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5200000001

第1章 序

内经者,三坟之一。盖自轩辕帝同岐伯、鬼臾区等六臣,互相讨论,发明至理,以遗教后世,其文义高古渊微,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脏腑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胪列焉。大哉!至哉!垂不朽之仁慈,开生民之寿域,其为德也,与天地同,与日月并,岂直规规治疾方术已哉?按晋皇甫士安甲乙经叙曰∶黄帝内经十八卷,今针经九卷,素问九卷,即内经也。而或者谓素问、针经、明堂三书,非黄帝书,似出于战国。夫战国之文能是乎?宋臣高保衡等叙,业已辟之,此其忆度无稽,固不足深辨。而又有目医为小道,并是书且弁髦置之者,是岂巨慧明眼人欤?观坡仙楞伽经跋云∶经之有难经,句句皆理,字字皆法。亦岂知难经出自内经,而仅得其什一,难经而然,内经可知矣。夫内经之生全民命,岂杀于十三经之启植民心,故玄晏先生曰∶人受先人之体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此所谓游魂耳。虽有忠孝之心,慈惠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此圣贤所以精思极论尽其理也。由此言之,儒其可不尽心是书乎?奈何今之业医者,亦置灵素于罔闻,昧性命之玄要,盛盛虚虚,而遗人夭殃;致邪失正,而绝人长命。所谓业擅专门者如是哉?此其故正以经文奥衍,研阅诚难,其于至道未明,而欲冀夫通神运微,印大圣上智于千古之邈,断乎不能矣。自唐以来,虽赖有启玄之注,其发明玄秘尽多,而遗漏亦复不少。盖有遇难而默者,有于义未始合者,有互见深藏而不便检阅者。凡其阐扬未尽,灵枢未注,皆不能无遗憾焉。及乎近代,诸家尤不过顺文敷演,而难者仍未能明,精处仍不能发,其何裨之与有。初余究心是书,尝为摘要,将以自资,继而绎之,久久,则言言金石,字字珠玑,竟不知孰可摘而孰可遗,因奋然鼓念,异有以发隐就明、转难为易、尽启其秘而公之于人,务俾后学了然,见便得趣,由堂入室,具悉本原,斯不致误己误人,咸臻至善。于是乎详求其法,则唯有尽易旧制,颠倒一番,从类分门,然后附意阐发,庶晰其韫;然惧擅动圣经,犹未敢也。粤稽远古,则周有扁鹊之摘难,晋有玄晏先生之类分,唐有王太仆之补削,元有滑樱宁之撮钞。鉴此四君子而后意诀,且此非十三经之比,盖彼无须类而此欲醒 指迷,则不容不类以求便也。由是,遍索两经,先求难易,反复更秋,稍得其绪,然后合两为一,命曰类经。类之者,以灵枢启素问之微,素问发灵枢之秘,相为表里,通其义也。两经既合,乃分为十二类。夫人之大事,莫若死生,能葆其真,合乎天矣,故首曰摄生类;生成之道,两仪主之,阴阳既立,三才位矣,故二曰阴阳类;人之有生,脏气为本,五内洞然,三垣治矣,故三曰脏象类;欲知其内,须察其外,脉色通神,吉凶判矣,故四曰脉色类,脏腑治内,经络治外,能明终始,四大安矣,故五曰经络类;万事万殊,必有本末,知所先后,握其要矣,故六曰标本类;人之所赖,药食为天,气味得宜,五宫强矣,故七曰气味类;驹隙百年,谁保无恙,治之弗失,危者安矣;故八曰论治类;疾之中人,变态莫测,明能烛幽,二竖遁矣,故九曰疾病类;药饵不及,古有针砭,九法搜玄,道超凡矣,故十曰针刺类;至若天道茫茫,营运今古,苞无穷协唯一,推之以理,指诸掌矣,故十一曰运气类;又若经文连属,难以强分,或附见于别门,欲求之而不得,分条索隐,血脉贯矣,故十二曰会通类。汇分三十二卷;此外复附着图翼十五卷,盖以义有深邃而言不能该者,不拾以图,其精莫聚;图象虽显而意有未达者,不翼以说,其奥难窥。自是而条理分,纲目举,晦者明,隐者见,巨细通融,歧二毕彻,一展卷而重门洞开,秋毫在目,不惟广裨乎来学,即凡志切尊生者,欲求兹妙,无不信手可拈矣。是役也,余诚以前代诸贤,注有未备,闻多舛错,掩质埋光,俾至道不尽明于世者迨四千余祀矣;因敢忘陋效 ,勉图数负,固非敢弄斧班门,然不屑沿街持钵,故凡遇驳正之处,每多不讳,诚知非雅,第以人心积习既久,讹以传讹,即决长波,犹虞难涤,使辨之不力,将终无救正日矣,此余之所以载思而不敢避也。吁!余何人斯,敢妄正先贤之训,言之未竟,知必有阚余之谬而随议其后者,其是其非,此不在余而在乎后之明哲矣。虽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断流之水,可以鉴形,即壁影萤光,能资志士,竹头木屑,曾利兵家,是编者倘亦有千虑之一得,将见择于圣人矣,何幸如之。独以应策多门,操觚只手,一言一字,偷隙毫端,凡历岁者三旬,易稿者数回,方就其业。所谓河海一流,泰山一壤,盖亦欲共掖其高深耳。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岂非幸中又幸,而相成之德,谓孰非后进之吾师云。

