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09800000004

第4章

顯化第二(共得一十七人)

積誠旋湛靈應自彰。實唯本具匪藉外來。聖凡叵測隱顯無方。攝化有情此為最廣。志顯化。

唐崇安銅鉢山哀公

名壽。家貧業農。事母至孝。不畏寒暑。甞耕烈日中輙有雲覆其上。結庵於銅鉢山。巨石大木皆獨力運之。臥不設榻危坐達旦。能預知人休咎。每施水療疾。雖沉錮者立愈。或與之米至四五石亦頂戴以去。涉險如飛。將寂遍告大眾積薪。趺坐說偈而焚。烟焰中聞震鈴誦經聲不絕。火滅遺蛻儷然。得舍利數合。時貞元丙寅四月八日也。鄉人塑像於庵。遇水旱禱必隨應。鄉人賴之。

唐建陽神暄禪師

俗姓留。幼而沉默。非問不言。客遊婺女入開元寺即願出家。因投剃落。無何郡守入寺訪其師。見師神彩朗練。太守顧之數四且曰。是子真出塵之器。異日承受深法。千眾圍繞。超獲上果。非凡器也。師後顓誦七佛俱胝神呪昏曉不絕。納戒畢乃于金華山百家巖石穴中居止。不搆庵室作露地頭陀。復無床榻。然有神人吐紫氣覆之。遐望冉冉猶獨柱觀焉。其神人時來問道。一日拱手曰。赤松洞之東峰林泉卓異師可居之。師隨請往居。益多徵瑞。貞元二年遇志賢禪師。賢謂之曰。聞兄如此持呪。魔事必生。欲滅魔軍須識身本。身本既真無佛無魔。師聞豁然。理事俱成。神呪功益倍。一日神人問曰師所須何物。曰吾在山之陰苦於凜冽。神人曰此小事矣。夜聞喧闐之聲。明旦見一小峰移矣。元和八年范敭中丞知仰。遣使賷乳香氈罽器皿。師並回施大眾次。中書舍人王仲請師於大雲寺為眾授菩薩戒。十二年平昌孟簡尚書自會稽堅請不赴。八月俄回舊山。人莫詳測。倐爾示滅。春秋七十有六。弟子奉全身建塔于本山。

唐浦城大同山蕭袁二禪師

不知何許人。會昌中下詔滅僧。二師隱入大同山取野菜度日。人無知者。梁國公丘良居山之下。於水際屢得菜葉。因異之乃尋其源。見二師宴坐松下。俄而二虎驟至咆哮震地。若將搏撮狀。師呼曰毋驚我地主。虎即馴伏如家畜。叩頭引去。良異之。遂捨地立剎。名大同寺。

