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4700000016

第16章

〔血热〕加味四物汤 地 芍 归 芎 加丹皮 山栀 柴胡(各一钱)〔风劳〕秦艽鳖甲散 桂 苓 草 地 芍 艽 胡 鳖 甲 天冬 地骨皮 桑皮 紫菀知母 半夏 人参 姜〔阴火〕大补阴丸 黄柏 知母(各盐酒炒四两) 熟地 龟板(酒炒。各六两) 猪脊髓(蒸熟) 蜜丸。

〔阴火〕坎离既济丸 生地 熟地 山萸 牛膝 天冬 麦冬(各四两) 白芍 五味 山药 龟板(各三两)当归 知母 黄柏(各二两) 川芎(一两) 蜜丸,盐汤下。

〔肺火〕泻白散 桑皮 地骨皮(各一钱) 甘草(五分) 粳米(百粒) 此泻肺经气分之火。

〔肺火〕清金丸 黄芩(炒研)水丸。 此泻肺经血分之火。

〔肝火〕加味逍遥散 归 芍 苓 术 胡(各一钱) 甘草(五分) 姜 薄荷(少许) 名逍遥散,此加丹皮、栀子。

〔脾火〕泻黄散 防风(四两) 藿香(七钱) 山栀(一两) 石膏(五钱) 甘草(二两) 蜜酒调服。

〔心火〕导赤散 见前温。

〔心火〕清心莲子饮 莲子(二钱) 人参 茯苓 黄 (各一钱) 黄芩 麦冬 车前 地骨皮甘草(各七分)〔胃火〕清胃散 生地 丹皮 黄连 当归 升麻 一方加石膏。

〔大肠〕通幽汤 见前燥。

〔小肠〕八正散 车前子 木通 瞿麦 蓄 滑石 甘草梢 山栀 大黄 灯心〔膀胱〕大补丸 黄柏(盐酒炒研) 米粥和丸。血虚,四物汤下。

气虚,四君汤下。气血虚,八珍汤下。

〔相火〕滋肾丸 黄柏(二两) 知母(一两俱酒炒) 肉桂(一钱) 蜜丸。

〔火喘〕都气丸 即六味丸加五味子三两。

〔气冲〕黑锡丹 黑铅 硫黄(各二两) 将锡熔化,入硫黄,候结成片,倾地上出火毒,研至无声为度。

〔降肺〕黄芩清肺饮 黄芩 山栀 或加盐、豉。

〔调肺〕人参平肺散 人参 青皮 天冬(各四分) 茯苓(七分) 陈皮(五分) 地骨皮 炙草(各五分)桑皮(一钱) 五味子(十一粒) 加姜煎。

〔泻心〕泻心汤 黄连一味煎。

〔养心〕天王补心丹 生地(四两) 人参 元参 丹参 茯神 桔梗 远志(各五钱) 天冬 麦冬枣仁 柏子仁 五味子 当归(各一两) 蜜丸弹子大,朱砂为衣。

〔平肝〕左金丸 黄连(六两姜汁炒) 吴茱萸(盐水泡一两) 水丸。

〔泻肝〕龙荟丸 当归 龙胆草 山栀(炒) 黄连 黄柏 黄芩(各炒一两) 大黄 青黛 芦荟(各五钱)木香(二钱) 麝香(五分) 蜜丸。

〔虚火〕人参竹叶汤 石膏 麦冬(各二钱) 半夏(一钱) 炙草 人参(各五分) 竹叶(七片)粳米(一撮)〔补虚〕保元汤 人参 黄 白术(各一钱) 炙草(六分) 陈皮(五分)〔实火〕三黄汤 黄连 黄芩 大黄〔痰火〕淡竹茹汤 麦冬 小麦(各二钱) 半夏(钱半) 茯苓 人参(各一钱) 甘草(五分) 竹茹(钱二分) 姜 枣〔郁火〕发郁汤 升麻 葛根 羌活 柴胡 细辛 香附 葱白〔火炽〕紫雪 见前暑。

〔积热〕碧雪 寒水石 芒硝 朴硝 焰硝 马牙硝 石膏 青黛 甘草 各等分。先将甘草煎汤,去渣,入前药再煎。用柳木槌搅不住手,入青黛和匀,倾入砂盆内,候冷结成霜,研末。每用少许,含化津咽。

