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27200000006

第6章 革教育的命(6)

《通知》要求各级领导部门加强对招生工作的领导,严格按党的方针、政策办事,对违反招生规定的予以制止纠正,如今后再有违犯规定的,除对有关干部进行严肃处理外,也要把学生退回。《通知》下发后,并没有对招生工作中的“走后门”现象起到多少遏制作用。1973年4月25日,毛泽东在给福建省李庆霖的复信中也曾对“走后门”问题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深深的忧虑。1974年1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南京大学政治系哲学专业学员钟志民的退学申请报告。该报在编者按语中指出:钟志民“自觉批判了自己‘走后门’上大学的错误,从而反映了工农兵学员向地主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展开了新的进攻”。编者按要求“各地教育部门组织高等学校干部和师生认真学习”。在此之后,一些高等院校纷纷揭发,追查“走后门”上大学的问题,一些“走后门”进大学的学生要求退学,一些“走后门”、“开后门”的领导干部作了检查,这次反“走后门”运动有着复杂的政治背景,尽管它造成了一定的声势,处理了一些具体问题,但不久就不了了之。

自从实行新的招生制度以来,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反复强调、“走后门”之风却一直屡禁不绝。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重新恢复高考制度以后,这个顽疾才像被一双无形的、但却是有力的手制服了。这里,起决定作用的不是道德感化,不是行政命令,不是政治运动、阶级斗争,而是制度,一种曾被当作“封、资、修”去打倒的严格考试、择优录取的制度。

一个时期横行泛滥的“走后门”进大学,其直接后果是造成了大学生水平的低下,影响了大学的校风和教学,更为严重、深远的是,它进一步恶化了社会风气,并且使“文化大革命”本身处于一种尴尬的窘境之中。在经历了高唱入云的“斗私批修”运动之后,人们却变得更加“自私”了;在舆论工具连篇累牍地宣传形势大好、觉悟空前提高的同时,人们却对如此普遍的社会顽疾束手无策。一切宣传出来的“文化大革命”的眩目成就和神圣使命,都在这个奇怪的“后门”面前困窘不堪。

自1972年起,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在周恩来领导的批判极“左”思潮、纠正“左”倾错误的多方面工作中,这种招生制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1972年的招生工作中,针对几年来造成的多方面的消极后果,一些地区和学校已经提出了对学生的文化状况进行一些必要的考核或“调查”,但这些设想或做法很快引起了分歧。山东德州地区某县在为北京化工学院招生时进行了一些文化考核,结果被地区通报批判为“分数挂帅”,县委书记还作了检讨。但在1972年至1973年上半年批判极“左”思潮的卓有成效的努力之中,进行必要文化考核的观点还是占了上风。

1973年4月3日,国务院批转国务院科教组《关于高等学校1973年度招生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本年除继续采取前一年的办法外,还要“重视文化考查,了解推荐对象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入学学生有相当于初中毕业以上的实际文化程度”。《意见》要求“考查的内容和方法,名省、市、自治区可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和各专业不同要求进行试验”。同年5月和6月,国家有关部门发出通知规定,体育学院运动系和北京外语学院可招收少量应届高中毕业生。1972年下半年,周恩来还曾指出:“对社会科学理论和自然科学理论有发展前途的,中学毕业后,不需要专门劳动两年,可以边学习,边劳动。”以上各项规定和指示实际上突破了1970年以来高校招生中取消或轻视文化考查以及不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录取高校学生的规定。这些举措可以看作是对新招生制度的补充和发展,也可以看作是对“旧”招生制度的部分恢复,实际也是对新招生制度的部分否定。

据此,当年许多省市在高校招生中加大了文化考核的分量。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入校学生的文化素质,也从制度上对当时屡禁不止的“走后门”风产生了一定的遏制作用,把希望升学的青年的注意力部分地从“找后门”转到对学业的关注上,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社会风气。

但是,这种做法和结果很快就引起了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等人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在高校招生中进行必要的文化考核,就是“分数挂帅”、“智育第一”,是反对“教育革命”,反对“文化大革命”,是修正主义“复辟回潮”。在这样一种背景下,1973年7月19日,《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了该省兴城县白塔公社下乡知识青年张铁生的一封信。‘此信是张铁生在参加当年辽宁高等学校入学文化考查时,因不会答题而写在物理化学试卷背面的。信中说:为了实现自己上大学的“自幼理想”,“希望各级领导在这次入学考试中”,能对他“这个小队长加以照顾”。辽宁省委书记毛远新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敏感地感觉到其中大有文章可作。他将原信作了删改,指令《辽宁日报》加按语发表。《辽宁日报》在编者按中说,张铁生“物理化学这门课的试卷,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