唐松溪中峰山行儒禪師

景福元年庵居中峰。時有虎嚙人。鄉人集眾捕之。師乃騎虎出迎。眾大驚異。因號伏虎焉。

五代崇安瑞巖寺扣氷藻光禪師

本邑新豐里人。姓翁氏。父承瓚為唐諫議大夫。母孟氏一夕夢一老比丘風神烱然荷錫持鉢詣求借宿。傍有人指曰此是辟支佛。已而有娠。唐會昌四年二月八日生。異香滿室。彌月不散。年十三求出家。父母知其意與夢符。不敢強留。遂送依烏山興福寺行全席下。乙酉試經得度。受具於福唐。初以講說為眾所歸。一日道遇異僧語以見性之旨。且謂之曰汝之道行當證無上。非諸禪所可班也。宜自勉之。自是棄前所業專精禪觀。久之超悟已極。一日告其師曰。徒守一塢白雲。孰與周覽千江明月。今聞雪峰稱大知識請往見焉。遂徑造雪峰。手携[梟-木+儿]茈一包醬一器献之。峰曰包中何物。曰鳧茈。峰曰何處得來。曰坭裡得。峰曰坭深多少。曰無丈數。峰曰還更有麼。曰轉深轉有。峰又問器中何物。曰醬。峰曰何處得來。曰自合得。峰曰還熟也未。曰不較多。峰異之曰子異日必為王者師。留數日辭回舊隱無何。復振錫出關訪鵞湖。及歸溫嶺遂結庵以居(後為永豐寺)。繼居將軍岩。常有二虎侍側。一日有神人跪而請曰。此地浮薄非聖師所居。前瑞巖山下虎跑之處可為大道場。願師至彼以安大眾。翌日披荊而入。果得善地。遂移錫其中。創瑞巖院。學者爭歸之。師謂眾曰。古聖修行須憑苦節。吾今夏則衣褚冬則扣氷而浴。故俗呼扣氷古佛。道譽益著。時建陽苦旱。邑侯童誨請師祈雨。師書偈投之龍潭曰。咨爾蜿蜒。聽吾法語。天道好生。豈令禾死。潭瀆汝司。曷慳致雨。今再愆期。法不貸汝。須臾黑雲四合大雨如注。眾大悅。明年誨請師住靈曜。師升座曰。四眾雲臻。教老僧說個甚麼。便下座。一僧燒炭積火成龕曰請師入此脩行。師曰真玉不隨流水化。瑠璃爭奪眾星明。曰莫只這便是麼。師曰且莫認奴作郎。曰畢竟如何。師曰蓮花臘月開。天成二年閩王延鈎專使請師。師赴王請至郡城。刺史陳誨造顯親寺。範兵器作佛像既成。飯僧一千。請師為讚。師曰千年陳鐵一朝成佛。誨大悅。蓋陳鐵乃誨小字云。因問吾所飯僧有異人否。師曰無。誨曰如何可得。師曰當為公致之。明日復設齋。有一老姥牽一黑狗自外至。師降階接之。延上座。飯訖姥去。誨問為誰。師曰勿問。誨固請之。曰此水藏菩薩引黑龍也。師至福州。王躬出迎入城。館于府治之水亭。王再拜曰謝師遠降。啜茶次。師提起槖子曰大王會麼。曰不會。師曰人王法王各自照了。王大喜。延入宮。手持紫衣被之事為師。師曰謝王之恩。止為十日留。願大王以百姓為念勿多殺。留十日以疾辭。王親送出鼓山。至臘月二日午時香浴畢。陞堂告眾而逝。世壽八十五僧臘六十三。是日雲色慘空鳥聲悲野。留身七日顏色如生。王以香薪酥油荼毗之。獲舍利五色者無數。王建塔于瑞岩正寢藏師靈骨。號曰瑞應之塔。復以金瓶盛舍利塔于茶毗之處。亦號瑞應。諡師妙覺通聖大師。宋歷諡法威慈濟妙應普照大師。

扣氷神異特著。為辟支再來無疑。然愚觀其提唱之語。則非辟支所能辦也。

五代甌寧南禪寶應寺無垢普隨禪師

姓黃氏。福州閩縣人。年二十五依本州尸羅山西隱寺出家。後參雪峰存禪師得佛法大意。來遊建州。丞相張鍾雅重之。遂施宅為院。名南禪寶應院。請師為第一代祖。師晚年謝院事。飛錫禪巖。靈異日著。甞於雙髻巖下開田。田成而無水。師以拄杖劃山。山為之裂。乃通水灌田。至今勝蹟猶存。天成二年十月初三日示寂。世壽六十三僧臘三十九。賜諡慧明普照大師。里人肖像祀之。靈應如響。號無垢古佛。

宋浦城天心寺海珠道鎮禪師

未詳何許人。甞誦金剛經。朗然契入。眾請住天心寺。一日於南浦橋邊拾得金剛經註解一卷。即付界首葛氏刊行。葛前一夕夢僧以金剛經勸令刊行。明日師至。宛符所夢。始異之。將示寂告眾曰。某月某日吾歸矣。至期沐浴更衣端坐而化。自稱無盡意菩薩。塔於寺後黃華山側。是日雷電轟烈。人以為雷葬云。