如喉闭,用鹅管吹入喉中,神效。

〔丹毒〕千金朴硝煎 朴硝(一斤) 芒硝(八两) 石膏(二两) 寒水石(四两) 先将二硝入汤中搅令消化,以纸封一宿,取清,纳铜器中,另捣二石碎如豆粒,以绢袋盛之,入汁中,以微火煎至沫起,以箸投之,着箸如雪凝白,即倾泻盆中,待凝,取出日干。如积热成闷不已者,以方寸匕,白蜜一合,和冷水五合,搅和令消,顿服。日二次,热定即止。

火脉案

胡 时毒误药成淋,咳嗽声哑,脉细模糊,思面色苍赤,体质属火,时毒谬用补托,溺道不清,淋久肾虚火炎金燥,致呛嗽失音,遂成重症。今夏初巳火主令,嗜寐健忘恍惚,心神溃散。焉能摄肾。速用滋阴泻火,冀秋深气肃,得金水相涵,火毒平,音渐复。元参、生地、麦冬、贝母、丹皮、龟甲、茯神、远志、土茯苓、淡竹叶,井华水煎。二十服淋愈音响。加熟地、阿胶、甜杏仁、枣仁。蜜丸服,症平。

疫症论治

(大头瘟 捻颈瘟 瓜瓤瘟 杨梅瘟 疙瘩瘟 绞肠瘟 软脚瘟附)疫为时行疠气,有大疫,有常疫,大疫沿门阖境,多发于兵荒之后,不数见。常疫则一隅数家,一家数人。

症多相似,春夏秋三时皆有之,而夏秋为甚。其疠邪之来,皆从湿土郁蒸而发,触之成病,其后更相传染,必由口鼻吸受,流入募原。募原乃阳明胃络,在夹脊前肠胃后,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为表里之分界。从鼻吸入,故头额晕胀,背微恶寒。从口吸入,故呕恶满闷,脐痛下利,足膝逆冷,邪出募原,故壮热。有汗不解,必俟表气入内,精气达外,大发战汗,然后脉静身凉,亦有自汗而解者,但以出表为顺,陷里为逆。从表解者,战汗自汗发斑;从里陷者,胸腹痞痛,便秘,热结旁流,协热下利,呕恶谵语,舌黄黑刺。疫证脉不沉不浮而数,然必右盛于左,以湿土之邪,多犯阳明胃经也。募原亦附胃。阳明居太阳之里,少阳之外,为三阳经之中道。

伤寒之邪,自表传里,温热之邪,自里达表。疫疠之邪,自阳明中道,随表里虚实而发,不循经传也。邪伏中道,必表里分解,然不能一发便尽。故有得汗热除,二三日复热如前者∶有得下里和,二三日复见表症者;有表和复见里症者;有表里偏胜者;有表里分传者,吴氏《温疫论》谓疫有九传,综其变也。总由伏邪既溃,传变不一,故屡夺屡发也。疫症治法,外解如香豉、葱白、连翘、薄荷之属,内清如山栀、芩、连、人中黄、滑石之属,下夺如芒硝、大黄之属。且疫为秽浊之邪,若熏蒸热痰,蒙蔽心包,则神识渐昏,必用芳香宣逐,清血络以防结闭。如犀角、菖蒲、银花、郁金、佩兰之属。烦渴多汗,用石膏、知母。斑发咽痛,用犀角、牛蒡、生地。衄血下血,用山栀、犀角、丹皮。发热自利,用葛根、芩、连。胸膈痞满,用栝蒌、枳、桔。

呕吐呃逆,用藿香、竹茹。邪混三焦,热结血分,宜大制咸苦,用元参、金银花露、金汁之属。而人中黄、香豉尤为时疫之专药,香豉、黑豆所 ,得湿热之气,酿成败秽之质,能引内邪从巨阳蒸汗而解。人中黄、甘草所制,渍以滓秽,专解肠腑恶毒,从下而泄,得同气相求之妙,以其总解温热时内联外热毒也。盖疫为燥热毒疠,从无辛温发散之例,一切风燥辛热,皆不可犯。至于大疫,又宜斟酌司天岁气方向,不拘一辙也。其发于外者,有大头、捻颈、瓜瓤、杨梅、疙瘩、绞肠、软脚等症,亦条列治法,备查用焉。此症宜与温热同参。

