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脉四逆汤(八十一)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属少阴)。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属厥阴)。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三两炮) 附子(大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未瘥,急更作一剂,其脉续续出者愈。面赤者,加连须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通脉四逆加猪胆汤(八十二)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汤主之(属霍乱)。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三两)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上三味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以水一盏半,煎黄连汤(八十三)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者,黄连汤主之(属太阳)。
甘草(三两炙) 黄连(三两) 干姜(三两炮) 人参(二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枣二枚,以水三盏,煎黄连阿胶汤(八十四)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黄连(一两) 阿胶(三分) 黄芩(一分) 芍药(半两) 鸡子黄(半个)上锉如麻豆大。每半剂,以水二盏,煎取一盏,去滓,内胶消尽,纳鸡子黄搅令匀,温服,日二服。
黄芩汤(八十五)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属厥阴)黄芩(一两) 芍药(一两) 甘草(一两炙)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枣子一枚,以水一盏半,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八十六)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属太阳)。
黄芩(三分) 半夏(二分半) 芍药(二分) 甘草(二分)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生姜四片,大枣子一枚,以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文蛤散(八十七)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 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症者,与三物白散。庞安常云∶小陷胸汤非也。
文蛤(一两)上一味为散。沸汤和服方寸匕。
三物白散(八十八) 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白散(属太阳)。
贝母(三分) 桔梗(三分去芦) 巴豆(去心皮,熬黑,研如脂一上为散,纳巴豆研匀,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人可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 之洗之,益令热却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十枣汤(八十九)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以十枣汤主之(属太阳)。
芫花(炒赤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上各等分。异筛秤末,合和之,入臼中再杵治三百下,先以水一升半,煎肥枣子一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药末,强人一钱匕,羸人可半钱,再单饮枣汤送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利后糜粥自养。合下不下,令人胀满,通身浮肿而死。
抵当丸(九十) 伤寒有热,小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属太阳)。
水蛭(五个熬去子,杵碎,水蛭再生化,为害尤甚,须锉断,用锻石炒过大黄(三分去皮净) 虻虫(五个去翅足,熬)上捣筛只为一丸,以水一大白盏,煎至七分,顿服, 时当下血;不下更作之。
抵当汤(九十一) 太阳病六七日,表症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小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伤寒有热,小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汤(以上属太阳)。阳明症,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病患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主之(以上属阳明)。
水蛭(十枚熬去子,杵碎,水蛭入腹再生化,为害尤甚,须锉断,用锻石虻虫(十枚去翅足熬) 桃仁(七枚去皮尖,捶碎用)上锉如麻豆出,作二服。以水二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之。
麻仁丸(九十二)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属麻仁(五两) 芍药(四两) 浓朴(五寸半去皮,姜汁炙) 枳实(四两炙) 杏仁(二两半去皮尖) 大黄(八两去皮上为散,蜜和为丸,如桐子大。饮下十丸,未知益之,日进三服。
茵陈蒿汤(九十三)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以茵陈蒿汤主之(属阳明)。
茵陈蒿(嫩者一两) 大黄(三钱半去皮) 栀子上锉如麻豆大。以水二大白盏,先煎茵陈减半盏,次内二味,煎八分,去滓温服,日三服。小盒饭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中去也。
牡蛎泽泻散(九十四) 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阴阳易瘥后,劳复牡蛎(熬) 泽泻 蜀漆(洗去腥) 商陆上为散。饮服方寸匕,小便利,止后服。
竹叶石膏汤(九十五)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
淡竹叶(半把) 半夏(六钱一字汤泡洗) 石膏(四两杵碎) 人参(半两) 甘草(半两炙) 麦门冬(一两一分去心)呕者,加生姜一两半。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四片、粳米百余粒,煎取八分,米熟汤成枳实栀子汤(九十六) 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
枳实(一枚去穣麸炒) 栀子(三枚半肥者) 豉(一上以清浆水二盏半,空煮退八分,内枳实、栀子,煎取九分,下豉再煎五六沸,去滓温服,覆令汗出;若有宿食,纳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同煎。
白通汤(九十七) 少阴病,下利脉微,白通汤主之(属少阴)。
附子(一枚生用) 干姜(一两炮)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入葱白四寸,煮至七分,去滓温服。
白通加猪胆汁汤(九十八)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猪胆(半合) 干姜(半两炮) 葱白(四茎) 溺(二合半) 附子半个(上以水一盏,煎五分,去滓,纳尿、胆汁,和相得,分温再服。
桃花汤(九十九)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属少阴)。
赤石脂(四两。一半碎,一半筛末用) 干姜(一分炮)上锉如麻豆大。每服四钱,入糯米一撮,水一盏半,服愈,勿再服。
吴茱萸汤(一百)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属阳明)。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人参(一两去芦) 吴茱萸(一两六钱五分,汤洗三遍)上锉如麻豆大。每服四钱,生姜四片,枣子一枚,以水二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分二服。
猪肤汤(一百一) 少阴,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属少阴)。
猪肤(二两六钱半)上一味,以水二大白盏半,煮取一盏许,去滓,加白蜜一合半、白粉一合。相和温服。
桔梗汤(一百二)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与甘草汤;不瘥,与桔梗汤(属少阴)。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炙)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分再服。
半夏散及汤(一百三)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属少阴)。
半夏(汤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上等分。各别捣筛已,令和治之。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八分,令冷,少少咽之。
苦酒汤(一百四)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半夏(洗碎如枣核十四枚) 鸡子(一枚去黄,纳苦酒,着鸡子壳上二味,内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二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真武汤(一百五)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 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属太阳)。少阴病二三日不已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属少阴)。
茯苓(三分,小便利者去茯苓) 白术(二分) 芍药(三分,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分)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用二片。呕者去附子,加入生姜三两)若咳者,加五味子三分,细辛一分,干姜一分。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生姜四片,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日进三服。
乌梅丸(一百六)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以乌梅丸主之(属厥阴)。
乌梅(七十五枚) 细辛(一两半) 干姜(二两半) 黄连(四两) 当归(一两) 附子(一两半炮椒(出汗一两) 人参(一两半) 桂枝(一两半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杵成泥和药,令千下,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进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一百七)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属厥阴)。
干姜(三分炮) 黄芩(三分) 黄连(三分) 人参(三分)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白头翁汤(一百八)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也,白头翁汤(以上属厥阴)。
白头翁(一两) 黄柏(一两半) 秦皮(一两半) 黄连(一两半)上锉如麻豆大。分五服,以水二大盏,煎至八分,去滓温赤石脂禹余粮汤(一百九)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治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属太阳)。
赤石脂(四两) 禹余粮(四两)上锉碎。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旋复代赭汤(一百十) 伤寒发热,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属太阳)。
旋复花(三分) 人参(半两) 代赭石(一分) 甘草(三分炙) 半夏(三分汤洗)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生姜四片,枣子一枚,瓜蒂散(一百十一) 病如桂枝症,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主之(属太阳)。
瓜蒂(熬黄) 赤小豆(各半两)上各捣筛已,合治之。取一钱匕,豉一合,汤七合,先渍之,须臾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不吐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之。
蜜煎导汤(一百十二)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屎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蜜(四两)上一味,纳铜器中微火煎之,稍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看欲可丸,捻作挺如指许,长二纳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猪胆汁方用大猪胆一枚,泻汁,和法醋少许,以灌谷道中,如有一食顷,当大便。
烧 散(一百十三) 伤寒阴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小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 散主之。
妇人 裆烧灰上一味,以水和服方寸匕,小便利,阴头肿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