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87000000001

第1章

东都沙门(宝臣)述

达磨西来。本自不立文字。楞伽东付。以印传佛心宗。虽丛林此话大行。而衲子犹患幽眇。粤有实叉难陀大德。出于李唐久视年间。互收三翻之品题。证足一经之妙理。方诸前古。文敷畅而义昭然。直使后来。力不劳而功必倍。当时称为大备。诂释未见其人。(宝臣)辄集数注之旧书。移作七轴之新说。补苴罅漏。考实阙疑。正为农马知专。敢效珍珠自炫。庶学道之士尽观其致焉

新译大乘入楞伽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制

盖闻摩罗山顶。既最崇而最严。楞伽城中。实难往而难入。先佛弘宣之地。曩圣修行之所。爰有城主。号罗婆那。乘宫殿以谒 尊颜。奏乐音而祈妙法。因鬘峰以表兴。指藏海以明宗。所言入楞伽经者。斯乃诸佛心量之玄枢。群经理窟之妙键。广喻幽旨。洞明深义。不生不灭。非有非无。绝去来之二途。离断常之双执。以第一义谛。得最上妙珍。体诸法之皆虚。知前境之如幻。混假名之分别。等生死与涅槃。大慧之问初陈。法王之旨斯发。一百八义。应实相而世离间。三十九门。破邪见而宣正法。晓名相之并假。袪妄想之迷衿。依正智以会如如。悟缘起而归妙理。境风既息。识浪方澄。三自性皆空。二无我俱泯。入如来之藏。游解脱之门。原此经文。来自西国。至若元嘉建号。跋陀之译未弘(刘宋初译四卷本)。延昌纪年。流支之义多舛(后魏次译十卷本)。朕虔思付嘱。情切绍隆。以久视元年岁次庚子林钟纪律炎帝司辰。于时避暑箕峰。观风颖水。三阳宫内。重出斯经。讨三本之要诠。成七卷之了教。三藏沙门于阗国僧实叉难陀大德。大福先寺僧复礼等。并名追安远。德契腾兰。袭龙树之芳猷。探马鸣之秘府。戒香与觉花齐馥。意珠共性月同圆。故能了达冲微。发挥奥赜。以长安四年正月十五日。缮写云毕。自惟菲薄。言谢圭璋。顾四辨而多惭。瞻一乘而罔测。难违缁俗之请。强申翰墨之文。词拙理乖。弥增愧恧。伏以。此经微妙最为希有。破重昏之暗。传灯之句不穷。演流注之功。涌泉之义无尽。题目品次。列于后云

大乘入楞伽经 题标说经之所。曰楞伽者。此云难往也。谓众宝所成。光映日月游空夜叉所居。此城在摩罗山顶。其山高峻。下瞰大海。傍无门户。得神通者。堪能升往。乃表心地法门。无心无证者。方能入也。下瞰大海。表其心海本自清净。因境风所转。识浪波动。欲明达境心空。海亦自寂。心境俱寂。事无不照。犹如大海无风。日月森罗。焕然明白。此经直为上根。顿说种子业识。为如来藏。异彼二乘灭识趣寂者故。亦为异彼权教修空菩萨空增胜者故。直明识体本性全真。便明识体即成智用。如彼大海无风。即境像便明。心海法门。亦复如是。言经者。梵音修多罗。此云契经也。契谓契法契机。若独契其法。则法不应机。独契其机。则机不达法。经谓常也。以贯摄为义。显乎前圣后圣所说皆然故言常。持谛理而不忘故云贯。总群生而教之故曰摄。又云如织经焉。纬而成之。在乎其人

大唐三藏于阗国实叉难陀译 按唐敬爱寺译经沙门智严所注。此经刘宋译本。其首序云。梵文广略。通有三本。广本十万颂。次本三万六千颂。略本四千颂。此方前后凡四译。皆是略本四千颂文。一本旧阙。大藏中现存三本者。刘宋元嘉十二年中。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于金陵草堂寺。译成四卷。唯一品来文未足。题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在身字函)。二者后魏三藏菩提流支。延昌二年。于洛阳汝南王宅及邺都金华寺。兼补阙文。凡三品经译成一十卷。分为十八品。题曰入楞伽经(在发字函)。三者唐久视初。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沙门复礼等。既译毕华严新经(八十卷者是)。而见此经前译两本烦略未驯。意重润色以广流通。续奉诏再译。遂于嵩岳天中兰若。会三本文(上二本并一梵本)。勒成七卷。凡一十品。题曰大乘入楞伽经(在四字函)。故御制序云。元嘉建号。跋陀之译未弘。延昌纪年。流支之义多舛。今此注者。正释唐本。仍将流支所译余八品题。如次间入注文。经中亦成一十八品。庶知文有始终。理无二致。读者易晓 或谓。学者以为远磨所指唯四卷。较诸七轴之多。且易为力。殊不知首经初译。文字简古。首尾文阙。洪儒硕德。尚且病其难于句读。序引题跋。自有明文(苏东坡元丰间。为张文定公写此经四卷本自作跋云。楞伽义趣幽眇。文字简古读者或不能句。蒋颖叔为首序亦云。之奇常苦楞伽经难读。则余人可知)。斯经参同三本。得其纯全句义昭著。试发而读之。则知思过半矣

