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02400000007

第7章

帝曰:何谓重实?岐伯曰:所谓重实者,言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帝曰:经络俱实何如?何以治之?岐伯曰:经络皆实,是寸脉急而尺缓也,皆当治之。故曰滑则从,濇则逆也。夫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故五脏骨肉滑利,可以长久也。

【注大热者,邪气盛也。气为阳,血脉为阴,邪盛而气血皆伤,故为重实,论血气之阴阳虚实也。邪盛于经,则寸口脉急。缓为内热,热在于络,则尺脉缓也。此当以针取之。此以寸尺而候血脉之阴阳也。滑主气血皆盛,故为从;濇主血气皆少,故为逆。五行者,天地之阴阳也。五脏者,人之阴阳也。《易》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皮肉筋骨,五脏之外合也;金木水火土,五脏之外类也。夫邪之中人,始于皮肤,次于肌肉,留而不去,则入于经脉以及于筋骨,故邪之中人,先从其物类始。是以壮者之血气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可以长久其天命。如五脏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不寿而尽也。】

帝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何如?岐伯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者,脉口热而尺寒也。秋冬为逆,春夏为从。治主病者。

【注不足者,精气夺;有余者,邪气盛。此邪去络而入经也。寒热者,尺寸之肤寒热而应于经络也。络脉外连皮肤为阳,主外;经脉内连脏腑为阴,主内。经云:荣出中焦,卫出下焦。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卫气已平,荣气乃满,而经脉大盛。经脉之虚实,以气口知之,故以尺肤候络而以寸候经。夫邪气之从外而内,犹借正气之从内而外以扞御,使邪仍从肤表而出。秋冬之气降沉,不能使邪外散,故为逆;春夏之气生浮,故为从也。邪病在经,当从其经而取之。此论外因之虚实也。】

帝曰:经虚络满何如?岐伯曰:经虚络满者,尺脉满,脉口寒濇也。此春夏死、秋冬生也。帝曰:治此者奈何?岐伯曰: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注此论内因之虚实也。尺脉热满,故主络满;脉口寒濇,故主经虚。春夏之气,生长于外,气惟外弛而根本虚脱,故死。秋冬之气收藏于内,故生。盖外因之病宜神机外运,内因之病宜根本实坚。络为阳,经为阴,刺者泻其盛满之气,灸者起其陷下之阳。盖不足者病,而太过者亦为病也。】

帝曰:何谓重虚?岐伯曰:脉气上虚尺虚,是谓重虚。帝曰:何以治之?岐伯曰:所谓气虚者,言无常也。尺虚者,行步恇然。脉虚者,不象阴也。如此者,滑则生、濇则死也。

【注此论脉气皆虚也。荣气宗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故曰脉气。盖以气口之脉可以候血,可以候气也。上虚者,寸口之脉气虚也。尺虚者,脉气虚于下也。上下皆虚,故曰重虚。气者,谓阳明所生之荣卫宗气也。恇,虚怯也。谓阳明之气虚于上,则言语无常;阳明之气虚于下,则令人行步恇然。盖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故曰身半以上,手太阴阳明皆主之;身半以下,足太阴阳明皆主之。气为阳,血脉为阴。阳明之生气为阳,少阴之精气为阴。盖以寸尺之脉,以候阳明之生气,而不效象其阴之虚也。夫气生于阳明而发原在肾,少阴之气上与阳明相合,阴阳相搏,其脉则滑,搏则化水谷之精微而气生矣,故主生。濇主少气,生原已绝,故死。】

帝曰:寒气暴上,脉满而实,何如?岐伯曰: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

【注此承上文之意而问也。盖脉气生于胃腑,而发原在于少阴,是以上节论生气之原,此以下复论发原之始。夫肾脏主水,在气为寒。寒气暴上者,水寒之气暴上而满于脉也。实而滑者,得阳明之气相和故生。逆者,少阴之生气已绝,故死。盖寒气上乘,则真气反下逆矣。】