伤寒时疫辨

吴又可曰∶伤寒必有感冒之因,然后头疼身痛,发热恶寒;时疫原无感冒之因,忽觉凛凛,以后但恶热,不恶寒。伤寒不传染,时疫多传染;伤寒邪从毛窍入,时疫邪从口鼻入;伤寒感而即发,时疫感久乃发。伤寒投剂,一汗而解;时疫发散,有汗不解;伤寒汗解在前,时疫汗解在后;伤寒投剂,可使立汗∶时疫俟其内溃,乃得自汗战汗。疫邪始匿募原,根深蒂固,发时与营卫交并,客邪经由之处,营卫无不受伤,故曰溃。然不溃则不能传,不传则邪不出,邪不出则疾不瘳。伤寒发斑则病笃,时疫发斑则病衰;伤寒感邪在经,以经传经;时疫感邪在内,内溢于经,经不自传;伤寒感发甚暴,时疫却淹缠加重;伤寒必先发表,时疫必先疏利;种种不同。所同者,伤寒时疫皆能传胃,故同用承气汤导邪以出也。然疫症下后,多有未能顿解者,由于表里分传,一半向外传,邪留肌肉;一半向里传,邪留胃腑;留胃故里气结,表气因而不通,于是肌肉之邪,不能即达肌表。下后里气通,表气亦顺,向郁肌肉,乃或斑或汗,脱然而愈。伤寒下后无是矣。

〔疫症〕初起三日,葱豉汤加童便热服,汗之。不汗,少顷更服,以汗出热除为度。三服不解而脉浮,尚属表症,用白虎汤。见里症,用承气汤、解毒汤。表里不分,用凉膈散、双解散加减。汗下后,复见表症,再与白虎汤。复见里症,更与承气汤。表里热结,用三黄石膏汤、栀豉汤汗之。有汗下三四次而热退者,有热退后,忽复壮热,用再汗再下而愈者。若脉症皆虚,用清热解毒汤、人中黄丸调之。非如伤寒,有下早变症之虑,亦非温热不可频下之比,总当以热除邪尽为度。惟下元虚者,非六味生料补其真阴,不能化其余热。

(纂《张氏医通》)初发邪伏募原,营卫交阻,凛寒发热,甚则厥逆,迨阳郁而通,厥回而中外皆热,不可发汗,宜透其邪,用达原饮。轻者舌苔白而薄,脉不数,可从汗解。重者舌苔如粉,舌根先黄,延及中央,邪渐入胃,须下之,达原饮加大黄。若脉长洪而数,大汗而渴,此邪适离募原,欲表未表也,白虎汤。舌黄兼里症,邪已入胃,大小承气汤。凡舌苔白,邪在募原,不可下;苔黄,邪在胃,宜下;黑而芒刺,急下;目赤咽干,气喷如火,扬手掷足,脉沉数,下之,俱承气汤。凡失下,循衣摸床,撮空肉惕,目不了了,邪热愈甚,元气将脱者,宜陶氏黄龙汤。既下,急用生脉散加归、芍。痰滞胸膈,瓜贝养荣汤。斑不透,仍热,举斑汤。屡汗而液枯,人参白虎汤。表症多,里症少,达原饮加大黄、枳实。里症多,表症少,大柴胡汤。燥结便秘,热结旁流,日久失下,自利黑水。协热下利,潮热便作泄泻。俱承气汤。疫兼痢者危,槟榔顺气汤。

热结下焦,小便不利,导赤散。热瘀发黄,茵陈蒿汤。血蓄膀胱,夜热谵语,桃仁承气汤。妇人病疫,经水适来,邪入血海,热随血下自愈。小柴胡汤加赤芍、丹皮、生地黄。如结胸状者,血因邪结也,宜刺期门穴。

经水适断,血室乍空,邪乘虚入,难治。柴胡养荣汤。新产亡血,柴胡养荣汤。孕妇病疫,随症施治,以安胎保胎为主,亦有宜用承气汤者,用之,反得母子俱全,慎勿生疑掣肘也。(纂吴氏《温疫论》)〔大头瘟〕湿热伤巅,肿大如斗,赤 无头,或结核有根,令人多汗气蒸。天行疠气,染之多死,乃邪热客于心肺,上攻头面而为肿也。初则憎寒壮热,体重,头面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甚则堵塞不能饮食,舌干口燥,恍惚不安,不速治。十死八九。人中黄丸、普济消毒饮子。便硬,加酒大黄一二钱,缓服,或沈氏头瘟汤。若溃脓,必染人。若发于面部, 赤肿痛,属阳明,普济消毒饮子加石膏。发于耳前后,额角旁,红肿,属少阳,普济消毒饮子加柴胡、天花粉。发于脑顶后,并耳后赤热肿痛,属太阳,荆防败毒散去人参,加芩、连。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战纹