宋建陽福先寺王聖者

名法昌。本邑東田人。幼失父。孝養其母。慶曆中剪髮為頭陁。入福先寺。勤行勞苦。不拔生草。不砍生木。身多蟣虱。時常翻易。使與均飽。人皆忽之。熈寧辛亥告人曰。吾明年去矣。莫之信。果於次年五月十八日無疾坐化。里人始驚異之。賜諡慈戒大師。肉身猶存。

宋建陽福先寺姚聖者

名幼安。福州長溪人。幼習儒術。長依廣州觀音寺落髮。熈寧壬子至建。值慈戒大師西逝。說偈贊之。留住本山。欲架鐘樓自往武僊山募緣。朝發夕歸。計程一百二十里。舊鐘樓朽。人莫敢登。師緣梯解鐘如履平地。五夫劉朝奉來山祈嗣。師曰姚癲與你一子。某年某月某日生。可名姚哥。至期果應。居恒[狂-王+羊]狂以愚世人。人莫之識。熈寧丙辰正月沐浴垂衣而化。賜諡慈濟大師。肉身猶存。

宋甌寧擎天巖道悟禪師

三山秦溪人。姓祖氏。元豐甲子參建州開元寺瑩禪師。瑩示以偈曰。祖行不識字。祖師亦如是。書乎甚渾閑。身心不思議。師領偈有省。遂求剃落。依止者十餘載。後於元符戊寅結茅于西鄉之擎天巖。清脩苦節行杜多之行。大觀丁亥將入滅。預告四眾。期日畢至。剃浴更衣說偈曰。生也恁麼。死也恁麼。這邊那邊。曾無兩個。水浸不壞。火烹不破。呵呵。是個甚麼。正謂逝者如斯也。偈畢坐塔火化。時正月二十一日也。賢行者收遺骨。塑像于庵。遠近禱者其應如響。咸淳六年草宼猖獗。官兵絕糧。師化身直詣軍門。自稱擎天住持僧。携一囊之食。兵皆取足。因而攻賊大破之。有司奏聞賜諡寂感大師。賜額曰擎天護國。侍郎謝疊山先生為撰記。

宋崇安瑞巖院祖鑑從密禪師

汀州人。參泐潭乾公得旨。宣和六月中丞翁彥國請師住瑞巖。先是扣氷赴閩王之請。別大眾於松門曰。老僧二百年後再歸掃堂。及師來瑞巖至東嶺。猛省曰此地重來矣。扣氷遺袈裟。長丈餘。師披之適稱。以松門讖考之。政二百年。開堂曰。開口不是禪。合口不是道。踏步擬向前。全身落荒草。後人於東嶺立重來庵祀之。

宋建陽如是庵暨公

名存真。甌寧水吉人。初結庵于建陽之冲源。篤于杜多之行。性喜耕耘。出門隨意不分彼此。歲旱呼曰雨。即立雨。雨霪呼曰晴。即立晴。疾者至。飲以水則立愈。紹興辛亥徑往蓮源深谷中。有神迎曰吾待師久矣。師乃駐錫立庵。扁曰如是。壬申六月十九日趺坐而化。浹旬不壞異香滿室。遂以香泥塑之。雨暘不時飛蝗害稼。祈應如響。至正間賜定應通覺惠昭善應大師。每歲六月。四方趨謁者如雲。香火之盛甲于閩中。俗呼如是老佛。

宋建安法雲堂陳公

未詳何許人。甞結庵法雲山。使一虎搬運。神異頗著。後遷政和之獅子巖。無疾索浴畢披衣坐化。今法雲有遺讖曰。南國重興日。紹興立年紀。開雲創本堂。有興亦有廢。一火當留門。二火常畏日。丙寅年火生。己亥六人至。有人身著黃。騎牛行霹靂。吾已早知之。飛雲過西極。夢中問錯居。賴之重我立。其人能讀書。相隨九月日。一更有二心。開山須急急。獨留姓李人。居中作相識。

