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84900000004

第4章

五止中性相俱泯者相泯釋當相即空性泯釋相盡心澄體周法界謂絕諸對待也。

入無入相下謂無能入所入之相名為真入即同清涼云冥於心體曰入華嚴下晉經寶王性起品文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虗空謂寂寥虗曠冲深包博也。

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謂總該萬有即是一心也。

入諸無相定即觀之止也。

見諸法寂靜即止之觀。

常入平等故謂不取真不葉假也。

敬禮無所觀謂靈明性體一相無相也又尚無能禮之凡豈存所禮之聖故圓覺疏第七實相禮云若內若外若凡若佛同一實相以文殊云不生不滅故敬禮無所觀鈔釋云入佛境界經中文也上之三句亦取圓覺疏意以一心三觀釋之一切眾生無不在如來境界中者大疏云凡厥生靈皆含佛智更無可入者淨名謂眾生即寂滅相不復更滅此同清涼云入者了悟解達之名也。

如人迷下舉喻合法二科皆用起信會相入實依覺成迷二段論意今亦依彼釋之論曰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即會相入實也西即是東更無別東論云若離於方則無有迷即依覺成迷也。

眾生迷故下論云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之動念心實不動即會相入實也。

妄即是真更無別真論云若離覺性則無有迷即依覺成迷也。

入與不入者言入約迷不入約悟一心法界無眾生迷無諸佛悟故云本來平等經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良有由矣。

起信下義涉兩處論文一心源無念二方便正觀論云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即心源無念也論又謂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即方便正觀矣然觀中前後引論義涉兩處文勢皆然。

一照法清虗離緣止中謂真諦下釋照法真俗下釋清虗能緣下釋離緣心境不拘體融虗廓正示止門若發文駕義講者委陳下文多爾尋之自曉。

維摩下即淨名居士斥目連章彼云夫說法者當如法說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乃至法不屬因不在緣故然則推析因緣盖就觀門辨之今造詣止門故因緣雙不也。

二觀人寂怕絕欲止中謂五蘊和合名之為人蘊無主宰謂之寂怕絕欲者不執五蘊法也前文謂初止照法正顯法空此文觀人兼明人空蓋謂此也。

三性起繁興止中真如之法法爾隨緣通釋性起繁興。

萬法俱興法爾歸性別釋止義。

從無住本立一切法者文含二意一證依體起用名為性起二證真如之法法爾隨緣天台釋云即是世間出世間有為無為一切諸法皆從無住本立廣釋如彼要其所歸不出性起。

四定光顯現止中有本作錠錠即灯也今云定光法喻齊舉謂定能發慧猶灯現光。

白淨寶網下晉經云白淨寶網轉輪王新經隨好光明功德品云金網轉輪王疏釋云彼白淨寶但是所等則金網無失若取十地為清淨金網正同瓔珞經中以無畏珠寶而為輪相新舊二經並無萬字謂佛胸前作此字卍音萬以表因人位極智周具萬德耳。