罗婆那王劝请品第一

自下正释经文义。分为三。谓序正流通也。此品即序分。从问答品。讫广重颂。凡十七品。名正宗分。最后一颂。名流通分。初四卷本。此一品经全阙。独首有六行余文。以为略序。言罗婆那者。未见正译。即夜叉王也。劝请如来入宝山中说自证法。复请大慧菩萨而为启问之首。故言劝请。言品者。义类同者聚在一段。故名品。是经总四千颂。有一十八品。此品建初。故云第一

如是我闻 举所闻之法体也。谓如是一部经义。我昔亲从佛闻。故佛地论云。传佛教者。言如是之事。我昔曾闻。此总合释信闻也 若离释之。如是者。信成就也。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经无丰约。非信不阶。故称如是。有云。圣人说法。但为显如。唯如为是。又云。如者当理之言。智者无非之称。今则云。如即真空。是即妙有。既无有外之真故。空而非断。无真外之俗故。有而非常。即对破权宗邪宗。以彰中道。故云如是 我闻者。闻成就也。将欲传之于未闻。若有言而不传。即为虚设。不在能说。贵在能传。故次明我闻也。我即文殊阿难。五蕴假者。云何称我。我有四种。一凡夫遍计。二外道宗计。三诸圣随世假分宾主。四法身真我。今是后二。无前二种凡外计我。我既无我。闻亦无闻。从缘空故。不坏假名。即不闻闻尔。若约此经旨趣。即传法菩萨。以我无我不二之真我。而闻真俗无碍之法门也

一时佛 言一时者。时成就也。时者亦随世假立时分也。一者拣异余时。如来说经。时有无量。不能备举。一言略周。故云一时。即法王启运嘉会之时也。佛者主成就也。梵音佛陀。此云觉者。谓自他觉满之者。起信论云。所言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则以无念。名之为觉。然有三义。一自觉。觉知自心本无生灭。二觉他。觉一切法无不是如。三觉满。自他理圆称之为满。故知有念即不名觉。起信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无始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又云。若有众生。能觉无念者。即为向佛智故

住大海滨摩罗山顶楞伽城中 此处成就也。真身无在而无不在。故次辨之。言大海滨摩罗山顶者。通举说处也。此山在大海中。高五百由旬。非神足力。皆不能到。楞伽者。别举说场也。此云难往。义见前题。言中者。佛好中道升中天降中国中夜灭。皆表中道也。今处城中。说自证法中道义也

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 众成就也。从假入空观。偏破生死。即先列声闻也。从空入假观。偏破涅槃。即后列菩萨也。二边既离。则中道现前。大比丘者。具五义故。一名怖魔。二名乞士。三名破恶。四名净命。五名名字僧。大菩萨者。具云菩提萨埵也。菩提此云觉。即所求佛果。萨埵此云有情。即所化众生。又云此求菩提之有情也。俱者一时一处也。是谓六义圆成。三疑顿息

其诸菩萨摩诃萨悉已通远(至)为其上首 此赞菩萨德也。摩诃大也。言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者。是四妙门。摄世出世一切诸法。下正宗分。备明此义也。悉已通达者。言诸菩萨悉已究竟通达此法无碍也 善知境界自心现义者。谓三界依正迷悟生死境界。唯是自心现义。诸菩萨善能如实了知。不从外得也 游戏无量自在三昧神通诸力者。谓游戏自心所现无量自在解脱。三昧正受。六通十力也。曰游戏者何也。谓已得无量自在。既神且通。忘已任物。彼此无滞。则处处有乐。故曰游戏也 随众生心现种种形方便调伏者。谓随众生心。即是自心现境界中。众生既殊。心色亦异。随类示现。方便调伏也 一切诸佛手灌其顶者。是皆行穷十地。蒙灌顶加。言位尊也。皆从种种诸佛国土而来此会。大慧菩萨为其上首者。谓有大神德。从异方来。上首菩萨具大智慧。故云大慧。上通明证信序竟