宋松溪鬻香婆

豪田里陳翁之女。自少不醮。以鬻香為業。有剩香輙焚巖下。或依巖宿。數日不食。人以為痴。惟里人李五郎每禮遇之。一日鬻香歸呼五郎。比五郎追至。已化去。郎因食所遺飯亦化去。人遂名其巖為香婆巖。

元政和獎山慧空元模禪師

古田龍凃人。姓蘇氏。父遠才。母林氏。母初未有子。禱于真濟顯祐劉神君祠。夜夢神呼曰母吾當為汝子。但十年後當歸吾宗。言畢遂化為嬰兒。母驚窹遂有孕。以宋寶祐乙卯七月十五日子時降生。因名神乞。甫能言即喜稱佛號。頂禮後父母俱喪。流寓甌寧水吉為箬村劉氏養子。時年僅十一。正符十年後歸宗之夢。聞人誦金剛經即求學行坐。誦之如流。年十五為吳千戶掠歸浦城。復得劉姓者撫之。明年受皈戒於即心堂。年十九聞建陽后山堂有海珠和尚稱得道。往參之。教令一心念佛。晝夜經行三月弗息。遂得般舟三昧。後於浦城靖山復遇吳千戶。吳見師不凡。愧謝前失。且施金帛躬送師至萬壽寺禮普勤和尚為師祝髮受具。勤為易今名。教習唯識觀。時年二十有七。當元至元辛巳也。師既修唯識觀。深達二空。六度齊舉。四攝並施。在處建立方便接引。甞於建陽募刻法華經。印施五千四十八部。或謂不宜事此有為法。師曰汝焉知終日喫飯不曾咬著一粒米乎。我聞釋迦如來以八萬四千卷大經藏于八萬四千眾生身命中。如是眾生身命中一一具有如是經數。我今誓于如是眾生身命中取出如是經卷。開示眾生。悉令顯露。然後與如是眾生一時成佛也。大德庚子至政和之東平里中有池覺應。性亦好佛。與師言獎山之勝。且曰此真濟顯佑劉神君示現處也。師聞即悟夙因。入定神遊獎山。覺應亦夢與師同登獎山。至玄獎禪師道場處。有老人貌甚古。迎謁曰吾為師守此山五百年矣。言畢化為黑龍飛去。師旁有一男子侍立。雄偉不群。問之曰吾水吉石磯張氏。自師至箬村吾即侍衛。今三十五年未甞暫離。覺應既窹具以告師。師但微笑。既而曰吾當返本還元于此山也。覺應乃為立庵。至七月初一日趺坐入定。踰二七日至十五日始出定。謂大眾曰。吾於佛所號慧空菩薩。今化緣既畢即當入滅。因為眾說四諦法。復說偈三首。一曰。四十餘年寄俗塵。如今却顯個中尊。岩頭一夜東風起。吹得花開滿樹春。二曰。鐵船無舵亦無篷。撑入金蓮性海中。末後一機今說破。白雲元不離長空。三曰。大地山河覔無跡。虗空撞破見端的。縱教鐵輪頂上旋。本性圓明常不失。說偈畢。復謂眾曰。西天第三代祖商那和修尊者隱象白山。現龍奮迅三昧說法調伏諸外道眾。然後化火自焚其身。吾今住象鼻巖前亦當如是。乃入龍奮迅三昧。時雲霧四合雷雨大作。繼而化火自焚其身。世壽四十六僧臘二十。眾收靈骨建塔于庵之西。仍塑像于庵。入塔後時有圓光閃閃。見者非一。至今遠近禱禳無不立應。每歲七月朝謁者甚眾。皆呼慧空菩薩。

獎山生而靈異。為慧空菩薩無疑。然從神道中來何也。或劉神君亦菩薩所示現者乎。末後一段光明猶為卓絕。宜四眾之歸向者如雲也。

明壽寧虎皮庵金漢道人

本邑九都人。宣德間年三十二入虎皮庵脩道。清苦煉行略無倦色。弘治二年十月十五日將化。豫約鄉人。程途相距各六七十里。一時躬請俱遍。至期升柴塔。自剔燈花煙焰四起。身塔俱焚。少頃半空中擲下僧舄一隻。