體性明徹釋定光十方齊照釋顯現。

無思成事釋無念也。

雖現奇功心無念慮克示正義然以十地菩薩示初心修止者舉果該因也次文以眾生入此大止妙觀即舉因攝果也下文謂初心正覺攝多生於剎那十信道圓一念該於佛地皆明因果交徹。

七寶者一女寶二輪寶三珠寶四兵寶五藏寶六象寶七馬寶業性亦如是者隨好品中觀諸業性非十方來止住於心從顛倒生亦來處不可得也此文業性通諸善業。

不為二乘下大經云譬如日天子出現世間不以閻浮提樹崇巖邃谷塵霧煙雲之所覆故隱而不現即喻此修止菩薩不為二乘偏真外道邪見塵霧煙雲之所障蔽也。

五理事玄通止中[牙-(必-心)+囗]隱[牙-(必-心)+囗]顯者由幻相之事顯則理隱也無性之理顯則事隱也無性謂無質礙之性也。

[牙-(必-心)+囗]存[牙-(必-心)+囗]奪者由理存故奪事則理徹於事也事存故奪理即事徹於理也。

體周法界理玄也萬行紛然事玄也。

悲智雙融明其通義性相俱泯克示止門。

六觀中問準上義理即一體二用三徧四德然此敘義雙問不於入五止前發問者謂前文通敘入義已引起信為標準今就起六觀前為問盖引教雙答並通後學妨亦導起信之文意明始自一體終乎六觀皆憑馬鳴奧旨欲使學者推論明觀虗己求宗無取未習答中即起信對障明俱之文今依彼疏正兼二過釋之對治凡夫住著世間(即正治凡夫人法二執貪樂世間也)能捨二乘怯弱之見(即兼治二乘執五薀法見苦生怖也)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之過(即正治二乘狹劣之心令觀眾生起於大悲也)遠離凡夫不修善根。

(即兼治凡夫懈怠之心令觀無常策修善行)華嚴下即出現品釋悲智無礙行金翅闢海喻也善見云迦留羅者能啄破三千尋圍即金翅鳥也如經說化生金翅鳥能食四生龍大止妙觀者大經云禪定持心常一緣(止即妙觀)智慧了境常三昧(觀即大止)遠公禪經序云禪非智無以窮其寂(觀即大止)智非禪無以深其照(止即妙觀)而搏取之喻即智之悲也而為兩翅翅即翼也止觀相須如鳥兩翼車之二輪二輪不具則無運載之功一翼若闕則無淩虗之勢。

若修下明修止方便略引疏註之。

住於靜處(具有五緣一閑居靜處二持戒清淨三衣食具足四得善知識五息諸緣務今但舉初故云靜處)端坐(調身也正身端直不低不昂不偏不邪正面而住)正意(調心也意欲令其觀心與理相應自度度他至無上道)不依氣息(數息觀境)不依形(骨璅等)色(青黃赤白四相)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空等五相皆是事定所緣之境)乃至不依見聞覺知(見聞等是散心時所取六塵不復託緣故言不依)一切諸想隨念皆除(除前諸境更有餘心皆亦遣之)亦遣除想(所遣既亡能遣不立)以一切法本來無想(欲順於法性故能所皆不存)念念不生念念不滅(釋成無想所以此乃即生無生即滅無滅)亦不隨心外念境界(若心外有實境心緣此境時抑令不緣不可得故)然後以心除心(論中無然字今既心外無塵即所取無相其能取自然不生何勞後心方更除耶)心若馳散即當攝束令歸正念(論中即云住於正念初習馳散故攝令住正)常勤正念唯心識觀(論中即云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文雖有異厥旨大同)一切魔境自然遠離。

(以此唯心非彼所知故此是通遣之法故云遠離)邪正未分者起信疏依古德略以三法驗之一以定研磨二依本修治三智慧觀察如經言欲知真金三法試之謂燒打磨行人亦爾若欲別之亦須三試一則常與共事共事不知當與久處久處不知智慧觀察今借此意以驗邪正謂定中境相發時邪正難知者當深入定心於彼境中不取不捨但平等定住若是善根之所發定力逾深善根彌顯若是魔所為者不久自壞二依本修治者且如本修不淨觀禪今則依本修不淨觀若如是修境界增明者則非偽也若以本修治漸漸滅者當知是邪也三智慧觀察者觀所發相推驗根源不生見處深知空寂心不住著邪當自滅五當自現故論云以是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耳。

魔網入心即論云勿令此心墮於邪網。

又無師匠下即五緣中無善知識也。

四魔一天魔二煩惱魔三陰魔四死魔如起信說者論云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男女端正等相論文甚廣須者自檢。