尔时世尊于海龙王宫说法(至)开示此法 从此至品终。别明发起序也。言世尊者。谓具上如来等九号。为世所尊也。梵谓色界梵王。释即帝释。为欲界主。护世谓四天王。诸天龙等者。即天龙八部也。如来即诸法如义。应正等觉者。谓正觉即自心如理智。妙观真谛也。等觉即自心如量智。遍观俗谛也。是谓佛佛祖祖。唯以自一念心。照真达俗。成无上觉。故云昔诸如来应正等觉也。余义如文可知

尔时罗婆那夜叉王(至)于长夜中得大饶益 言夜叉王承佛神力。见海波浪不能现像。观其众会。如来藏识真如性海。亦复如是。为于无明境界风动。转识浪生。不能发现无边德用。即起欢喜心。当诣请佛入此城中发扬是事。令诸众生无明风息识浪不生。心海澄清无德不现也

作是语已即与眷属(至)于中说偈而赞佛曰心自性法藏无我离见垢(至)一心愿听法 大青因陀罗宝。含诸物像。对即变应。是夜叉等所持乐器。皆是此宝。而又间错以琉璃等宝。缠裹以无价上衣。音声美妙节奏相和。中说三偈而赞于佛。初一偈上三句正赞所证真心自性。是诸法藏。从本已来。具足无量性功德故。无二我执。离五见垢。唯佛与佛乃能证知。第二一偈赞请佛入城。上三句如次赞三身。第四一句正请。第三一偈叙昔佛菩萨皆曾住此城。世尊亦应尔。我等愿听法

尔时罗婆那楞伽王(至)复以歌声而说颂言世尊于七日住摩竭海中(至)唯愿哀纳受 时罗婆那王。上以乐音赞请佛。此复以歌声说偈请佛者。表情无情同也。对佛称已名。我是罗刹王十首罗婆那者。谓罗刹王。表诸众生根本无明郎主也。十首表利钝十使由无明生。是一切尘劳烦恼之首也。愿佛摄受我所有诸众生。我宫殿彩女。乃至身给侍。唯愿哀纳受等。如经自明。大意即表能达无明实性即是佛性。内外尘劳。一切烦恼。自然随顺正遍知觉。故云给侍纳受也。言以都咤迦音及喻娑剌那者。未见正译。摩诃衍者。此云大乘

尔时世尊闻是语已(至)作是语已默然而住 佛语夜叉王。许受彼请。故默然而住

时罗婆那王即以所乘妙花宫殿(至)甚深之法 言佛及诸菩萨。受供养已。各为略说甚深法要

时罗婆那王并其眷属(至)而劝请言我今请大士奉问于世尊(至)一切诸过失 彼王复供养大慧菩萨。请为我等及诸菩萨。奉问如来自证智法。离诸过失。入佛智地

尔时世尊以神通力(至)皆于空中隐而不现 言如来以神通力。复于彼山。化现如上依正重重无尽境界。乃至空中隐而不现。一如华严会中。弥勒弹指。楼阁门开。善财入已。见彼庄严大楼阁中。而有无尽百千楼阁。广大庄严。亦复如是。彼无尽百千楼阁中。一一各有无尽百千楼阁。一一楼阁前。各有弥勒菩萨。一一弥勒菩萨前。各有善财童子。一一善财童子。皆悉合掌在弥勒前。乃至从三昧起。忽然不见。此二皆表超情离见。广大自在。无障碍法界也。即诸佛与众生交彻。净土与秽土融通。法法皆更互庄严。尘尘悉遍含法界。相入相即。无尽重重。令其悟修圆明证入矣

罗婆那王唯自见身(至)为如烟焰旋火轮耶 诸法既隐。楞伽王唯见自身。住本宫中。此明不离当处也。作是思惟。即起寻伺观也。谛观诸法。谁说谁听。为是何物。觅诸法相。了不可得

复更思惟一切诸法(至)不起分别是则能见 复更思惟。正念观察。得如实观。了诸法性。无能无所。无见无闻。是名真实见也

时楞伽王寻即开悟(至)入如来藏趣于佛地 此明夜叉王。由如实观。寻即开悟。证唯自心。住无分别智也。所谓得如实见。不随他悟者。言迷悟多岐。亦无别法。迷时迷境为物。悟时了境即心。悟即觉迷。非别有一悟而从外来。故云不随他悟也。能以自智。善巧观察。永离臆度邪解者。谓理则顿悟乘悟并消。若作胜解即堕群邪。唯以善巧智观察。即无胜解之心耳。善达方便巧知诸地上增进相者。谓既如实悟。复达善巧方便。则诸地始终。永无委曲相也。故乐远离心识妄见。直趣佛地。三相续义。如下广明

