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12000000027

第27章 兵政十二地利上(2)

郡國方輿通釋序

謝應芝

覽昔禹貢九州敷土。而幽囗營統於冀青。故為牧十有二。而為州者九。殷周以來。爾雅職方所載。或囗或離。秦置四十郡。漢衰而為三國。晉亂天下畫分南北。自後分合不常。歷唐宋迄元。西北之壤獨闢。明興。元裔歸北。復號蒙古。而朝鮮實古嵎夷。周初以封箕子。燕滿有此。遂不隸中國。交阯實南交。漢之中葉。流於異域。明嘗置省而不能有。古九州皆以高山大川為界。秦郡始犬牙相臨。唐十道之制如古。然畫分險阻則易為守。不患外寇。而患在割據。疆壤交錯以相牽制。則強臣不能自擅。又難守而易潰。伏維我 朝天下統一。四海大同。京師直隸。勢居上游。自冀幽而東兗青。為山東省。西南囗豫。為山西河南省。又南徐揚。為江蘇安徽江西。及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省。自揚而西荊梁。為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省。自梁而北雍。為陝西甘肅省。又自冀幽營轉而北。為盛京吉林黑龍江。自雍西南崑崙析支渠搜。為伊囗青海西藏。自冀雍而北。為內外蒙古。凡布政司治十有八。將軍治四。辦事大臣治二。蒙古十有三。而都統參贊副將軍治在焉。京師直隸盛京。北跨長城。居天下之首。沿邊而西。山西陝甘為肩背。山東濱海而漕渠下通江淮為咽喉。河南兩湖江西為腹膂。江浙福建四川兩廣雲貴為四肢。吉林黑龍江蒙古伊囗青海西藏為身之外衛。昔舜北發息慎。南撫交阯。而黑龍江直出息慎東北數千里。蒙古又延袤於西北數千里。越南即交阯。南與廣中瓊州相值。計東西一萬一千五百里。南北八千六百里。疆宇超邁前古有如此。東南皆距海。西至五印度。北至俄羅斯。則故元嘗闢其土而未歸中國者也。大地周九萬里。中國得其四之一。又西有洲盡於海。廣袤如中國。同在地之東半。跨海而西。又有洲在地之西半。繞出東海。西人之言四大洲。其名不雅馴。而地球面背之說。則非誣妄也。綴取海國。並載簡末。見聲教之四訖云。

書方輿紀要後

謝應芝

讀史方輿紀要一百三十卷。常熟顧祖禹景范著。備采史書。旁及志乘。古今郡邑沿革。山川形勢原委。而於用兵攻守成敗得失之囗尤詳。用兵而不明地利。是漫戰以驅民於死也。兵言莫古於握奇經。其言虛實二壘。皆逐天文氣候。山川向背。利害隨時而行。以正合。以奇勝。孟子天時地利之說是也。遁甲之書。託始於太公望。而置閏超接星門飛轉之法。為說不一。襄平甘國璧既正之矣。江陰徐宏祖窮歷天下前人足跡未到之區。往往經行之。惜其記遊之書。資於實用者寡。蓋輿地非經目。雖繪圖立說。止存匡廓。況古今川原遷改。險塞要害異形。烏容泥乎。然有定者勢。無定者機也。因其勢而變化出沒。動而無定也。執其樞以運其機。又靜而有定也。然則心之神明不窮。何患此書之匡廓哉。

長江圖說

馬徵麟

兵家重地利。得其阨塞。則門戶完固。堂奧自安。江防門戶。舊稱廖角觜。廖。荊州宛溪作蓼。利病書作料。海門廳境。營前沙。屬崇明縣。南北相對。為第一重。狼山福山相對。為第二重。然皆江面遼闊。墐塞為難。今已另立內洋五營主之。至長江汛防。起自江陰之蝦蟆山。則鵝鼻觜一帶。在通局為內戶。而於長江營制。實為第一關鍵。南岸大小石灣。與北岸劉聞沙。相距不過三里許。囗堤囗臺亙如堤。每堤可施囗數十位。兩兩相屬。此易所稱地險。大塊資我守禦者也。

溯洄而上。則圌山為鎮江門戶。屹立南岸江中。順江洲亙數十百里。與北岸三江營互相犄角。舟行其間。東折而南。層峰峭壁。重重險隘。此所謂表裏山河者也。京口邗溝。互通南北。東南漕運之所經。鹽課之所出。咫尺之地。半壁咽喉。顧不重與。

