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11400000016

第16章 孔子闲居

此篇「三无」「五起」,皆本老子贵无、贱有之旨,如所谓「常无欲以观其妙」、「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之类是也。其云「无声之乐」、「无体之礼」,与孔子「礼云礼云」一节有毫厘千里之别。孔子所言欲人知礼乐之本,故用反语诘问,使人深思而自得之,并未尝有去玉帛钟鼓为礼乐之意也。此则高揭「无」字,以示其至精无上,与老子以礼乐为「乱首」,庄子以圣人为「屈折礼乐」及「性情不离,安用礼乐」诸说相同,皆是有体无用,归于二氏之学而已矣。又老子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聋」字,原误作「声」,今径改。,五味令人口爽,圣人为腹不为目」,此云无声之乐,日闻四方,则有声之乐自令人耳聋矣,正对照毕肖处也。至于释氏之学较老氏更深一层,然此处大意亦有相近者。释氏灭六根,无色声香味触法,此云无声即灭耳根之意,无体即灭身根之意,唐相国杜鸿渐问无住禅师:「鸣,师闻否?」曰:「闻。」曰:「去无声,何云闻?」曰:「闻无有闻,非关闻性。闻性不随声生,不随声灭。」亦是此无声之证。嗟乎!无父无君比于禽兽,何莫非此「无」之一字之害乎?垂之礼记,世习为经,可感也夫!余说见前篇。

孔子闲居,子夏侍。子夏曰:「敢问诗云『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四方有败,必先知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矣。」

此篇多引诗,大至皆牵合不切。「五至」、「三无」语便谲怪,不可为训。「以横于天下,四方有败,必先知之」,语亦粗率不达。

子夏曰:「民之父母,既得而闻之矣,敢闻何谓五至?」孔子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知焉。哀乐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

书云「诗言志」,故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则志即在诗内,不得分为二至。且章首是言民之父母,则五至皆谓至于民也。至志于诗,何与于民?其不得以志为一至,审矣。郑氏以其不可通,故曰:「凡言至者,至于民也。志谓恩意也,言君恩意至于民,则其诗亦至也。」以志为恩意,曲解显然,即作者之意亦岂尝如是?或「乐亦至焉」之「乐」,音岳;「乐之所至」之「乐」,音洛,欲取哀至之义,忽以乐岳。字脱换作乐洛。字,其奇。注与疏以三乐字皆音洛,则礼乐不相接,陈氏集说上二乐字皆音岳,则乐哀又不相接也。诗、礼、乐属经,哀属人情,又何得并诗礼乐为一至乎?至于哀乐相生,又别一义,竟与「民之父母」章旨全不照顾矣。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本老子「希夷」之说。志气塞乎天地,袭孟子「其为气也,则塞乎天地之间」,然气可言塞,志不可塞也。

子夏曰:「五至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三无?」孔子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子夏曰:「三无既得略而闻之矣,敢问何诗近之?」孔子曰:「『夙夜其命宥密』,无声之乐也。『威仪逮逮,不可选也』,无体之礼也。『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无服之丧也。」

「三无」本庄子为说。庄子曰:「礼法度数,刑名比详,治之末也。钟鼓之音,羽毛之容,乐之末也。哭泣衰绖,隆杀之服,哀之末也。」按:庄言「末」,犹可,此言无,益无理矣。「三无」仍是五至中之三,何也?

子夏曰:「言则大矣!美矣!盛矣!言尽于此而已乎?」孔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之服之也,犹有五起焉。」子夏曰:「何如?」孔子曰:「无声之乐,气志不违;无体之礼,威仪迟迟;无服之丧,内恕孔恼。无声之乐,气志既得;无体之礼,威仪翼翼;无服之丧,施及四国。无声之乐,气志既从;无体之礼,上下和同;无服之丧,以蓄万邦。无声之乐,日闻四方;无体之礼,日就月将;无服之丧,纯德孔明。无声之乐,气志既起;无体之礼,施及四海;无服之丧,施于孙子。」

