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92900000003

第3章

是年,板桥父挚友朱子功八十二岁寿辰,板桥为作《行书恭祝子功八十二寿通屏》一二幅,叙及两家世谊。

《行书恭祝子功八十二寿通屏》:「东海之滨,有君子焉,姓朱氏,人称子功先生,盖予先君子之良友而愚小子之父执也。……先君子馆西团,常过小海造先生之庐而谒焉。其心慕口诵,为予小子言者历历也。东海之风,亦于斯一变矣。今嗣麟标、丹五两世兄,幼与予善,迄今廿有余载,其人敛英才于学力,浑义勇于从客,所见者大,所识者远也。其孙秉琳如芝草五色而日,兰芽初茁而带露也。盖先生之孝友德让足以动天而报以后人,有以夫!雍正十一年,先生八十有二,子始克祝于其家,请先生而谒焉。其气清貌古,意浑神闲,益信先君子之言不谬。而两世兄之根柢深而枝叶茂也。……」

得友人程羽宸资助赴焦山读书,准备应试。

《怀程羽宸》:「余江湖落拓数十年,惟程三子鵔奉千金为寿,一洗穷愁。羽宸其表字。 世人开口易千金,毕竟千金结客心。自遇西江程子鵔,扫开寒雾到如今。十载音书迥不通,蓼花洲上有西风。传来似有非常信,几夜酸辛屡梦公。」

五月,续修《大清会典》成。

是年,罗聘(一七三三~一七九九)生。

雍正十二年甲寅 一七三四 四十二岁

七月九日,有感于顾世永代弟买妾事,作《为顾世永代弟买妾事手书七律一首》。

诗曰:「一夜花枝泣别离,东风无复订佳期。樱桃熟后凭人摘,梅子酸时只自知。何幸荆钗完夙契,免教破镜惹相思。人间处处风波在,莫打鸳鸯与鹭鸶。 德远老亲台老年翁为其弟世美买妾,既成价矣,闻其有夫,即还之,不责其值,且赠以金。此义举也。中尊汪夫子既旌其庐,复歌咏其事。燮不揣固陋,赋诗谨和。时雍正十二年七月九日也。」

作《怀舍弟墨》诗,以志堂兄弟手足之情谊。

诗曰:「我无亲兄弟,同堂仅二人。上推父与叔,岂不同一身!一身若连枝,叶叶相依因。树大枝叶富,树小枝叶贫。况我两弱干,荒河蔓草滨。走马折为鞭,樵斧摧为薪。含凄度霜雪,努力爱秋春。我年四十二,我弟年十八。忆昔幼小时,清惧欠肥肭。老父酷怜爱,谓叔晚年儿。饼饵拥其手,病饱不病饥。出门几回顾,入门先抱持。年来父叔殁,移家僦他宅。幸有破茅茨,而无饱糠核。老兄似有才,苦不受绳尺。贤弟才似短,循循受谦益。前年葬大父,圹有金虾蟆。或云是贵征,便当兴其家。起家望贤弟,老兄太浮夸。家贫富书史,我又无儿子。生儿当与分,无儿尽付尔。离家一两月,念尔不能忘。客中有老树,枝叶郁苍苍。东枝近檐屋,西枝过邻墙。两枝不相顾,剪伐谁护将?感此伤我怀,苦乐须同尝!」

是年,金农客扬州,始留髯,人称「髯金」。

是年,扬州梅花书院落成。

雍正十三年乙卯 一七三五 四十三岁

二月,游扬州北郊时,于玉勾斜饶家与饶五姑娘一见钟情,遂介赠《西江月》词为媒定情,并书《道情十首》赠之。

《西江月》词曰:「微雨晓风初歇,纱窗旭日才温。绣帏香梦半蒙腾,窗外鹦哥未醒。 蟹眼茶声静悄,虾须影轻明。梅花老去杏花匀,夜夜胭脂怯冷。」

夏,重游设塾之真州江村,作《仪征县江村茶社寄舍弟》。

五月二十四日,作《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

六月十日,作《焦山双峰阁寄舍弟墨》。

八月,被聘赴杭州任浙江乡试提调监试(此职为外帘官)。由杭返扬,与李道及赴浙事,因合作诗画。

乾隆元年板桥题雍正十三年十二月李《三清图轴》:「雍正乙卯,余分校浙闱,得外帘,同人皆怅怅不乐,因解之曰:『孤山探梅,不胜于区区桃李。』……归而语复堂先生,先生曰:『吾为君作红梅夺桃李之色有余矣。子盍题诗以纪其事乎。』乃爰笺书二十八字:『浙江桃李属他人,只有梅花是我春。写取一枝清又贵,夕阳红影出松筠。』」