又上則划子口。其南岸對出者為石埠橋。前扼長江。後控滁口。烏龍山與沙洲圩。囗堤對出。為金陵之門戶。古稱宣化鎮。在六合縣南。南岸對建康之靖安鎮。最為衝要。當即此矣。

囗堤之設。居陸地以制江面。與水師有脣齒之依。勝於濡須夾水置塢矣。究非陸師不能守。且無以專責成。水師以船為家。新章水兵住岸。疊有厲禁。勢不得越俎以代。則肝膽楚越矣。牖戶綢繆。宜迨未雨。

又上則牛渚采石。中權之津要。東西梁山。安徽之屏翰。小孤澎浪湖口九江。豫章之喉吭。田家鎮西塞山一帶。全楚之鎖鑰。陽邏堡沙武口。荊揚豫三州之關塞。岳州為楚南閈閎。而全楚之腰膂。螺山鴨闌楊林臨湘白螺道人諸磯。兩兩相對。又荊州岳州之扃鐍也。

又上則筲箕窪。為沮漳之口。春秋時與江漢二瀆。同為楚望。虎渡河別而為沱。當在周秦以後。求之禹蹟。實為長江之幹水。荊河虎渡。二江雙流。互為本支。據鄢郢之勝。握全楚之樞。上游有故。則操之有要矣。

岳州一鎮。勢如高屋建瓴水。瓜州一鎮。形若丸泥封函關。其間湖漢各營。絡繹不絕。呼吸相通。姑孰山川阻險。扼要江津。居中馭駛。勢若率然。觸處為首尾。是故無事散之五標而不見多。有事聚之一隅而不見少。

瓜州固。裕溪守。則淮南有蔽。九江固。則利盡南海。漢陽固。則鄖襄高枕。岳州固。則滇蜀安堵。長江天塹。限南北而扼東西。長江之防。專防長江云乎哉。

章氏山堂考索曰。江出岷山。經夔峽而抵荊楚。則江陵為一都會。沅湘眾水。合洞庭而輸之江。則武昌為一都會。豫章江與鄱陽之浸匯於湓口。則九江為一都會。今按皖南皖北。眾水合於牛渚。則姑孰為一都會。南連吳越。北接淮揚。則鎮江為一都會。疆域雖遠。而險要必爭之地不過數四。猶人八尺之軀。筋脈之會。亦數處爾。宋吳表臣云。大江之南。上自荊鄂。下至常潤。其要不過七渡。上流最緊者三。荊南之公安石首。岳之北津。即今荊河腦。一曰三江口。中流最緊者二。鄂之武昌。太平之采石。下流最緊者二。建康之宣化。鎮江之瓜州。兵家因敵制變。猶水因地制形。未可刻舟膠柱以求。錄此以當舉燭。

自昔江流壯闊。在在緣以為險。近代漸就淤填。一葉可矜飛越。江固非復昔日天險也。然分南北者利於囗。扼東西者利於狹。則今日之用長江。與昔日之用長江。移宮換羽矣。

地扼東西。忽則鐵皆斷。風利不泊。天限南北。忽則浮梁不差。甚且擣虛飛渡。此亦一長江。彼亦一長江。豈伊地利。抑亦人謀也。是故得其道。則洪流障於一葦。違其道。則江河潰於蟻穴。

或謂長江之師。不為寡矣。將以彌巨寇。在示形便以握其樞。若夫江湖數千里。分地設守。散之若無。會哨巡防。祗禦小偷。不知會哨捕偷。所以肄勤勞。便舟楫。擾風濤也。調防以馭之。會操以聚之。所以操縱自如也。木石之轉。囗羊之驅。風帆之利。非若陸營之居重鎮。阨其都會。寓合於分。不亦可乎。又況楚有七澤。吳浸五湖。沮洳空曠。號為萑苻。萌芽不翦。滋蔓難圖。戢小偷亦以弭內患。又可忽諸。