五起仍是三无,何也?且皆以肤辞排衍,无截然五义,彼此移易亦得,游戏无益之文。吕览曰:「有声之声,不过百里。无声之声,施于四海。」此袭之为说,正见其为汉人,然彼言声,此言乐,故自不同。

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天地矣?」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子夏曰:「敢问何谓三无私?」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其在诗曰:『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齐。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是汤之德也。

按:参,即古三字,又彼两而我三之之谓参,故中庸曰「可以与天地参」矣。今所问者参天地,而所答者谓圣人奉三,则是彼三而我四之,斯岂参之义乎?若日月本附于天地,亦不可列而为三也。

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

三无私,又遗日月,何也?

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嗜欲将至,有开必先。天降时雨,山川出云,其在诗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为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此文武之德也。

「嗜欲」,不可解。注疏谓王天下之期将至,王位是圣人所贪,故曰嗜欲,无理甚矣。

三代之王也,必先其令闻。诗云:「明明天子,令闻不已。」三代之德也。「弛其文德,协此四国」,太王之德也。」

所问者三王,所答者二王,不可解。

同类推荐
  • 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

    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翻译名义

    翻译名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北齐书

    北齐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评诗格

    评诗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臣轨

    臣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竹马来袭,青梅别跑

    竹马来袭,青梅别跑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陌公子:::你我之间.因我分开了八年,又因你又分开了三年,这三年归咎起来也是因为我。即使这样,我相信我们的情不仅没有但而且是越来越深。我们好好的好不好?苫芷::情?你怎么不说我对你更多的是恨?陌公子:老婆~~不要这样嘛!!苫芷:滚!陌公子:好!然后,就.....一起滚..............哈哈哈!!
  • 毕业证青春

    毕业证青春

    你还记得你那些难以忘怀的同学吗,一张课桌,一把椅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场轰轰烈烈的青春,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很好的记录者,但我比任何人都喜欢回首自己来时的路,我不停的回首,伫足,然而时光扔下我轰轰烈烈的向前奔去。
  • 太古真仙

    太古真仙

    仙者,福泽天下魔者,荼毒苍生妖者,隐于山林他们可日行千万里,可移山填海,可泯灭星辰,可长生不老……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五洲大陆,北极冰原,岩陨降世,烈焰焚烧千里,融化大半冰原,烈焰之中,一声婴孩儿的啼哭声响起,揭开那被隐于尘埃中的神秘面纱……
  • 唐人崛起

    唐人崛起

    重生的玉琳,作为唐人一族在卡诗大陆的最后一个族人,身负疼爱自己的母亲遗命,凭借自己的超强肉体和十系魔法,创造了唐人在卡诗的传奇。================新书上传,望众书友点击、收藏、推荐指尖会带给大家一部不一样的热血小说
  • 七界修仙

    七界修仙

    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柔与刚,人鬼妖魔血泪哀歌,七界修士无尽杀戮,只为换得那一线生机。拥有仙魂魔体的他能否踏上仙域,走向神界?
  • 天命皇后(武侠全本)

    天命皇后(武侠全本)

    一个一出生就被仙师算定为未来皇后,因此人称"天命皇后"的闺阁小姐;一个漂流江湖别样报家仇与朝廷分庭抗
  • 卿天传

    卿天传

    六界的世界,却血洗到巅峰。一代横空出世的天才,朗朗乾坤,谁能拥有这绝对的武力,坐上这无上的王座。
  • 近代词人逸事

    近代词人逸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后的生与死

    最后的生与死

    云默然、徐潘和白桥在跟敌人打斗的过程中,徐潘不行丧命,突然一位白衣老人出现,声称能拯救徐潘,但是要让云默然他们答应他几个要求,并且创立门派,拯救世界。就这样,云默然、徐潘和白桥等人便踏上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旅程。情感的爱与恨,人性的善与恶,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们该如何选择?面对真挚的友谊他们是猜忌还是信赖?一切的一切正在华丽的上演着。
  • 梦三国之胜者为王

    梦三国之胜者为王

    这条路很难走,不出头,就没有将来。这条路很现实,赢的人才会被崇拜、热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