帝曰:脉实满,手足寒,头热,何如?岐伯曰:春秋则生,冬夏则死。脉浮而濇,濇而身有热者,死。

【注肾主生气之原,膀胱为太阳之腑。脉实满者,少阴之寒气充于外。手足寒者,少阴之生气虚于内也。头热者,太阳之气发越于上也。肾与膀胱,阴阳并交,咸主生气,若盛于外则反虚于内矣。春时阳气微上,阴气微下;秋时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二气,交相资生,放主生。冬时阴气尽出于外,夏时阳气尽虚于内,故主死。言阴阳之根气不可虚脱者也。脉浮而濇,阴越于外而虚于内也;濇而身热,阳脱于内而弛于外也。此复言阴阳之根气脱者,皆为死证,非但冬夏死而春秋可生。】

帝曰:其形尽满何如?岐伯曰:其形尽满者,脉急大坚,尺濇而不应也。如是者故从则生,逆则死。帝曰:何谓从则生,逆则死?岐伯曰:所谓从者,手足温也。所谓逆者,手足寒也。

【注肾为水脏,在气为寒。上论寒气暴上,此复论其水体泛溢,故其形尽满也。形为皮肤肌腠,盖经脉之内,有有形之血,是以无形之气乘之;肌腠之间,主无形之气,是以有形之水乘之而为肿胀也。诸急为寒,寒水充溢于形身,故脉急而坚大。水邪外溢,则少阴之正气不升,故尺濇而不应也。《灵枢经》曰:脉坚大以濇者胀也。夫少阴之气从下而上,合于阳明,戊癸合而化火,火土之气,故有如是之证者。得少阴之气仍从下而上者生,逆而下者死。手足温者,少阴之生气复也。生气复,则火土之气渐旺,寒水之邪渐消。手足寒者,少阳之生气已絶,故死。】

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岐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

【注夫病热者,皆伤寒之类。凡伤于寒,借阳气以化热,热虽盛不死。然阳气生于精水之中,男子八岁,女子七岁,肾气始实。乳子天癸未至,肾气未盛,故帝复有此问焉。夫心主脉而资生于肾,心肾水火之气上下时交,肾气不能上资于心,则心悬如病饥;而寸口之脉悬绝小者,肾气未盛也。伯答乳子之生阳,借后天之气也。四肢皆禀气于胃,故阳受气于四末。是以手足温者,胃气尚盛,故生;寒则胃气已绝,故死。夫水谷入于胃,津液各走其道,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是先天之精,犹借后天之所资益者也。又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名曰宗气,积于胸中,上出于肺,以司呼吸,是四肢之原俞,又受资于胃腑所生之荣卫宗气,是以手足温者生,寒者死。然后天所生之宗气,而亦不可伤也。宗气者,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宗始,故曰宗气。肩息者,呼吸摇肩也。风热之邪始伤皮毛,喘鸣肩息,是风热盛,内干肺气宗气,故脉实大也。夫脉之所以和缓者,得阳明之胃气也。急则胃气已绝,故死。】

帝曰:肠澼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帝曰:肠澼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帝曰:肠澼下脓血何如?岐伯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帝曰:肠澼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悬濇者曰死。以脏期之。

【注肠澼者,邪澼积于肠中,而为便利。经言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衂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便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合并凝聚而积成矣。故肠澼便血者,阴络之血溢也。肠澼下白沫者,肠外之寒汁沫也。肠澼下脓血者,汁沫与血相搏并合而下。夫便血,阴泄于内也。发热,阳脱于外也。本经曰:阴阳虚,肠澼死。此阴阳血气之相离也。下白沫者,阴液下注,故脉沉者为顺。如脉浮,是经气下泄,脉气上浮,此经脉相离,故为死证。夫血脉始于足少阴肾,生于足阳明胃,主于手少阴心,输于足太阴脾。悬绝者,足少阴之阴液绝也,故死。滑大者足少阴之生气盛也,故生。身不热者,阳不外脱也。脉不悬绝,阴不下绝也。悬濇者,阳明之生气已绝,故死。辨脉篇曰:趺阳脉浮而濇,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悬则胃气绝矣。胃气已绝,则真脏之脉见,故当以脏期之。肝至悬绝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悬绝者,绝无阳明之胃气,而真脏孤悬也。】