狼山五阜。舊隔江水。不相連屬。讀史方輿紀要云。軍山與刀刃山隔江數里。塔山有兩石門相對。即元張瑄朱清海運故道。今五山斷續相連。皆在陸地。江陰浮山。一名巫山。舊在江中。所謂巫門之隘也。今則壽興沙壅為海壩。浮山附屬南岸。靖江東北之孤山。舊在北岸。屬泰興縣。其後岸圯。山入江中。去岸五六里。與江陰浮山相對。成化八年。潮沙壅積。化為膏腴。而山復居平陸。靖江縣。舊為江陰之東西馬駝沙。在大江中。天啟後沙壅連屬北岸。因開界河。與泰興緣河為境。揚子江舊闊四十里。瓜州本江中一洲。後乃北與揚子橋在揚州府城南十五里。相連。而江面僅囗七八里。瓜州狀如瓜字。唐開元以後。漸為南北襟喉。宋乾道四年。始築城置守。近年以來。江濤震憾。五門已淪其四。今和州治為秦歷陽。歷陽典錄云。歷陽未縣以前。江水泛濫。舊圖謂漁邱渡。為伍員入吳濟渡處。是昔時江流由今城中。而後乃徙而東也。安慶屬縣之小孤山。舊峙江北岸。與南岸囗山對立。為控扼處。成化二十年。江水忽分流於山北。而小孤遂有砥柱中流之勢。黃州赤壁。舊側江濆。今其下為湖。湖外為洲。去江數里。江夏鸚鵡洲。舊在江中。洪武時連屬北岸。又云崇禎間蕩決無存。今之稱名。非復故址。枝江百里洲。嘉靖時衝決為二。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可勝道哉。

關中形勢論

魏源

謝山全氏作諸葛武侯入蜀論。謂為先主孔明計。當棄荊州而圖長安。乃使前將軍日夜結怨於吳。且宛城之內應已平。張遼之援兵已至。即無陸遜。亦敗而歸也。況即使得荊襄。不若得長安之一郡一縣。其論高而識卓矣。雖然。長安之一郡一縣。亦何足得哉。凡欲守關中者。必先守潼關。以信陵率五國之師攻秦。秦人固守崤函。五國之師。逡巡而不敢入。自西漢移關之後。潼關之險。更勝崤函。以崤函縱攻不入。尚有洛陽可為退步。未若潼關在崤函關之內。潼關既守。則別出奇兵。由藍田出武關。西塞崤函。東扼虎牢。使敵坐困於二關之間。進不得進。退不得退。靈寶彈丸之地。無糧可徵。不出旬月。三軍饑困。不戰成禽。而長安洛陽。先為我有矣。乃始既不用魏延子午谷之計。襲取長安。而欲出上游。平取隴右。隴右縱可得。何足以制關中哉。其失一。再則屢出祁山。祁山固守。蹈攻城之下策。屢以糧盡而返。不知過城勿攻。直取長安。因糧於敵。其失二。最後乃懲糧運之弊。而屯田渭上。與司馬懿相持。司馬懿雖不敢戰。而長於守。孔明縱不死。蚌鷸相持。何年破賊用兵之道。地利為先。從未有不守潼關而能有關中者。宇文泰與高歡相持於夏陽。而囗師先據潼關。擊破竇泰之眾。高歡遂東走。英雄成算。止爭機先。彼哥舒翰孫白谷之出關輒敗者。皆由朝廷中制。不知守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誼。勢非得已。情尚可原。安有位兼將相。進止自由。乃不據形勝。專恃節制持重。為不敗之計者哉。全子又作曲端論。謂張浚富平之敗。由防兀朮重有渡江之舉。故先出西北空虛之地以撓之。兀朮千里赴援。富平雖敗。而江左遂以高枕而無憂。嗚呼。以四十萬之兵。投虎狼之喙。尚得執干戈衛社稷之名。老成謀國。固若是乎。誠能固守潼關。縱敵入崤函之後。而遣奇兵。由藍田出武關據崤函以斷其歸路。使金兵困守於靈寶之間者。上也。即不然。敵已入險。則為堅壁清野之策。於四十萬眾中。選簡練之師十萬。使吳璘吳玠劉子羽。各將一二萬人。守富平華州鳳翔。而自以三萬人固守長安。深溝高壘。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敵攻長安。則三城各出勁旅以撓其後。敵分攻三城。則長安出勁旅以撓其後。聲東擊西。聲西擊東。更番轉戰。使疲於奔命。窘於糧餉。而後合軍大戰以克之。順昌之捷。不可再見乎。奈何以剛愎無謀之將。御紀律不嚴之兵。一敗塗地。中原遂不可復。尚不可以服曲端之心。更何以對李綱之劾也。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為用兵鄉導之要。戚繼光練兵紀實紀效新書。為訓練之要。有節制而無地利者。武侯也。無地利而囗無節制者。張魏公也。姑舉關中二事。以為千古兵家之鑒。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隐龙纪