    战纹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他,是一个可以在冥界睁开双眼的男人;他,是一个可以让曼珠沙华花叶相见的男人;他,是一个可以令三生石发出颤抖,位面崩溃的男人。本不该堕入轮回的他再次重生在巴罗西亚,在这个大陆,没有斗气,也没有魔法,唯有战纹才是一切力量的源泉,那么他又能在这片大陆书写一篇怎样的传奇?【剑非新作,签约作品,欢迎收藏,期待推荐】
  • Tfboys之你为何这样无情

    Tfboys之你为何这样无情

    林思雨,王源,从小定了娃娃亲,思雨喜欢王源,王源却不喜欢他,结了婚,王源以为这是思雨策划的,很狠他,对他很坏,也很无情
  • 穿越之无敌小强

    穿越之无敌小强

    罗小强很悲催,刚刚丢了工作回到乡下老家就被天外陨石砸中,于是他穿越了。..........................................................穿越的罗小强看着身上的粗布麻衣郁闷了。人家穿越都牛13的横着走,咋俺穿越就送个粗布麻衣自由发展呢。当某天知道自己真正的穿越福利后。“嘿嘿,这穿越福利是不是少了点。”...........................................................“你还不知足,又送秘法,又送空间戒指的,还送等级,当然还有你不知道的东西呢!你就知足吧。”
  • 冥府执笔人

    冥府执笔人

    一座身份不明的汉朝古墓在南阳独山被发掘,而在其背后,一个历经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千年古国重现于世。千禧人、早已绝迹的神秘生物、拥有诡异力量的奇玉,吕氏神墓内到底藏着怎样的远古秘密?从神墓中流传出的密文字符,让一行人再次踏上了不归路,在见证历史黑暗面的同时,一个巨大的谜团渐渐浮出了水面。而在他们身心俱疲之时,一件更加让人无法相信的事实,也开始露出了端倪。
  • 特工狂妃

    特工狂妃

    金牌特工穿越到被继母养废的嫡长女身上,面对唯利是图的渣爹,虚伪狠辣的继母,自私阴毒的妹妹……呵呵,你要宅斗,我来武斗!状元,我们已经退婚了,别来纠缠我。公子,近亲结婚是不好的。殿下,您明天就要登基了……还是赶快回宫吧。还有那个什么王爷,谋反是很烧脑的工作,就不要在我这里浪费时间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日起帝国

    日起帝国

    一个高中生重生于三国,却对历史不是很熟啊。让我怎么办???我好像只认识的名士只是三国演义的人吖,怎么混吖???
  • 穿越半魂新娘

    穿越半魂新娘

    在穿越的道路上,有人幸运,有人悲催,而她,哼,特别悲催!好不容易混个嫡女的出身,却是个不受宠的。想要摆摆官家千金的威风,却马上经历抄家没官。终于可以安全返乡了,又有一个老和尚出来指着她大喊:“祸害……”这是什么情况?虽然她白天有飘兄来谈心,夜里有飘妹来聊天,可是她依旧纯真善良可爱貌美好不好?最后还是他站出来,一声叹息,“这是我的错……你嫁给我就好了。”好?好个毛!她干嘛要嫁给一个克父克母克死全族的白毛鬼!(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诛天剑魔

    诛天剑魔

    身处乱世,妖魔横行若想立命,唯有修行!少年柳尘偶得断剑一柄却是无意得到剑魔传承从此,开启一段浩荡传奇任尔万千仙妖,唯我诛天剑魔!
  • 重生之三国杀系统

    重生之三国杀系统

    商界有诸葛亮、周瑜为我打造商业帝国政坛有刘备、曹操玩弄权术为我谋福军队有张飞、关羽为我开疆拓土守卫家园黑道有吕布、甘宁震慑宵小医学界更有盖世神医华佗更不用说貂蝉、甄姬来白天么么哒,晚上啪啪啪了世界的幕后掌控者?不不不,我只不过是一个因为玩三国杀传奇穿越的普通高中生而已(不一样的都市,不一样的校园,不一样的爽快)
  • 诸神不在的日子

    诸神不在的日子

    一片没有信仰的大陆,五个各自称雄的国家,心怀鬼胎的遗神,百年的屠龙战争。本来这片被诸神诸界丢弃的大陆本就是一潭死水一屏死棋,可偏偏少年要搅起这摊浑水,合纵连横,与人斗,与龙斗,与神斗。到头来,没有赢家,却有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