冬赴京师,准备应会试。

十月,收回前颁《大义觉迷录》。

十二月,《明史》纂成。

乾隆元年丙辰 一七三六 四十四岁

春应礼部试,中贡士;殿试中二甲第八八名进士。欣喜之余,板桥挥毫泼墨,作了一幅《秋葵石笋图》,并题诗其上。

诗曰:「牡丹富贵号花王,芍药调和宰相祥。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

得中进士后,板桥之出仕情态呈露于《呈长者》、《读昌黎上宰相书因呈执政》等诗中。但一时授官无望,遂与任陈晋入顺天学政崔纪文幕。

在此期间,与伊福纳、无方上人、青崖和尚、仁公、起林上人、图清格、侯嘉璠、方超然、胡天游、娄近垣等往还唱和。

程羽宸至扬州得知板桥与饶五姑娘事,慷慨解囊,以五百金授饶氏为聘资。

卢见曾任两淮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旋被劾;高凤翰因卢见曾案亦被劾。

是年,扬州重建平山堂。

三月,颁《十三经》、《二十一史》于各省府、州、县学。

九月,召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帝亲试一七六人于保和殿,取中一五人。

是年,清廷召开《三礼》馆;又命纂修《礼书》。

乾隆二年丁巳 一七三七 四十五岁

南归扬州。

正月七日,作《行书道情十首卷》,赠勉友人西峰。

其序、跋云:「暑往寒来春夏秋,夕阳西下水东流。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列位晓得这四句诗是那里的?是秦王苻坚墓碑上的。那碑阴还有《敕勒布歌》。无非慨往古之兴亡,叹人生之奄忽,凄凄切切,悲楚动人。那秦王苻坚也是一条好汉,只因不听先臣王猛之言,南来伐晋,那晓得八公山草木皆兵,一败而还,身死国灭,岂不可怜!岂不可笑!昨日板桥道人授我《道情十首》,倒也踢倒乾坤,掀翻世界,唤醒多少痴聋,打破几场春梦。今日闲暇无事,不免将来歌唱一番,有何不可。……雍正三年岁在乙巳,予落拓京师,不得志而归,因作《道情》十首,以遣兴。今十二年而登第,其胸中犹是昔日萧骚也。人于贫贱时,好为感慨。一朝得志,则讳言之,其胸中把鼻安在!西峰老贤弟从予游,书此赠之。异日为国之柱石,勿忘寒士家风也。乾隆二年人日,板桥居士郑燮书并识。」

复得程羽宸资助五百金,与饶五姑娘成婚。

是年,乳母费氏去世。板桥作《乳母诗》以志其哀。

《乳母诗》有云:「平生所负恩,不独一乳母。长恨富贵迟,遂令惭恧久。黄泉路迂阔,白发人老丑。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

高凤翰罢官,寓扬州长寿庵。

是年,卢见曾罢官。

乾隆三年戊年 一七三八 四十六岁

与金农游扬州,甚得山水之趣。

金农《冬心先生画竹题记》:「十年前予与先后游广陵,相亲相洽,若鸥鹭之在汀渚也。」

李任山东临淄县知县。

是年,江南大旱。

乾隆四年己未 一七三九 四十七岁

是年,卢见曾复为淮南盐运使。

十月二十日,书《赠卢雅雨诗墨迹》,以志友谊。

诗曰:「扬州自古风流地,惟有当官不自怡。盐米囊销岁月,崖花涧鸟避旌旗。先生德泽原沦髓,此日宽闲好赋诗。试把青鞋踏隋苑,壶浆献出野田儿。龙标格韵青莲笔,复以精华学杜陵。吟撼夜窗秋纸破,思凝寒涧晓星澄。楼头古瓦疏桐雨,墙外清歌画舫灯。历遍悲欢并喧寂,心丝袅入碧云层。宦途翻覆总埃尘,策足何须要路津。世外清标能寿国,古来高爵不荣人。去毛折项葫芦熟,赤足蓬头婢仆真。从此飞腾附霄汉,相期努力继先民。何限鹓鸾供奉班,惟予引对又空还。旧诗烧尽重誊稿,破屋修成好住山。自我鹅群教幼妇,闲拈玉笛引双鬟。吹虚更不劳前辈,从此江南一梗顽。乾隆四年十月廿日,恭赋七律四首,奉呈雅雨山人卢老先生老宪台,兼求教诲。板桥后学郑燮。」