    隐龙纪

    异界之地,太古时期,魔王邪东大军入侵人族,人族沦陷,战争四起,危难关头,人族联盟异界众族,反攻魔族,最终魔王打败,火烧魔都……三千年后,人族灵王遭王族驱逐,王位被夺,流落加西亚冰原,他本是九五之尊,却遭族人唾弃,天生孤傲的他绝不甘心,他将亲手夺回自己的王位,他将傲视苍穹……众生不仁,我将不义,人族弃我,何不归魔,愤怒地灵王联手邪东开始了疯狂的反扑,他将一步步地接近自己的王位,却也一点点解开一场惊世阴谋,当年那场惊世混战,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密谋?到底是谁挑起了这场战争?又是谁终结了魔族的未来?前路如此凶险,却阻挡不住灵王登顶至尊的脚步……关注作者新浪微博:绝尘剑圣。与作者亲密交流……
  • 如履薄冰

    如履薄冰

    淡泊宁静的江海凝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跟商贾巨富扯上关系。运筹帷幄的沈慕云也从没有预见自己会在自己编织的情感阴谋中不能自拔。
  • 冷血公主在校园

    冷血公主在校园

    本是幸福的一家人。可是某一天来了一个女人,女人带着一个小女孩她们自称是爸爸在外的妻子孩子。而那个小三打破了幸福的一家。十年后,她们回归。一场一场阴谋被揭开?
  • 帝国熊兵

    帝国熊兵

    一个极品宅男,阴差阳错的进入了电脑世界,并可以随意出入。而后上演了一系列的故事.....
  • 太上纪

    太上纪

    道有三千,易分两极,四方天界,上下绵延亿万年,诸天百族,亿万众生,尽在其间,少年自中而出,破虚妄,逆乾坤,终得道果证太上!(本文正统修仙,主角性格淡漠,不废柴,不种马,无后宫,最大的金手指是他妈!是他妈!是他妈!不喜勿入!不喜勿入!不喜勿入!重要的事说三遍!).....................................................太上纪企鹅群:526170056
  • 甄家红楼(下)

    甄家红楼(下)

    本书揭开了《红楼梦》内幕,阐明了幕后的真人真事,记叙了“一叙一脂”、“白雪红梅”即曹雪芹和孔梅溪这一对痴情儿女的生平历史、离合悲欢、音容笑貌,以及他二人撰写和评注《红楼梦》的全过程,并作了论证等。
  • 蒹葭怨

    蒹葭怨

    自幼便被封为北燕太子的高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无心政权,终日厮混与内帏之中;他身上流淌着贵族的血液,自幼善骑射,却气质阴柔内心深处盘根错节着无数脆弱的神经。年轻的皇子,容貌俊美,优雅矜贵,举世无双,坐拥锦绣万里,尊受万人敬仰,却极为优柔多情,总是在不经意中揣摩着各色女子······人世间,红尘外,命运无常,一生如梦似黄粱;当明月照亮天涯,秋水无边,最后谁又得到了蒹葭?
  • 惊世废物之傲世大陆

    惊世废物之傲世大陆

    华夏最年轻的药主继承人冷芷烟,被妹陷害,灵魂穿越,附在胆小懦弱、生性自卑的欧阳芷烟身上!强魂入住,无意间开启空间灵器乾坤镯,得医典,修真经,废柴之体迎刃而解,种草药,契魔兽,魔医九岁震天下!灵者世界,魔医出世,她,娇小羸弱,却深藏不露,一手银针飞花落雨,一曲魔音万兽臣服,她是被人遗弃的野种,她是众人口中的废物,淡笑间,掀起血雨腥风!
  • 黑道少爷,丫头记性不太好

    黑道少爷,丫头记性不太好

    他们从小就见过,并且他对她一见钟情,而她却只把他当做哥哥。在相遇,他恼怒,她竟然不认识他了,连名字都不记得。她是他的,只是时间问题。男生的接近,他会把他们赶走。女生的示爱,他会残酷的拒绝。终于骗她结了婚,有了宝宝,她似乎也开始依赖他了,可是却被迫分开。。。
  • 克莱弥娅传说:墨皇之初

    克莱弥娅传说:墨皇之初

    一场‘混沌’酝酿了千万年的风暴即将来袭,这场末日的风暴即将摧毁所有位面的生灵,为了抵抗混沌,所有位面的生灵都摒弃前嫌,团结一致,面对着他们共同的敌人,可惜一切都晚了,那个扭转命运的洪流之人已经在人类的内战中陨落,无论多少次逆转时间也无济于事,因为人性就是被混沌所利用的致命弱点,大千六道中的能量也所剩无几,这次是最后一次逆转时光,无论成败都将成为历史。追寻’莲‘的踪迹走进克莱弥娅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