闻虚空中及宫殿内(至)应如是见一切诸法 言夜叉王既开悟。虚空宫殿。为之赞可。言应如是学应如是见。如是者。随顺如实之辞也。许其此学此见皆如实故。诸佛如来见一切法。亦同如是见也。前来既以化境为说法。此复以宫殿为赞可何也。岂非发真归源。虚空宫殿。自然消殒。色空依正。同一法界。讵能尔也

若异见者则是断见(至)亦不应住六定等中 此明种种劝其离异见。若异见者。则是断见。谓若异此如实之见。则为断灭见也。汝应永离心意意识。应勤观察一切诸法者。言自证法。非心意识境界。故当远离之。勤观察者。当如理观察一切法性也。应修内行者。当潜行密用也。莫着外见者。即下所谓二乘外道句义境界也。围陀诸见者。即外道婆罗门。遵奉梵天所说四围陀书。可十万偈。咸口相传。不书皮贝。亦不应住六定等中者。即外道异计。欣厌六行伏惑等定也。如一种外道。计第四禅无想一天为涅槃。而于欲界。修无想定。厌下三禅及于欲界为苦粗障。欣上无想天是净妙离。故得下三禅及欲界惑伏而不行。命终即生无想异熟。经五百劫。还即堕落流转生死。如是等六行伏惑邪定。皆不应住耳

若能如是即是如实(至)于性空中乱想分别 言若不着二乘外道诸见。方能如实修行。摧破他论恶见。及舍我执等。能以妙慧转所依识者。即四智转八识也。入如来自证地者。言与诸佛同得同证也。善修三昧三摩钵底者。三昧此云正定。亦云正受。为正定不乱。能受诸法。净持简择故。又以无境可动。名为正定。无物可受名为正受。三摩钵底。此云等至。为正定能发生正慧等持诸法至胜位故。此法宜善修也。外道执我见有我相及实。求那取著者。求那此云功能。谓外道执有我相。及四大蕴界处。有实功能。取着色声香味触法。及二乘见有十二缘。不了性空。于中乱想分别。故劝于此莫生外道取着。及二乘妄想也

楞伽王此法殊胜(至)如是思惟乃是见佛 所谓此法者何法。为自心住无分别法也。殊胜非昧劣法。方能成就自证圣智也。于诸有中受上妙生者。谓能证此殊胜法。必能于诸有中。上品受生。不趣下劣也。所谓破无明翳。灭识波浪者。无明能障蔽慧目。业识波浪。能鼓动心源。此大乘行能破灭之。识性二义者。为外道既执着我见。于异论中。不能演说离见识性法非法义也。汝先见佛如是思惟者。言夜叉王。汝先见佛。能如实思惟此义。乃是真见佛之见也

尔时罗婆那王复作是念(至)如是等事悉无有别 言夜叉王复念愿得重见如来。佛即知含当悟深法。复现其身。令所化事如本不异。彼遍一切。无尽重重。时十首王。自见其身。遍诸佛前。悉有大慧。夜叉围绕。说自觉圣智所证之法。亦见一切佛刹。如是等事。与前无别

尔时世尊普观众会(至)楞伽山顶欣然大笑 此明如来普观众会。欲为说法。言慧眼非以肉眼者。为肉眼碍而非通故。不能普观。故以慧眼观之。于其眉间髀胁腰颈及以肩臂德字之中。一一毛孔皆放光明者。如来凡放光必表法。非苟然也。今此会。眉间七处俱放光明。岂非表圆明中道。离遍计依他。成就众德乎。时虚空中释梵诸天。遥见如来坐如妙高楞伽山顶。欣然大笑。笑非无所以也

尔时诸菩萨及诸天众(至)观罗婆那念如实法 是时菩萨及诸天众。咸念如来何因缘故。欣然而笑。身放光明。入三昧乐。周旋回顾。观夜叉王。疑必有以也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至)及诸外道皆不能测 言大慧知菩萨众会之心。及观未来一切众生迷惑执取。为断彼疑。而问于佛。佛叹善哉。为利自他。能起是问。谓夜叉王。曾问过去诸佛是二种义。今亦欲问。未来亦尔。二乘外道。所不能测。既已曾问。今复欲问。未来亦尔。于是二义。果诚不知耶