8月17日,《人民日报》转载了《辽宁日报》的按语和张铁生的信,并再加按语加以鼓吹。随后,各地报刊加以转载。《红旗》、《文汇报》等以张铁生的信为引子,围绕着高等学校招生的文化考查发表文章、评论,说搞文化考查是“旧高考制度的复辟,是对教育革命的反动”,是“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反扑”……江青还在讲话中说张铁生“真了不起,是个英雄,他敢反潮流”,这“才是真正的又红又专”,甚至把张捧为“反潮流的英雄”。

遵照张春桥的旨意,11月21日,《文汇报》、《解放日报》发表了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刘丽华的一次谈话记录,继张铁生的“白卷”和批判文化考核之后,又掀起了以批判“智育第一”和“资产阶级习惯势力”为中心的“讨论”,刘丽华在谈话中,把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理论教育,严格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学校择优选拔、培养人才等做法,都说成是“‘智育第一’的精神枷锁尚未彻底摧毁”。两报发表她的谈话记录时,徐景贤曾作过删改、增补,并在编者按中说,刘丽华的谈话,“揭露了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流毒的若干表现,说明了资产阶级习惯势力的顽固性”,提出“要注意文教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的长期性”,号召就谈话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认真展开讨论。这个讨论在上海的报刊上持续了3个多月,上海的高等学校还通过贴大字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揭露“智育第一”流毒的表现。

以张铁生的“白卷”为契机,结合在其他各条战线上对批判极“左”思潮的反扑,江青、张春桥等掀起了一股反对文化考查、反对文化学习的恶浪,刚刚开始的高校入学文化考查又陷于停顿。

1975年,在邓小平领导的全面整顿中,“四人帮”煽动的极“左”思潮再次受到有力的批判和抵制。许多学校又恢复或部分恢复了正常的文化考核制度,校园里又出现了文化学习的气氛和较好的学习秩序。不久,这一良好的发展势头又被“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所中断。但是,这一次“四人帮”横行的时间更短。1976年4月,正当“四人帮”陶醉于“批邓”的“胜利中时,伟大的“四·五”运动爆发了。而在此后仅半年,“四人帮”就彻底覆亡了。中国的教育事业终于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大路。

同类推荐
  • 梦三国之徐州战起

    梦三国之徐州战起

    东汉末年,烽烟四起。南华老仙之徒诸葛维奇欲伸正义于天下,收李飞、郭嘉、林郁儿等人为徒。期间,林郭互生情愫,李含恨离别。后黄巾四起,郭嘉被杀,林南逃徐州,机缘巧合下嫁于孙权。李飞北上寻林,万念俱灰,中途一箭被孙尚香废右眼。孙怜李命途多舛,背兄长之命随其奔走四方,历经数次杀身之祸和李修成正果。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天下震怒。六路大军合围许都,曹操告急。孙尚香被曹操所囚,为就孙李飞斩六路诸侯大将,最后力竭身死。曹操履行诺言,遣尚香还东吴。中途遇刘备,惊悉郭嘉未死,诸葛维奇正设大局。林郁儿为救孙权被郭嘉所杀,孙尚香为吴蜀结盟,栖身刘备。曹操知悉诸葛维奇的阴谋后,亦与吴蜀结盟。形成魏蜀吴三国抗诸葛的格局。
  • 无法重生

    无法重生

    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叫喊声,兵锋交错。嘶哑与狂吼在一瞬间从人群中迸发又被逐渐扩大,兵器之间的碰撞声随之而起。张斌在方阵的最后面,只能看到前面的士兵冲上去,紧接着就是一片又一片的血液混合着一具又一具尸体倒在地上。
  • 叠写三国

    叠写三国

    张养浩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道尽了中国历史上所有政权的真实面目。我说不,我是诸葛均,我建立的帝国以人民为主。你老了,国家养!你病了,国家治!你弱小,国家扶持你,你……。
  • 楚殇梦梵

    楚殇梦梵

    楚国大将黄遂之女颠连困苦,最后在自己和父亲手下合力之下为父报仇的故事
  • 明朝小和尚

    明朝小和尚

    一颗救人心,两手杀人剑重生之后成了一个小和尚唯一的苦恼就是不是生在大唐佛法盛行的时代这也就罢了,谁知道和尚都当不好只好转行做起了大买卖不能打家劫舍,不能偷人偷东西那只好偷心做大官人家说不负如来不负卿但是在他看来却是宁负如来不负卿
热门推荐
  • 血族绯之月