时大明天启四年岁次甲子黄钟之吉景岳子自序于通一斋

夫生者,天地之大德也。医者,赞天地之生者也。人参两间,惟生而已,生而不有,他何计焉?故圣人体天地好生之心,阐明斯道,诚仁孝之大端,养生之首务,而达人之必不可废者。惟其理趣幽深,难于穷究,欲彻其蕴,须悉天人。盖人之有生,惟天是命,天之所毓,惟人最灵。故造化者天地之道,而斡旋者圣人之能,消长者阴阳之几,而燮理者明哲之事,欲补天功,医其为最。惟是死生反掌,千里毫厘,攸系匪轻,谭非容易。故不有精敏之思,不足以察隐;不有果敢之勇,不足以回天;不有圆融之智,不足以通变;不有坚持之守,不足以万全。凡此四者,缺一不可,必欲备之,则惟有穷理尽性,格物致知,以求圣人之心斯可也。然心法之传,止赖内经一书,苟欲舍是而言医,不过索方书、求糟粕以图侥幸,皆苟且之流耳。医而苟且,害可胜言哉!故扁鹊采灵素之精要,设为八十一难以开来学,而邵庵虞先生曰∶未必经之当难者,止此八十一条。盖亦有感而云然。余因醉心有年,遂通为类注并图翼、附翼等义,虽辞多烦赘,俚鄙不文,盖亦虑初学之难明,而求悉于理耳。昔人云∶医者意也,意思精详则得之。余曰∶医者理也,理透心明斯至矣。夫扁鹊之目洞垣者,亦窥窍于理耳。故欲希扁鹊之神,必须明理;欲明于理,必须求经;经理明而后博采名家,广资意见,其有不通神入圣者,未之有也。高明者以谓然否?通一子又序。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开挂的男主角

    开挂的男主角

    什么?你说天神神圣不可侵犯?蛤?人类要灭亡了?还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不行,地球灭亡了,我装B给谁看?于是一个少年为了拯救世界,开始了对抗天神的故事......再然后,故事发展得让人有点迷糊了,总之不管他走到哪里,都能成就一段传奇。喜欢本书的欢迎收藏,有任何建议也请评论,笔者必定虚心接受!
  • 混沌尊皇

    混沌尊皇

    混沌初开,万物初生。神秘巨蛋,少年出世。神秘身份,神秘体质。逆天行,斩大道。混沌开,天地颤!
  • 我心缥缈

    我心缥缈

    既然他拒她三丈之外,视她为路人,那么她也要让他明白,她不稀罕他的爱,一点都不。堂堂宰相夫人抛头露面不说,竟然背着自己的丈夫在外面拈花惹草,勾三搭四,他怎能不管,看见她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真是再好的修养,也要爆发了。
  • 玲珑晓月

    玲珑晓月

    玲珑?名字太俗了吧?但我就叫玲珑,而且。。。。。我是男生,真的呀。你那什么眼神?没想到吧,刷厕所也会穿越。呜呜~~穿越也就算了,干嘛把我变成女的?老天呀。。。。。。。。。。。
  • 一夕如环

    一夕如环

    三千年前的一场浩劫,妖尊现世,留下了一个断壁残垣的六界……世上神界消逝,仙界跃起她身为夕玦仙子,却是生来的煞气冲煞了仙气,空有仙人之衔,而无仙人之身。无容身之所,更名未央,寄于仙隐山上仙陌之羿门下。他位列上仙,面若宋玉,仙姿飘立,却冰冷淡漠。手握众生,那一袭无法触及的袂袂白衣,他的天下大义,他的万物苍生,他的淡泊冷傲,在她这儿却成了至毒利器。一句定不负托,却是亲手将她推入深渊,永生永世不得脱身。阴差阳错地兜转,却至始至终改不了命格,又回到原点。终是沉浮…“未央,跟师父回仙隐山,再没有人可伤你半分。”而她,肤惨唇白。师父,你以为还有归途?离佛一尺即是魔,既已成魔,何处皈依?
  • 幽冥主宰

    幽冥主宰

    昔日,无上剑帝一剑戮神,天地飘血。曾经,绝世战帝乘青铜战车,横推万万里,碾压诸天神魔。如今,天才少年崛起莽荒之地,得后土化轮回道景,开辟六道世界,掌控天地轮回,一路碾压,终成幽冥主宰。
  • 快穿之缥缈如梦

    快穿之缥缈如梦

    罗缥缈,将军府的嫡长女,拥有倾城之姿,却终生不能修炼,直到临死之时,才发现原来是她爱的那个人给她下毒,她为了他,搞得将军府家破人亡,到最后喝下堕胎药,才发现,自己有多愚蠢,她发誓,在为人一定让他血债血偿,不得好死,还有,好好对那个一直默默守在自己身边的那个人,不再让他伤心。完成任务后,重生回到自己五岁之时,她定要谱写一个不一样的人生,保护家人,守护真正的爱情。“不管你要做什么,天塌下来,我顶着。烧杀抢夺,我陪着。”他温柔的笑,宠溺的眼神几乎滴出水来。“嗯,你顶着我放心。”某女心安理得的坐在某男的怀里笑的肆意。咳咳,本作者临时该变成快穿小说了,呵呵→_→就是这么随便←_←。
  • 灵义传说

    灵义传说

    描述一个16岁的男孩在一次偶遇练就一种邪功,后来走火入魔杀了自己的家人,走上江湖和国战的道路上。
  • 奇迹少女

    奇迹少女

    女主因灭族逃亡在路上不幸失忆,被一户人家收养。认识了李默。。。。。。
  • 蜻蜓点水般诱惑

    蜻蜓点水般诱惑

    爱情这件事是需要运气的,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和你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