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64700000007

第7章 乔治·斯蒂芬逊

乔治·斯蒂芬逊,英国人,蒸汽机车的发明者,1814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火车机车。

1781年6月9日,斯蒂芬逊出生于英格兰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煤矿的一个蒸汽机司炉工,母亲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家庭妇女。一家八口人,全靠父亲一个人的微薄工资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几个孩子都没有上学的机会。斯蒂芬逊8岁那年,他就去给人家放牛了。但斯蒂芬逊有着强烈的求知欲,经常向人们问各种各样的问题。他还经常给父亲送饭,看到轰隆轰隆转个不停的机器,他感到十分好奇,不停地向父亲打听这打听那。但父亲仅仅是一个司炉工,懂得的知识很少,并不能完全解答他的问题。斯蒂芬逊心想,等我长大了,一定想办法把这台机器弄懂。

14岁那年,斯蒂芬逊当上了一名见习司炉工,儿时的梦想实现了一半,他终于有机会面对这个轰隆隆的大机器仔细瞧一瞧、摸一摸了。但他并不满足,他的最终想法是弄清机器里面是怎么回事,为何能够运转。他在不断寻找着机会。然而一年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找到恰当的机会。有时,他手直发痒,真想把机器打开,仔细瞧一瞧,但现实不允许。

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总工程师说要把这台机器清洗一下,斯蒂芬逊自告奋勇地说他愿意下班后清洗。待其他工人师傅都下班回家后,斯蒂芬逊打来一盆水,把机器外部擦了一遍。按要求,他只能清洗机器外面,但斯蒂芬逊觉得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他大胆而又小心翼翼地把这台机器全部拆开了。在仔细研究了里面的内部结构后,才准备重新装上。但拆散容易,装配却很难。等他把一大堆零件重新安装好的时候,室外已经是满天的星斗了。

回到家,斯蒂芬逊一晚都没睡好觉,他担心这台机器再也不能像从前一样运转了。这样会耽误生产,他可负不起这样的责任。第二天,他一大早就来到了矿上。生火、添煤、发动机器后,机器飞快地运行起来,似乎比平时运行得还快一些,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从此,斯蒂劳逊对机器越发着迷了。他想看这方面的书,但识字太少,很多书都看不懂。于是每天晚上,他都跑到煤矿的夜校去上课。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每天和七八岁的孩子一起听课,他从不觉得害羞,相反更加努力学习。不久,他的文化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2岁那年,斯蒂芬逊成了一名机械修理工。29岁那年又晋升为工程师。这时他已经注意到了蒸汽机的巨大作用,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发明了蒸汽船,大大提高了船的速度;此时已经有人在开始试制蒸汽机车,但都没有取得成功。斯蒂芬逊心想,如果真的能够制造出蒸汽机车,对于陆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将会起到史无前例的促进作用,我为什么不可以朝这方面去努力呢?

有了这方面的想法以后,斯蒂芬逊马上行动起来。他不断向人请教,总结和吸取前人制造蒸汽机车的经验教训。他认识到,要让机车拖起沉重的货物,必须使蒸汽机放出的能量更多。他又找来有关蒸汽机方面的书研究起来。经过大量的知识积累,他决定付诸实践。他动手把当时的立式锅炉改成了卧式锅炉,用扩大炉膛的办法,来增加锅炉的受热面积和蒸汽。而且,把立式锅炉改成卧式后,高度大大降低了,机车行走、转弯时也就平稳、灵活多了。此外,他还在车轮的圆边上加上轮缘,防止火车发生出轨事故,保证行车安全。

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试验,斯蒂芬逊在1814年制造出了一台名叫“半统靴号”的火车头。他亲自驾驶这个火车头,在煤矿上进行试车表演。可惜的是,火车头的震动太厉害,在试车过程中,由于机车上的螺栓震松了,以至翻了车,把一名乘车的英国国会议员和英国交通公司的董事长摔伤了。接着,人们的指责纷纷而来,一些原来赞成试验火车的官员,现在也开始反对了。

面对困难,斯蒂芬逊决定继续对机车进行研究和改进。为了减轻火车行进时的震动,斯蒂芬逊在火车上装置了减震弹簧,又针对其他问题相应地进行了改进。

成功往往与“耐心”联系在一起。又经过11年的努力,1825年9月27日,斯蒂芬逊终于驾驶着他新制造的“旅行号”机车在多林克顿到达林顿的铁路上进行试车了。这一次,机车以每小时24公里的速度,越过中途的一个大斜坡,安全地到达了终点站达林顿。随机车同行的还有450名乘客,载重量已经达到了90吨。人们发出了一片欢呼声!