尔时如来知楞伽王(至)梵释天等所未曾见 明是时如来知楞伽王欲请问。告其速问。欲解释满其愿。言善知诸地者。即知初地乃至不动善慧法云及佛地也。修习对治证真实义者。即于诸地加功用行。治所治障不遭邪路也。于大宝莲花宫中。三昧水灌其顶者。谓行与佛同。为法王子入灌顶住也。佛复教其起一平等行。及无量差别行。定当得如上所说境界。唯汝楞伽王亲证所能得之。非二乘外道释梵所能见也

尔时楞伽王蒙佛许已(至)汝应问我当为汝说 言楞伽王蒙听许。即化妆严供具。所谓种种华香幢幡幰盖璎珞。即庄严诸具。幰即帐属也。又化欲界所有。及过天龙等世间诸佛国土。所有乐器。以为供养。表其敬法也。复于虚空中。雨诸供养。从空而下。表其请法谦下恭敬也。言过去如来已为我说者。明三世如来同一法也。世尊。变化如来所说二义。非根本佛说者。谓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故欲世尊根本佛为说也。世尊告言。当为说二义也

时夜叉王更着种种(至)法性如是云何可舍 此正问如来法与非法二义。云何可舍也。前以庄严具供养。此复以庄严具。严身何也。此表进问威仪不敢轻易。余义经文自明

尔时佛告楞伽王言(至)无量差别外法如是 此正答前问。如来先举瓶等无常。及焰火性种子生芽三喻以明法与非法差别之相。使其易明

内法亦然谓无为缘(至)当知悉是相分别故 此举三内法合前喻。以无明为缘。合前瓶喻。以诸识。合火性喻。以修观行。合种子喻。然瓶以造作为义。由无明缘。能造根身器界种种不同。火以熏变为义。由诸识。能熏变一切染净诸法差别。种子以发生为义。由修观行。自智发生。亦复见有差别之相。如是法喻。各有以也。是三法总明二义。悉是相分别故

楞伽王何者是法(至)汝先所问我已说竟 上正答法与非法二义。如经自明。金刚经无著释论即云。法尚应舍者。实相生故。何况非法者。理不应故。亦皆破其有无情见令自证入。如大香象摆坏缰锁自在而去耳。言毗钵舍那者。此云观。举观必同修止。止者梵音奢摩他。偏圆诸教。释义不同。大意谓一念称理。摄散归寂曰止。寂而常照曰观。起信论以此二行。合为一门。共相助成。不相舍离。若止观不俱。则无能入菩提之道。深密经云。众生被相缚。及为粗重缚。要勤修止观。乃尔得解脱。故天台以止观慈悲。导身口意业及誓愿。为安乐行。是皆以止观为能修。万善为所修也。深密楞严涅槃等经。瑜伽起信止观等论。广明其义

楞伽王汝言我于过去(至)以如来藏而为境界 此言如来复为夜叉王征破种种妄分别见。使其离念寂灭发生正见。言楞伽王。汝言我于过去诸如来所。已问是义。彼诸如来已为我说。汝言过去但是分别。未来亦然。我亦同彼。彼诸佛法皆离分别。乃至为令众生得安乐故者。此明过现未来三无差别也。如来以智为身。不可以我人众生相分别乃至离能所分别者。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譬如壁上画众生无有觉知。世间众生亦如是。无业无报。诸法亦然无闻无说。此先举喻。次以法合也。又言譬如有人于水镜中自见其像。于月灯中见影。于山谷中闻响。此皆喻众生以自心取自心。于无色像中起色像执。法与非法分别亦尔。若了虚妄寂灭一缘。生自证智。出是非是。则合如来藏妙净明心以为境界。信哉。此品虽目为正宗之发起。即便能了根本无明。入佛知见矣

