智因修成。因乘种类亦乘摄。五者因中二运常增进。作用现胜得名乘。果中自运穷未来令他增进得乘称。初之四义随他不正答。后之一义随自正义答。故对法论云。自他并利所依止。一有三义。一简别故名一。二破别故名一。三会别故名一。简别故名一者。昔日说三今时说一。故知所诠理极一而为实。能诠之教二即称权。无别二理以为极也。无我.解脱虽悉皆等。然至佛果方名为极。故所诠理佛智名一。非别简三唯无二极故。论解遮云。无二乘者无二涅槃体。然经云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又云火宅之内许以三车。出门已后但与牛车。又云雇其除粪经二十年假名为子。故二乘者是后真子付家事因。又以果一简别因三。即有二简。一理简教。二果简因。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故。破别故名一者。二乘不知二为方便。执二乘果以为真极。今说二涅槃但为化城。说二菩提。但是羊鹿权教所设。非是二果所得所证。菩提涅槃真胜极也。破彼情执有二果极。故说为一。即经所言诸求三乘人有怀疑网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鹙子亦言。然我等不解方便随宜所说。初闻佛法遇便信受。乃至断诸疑悔。迦叶亦言又今我等得涅槃证于菩萨法不生好乐之心。摄论亦云断除四处障二乘作意等。即是此执。本论末后亦云方便品有五分示现。破二明一不说破三等。或有说言破三执故非唯破二。如萨婆多执佛化身以为真佛。今说为化故破三执。此亦不然。法华但以自修所得一乘为宗。会破彼乘令入于一。非以所知一身为宗会破彼身令入一身。又无执彼化身为极趣求至彼。更不趣求余身。今破彼执令求一身故。但破执二乘为极。不破执彼二身极也。亦有解云闻昔说三执三皆极。今说一极故破三执。此乃地前菩萨起故。若破执大极还为说一乘。更增其病何名为破。又未出宅许以牛车。既亦破大后出宅与。是何等车。若言与白牛弃本黄牛故。既尔即应舍顿学渐。黄.白牛相因行何殊。既还本牛明不破大。若执一极不违趣大。何须破之。执二为极不趣大故可须破也。若随位得即执为极。未见趣大乘因中有此执。设尔许亦破即应破无穷。由此但破执二为极。又非破执四乘为极。为无种姓说人天乘。解有四乘不执极故。执二为极不异破二。无执人天乘为极者。执者不解乘。解乘不执故。若一对四。一是方便乃应破一执而归四乘故。亦非破五。执不定乘同执三故。由此胜鬘唯云阿罗汉.辟支佛.有恐怖。有归依。言得四智及涅槃者是佛方便。此经亦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密遣二人息处说二。羊鹿非真不说三言。从胜至劣数。佛乘第一.独觉第二.声闻第三。无第二独觉无第三声闻。非无三乘之中大乘体极。勘梵本云无第二第三。今翻之略故云无二亦无三也。此有难言。经说别体三宝。不破别体而归一体。何故破二乘而归一乘。此亦不然。若执别体三宝为极。亦同破之。若别相三宝体亦无三极故。虽尔亦无求住别体。然可会之入于同体。广如经说非权实宗。会别故名一者。教理行果皆有根本及以方便。会渐悟者先二乘中所修成得教理行果为大方便。依此本论初地已上离分段死。见道已前教理行果为不退地之根本因。总依诸文会一有四。一者会教。无垢称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此经下云一雨普润三草二木生长不同。此会教同而机有异。三乘取教有偏.普故。二者会理。宝性论云如[少/兔].马.象三兽度河河性无差得有浅深。又下经云譬于高原穿凿须水。若见干土知水尚远。若见湿土知水不远。若见于泥知水极近。水性无差得之有异。此会理同而证有异。三乘证理有圆.缺故。三者会行。鹙子自言为是究竟法为是所行道。佛自亦言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胜鬘亦言。此六处为大乘故说。故知行同而修有异。三乘修行有分.全故。四者会果。此经下言息处故说二。中路设化城。为引至宝所方为究竟处。为求牛车出于火宅。权设羊.鹿后皆与牛。胜鬘亦言声闻.缘觉四智不究竟名向涅槃界。即会二乘菩提涅槃若理若智皆归一乘。故知果同而证有异。三乘取果有初后故。虽依诸教总会此四。然法华中显会教理密会行果。会教理者。即前所标诸佛智慧及智慧门。一雨普润会教也。牛车宝所会理也。此以所诠名之为理.非要真如。欲显所得甚深难解。有所言说意趣难知。道场所得法无能发问者。我意难可测亦无能问者。亦显法华开方便门显真实相。即是法华开敷秀出。密亦通会行.果二同。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乘此宝乘。直至道场即会行故。中设化城为至宝所即会果。故胜鬘经中显会行.果。六处正为大乘故说。正会行故。二乘四智非为究竟名向涅槃界。即会果故。胜鬘正说一乘因果故。显会行果密会教理。法华正显昔权今实故显会教理。令其修证密会行果。由此一乘据实。通会教理行果。总解诸文于理名矣。故云会别名之为一。此经正取一乘因果为真乘体。教为方便。故不相违。今此小义虽未动于智海。如愚所知颇亦绝于今古。博识深智当自详之。三义之中初二解通定性.不定性。后一多唯依不定性。大乘.无上虽即一乘。非经所须。故略不说