是年,袁枚成进士。

李调署山东滕县。

是年,殿版《二十四史》刻成。

乾隆五年庚申 一七四○ 四十八岁

与沈心定交于金农寓楼。

六月十八日,为秉钧作《行书节录怀素自叙轴》。

六月二十二日,为图清格《兰石轴》作题。

题曰:「牧山雅人,文公韵士,如兰如石,相得益章。往余在京师,遇牧山,极道文公不置;及来扬,遇文公,又道牧山不去口。余以非材谫陋,得二公雅爱,且喜且惭,亦如苔斑墨汁,乱点于幽兰怪石间也。 板桥弟郑燮。乾隆五年六月廿有二日。」

九月初一日,为董伟业《扬州竹枝词》作序。

十一月十二日,自题所作《芝兰轴》。

题曰:「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不不闻也,闻之久与俱化也,日与士人君子相磨切,岂复有不善之事乎?画芝兰如见君子逊逊室中,屋室俱美。 板桥郑燮。乾隆五年十一月十有二日写于扬州寓斋。」

十一月,《大清律令》、《大清一统志》修成。

乾隆六年辛酉 一七四一 四十九岁

作书予堂弟墨,表明自己何以好骂「秀才」。

《淮安舟中寄弟墨》:「以人为可爱,而我亦可爱矣;以人为可恶,而我亦可恶矣。东坡一生觉得世上没有不好的人,最是他好处。愚兄平生漫骂无礼,然人有一才一技之长,一行一言之美,未尝不啧啧称道。橐中数千金,随手散尽,爱人故也。至于缺阨危之处,亦往往得人之力。好骂人,尤好骂秀才。细细想来,秀才受病,只是推廓不开,他若推廓得开,又不是秀才了。且专骂秀才,亦是冤屈。而今世上那个是推廓得开的?年老身孤,当慎口过。爱人是好处,骂人是不好处。东坡以此受病,况板桥乎!老弟亦当时时劝我。」

九月,入京候补。

在京师期间,得到慎郡王允禧的礼遇。

《板桥自序》(乾隆二十五年作):「紫琼主人极爱惜板桥,尝折简相招,自作骈体五百字以通意,使易十六祖式、傅雯凯亭持以来。至则袒而割肉以相奉,且曰:『昔太白御手调羹,今板桥亲王割肉,后先之际,何多让焉!』」

二月,颁《钦定四书》于官学。

乾隆七年壬戌 一七四二 五十岁

春,铨选得范县令(兼署朝城县)。

将赴任,作《将之范县拜辞紫琼崖主人》,答谢慎郡王允禧知遇之恩。

写刻慎郡王《随猎诗草》、《花间堂诗草》成,于六月二十五日为之作跋。

是年,订定所作《诗钞》、《词钞》,手写付梓,由门人司徒文膏刻版。

《刘柳村册子》:「四十举于乡;四十四岁成进士;五十岁为范县令,乃刻拙集,是时乾隆七年也。」

乾隆八年癸亥 一七四三 五十一岁

春暮,与金农、杭世骏等友人在扬州马氏小玲珑山馆聚会。

几易其稿,所作《道情十首》于是年付梓,门人司徒文膏主其事。

七月十八日,作《破格书王羲之兰亭集序》,并作题跋。

跋云:「黄山谷云:世人只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可知骨不可凡,面不足学也。况兰亭之面,失之已久乎?板桥道人以中郎之体,运太傅之笔,为右军之书,而实出以己意,并无所谓蔡、钟、王者,岂复有兰亭面貌乎?古人书法入神超妙,而石刻、木刻千翻万变,遗意荡然。若复依样葫芦,才子俱归恶道。胡作此破格书以警来学,即以请教当代名公,亦无不可。 乾隆八年七月十八日,兴化郑燮并记。」

作《止足》诗。

诗曰:「年过五十,得免孩埋。情怡虑淡,岁月方来。弹丸小邑,称是非才。日高犹卧,夜户长开。年丰日永,波淡云回。乌鸢声乐,牛马群谐。讼庭花落,扫积成堆。时时作画,乱石秋苔。时时作字,古与媚皆。时时作诗,写乐鸣哀。闺中少妇,好乐无猜。花下青童,慧黠适怀。图书在屋,芳草盈阶。昼食一肉,夜饮数杯。有后无后,听已焉哉!」

杭世骏于二月考选御史对策中,因主张「天下巡抚汉满参半」被革职。是年,板桥致书杭世骏以示慰问。

《与杭世骏书》:「君由鸿博,地处清华,当如欧阳永叔在翰苑时,一洗文章浮靡积习,慎勿因循苟且,随声附和,以投时好也。数载相知,于朋友有责善之道,勿以冒渎为罪,是所冀于同调者。堇浦词兄,燮顿首。」

是年,金农与杭世骏、丁敬等于杭州结诗社。

十一月,命山东将养椿蚕、柞蚕之法移咨各省,依法喂养以收蚕利。

乾隆九年甲子 一七四四 五十二岁

饶氏育一子。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六月十五日作)、《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作于是年。