即觀之止即止之觀者或問天台以三止對三觀(體真止空觀隨緣方便止假觀息二邊分別止中觀)今文何以五止即六觀耶答此是觀門大節略以教義通之他宗約一乘同教以三止對三觀本宗約一乘別教如下會名六重三昧六重觀門具六止六觀也或謂下文明示第五多身入一鏡像觀是事事無礙法界第六主伴[牙-(必-心)+囗]現帝網觀亦是事事無礙觀若以第五為所證第六為能證則境智冥一亦是五觀對前五止云云者此誠配對能所之學甚昧吾祖觀心之縕末章云此上所述六重觀門(始一體終六觀為六重門)舉一為主餘五為伴隨入一門即全收法界若合後二境智冥一對前五止應合後之四德對前三徧故知委配昔人謂昧觀心如去燭縱昏情如夜游豈虗言哉。

何以故下四句懸示六重觀法單合互攝謂初句理事無礙法如是故此之一句合辨第一攝境歸心觀第二從心現境觀何則由事不礙理則攝境歸心也理不礙事即從心現境也法爾而然故云法如是也。

第二句定慧雙融離分齊故此之一句單明第三心境圓融觀謂以慧融定則心無礙也以定融慧則境無礙也心境廓爾故云離分齊也。

第三一句一多相即絕前後故此之一句亦合辨第四智身影現觀第五身入鏡像觀謂第四一智現多第五多身入一義乃同時故絕前後也。

第四句大用自在無障礙故此之一句亦單明第六主伴帝網觀謂以自為主望他為伴是知主者大用自在為義也隨舉一法主伴齊收故云無障礙也噫折四句之道文總六重之妙旨單合亦明儻無義證則何以取信於後裔哉。

言六觀下然此六門具明法喻謂前三約法以辨心境後三約喻以明性德後學至此彌須留意一家宗極玄妙在茲。

一攝境歸心觀中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造者造作也即論云三界虗偽唯一心作十地經中亦與論同。

心外更無一法可得者論云以如來藏無前際故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說耳。

一切分別但由自心者論云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

由心不起外境本空即論云心滅即種種法滅然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性相兩宗權實逈異備如華嚴圓覺二大疏此文辨性宗故同起信實教焉。

論云即唯識中文文有五句前之四句出其四因成唯識心義後之一句正顯識體無生。

同类推荐
  • 壹输卢迦论

    壹输卢迦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五显灵观大帝灯仪

    五显灵观大帝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斥谬

    斥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窥园留草

    窥园留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我乃二郎神

    我乃二郎神

    定天珠,西天神器,法力通天,微小的珠子蕴含着能够改天换日的无穷力量。号天镜,圣天法宝,通晓古今,金雕玉琢的华丽外表,难以驾驭的庞大力量。如意禅杖,佛家至宝,具有掌控天地的神秘力量。天界、人界、幽冥界、千年前混乱的大战,导致天地格局的变换。无数的仙神陨落,通天的法宝一件件的也随之消失,这是一个天大的迷,直到一个被冰封了千年的孩童,躺着冰莲显世,真相在慢慢的揭开……….
  • 414号宿舍的诅咒

    414号宿舍的诅咒

    414宿舍很灵异,曾多次死过人,上吊自杀,跳楼自尽,服安眠药等各种死法都有过。无一例外,血流成河。而当白玉来到这间宿舍后——白玉:“这是只鬼啊!”戳戳。鬼:“老纸是鬼!”炸毛了。然后?你自己进来看啊。
  • 今生的爱我们已错过