大乘入楞伽经问答品第二

将释此品略启五门。一来意二宗趣三解妨难四释名五释文。初来意者。前品序分由致既彰。正宗宜显故此品来也。二明宗趣者。谓一切诸经各自有宗。故先德言承言须会宗。今别明此经宗趣。然下品又云一切法不生。不应立是宗者。斯言遣滞耳。若无宗之宗则宗说兼畅。起信论云。有法能起摩诃衍信根。是故应说。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是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是故知此自性清净圆明真体。德用难思。本来具足悉是一切诸佛众生本所乘之宗。亦是一切。若凡若圣。皆乘此法。到如来地。而为其趣也。但众生不自了知随顺悟入。以诸妄想染污故昏昧劣耳。三解妨难云。梵本既一。何故三师所译品目一多不同答曰天台云。品者或佛自唱。或结集所置。或义译增足。又云夫分经节文悉是先贤兰菊各擅其美。后生不应是非竞诤。无三益。丧一道。三益者。世界等三悉檀也。一道者。第一义悉檀也。是故当知品目离合。或一或多皆方便故。四释品名者。谓此正宗首品。是一经大位总问答也。从集一切法品。初诸识章讫断食肉。凡十四品。名别问答也。谓大慧首以一百八句。同为一结。总问如来。如来一一牒领所问。随句答之。所谓生句非生句。常句非常句。乃至一百八句。皆以非字答之。欲其离念入心真如门也。故云问答品。次经文下即正释文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至)曲躬恭敬而说颂言 摩帝此云慧也。言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即西域仪也。表荷担佛法

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花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自下八颂总叹佛德也。言世间者。众生世间也。叹佛了众生虚假。如空中花故无起灭。谓如来正智观察。不得此众生为有为无。故无缘大悲任运而起。若计有众生而起悲者。名爱见悲也

一切法如幻远离于心识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一切法者。五蕴世间也。谓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一切诸法也。法既如幻。心识亦亡。此叹如来观法如幻以成大悲也

世间恒如梦远离于断常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此总言情器世间也妄计有色。色坏名断。又计有识。识更受生名常。佛知世间如梦所见。即无色识可计断常。是叹如来了二见如梦以成大悲也

知人法无我烦恼及尔焰常清净无相而兴大悲心 烦恼者。烦恼障也。尔焰者。所知障也。由我法执。二障具生。若了二空。障元无有。此叹如来达人法二空。二障清净以成大悲也。问既人法空寂。二障元无。如来云何而兴大悲。答众生不知此理。故迷妄颠倒流转无极。今令众生悟入斯法。是则真实而兴大悲。故净名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则真实慈也

佛不住涅槃涅槃不住佛远离觉所觉若有若非有 对生死说涅槃。对众生说佛。佛知生死如梦无体。故不住涅槃。知众生如空花不实。故不住佛。譬如有病则说药。无病不得说药。故云佛不住涅槃。涅槃不住佛。无佛故无能觉。无涅槃故无所觉。有佛无佛。有涅槃无涅槃。乃至有无等二见。悉皆远离。故云远离觉所觉。若有若非有

法身如幻梦云何可称赞知无性无生乃名称赞佛 大般若云。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性故空。空故无相。无相故无愿。无愿故无生。无生故无灭。是故诸法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常尔故。能达是者名称赞佛

佛无根境相不见名见佛云何于牟尼而能有赞毁 离根境相。出凡圣量。是则名见佛。牟尼此云寂静。离见超情孰能赞毁

若见于牟尼寂静远离生是人今后世离着无所取 言远离生者。离相流注二种生也。一本作寂静离生灭。以是观者名为正观。故云是人今后世离着无所取也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偈赞佛已自说姓名我名为大慧通达于大乘今以百八义仰咨尊中上 大慧自言有大乘机。今以百八义。仰咨尊中上。佛为尊中最上也

时世间解闻是语已普观众会而作是言汝等诸佛子今皆恣所问我当为汝说自证之境界 世间解者十号之一也。上世间生灭如空花等。是佛自证境界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至)以偈问曰 此后凡四十八偈半。问百八句见也。百八种见者。或一句为一问。或两句为一问。或三句为一问。乃至十句为一问。或一句为两问。有广略不同。不可一一如数然此百八门。正问上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度众生对治法门是故大慧。举上与摩帝菩萨游诸佛刹所见之事。故下问山海日月等。即五法中名相妄想。下问诸禅解脱等。即五法中正智如如也