作有《范县诗》、《送陈坤秀才入都》、《登范县城东楼》等诗。

乾隆十年乙丑 一七四五 五十三岁

呈诗姚太守以明志。

《范县呈姚太守》:「落落漠漠何所营,萧萧澹澹自为情。十年不肯由科甲,老去无聊挂姓名。布袜青鞋为长吏,白榆文杏种春城。几回大府来相问,陇上闲眠看耦耕。」

作有《怀扬州旧居即李氏小园,卖花翁汪髯所筑》、《姑恶》、《怀李》、《署中示舍弟墨》、《破衲》、《扬州福国和尚至范赋二诗赠行》等诗;作《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悠悠漫仙

    悠悠漫仙

    一只萌系的小龙,遇到一只狡猾而且腹黑的狐狸,没有大起大落的伤悲,只有平平淡淡的故事。
  • 僧伽斯那所撰菩萨本缘经

    僧伽斯那所撰菩萨本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特警王妃:腹黑王爷你被捕了

    特警王妃:腹黑王爷你被捕了

    特警叶笙一朝身穿到不知名异世大陆,女扮男装混入当朝最厉害的“九序阁”查疑破案讨饭吃,谁知高冷的阁长美男太严苛,叶笙好不容易通过测试却捞得个扫地职位……好嘛,本来就够倒霉了,超级神偷、青楼头牌、镇国将军还时不时来捣乱,虽说一个个长得貌美如花,但人家还是喜欢初穿第一天遇到的异瞳美男小王爷,恩恩,毕竟被他看光光过。啥?小王爷其实是个腹黑?天杀的……
  • 天龙2.0抽奖系统

    天龙2.0抽奖系统

    白晓峰曾经捡到天龙戒,一次意外发现了天龙戒的秘密!
  • 一声婴哭鬼降临之少女捉鬼师

    一声婴哭鬼降临之少女捉鬼师

    (绝对恐怖文章开头为了不啰嗦和省略无关紧要的所以写的有点潦草不过后面会写的很详细因为工作原因更新不快请慢看)无人半夜的灯滴血午夜惊魂(灵猫转世一声婴哭百鬼降临一个村庄因为她的到来全村人一夜惨死影子脱离身体把自己推下山崖却离奇穿越来到异世后却屡遇灵异之事校园灵异事件鬼婴楼穿越两世遇到同一个面孔的人是分身还是同人?很久以后她才知道原来和自己住一房子的外表和人无异却全都是比死人更加渴望吸生人的血,为了和正常人一样而压抑自己的吸血鬼
  • 倾城穿越:琴音大小姐

    倾城穿越:琴音大小姐

    一朝穿越,她苏苒摇身一变成如玉般美人,却是世人皆知的废材,再好看也不过是花瓶一个!弱柳扶风的白莲花庶妹,空有好皮囊却是人渣四皇子对她厌恶之极。却不料她苏苒摇身一变成为天才美人.
  • 白日林夕

    白日林夕

    高中时代写的,一个中学生对世界的思考和迷茫,一场满载青春梦想的奇幻之旅。
  • 亚伯的魔法工业化

    亚伯的魔法工业化

    一位名叫亚伯的普通少年,来到繁华的都市,却因机缘巧合获得了一本来自异世界的神秘书籍《大英百科全书》自此开启了魔法的新纪元,也带来了魔法的工业大革命,并借此荡平叛乱击溃异族,创建了让后人仰望的伟大功绩。
  • 中华秦始皇

    中华秦始皇

    炎黄子孙,生生不息,世代传承。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不尽不竭。在这恢弘壮观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伟大人物灿若繁星、不胜枚举。在这群星璀璨的历史长河中,秦始皇无疑是其中一颗,极为光彩夺目的耀眼巨星,中华民族的骄傲。历史明确的告示后人,秦始皇顺应时代发展,引领中华民族,跻身于同时期世界文明进步的前列。创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坚实基业。秦始皇于中华民族功勋卓著,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然而,历代后人对秦始皇确是荣毁参半。褒者寡,贬者众。秦始皇果真暴戾残虐吗?平定天下诸侯、六国废君或降或俘,无一人被诛杀。追随相助秦始皇的文臣武将,无一人死于秦始皇之手。纵观历史,历代帝王如秦始皇者几乎没有,秦始皇果真峻法严刑吗?严密法治是社会进步的表象,时代发展的必然。
  • 穿越之数码宝贝

    穿越之数码宝贝

    主角在不同的数码世界里的故事罢了。新人新书,心血来潮的绝世深坑,入内请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