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4700000007

第7章

内景综要

自天以气煦,地以形妪,生其间者,阳化气而阴成形,喉以通天和,咽以纳地产。(喉前咽后。)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肺,浊者走胃,浊则为卫,清则为营,营阴卫阳,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中气出上焦,营气出中焦,卫气出下焦,皆水谷之精悍,(水谷之精气为营,水谷之悍气为卫。)流布于脏腑者也。脏有五,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也;腑有六,胆无出入,胃受水谷,大小肠主津液,膀胱、三焦司气化也。五脏藏精不泻,满而不能实,故以守为补焉;六腑传化不藏,实而不能满,故以通为补焉。肺右降,肝左升,脾阴运,胃阳纳,膀胱司开,肾司阖,胃喜凉,肠喜热,胆喜温,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肾恶燥,脾恶湿,知五脏之苦欲,而补泻殊。肝苦急,心苦缓,脾苦湿,肺苦气上逆,肾苦燥,肝欲散,心欲 ,脾欲缓,肺欲收,肾欲坚。审六腑之入出,而清浊别,由脏阴腑阳之不一其性也。五脏外加心包络,即膻中。代心行令,与三焦相配,则十二脏腑具焉。其十二经之隶于各脏腑者,行有顺逆。手之三阴,手太阴肺,手少阴心,手厥阴心包。从脏走手;手之三阳,手太阳小肠,手少阳三焦,手阳明大肠。从手走头;足之三阳,足太阳膀胱,足少阳胆,足阳明胃。从头走足;足之三阴,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从足走腹。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皆一脏一腑相配也。诸阳经会头面于上,诸阴经至胸颈而还,惟厥阴肝经上入颡,连目系,上额,与督脉会于巅。

其行身之后者,足太阳经也,主表。病主头痛脊强。行身之前者,足阳明经也,主表主里。病主身热目痛。

行身之侧者,足少阳经也,主半表半里。病主胁痛耳聋,寒热往来。足厥阴为阴中之阳,病主烦满囊缩。足少阴为阴中之阴,病主舌干口燥。足太阴为阴中之至阴,病主腹满嗌干,皆主里。若夫奇经八脉,阴维由内踝而上,主身之里;阳维由外踝而上,主身之表,所以纲维周身之营卫也。阴维为病苦心痛,阳维为病苦寒热。阴跷起跟中,循内踝上行,主一身左右之阴;阳跷起跟中,循外踝上行,主一身左右之阳,所以统阴阳而行跷捷也。阴跷病阴急而足直,阳跷病阳急而狂奔。督起会阴,循背而行身之后,所以督率诸阳。

督病脊强折厥。任起会阴,循腹而行身之前,所以担任诸阴。任病男疝女瘕。冲亦起会阴,夹脐而上行胸中,当诸气之冲要。盖一源而三歧,冲病逆气里急。带起季肋,横束于腰,为诸脉之总约。带病腹胀腰痛。八者无表里配合,故谓之奇经,经脉蓄溢,则注奇脉,犹沟渠雨溢,旁流湖泽也。既有经脉,复有络,络凡十五,十二经各有一络,又阳跷阴跷二络,及脾之大络,凡十五。盖直行为经,横支为络,络之别为孙络,凡三百六十五,初病在络,久病入经。所以行气血。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且夫气主 ,血主濡,太阳膀胱经常多血少气,少阴肾经常少血多气,阳明胃经常多血多气,太阴脾经常多血少气,少阳胆经常少血多气,厥阴肝经常多血少气,其盈亏有如此者。气血所周,子时注胆,丑时注肝,寅时注肺,卯时注大肠,辰时注胃,巳时注脾,午时注心,未时注小肠,申时注膀胱,酉时注肾,戌时注心包,亥时注三焦,其迭更有如此者。