云何起计度云何净计度云何起迷惑云何净迷惑 上二句问妄计度性。起灭染净。下二句问无明缘起。流转还净。如下二种沙门婆罗门中别答

云何名佛子及无影次第 问菩萨何故名佛子。及问真实无相法中因何有次第。既有次第何名无相。言无影者。即无相也。但译文变尔

云何刹土化相及诸外道 问如来在刹土中化众生化相及破诸外道也

解脱至何所谁缚谁能解 问法本无缚而谁求解。既二俱亡复至何所如下一切法深密义。及解义相中别答

云何禅境界何故有三乘 上句问诸禅以何为境界下句问佛乘本一因何而有三乘差别。如下四种禅及三乘一乘觉中别答

彼以何缘生何作何能作 问因缘所起本自无生。若体不生。何有能生因及所作果。如下一切法因缘相中别答

谁说二俱异云何诸有起 上句问诸外道四句妄见。此即举中二句以该上下。如下离一异俱不俱中别答。下句问云何欲色无色三有起也

云何无色定及与灭尽定云何为想灭云何从定觉 上二句问小乘外道四空定。及灭正受。下二句问灭受想定。想受既灭。何因复从定觉。若从定觉。灭义不成

云何所作生进去及持身 问禅定所持神通去住自在也。进名为去。持名为住。如下三种意成身中别答

云何见诸物云何入诸地 问心外无物。云何知见五法三自性等悟入诸地。具诸佛法至如来位。下五法自性诸识无我差别相中别答

云何有佛子谁能破三有何处身云何生复住何处 上二句问诸佛子。谁是破三有生死者。下二句问破三有处。及何身破三有。既破三有。复何处生

云何得神通自在及三昧 问神通三昧以何而得。此征起修因也。如下诸佛有二种持中别答

三昧心何相愿佛为我说 上句问三昧心何相。有相非三昧。下一句结请

云何名藏识云何名意识 此问八识得名所由。下句一本谓云何意及识。如下诸识章别答

云何起诸见云何退诸见 问诸识生住见相。及灭见相。如下二种生住灭中别答

云何姓非姓云何唯是心 问既有三乘五姓之异。云何复说唯是心量。如下五种种姓中别答

何因建立相云何成无我 问建立有相及无我相。如下建立诽谤中别答

云何无众生云何随俗说云何得不起常见及断见 上二句问真谛无。及俗谛有。下二句征问二见何得不起。非有立有名常见。非无立无名断见

云何佛外道其相不相违何故当来世种种诸异部 上二句问云何邪正得不相违。如下佛说生灭无常。外道亦说生灭无常中别答。下句问未来有十八部之差别

云何为性空云何刹那灭 上句问一切法云何性空。如下一切法空无生无二中别答。下句问刹那灭。刹那名念。坏名无常。如下刹那坏相中别答

胎藏云何起云何世不动 上句问依如来藏而有生死。言胎藏者。与生死胎作藏也。如下为我说阴界入生灭中别答。下句问世间诸法体性生灭。何故不动

云何诸世间如幻亦如梦干城及阳焰乃至水中月 问何故说此五喻。为显诸法本离生灭。兴此喻也。如下沙门婆罗门观一切法无自性中别答

云何菩提分觉分从何起 问三十七菩提分法并起处

云何国土乱何故见诸有 上句问名相妄想法中。云何有国土乱。下句问诸法既无体。云何众生而见诸有

云何知世法云何离文字 上句问众生云何觉知世法。如下二种觉智中别答。下句问云何诸法性离文字。如下宗趣相中别答

云何如空花不生亦不灭 问何故说世间如空花不生灭。如下意成法身非生灭中别答

真如有几种诸度心有几 上句问真如有几种。如下七种第一义中别答。下句问诸度心有几。如下六波罗密中别答

云何如虚空云何离分别 上句问谁知诸法如虚空。下句问云何离于妄想分别。如下今当说自性分别相已下别答

云何地次第云何得无影 问诸地次第何得无相。次第当有阶降之殊。如下一切菩萨入灭定次第相续相中别答

何者二无我云何所知净 如下善观二无我。及净自心现流中。别答此二问

圣智有几种戒众生亦然 上句问智差别。令舍劣修胜。如下智识中别答。下句问众生性欲非一。如来制戒有几种

摩尼等诸宝斯并云何出谁起于语言众生及诸物 上二句问宝生所因。下二句问谁起于语言。有情及资具。如下四种言说分别相中别答

明处与伎术谁之所显示 问五明法及世间伎能谁之所作。五明论者。一名内论。一切佛法是也。二名外论。有四种。谓因论。声论。医方论。工巧论。此五各能生智。故云明处

伽他有几种长行句亦然 伽他此云讽诵。长即长篇。句或四言五言

道理几不同解释几差别 问理趣解释几差别。大般若经理趣分。说诸法皆空。无生无灭。无自性性。离一切相。不可愿求。然第一义湛然常住。解深密经应机解释。通说有六。一真义理趣。谓二障净智所行真实。二证得理趣。谓于真义得如实知。三教导理趣。谓自证已开示众生。此三为本。后三解释。四离二边理趣。谓有问言。云何名为真义理趣。应答彼言。非有非无。非常非断。五不思议理趣。谓有问言。云何证得。应答彼言。谓不思议。若于诸法远离戏论。尔时证得真胜义性。故知言说皆非真实。六随众生所乐理趣。谓有问言。云何教导。应答彼言。随诸众生意乐各异。顺彼所欲。方便开示