    今生的爱我们已错过

    爱情与亲情,友情与爱情。儿子与情人,朋友与爱人。一个故事,几个人,和他们的人生...天灰蒙蒙的一片,偶尔乌云尚未布及的地方,露出碗口大的亮色,只是稍稍亮些而已,并未使人安心到哪里去,反而更加幽深如某种巨大无比的怪兽的血口,仿佛正准备吞噬被乌云笼罩着的人间。虽然才下午三、四点的光景,看来却像晚间时分了。街上除了稀落经过的几辆车子和撑着伞急忙赶往终点的人们外,就数街边商店亮着的灯光最有生气,然而什么看起来却都是那么的零落,萧条。在人群里,一个女人沿着路边行走着,经过的人们都忍不住的回头一瞥。她很迷人,长长的秀发披在身后,淡绿色的连衣裙在雨水的浸泡下格外的贴身,将她玲珑有致的身材凸显得一览无遗。若不是这雨天,恐怕注意的人们也不会一一回头了,除了她的孤冷美艳,让人更加疑惑的是,这个女人为何在这倾盆大雨中没有什么避雨的工具,只是一个人的慢慢一走在人群中,显得那么的落寞。虽然和大多数的人朝同个方向迈进着,但她的速度,让人感到她却在逆流而行。显然她似乎并未注意到这雨下得有多大,只是在一个人的世界里行走着,眼神迷离得抓不住焦点。从她身边经过的人们都纷纷在猜想,她或许正在哭泣,之所以会看不见,那是因为混着雨水一起留下了。大家也都为自己的这一猜想而自得,没错,她肯定是在哭泣!没有人看到她上扬的嘴角。她在笑,笑得如此凄美,也没有多余的思绪去注意别人的眼光。脑海中不停地重放着刚才的一幕幕,终于,她可以毫无眷恋的离开这块伤心地。原来这就是她一直追求到的结局。
  • 下一世:谁许我一世倾心

    下一世:谁许我一世倾心

    那一世,你回眸一笑,我许你一生。这一世,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下一世,谁许我一世倾心?
  • 末世残红

    末世残红

    一场未来的战争,将地球变成了火星。这个世界只有风沙与烈日。而孤独的他,因为食用某种能量。变得异常冷淡,当身体的血液。不在是热的时候,那他走上一个最疯狂道路,被欲望控制的奴隶。他始终追寻自己的道路。人生如此短暂,何不在此刻绚丽的绽放。血雨番外篇---末世残血。
  • 血瞳传

    血瞳传

    我有凌云之志,匡天下兮威服四海;我有屠龙之术,起风云兮扭转乾坤;我有诛仙之剑,弑神魔兮纵横穹苍;我有倾世之才,戏人生兮笑傲天下;……我有……我有一个请求,求打赏收藏!
  • 枯荣纪元

    枯荣纪元

    开碑裂石的武者!飞天遁地的真人!翻江蹈海的真君!通天彻地的大能!捉星拿月的真神!谁能屹立在至高的云端,俯瞰这天!这地!这星空下的亿万生灵!
  • 斗之传说

    斗之传说

    在这个大陆上,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一个天才的沦落,一个重生后全新的世界。一段复仇之路的开始。
  • 锦绣江山美人为帝

    锦绣江山美人为帝

    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放不下。“我沐子卿今世,倾尽一生,而爱恨两难。来世只愿无欲无求,再不见君。”“沉渊今世,算生算死算尽天下,唯独算不到心中的她。可惜今生,即使再来一次,沉渊的选择亦不变。”“若有来世,即使穷愁潦倒,也护你一生无忧。”那日雪衣翻飞,墨发狂舞,他终是乱了天下,叛了她。(本文架空,纯属虚构,文中所涉及的朝代及人物,官位,职权,体制皆不与历史上所有朝代有关联,都是作者瞎掰的)
  • 龙虎会天门

    龙虎会天门

    这是一个修行“气节”的圣法世界。我是双汇王中王,哦不,我是绝世骚上骚,我就是为独领风骚来的,我注定是这天下最最牛逼的。忠于哥,大秤分天下。顺从哥,小秤分河岳。跟哥对着干,你只有一条死路可走了。哥,你太伟大了!嘘,别说了。为什么呀?你嗓门太小了,我听不惯。你哭什么呢?是不是你心爱的姑娘一直奶胀,看把你急的直上火,多大点事,哥顺手就给你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