斯蒂芬逊终于成功了,各种媒体的赞誉接踵而来。在荣誉面前,斯蒂芬逊没有陶醉,而是继续研究,以求更大的改进。

不久,英国政府决定在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两大城市之间修筑铁路,聘用斯蒂芬逊为总工程师。经过几年的努力,世界上第一条铁路终于通车了,世界从此进入陆上运输的铁路时代。斯蒂芬逊也将以其伟大的历史性贡献被人们赞颂。

同类推荐
  • 硝烟散发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

    硝烟散发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

    本书以青少年为主要阅读对象、介绍诺贝尔——发明家与实业家的故事,阐述其“发明硝化甘油炸药的始末”,及他“生命最后的两项工程”等。
  • 霍华德·休斯(名人传记丛书)

    霍华德·休斯(名人传记丛书)

    一个孤儿接掌了父亲的产业,并通过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最终成为了出色的电影人、飞行家、企业家、航空设计师及慈善家。他热爱飞行事业,以巧夺天工的设计和精湛的驾驶技术刷新了一个又一个航空史上的记录;他具有远见卓识的头脑,建立了世界最大的科研中心,他发展的通讯设备曾随宇宙飞船登陆月球。他是天才的事业家,也是古怪的亿万富豪,失去事业之后,他遁迹荒漠,至死未曾露面。本书讲述了霍华德?休斯为梦想而执著奋斗的人生经历,青少年读者可以通过本书的阅读,来品评这位天才传奇而具争议的一生。
  • 朱元璋

    朱元璋

    活剥人皮,挑断脚筋、剁手指、砍脚、断手、钩肠、割生殖器……一幕幕令人毛骨悚然的行为,竟然出自一个丑奇无比的放牛娃,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手。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朱元璋。 本书为传记,描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其出身贫寒,少年为地主放羊至参加农民起义后,成为“洪武”皇帝并采取一系列安民政策,揭示了其伟岸的一生。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又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地朱元璋。
  • 走下神坛的关羽

    走下神坛的关羽

    马蹄扬尘狼烟处,血泪英雄,戍装上阵,仗剑划开万里开幕,惊天动地壮烈事,问鼎华夏,折戟沉沙,洒血凝注千秋史书。绚烂如繁花,闪耀似群星,但英雄总有归去之时。千古风流,终化尘土。不过,他们曾经那么轰轰烈烈地活过: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这足以感动我们,也足以慰藉英雄壮志未酬的雄心。
  • 林海音:城南依稀梦寻

    林海音:城南依稀梦寻

    本书以林海音的一生为背景,来扫描、透视人们最感兴趣,也最能凸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某些片断,有传主的自述、他人的评点、图片说明。
热门推荐
  • 帝后双绝

    帝后双绝

    你是我一生的执着。你是我一世的追求。“璃儿,我若为帝,你就是我唯一的皇后!”“无忧,你的敌人就是我的敌人,我愿意倾尽全力为你荡平四海!”帝后双绝!
  • 源来开始喜欢你

    源来开始喜欢你

    五官精致,侧颜尤其好看,可塑性强,能驾驭多种风格。身材比例好,肩宽腿长的衣架子的王源,爱上了清新可爱的柠萌。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
  • 长路铭

    长路铭

    世界还是虚无之时,一道彩虹降临,化作了七道光,诞生了七个神,他们形成了世界。红色的【净末】让世界有了光。橙色的【冕因】铸成了金属。黄色的【且耶】成了大地。绿色的【度尤】成了自然。青色的【略伊】成了冰川。蓝色的【究折】成了海。紫色的【末至】成了风眼,带来了风。神话时代之后,生命不知如何诞生,他们开始根据世界的起源修炼,形成了法。他们便为自己定义了一个通俗的名字【法师】。在七子共存的时代,七子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并首次将法师分了等级。划分为4个境界。灵识——列法——神至——天攻。
  • 性感不是骚:狐狸已成妖

    性感不是骚:狐狸已成妖

    一次次表白,一次次被拒绝。只因“人妖殊途”。这段感情又该何去何从?
  • 影帝的锦鲤女配

    影帝的锦鲤女配

    童星出身的冯棠棠,整容失败后衰神附体,堪称收视率毒药。同样是少年成名,凭什么男神颜值一路飙高,分分钟拿影帝?没天理,重生去!上帝:女配脸and运气差,重生只能改一项。棠棠:当锦鲤才是硬道理,颜值不够演技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倾云城

    倾云城

    我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一缕孤魂,一时脚下失足竟来到一个历史上不存在的地方。与三个男人发生了什么样心惊动魄生死离别的事情。
  • 破道灭神传

    破道灭神传

    地球上青少年一代最为出色的习武之人,吴峰,因为判官一个蛋疼的失误,导致他阳寿未尽就英年早逝,但,一段生命的结束也是另一段传奇的开始。。。。九轮大陆上风平浪静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陷阱,就像灾难来临之前的平静,本来准备完全的邪恶势力却因为吴峰的出现而彻底打乱!究竟吴峰能在这异世掀起怎样一场风暴呢?大家拭目以待吧!豪杰新书《破道灭神传》已经发布,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书号:725301
  • 云林石谱

    云林石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阴灵摆渡:我的冥婚鬼妻

    阴灵摆渡:我的冥婚鬼妻

    我要结束北漂生涯了,却依旧是个老男孩,心有不甘,就叫了一个酒店服务。谁知道我叫来的压根就不是人,不明不白的就和一只女鬼结了冥婚,她说她要带走我……
  • 听说长安曾落雪

    听说长安曾落雪

    泯漓点化,为续后缘……长安落雪时分,爱魄为引,灵醒魂觉开口所唤的第一个名字为所爱之人,他薄唇轻启“桃灼。”她哭了,亦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