饮食共谁作爱欲云何起 问饮食爱欲云何生。净名曰。从痴有爱。则我病生

云何转轮王及以诸小王云何王守护 问大小诸王及守国法

天众几种别地日月星宿斯等并是何 问诸天大地及日月星宿。如大集楼炭等经一一广明

解脱有几种修行师复几 问解脱是无学人。修行即是有学人。各有几种。如下须陀洹差别相中别答

云何阿阇[卄/梨]弟子几差别 阇[卄/梨]此云教师。门师设教及弟子禀教

如来有几种本生事亦然 问如来及本生因缘各有几种

众魔及异学如是各有几 魔罗此云能害。凡障善品。能害慧命。皆名为魔。总有四种。谓烦恼魔。死魔。阴魔。天魔。此问诸魔及异学者。欲修行人识生死诸见根本也

自性几种异心有几差别 如下当善知三自性相别答自性。四因缘眼识转已下别答此心

云何唯假设愿佛为开演 问云何诸法是妄想假施设量。下如佛所说。若知境界但是假名。都不可得中别答

云何为风云念智何因起 上句一本作云何空风云。下句问四正念智何因而有。亦云世俗念智

藤树等行列此并谁能作 问蔓草林木无情之物皆谁作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幻临

    幻临

    【幻寂天地,幻灭虚无,幻临帝虚】异者十二天,一三化九阶,四六转三磐,七九历九劫,入十寻魂境,十一坠五险,十二天地间。第一本书,求推荐O(∩_∩)O哈!
  • 花之溪

    花之溪

    并不是所有的青春爱情都轰轰烈烈,并不是每一个故事的主角都是帅哥美女,但是,每个女孩的心底都一定住着一个阳光灿烂的少年,还有曾经那个爱笑的自己……
  • tfboys之十年有你在就不长

    tfboys之十年有你在就不长

    三个女孩跟tfboys从相遇到相识,最后成为恋人的故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英雄联盟之王者再现

    英雄联盟之王者再现

    他曾经是LAL世界联盟赛三连冠队伍LN的王牌中单,他的锐雯曾经拿下过连胜三百盘的无一负的可怕战绩。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的时候,他却不知为何突然销声匿迹了。在他走后,传奇队伍LN也宣布解散,队伍的另四名天才队员各自加入了国内的四支豪门战队,在新一年的LAL世界联盟赛上掀起了腥风血雨。在辉煌背后,人们渐渐遗忘了这个不败传奇……
  • 穿越之腹黑帝王俏皮妃

    穿越之腹黑帝王俏皮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花季少女,调皮可爱,典型的吃货加宅女一枚。阴差阳错之下,在睡梦中穿越,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年代,成为将军府的三小姐,过着舒适的米虫生活。直到有一天,一道选秀的圣旨打破了她平静的米虫生活。他是一国之君,励精图治,宽厚仁慈,在温文儒雅的面具下隐藏着腹黑狡诈的另一面;当新时代的米虫宅女遇到腹黑狡诈的皇帝,他们之间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七界传说

    七界传说

    本书讲述一个天生残缺一魂一魄的少年陆云,无意随父亲入西蜀,得遇一怪人传授十年修真法诀,后得到六千年前,百世先祖所留之神兵,并进入六院中的易园修炼,从而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随着陆云修为的加深,也渐渐了解到了所谓的七界传说,并从修身界,逐一进入其余六界,展开了一段神奇诡异,别开生面的旅行。千年修真界,流传着五派六院七界之传说。陆云先天残缺,一条逆天之路,夹着几份难忘的爱情与友情,一路之上,历经磨难,可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呢?本书中有相当多的神奇怪异之事,神仙佛道,妖魔鬼怪,邪灵阴魂,百兽齐聚。正与邪,谁对谁错,是与非善恶无常。何为天,何为地,神仙鬼怪谁能看透?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暗示集

    暗示集

    一个队犯罪充满仇视的少年,一个队破案无比笃定的对象,他们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一个个神秘的案件,一个个离奇的死亡……让我们走进这个剥离犯罪的世界
  • 一本书关于他的故事

    一本书关于他的故事

    小城处在春天之中,还带着些许寒意,这种寒意在小城春天的细雨中最能体现出来,但是小雨恰是滋润万物的,让此时的校园中更有青春萌动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