同类推荐
  • 一报还一报

    一报还一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瓜庐集

    瓜庐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阁史论

    星阁史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针经节要

    针经节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ssays and Lectures

    Essays and Lectur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缥缈情史

    缥缈情史

    这部奇幻小说有着优美的文字,有着非常态的叙事方式,有着纤细的文笔,有着异国的情调,也有着古典文学的韵味。作者以非常态角度,以文学生主流所鄙弃的方式切中了小说的要害。以邪恶的身份闯进兽的领域这种惊艳,好比穷凶极恶夺命无数的江湖大盗,削发为僧后,转眼间进入了大贤大圣的行列。
  • 灵魂安抚者

    灵魂安抚者

    一个阴阳先生带着两个保安撞上千年女鬼,为此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一对神秘手镯、一个价值连城的锦盒到底包含了什么惊天的秘密?一段传说就此展开......
  • 隐婚密爱,娇妻太撩人

    隐婚密爱,娇妻太撩人

    某只禽兽正回味着刚刚被压在身下的女子的香味。“你怎么不精尽人亡!”某女呲牙咧嘴的揉着快被折断的腰。“我要是精尽人亡了,你不就成了寡妇了?”某男妖孽一笑。“卧槽,你怎么不去死!”某女抓狂,抄起枕头就往某男身上招呼。“看来…为夫得加把劲了,似乎你还很有力气?”某男轻松的接住了枕头,眼睛一眯,充满着危险的气息。某女只觉得,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可还没等到门口,就被某禽兽拦腰抱起。“啊啊啊!!!救命啊,出人命啦。”誓死不从。“嗯,我也觉得我们可以出点人命了。”某男再次将她吃干抹净。当然了,顺便还出了点…人命~
  • 使徒圣战

    使徒圣战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掌管万物的【神】有七个孩子,每个孩子都聪明伶俐,精明能干,深受子民的爱戴,然而纯洁无暇的孩子们却因为受到魔鬼的诱骗而被欲望所吞噬,化作了欲望的使徒【贪食】、【色欲】、【暴怒】、【懒惰】、【伤悲】、【自负】及【傲慢】,欲望促使他们迈入深渊,他们亲手将神杀害,并且发誓要“净化”神的子民,一时间大地陷入灾难,万物湮灭,生灵涂炭而【使徒】自那以后也便消失于世。
  • 如约而至

    如约而至

    警员遗孤徐约与冯宇忠谈着自以为细水长流的恋爱时,遇到一个“离谱”的人,名叫李朴。在徐约莫名其妙被绑架和被人侮辱以及深夜独自抓贼等等经历的时候,竟然都是李朴及时的出现帮她解决这些事情。而他与自己的好友伊夏竟是初恋,无意中得知了伊夏与李朴之间天大的误会导致分手……可是两人都已开始新的生活,而且她的生活不知为什么总是状况百出,竟然还有黑社会牵扯进来,冯宇忠和李朴可都是高干子弟,徐约到底跟黑社会有什么关系?
  • 极道成圣

    极道成圣

    坚持自己的方向,就算路再难走,一步一步的走下去,总会看见曙光的。
  • 续传灯录目录

    续传灯录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火影之无尽兑换

    火影之无尽兑换

    叶峰意外死亡,穿越火影世界附带无尽兑换系统,晓知剧情,拥有系统,钟爱美女,珍爱生命的他,会不会阻挡宇智波斑的阴谋?或者帮助鸣人拯救忍界?又或者不闻不问隐居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与几个美女相守终生?………………此书并不准备继续写,只是练练开头,
  • 邪君乖宠:夫君太妖孽

    邪君乖宠:夫君太妖孽

    她慕容倾从小委屈求全,命格诡异,被太子弃婚,她的几个姐姐步步紧逼,父亲为了保全慕容家,把她半夜送入魔宗,从此她的生活全部掌控在他的手中,他权倾天下,是魔界无人敢招惹的存在,他贝齿微张,“呵,太子算什么?就是他老子我也没放在心上”当她一步步沉溺在他的宠爱之中时,体内的封印却蠢蠢欲动,突然忆起前世今生。她是巫族圣女云梵,呵呵呵,他是她的灭族仇人,她居然爱上了自己的灭族仇人,老天是给他开了多大的玩笑,更何况她前世不是没有爱过他,而他一直以来都是在利用自己,心已碎,情难寻,历经百世轮回,却在沧海一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