    血族绯之月

    “无论什么活物的血,你们都不可吃。因为一切活物的血就是它的生命。凡吃了血的,必被剪除……”
  • 不朽尊位

    不朽尊位

    洪荒大陆,世家林立,门派鼎盛。自远古以来各族战乱不断,毁灭与新生不断更替,唯独世代守护禁地的远古九世家不会不灭。杀父之仇,尚未报。今世之梦,未得了。若有来生,看君舞动乾坤!
  • 鬼妻之男神秒变男神经

    鬼妻之男神秒变男神经

    一根玉簪的出现,让尘封已久的鬼公主燕利贞得以重见天日,她的到来也让元君乾的生活天翻地覆。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一人一鬼的命运被连在了一起。但人鬼殊途,为了保住饲主元君乾的小命,也为了找回自己的过去,燕利贞指引着元君乾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无头尸、断魂桥、阴尸蛊……一个个神秘的传说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历史的真相也一点点被揭开。在燕利贞出现之前,元君乾是校园里的白衣男神,一个眼神就能让人春心萌动;但是,在燕利贞出现之后,这个男神的画风变得有些不太正常……*某同学:元同学又在自言自语了,这次还加了动作呢!果然变成神经病了吗?元君乾:……我不是神经病!强迫症患者,听到有人(鬼)说话就忍不住要回答出声,怪我咯?燕利贞:大胆!不怪你怪我吗?*某鬼怪:这小子居然跟她在一起,果然是神经病胆大不怕死啊!元君乾:……我真不是神经病!不跟她在一起我小命才要玩儿完啊!燕利贞:还不赶快过来服侍本公主用膳,想死吗?*燕利贞:大胆刁民,手往哪儿摸呢!你这样的姿色也就只能勉强做本公主的男宠了,神经病!元君乾:……我绝对不是神经病!倒是姑娘你,什么男宠啊,什么刁民啊,你才是神经病吧?燕利贞:来人啊,把这家伙给我拉出去斩了!*某道士:现在施主你明白了吧?元君乾:原来,我真的是个神经病?!燕利贞:我就知道你是一个神经病!
  • 存也,逆也

    存也,逆也

    迟儿的人生是一场悲剧,母亲因生她难产而死,她与儿时玩伴铁男青梅竹马,哥哥因供她上学外出打工,却不幸受骗赌博欠钱被砍,追债人找到家里,父亲不堪重负跳井自杀,迟儿外出打工知铁男已婚家庭幸福后失望中偶遇赵冉,结婚后赵冉出轨,迟儿怀孕不兴滑胎发疯。
  • 七块玉

    七块玉

    一个人的命运可以被什么所改变。也许就是你走在街道上,不小心撞倒何人,不小心拾起某物,那时,命运的齿轮将会转动,当它停下之时,你便只有努力向前,冲破这人间的枷锁!我写的不是种马流,也不是废柴流,只是对于我们如果进入小说之后,我们的看法和情感的表达。一个真正的男人成长的日记,人生难磨,只有目标才能成就一个人的辉煌!一个获得了七块玉力量的男人,却放弃了获得她,赢了这个世界,输了她,他感到自己一无所有。
  • 星球往事

    星球往事

    一年后回来,黄梁说道:“真有这么回事么?”“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何来的本性!连本性都没有,何来的灵魂灵火。”“话说到底怎么回事?”黄梁继续问道。
  • 妖猴西行记

    妖猴西行记

    废妖一只,五行不通,三法不明,小学读了三十年都没能毕业。为了一张毕业证明,踏上了属于自己的宿命之旅。这条路上,结识朋友,遭遇桃花,正在他觉得他拥有一切之时,却发现一切都是一个巨大谎言,一个蓄谋已久阴谋在他的面前徐徐展开。某妖:”小爷毕业证明不要了还不行吗?“
  • 鬼擘口

    鬼擘口

    民国寻宝盗墓的奇闻诡事,怪遇杂谈,尽在鬼擘口。
  • 超级恐龙之谜

    超级恐龙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 少爷的迷糊宠萌妻

    少爷的迷糊宠萌妻

    父母的一场联合婚姻,把两个人的命运齿轮紧密地扣在一起。林漠南,徐小倪的腹黑哥哥,林氏集团嫡孙继承者。唯独腻宠她一人,完虐暴揍前男友,打脸白莲花,看他女人不爽?打。徐小倪哭丧着投诉:“哥,今天彭舒雨带着她男朋友到我面前秀了一波恩爱,还笑我连一个初吻都送不出去,是个老处女!只见林漠南那红红的嘴唇蜻蜓点水似的快速碰了一下后面无表情地望着她,徐小倪则惊恐地望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