帝曰:癫疾何如?岐伯曰:脉搏大滑,久自已;脉小坚急,死不治。帝曰:癫疾之脉,虚实何如?岐伯曰:虚则可治;实则死。

【注此论五脏之外合为病有虚实也。《灵枢经》曰:肺脉急甚为癫疾,肾脉急甚为骨癫疾。骨癫疾者,顑齿诸俞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悗,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筋癫疾者,身倦挛急,呕沫,气下泄,不治。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呕沫,气泄,不治。是肺合之形,肾合之骨,心合之脉,肝合之筋,为病于外而有死生之分。脉搏大者,气盛于外,故生;小坚急者,气泄于下,故死。经曰:重阴则癫。盖癫乃血实之证,故治癫疾者,泻出其血,置于瓠壶之中。是以脉坚实者死;气滑大者生。】

帝曰:消瘅虚实何如?岐伯曰: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

【注五脏皆柔弱,善病消瘅。五脏之精气皆虚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肉,故为消瘅也。脉实大者,精血尚盛,故为可治;脉悬小者,精气渐衰,故为难治。】

腹中论

帝曰:病热而有所痛者,何也?岐伯曰:病热者,阳脉也,以三阳之动也。人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入阴也。夫阳入于阴,故病在头与腹,乃(月真)胀而头痛也。帝曰:善。

【注病热者,阳脉盛也。阳脉盛者,三阳之气动之也。是以人迎之脉一盛,盛在少阳之气;二盛,盛在太阳之气;三盛,盛在阳明之气。三阳俱盛,当主病热头痛。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如阳入于阴,又当病在头与腹,乃(月真)胀而头痛也。盖言表里阴阳之气,各有所主之部署。如阴气厥逆于上,则为膺颈肿痛。阳气下入于阴中,则为腹中(月真)胀也。】

病能论

黄帝问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岐伯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

【注胃脉者,手太阴之右关脉也。人迎者,结喉两旁之动脉也。盖胃气逆则不能至于手太阴,而胃脉沉细矣。气逆于胃则人迎甚盛,人迎甚盛则热聚于胃矣。人迎者,胃之动脉也。故胃气逆则人迎脉盛,热聚于胃口而不行,则留滞而为痈矣。】

帝曰:人之不得偃卧者,何也?岐伯曰:肺者,脏之盖也。肺气盛则脉大,脉大则不得偃卧。论在奇恒阴阳中。

【注此肺气逆而为病也。脏真高于肺,为五脏之华盖,朝百脉而输精于脏腑。肺气逆则气盛而脉大,脉大则不得偃卧矣。奇恒阴阳中为玉机诸论,篇中言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也。】

帝曰:有病厥者,诊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不然,病主安在?岐伯曰:冬诊之右脉,固当沉紧,此应四时;左脉浮而迟,此逆四时。在左当主病在肾,颇关在肺,当腰痛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肾为之病,故肾为腰痛之病也。

【注此肾气逆而为病也。夫左脉主血当沉,右脉主气当浮。今脉不然,其所主之病安在?脉合四时,故冬诊之左右脉皆当沉紧,今左脉反浮而迟,是逆四时之气矣。肾主冬气而又反浮在左,故当主病在肾,颇关涉于肺,当为腰痛之病。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五脏相通,移皆有次,是水谷所生之精气,先至于手太阴。太阴肺金相生而顺传于肾,肾当复传之于肝。今反见浮迟之肺脉,是肾脏有病而气反还逆之于母脏,故当主肾病之腰痛,而颇关涉之于肺也。】

奇病论

帝曰: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此为何病?岐伯曰:此所谓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

