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经》(〖唐〗赵蕤撰)原文(『石然书屋』整理)钦定四库全书《长短经》提要
臣等谨按《长短经》九卷,唐赵蕤撰。
孙光宪《北梦琐言》载:“蕤,梓州盐亭人,博学韬钤,长于经世。夫妇俱有隐操,不应辟召。”《唐书艺文志》亦载:“蕤,字太宾,梓州人。开元中,召之不赴。”与光宪所记略同。惟书名作《长短要术》为少异,盖一书二名也。
是书皆谈王伯经权之要,成于开元四年。自序称,六十三篇,合为十卷。《唐志》与晁公武《读书志》卷数并同。
今久无刊本。王士祯《居易录》记,徐乾学(号健庵)尝得宋椠于临清。此本前有『传是楼』一印,又有『健菴收藏图书』一印,后有『乾学』一印。每卷之末皆题『杭州净戒院新印』七字。犹南宋旧刻,盖即士祯所言之本。然仅存九卷,末有洪武丁已沈新民『跋』,称其:“第十卷,载阴谋家本缺,今存者六十四篇”云云。是佚其一卷,而反多一篇。与蕤『序』六十三篇之数不合。然勘验所存,实为篇六十有四,疑蕤『序』或传写之讹也。
第一卷八篇题曰:『文上』
第三卷四篇题曰:『文下』
第二卷四篇则有子目无总题,以例推之,当脱『文中』二字。
《长短经》(〖唐〗赵蕤撰)原文(『石然书屋』整理)4
第四卷一篇题曰:『霸纪上』
第五卷一篇论七雄之事,题曰:『霸纪中』
第六卷一篇论三国之事,亦无总题,以例推之,当脱『霸纪下』三字。
第七卷二篇题曰:『权议』
第八卷十九篇题曰:『杂说』
第九卷二十四篇题曰:『兵权』
第十卷所谓『阴谋』者,则今不可考。篇中注文颇详,多引古书,盖蕤所自作。注首或标以『议曰』二字,或亦不标。体例不一,亦未详其故也。
刘向序《战国策》,称或题曰:『长短』。此书辨析事势,其源盖出于纵横家,故以『长短』为名。虽因时制变,不免为事功之学。而大旨主于实用,
非策士诡谲之谋。其言故不悖于儒者,其文格亦颇近荀悦《申鉴》、刘邵《人物志》,犹有魏晋之遗。唐人著述,世远渐稀。虽佚十分之一,固当全璧视之矣。
乾隆四十二年六月恭校上
总篡官臣纪昀、臣陆锡能、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