血随气运,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其深浅有如此者。海有四,冲为血海,膻中为气海,脑为髓海,胃为水谷海。门有七,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小肠下口为阑门,大肠下为魄门,即肛门。窍有九,肺窍于鼻,脾窍于口,心窍于舌,肝窍于目,肾窍于耳,亦窍二阴。脊二十一椎,肺六叶,两耳,附脊第三椎,为华盖。心七孔,附脊第五椎,如莲蕊,外有包络,中通肺脾肝肾,心下有膈膜,周遮浊气。肝七叶,左三右四,附脊第九椎,胆三寸,居肝叶下,为清净府。脾象刀镰,与胃连膜,胃当脊十一椎,分上中下脘以达肠,为太仓。肾两枚,附脊十四椎,下中间命门真阳,为生身根蒂。小肠连胃下口,前附脐,后近脊左回叠十六曲,以泌别清浊。大肠属小肠下口,当脐右叠十六曲,达广肠,抵直肠,传浊出后阴。膀胱无上口,当脊第十九椎,化气渗水,以出前阴。细思交肠一症,知膀胱亦有上口而常闭,得三焦气化,水渗脬中而为溺耳。三焦相火,游行诸经,周身上下,上焦如雾,在胃上脘,主出阳气,中焦如沤,当胃中脘,蒸化精微,下焦如渎,当脐下,济泌别汁,此十二脏腑之象形部位,宜按图而审指者也。验于内,则诸气皆属于肺,诸血皆统于脾,诸脉皆属于心,诸筋皆隶于肝,诸髓皆司于肾,诸脏皆禀气于胃。验乎外,则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肝主爪甲,胃主四肢,肾主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心主舌色。一身所宝,惟精气神,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精者,神倚之如鱼得水,气根据之如雾复渊,故阴精所奉其人寿。言乎形则头者阳之会,囟者髓之门,发者脑之华,庭者眉之宇,瞳者肾之精,明堂者色之应,口角者地之仓,龈者胃之络,齿者骨之余,会厌者音声之户,廉泉者津之道,舌者心之苗,咽者脉之聚,脾、胃、心、肾、肝、小肠脉循咽挟咽。脉者营之居,玄府者汗之孔,胸中者阳气之郛,离宫者神之舍,募原者五脏之空,膈肓者上下之蔽,气街者经之隧,神阙者脐之宫,背者经之俞,十二经俞穴。脊者身之柱,膂者脊之辅,腋者肩之谷,肘者肢之节,臂者身之使,肩下臂上,内为 ,外为膊,节次为肘,肘下为臂,臂下为腕。关者腕骨之中,寸者关之前,尺者关之后,合谷者骨之歧,大、次指陷中虎口穴。劳宫者掌之心。腰者精之府,命门者生之根,肾者胃之关,季胁者胆之部,宗筋者茎之系,睾丸者肾之外候,胞宫者任之内维。任主胞胎。尻者节之 ,节者骨之枢,股者髀之续,膝者筋之总, 者膝之曲, 者足之肚,踝者骨之突,跗者足之面, 者足之跟,涌泉者足之心,此按部定名所可胪指者也。

同类推荐
  • 上清丹景道精隐地八术经

    上清丹景道精隐地八术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尔雅

    尔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Sketches of Young Couples

    Sketches of Young Coup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靖康传信录

    靖康传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云中纪变

    云中纪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仙无绝

    仙无绝

    我无意争斗,奈何人辱我。他在迷惘之中踏入仙途,带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少年无庸才,少年不可欺!
  • 三界英雄传奇

    三界英雄传奇

    每当永夜界的魔族冲破人族在黄昏界的防线将肆虐人间时,总会有一位惊才绝艳的人站出来以夺天地造化之能率领人族打败异族,之后便化作神塔封住黄昏界与人间的缺口保人族平安。迄今为止已经有七座神塔伫立在了人间大地上,传说中当九塔并立时人间将获得永久的太平。我们的故事从一个被狼抚养长大的孩子身上开始。
  • 修身读老子

    修身读老子

    《读老子学处世之道》主要讲述了: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日明,守柔日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 绝世超神系统

    绝世超神系统

    前世游戏高手炎天穿越至传奇霸业加众多游戏混合的九天大陆!你见过打普通战士掉神级剑圣召唤卡么?你见过手握屠龙刀,脚踩倚天剑的吗?从废材到天才,最后成为一个万人崇敬的飞升者……
  •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作者程允升。《幼学琼林》初为明代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编著,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
  • 终极人生:一生一画

    终极人生:一生一画

    从一幅画开始,始终画不出那样的感觉————亲身体验!用尽一生的心血————画出了千古沧桑,画出无尽哀鸣!
  • 海棠无香,暗隐情殇

    海棠无香,暗隐情殇

    他是万古魔君的嫡子,带着无尽的杀意和一统天下的决心,他霸气回归!一纸和平契约,她和亲到魔界!谁人不知,他冰如冷霜;谁人不晓,她温柔随和。谁都预料,她活不长久,确实,她不该,不该爱上一个不爱她甚至是恨她的人,到最后,她得到的是遍体鳞伤。命运就像是一个齿轮,兜兜转转,她依旧还是遇到了他。
  • 最佳课堂:宇宙探谜

    最佳课堂:宇宙探谜

    把兴趣引进课本,使爱好代替讲台,将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吸收,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与探索精神,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与创新素质,这就是本套全书的宗旨。本套全书根据全国中小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根据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再结合全国中小学各科课本的同步内容编撰而成,是各学科的有益补充和知识范围的深层挖掘,是现代中小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这些百科未解知识之谜,能够增长中小学生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
  • 宠妃本色:王爷我们走着瞧

    宠妃本色:王爷我们走着瞧

    一朝惨死,穿越到一个没钱没势的相府小姐身上。那个男人那么好看,卖了吧!“王爷,伦家卖身不卖艺,哦不,是卖艺不卖身。”丫鬟说王爷去了青楼!好多人都看见了,看来姐不亲自出马是治不了他这骚病l一行人火急火燎来到青楼,某女优雅的找个地方坐下翘起一条小腿,“老鸨,跟本姑娘来十个帅气的汉子!没有胸毛的那种。”
  • 万界武仙

    万界武仙

    诸天万界,即是起源,也是终点。万族林立,诸圣轮回……走出这片世界,我,既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