【注此诸筋之为病也。夫奇恒之势,诊有十度,度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阴阳气。如心脉满大,肝脉小急,脉来悬钩,脉至如喘之类,皆所以度脉也。如肝满、肾满、肺满则为肿;肝气予不足,木叶落而死;肾气予不足,去枣华而死,皆所以度脏也。如肌气予不足,肤胀身肿,大肉陷下,皆所以度肉也。疹筋之病,所以度筋也。如十二俞之予不足,水凝而死,所以度俞也。如正月太阳,三月厥阴,五月阳明,十月少阴,所以度阴阳气也。皆为病之异于恒常者也。夫内有阴阳,外有阴阳。在外者皮肤为阳,筋骨为阴,是以筋病急而尺脉数也。诸筋之会,聚于宗筋。冲脉者,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是以筋病而腹必急也。夫十二经之筋病,惟手太阴甚则成息贲胁急吐血,足少阴筋病甚者死不治。是以白色黑色见者,则病甚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最强霸主也有弱点

    最强霸主也有弱点

    父亲被杀,寨门被灭,亲人逝去,少年为父亲为大家报仇,令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充满了精彩。少年一步一步走向顶尖强者的道路,身边的人逐渐增多,少年天不怕地不怕但惟独没对自己的.....。。。。。。。
  • 超级御守爱情

    超级御守爱情

    如果爱上一个穿越魔法女该怎么办呢?她会变成任何她想的模样,该怎么办呢?看蛇王弟弟如何俘虏穿越魔法少女
  • 末世之星海虫潮

    末世之星海虫潮

    一个酷爱星际争霸的屌丝宅男,当末世来临,丧尸横行。意外获得虫群之心与星灵友谊的他,应当怎样在末世中寻求出路。“我的目标何止地球,既然虫群和星灵都出来了,老夫当然要称霸宇宙,咩哈哈哈哈!”“你进化成这个,你进化成那个。二次元神马的当然要全部收入囊中,你说神马只有首次孵化才能进化。没事虫群那么多兵种,够了够了。”(某工蜂:鄙视你丫的)
  • 天启之星辰

    天启之星辰

    强者之路残酷无比,犹如万人过独木桥,只有一人方能到达彼岸,而剩下的只能成为皑皑白骨。拥有星辰之眼的天启,就算无法登上那独木桥又如何?我定要从哪皑皑白骨上踏过,走上世界的巅峰!
  • 龙珠之巅峰之战

    龙珠之巅峰之战

    在龙珠gt里悟空被神龙带到了神龙界,地球少了一位实力强大的Z战士!悟空已走但邪恶势力的脚步仍未停歇,地球又迎来一波新敌人!其中有一位长得与悟空相似的人!不!是赛亚人!随与悟空长的相似,但他们之间的实力简直天差地别,这人在天,悟空在地!不知我们的Z战士能否守卫地球,不知我们的英雄悟空是否像以前一样奇迹的出现战胜敌人,尽请阅读《龙珠之巅峰之战》要重写了
  • 我的三十五岁总裁老婆
  • 以剑之名一剑轻安

    以剑之名一剑轻安

    他和她从小便定下亲事,青梅竹马。她不善言谈,他沉稳冷冽。很难想象,他居然会爱上她——他也不知晓他到底是什么时候爱上的。爱了,便是爱了。以一把剑,一朵血薇定下誓约,“从此不离不弃,上穷碧落下黄泉。”他为她倾覆天下,血染江山;她为他并肩万里,北战南征。当所有一切都结束的时候,她,和他,也便再也回不去了……灵感来自少司命—《一剑轻安》《以剑之名—血薇》
  • 系统之全能明星

    系统之全能明星

    一朝重生平行世界,身带全能系统独领风骚,天下谁人不识君!
  • 淡淡的笑容

    淡淡的笑容

    浅蓝色的天幕,像一幅洁净的丝绒,镶着黄色的金边.站在那样天空的下面,风吹起我的发丝,笑着。站在那样天空的下面,风吹起他的衣襟,笑着。你可不可以,走远一点?你可不可以,多看看我?我讨厌你!我喜欢你!
  • 凤去了凰空留

    凤去了凰空留

    最千羽搂着南歌互诉心事,花前月下,气氛浪漫甜蜜,充满幸福能量,发出宇宙无敌大闪光,结果……一切竟然是殿下的美好幻想……最千羽:南北西东,我们一定要相随无别离。(蹭)白陆:殿下醒醒,你现在已经在家里了,而且你抱着的是我。我要辞职……(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