燒身之行。大乘所開小乘所禁。意以大乘則悲願既重。忍力已充故可開。開之者或為供大法而燒。或為護大法而燒。或為說大法而燒。其為益大矣。小乘則自利心重厭苦情深。急欲燒之為益既[耳*少]。況忍力未充。恐臨危而失其正念。則其害可勝道哉。世復有為魔所著者。或有貪身後之名者。或有激而為之者。正念既失必招惡果。輕入鬼倫重沉阿鼻。可弗禁歟。茲集若哀公化後得舍利數合。金道人於空中擲下僧舄。其為可燒無疑矣。第恐無知之徒妄相效倣。則余未見其可也。

論曰。釋氏之學。道其本也。神通其末也。法當務道。道成而通發矣。若意在求通則必失道。道失而通得是為魔事。況通亦必失乎。故正見者寧得道而無通。非厭通也。法不可務也。且通之發大略有五。有修大乘而得者。有脩小乘而得者。有脩凡夫乘而得者。有脩外道法而得者。有因宿脩感報而得者。大小不同邪正亦異。未可槩而齊之。如瑞岩扣氷獎山。慧空則古聖垂迹。無可疑者。至於哀公暨公輩。或偏獲小果。或尚滯凡夫。或落在鬼倫。或傍出外種。或亦大權菩薩方便攝化。既有此數種差別。不容槩抑。詎可俱揚。在俗之士固莫能辨。學道之士應知所務。若徒見異跡而生欣。必將流邪輙而罔覺。可不慎歟。

崇德第三(共得一十四人)

多聞寡益踐實有功。目足更資乃造其微。體睿含淳履仁翔慧。瞻之仰之千載典型。志崇德。

唐建陽明覺禪師

姓猷氏。家世業儒。風流蘊藉。好問求知曾無倦懈。宿懷道性。聞道一禪師肇化本邑之佛跡嶺。遂投剃落。久之荷錫觀方。偏甞法味。後參徑山。留心請決。數夏負薪面皯手胝。下山至杭州大雲寺禁足。續移止湖畔青山頂屬。范陽盧中丞嚮風。躬詣請師歸大雲寺住持。元和十五年避嫌遠囂。遁隱天目山結茅以居。長慶三年春擅信為搆院。至明年二月大旱。野火蔓延將及院。眾皆惶懅。師曰吾與此山有緣火當速滅。少選雷雨驟作其火遂滅。遠近驚嘆翕然歸向。以太和五年七月十九日示寂而化。

宋建陽辨聰上座

甞遊五臺山寺。寺之上座僧老為眾所輕。師獨敬事之。將還京下。老僧付師書。使於城北尋勃賀投之。師辭去。竊發而觀。無他詞但曰。度眾生畢蚤來蚤來。若更強住却恐造業。師大驚復緘封之。既至於廣濟河側。聞小兒呼勃賀。師問勃賀何在。小兒指大豬。豬項丳金環臥街西墻下。師扣墻問屠誰氏。曰趙生家也。問此豬何名勃賀。曰唯食勃荷故里中小兒以名之。吾日屠千百豬。豬犇佚難驅。以此豬引導之則纍纍就死。畜之十五年矣。師以書投之。勃賀急食。忽然人立而化。

老僧聖人也。眾所共輕而聰獨敬事之。謂聰非聖人之徒歟。勃賀之事向刀輪上弘其慈化。獨假聰為之流通。謂聰非聖人之徒歟。故謹錄而傳之。

宋崇安自然法師

本邑周村里人。姓程氏。刻苦窮經愽通奧義。才思敏捷文不加點。甞遊京下。朝貴試以牋疏。援筆立就。眾嘆異之。咸平中弘法京師。眾稱義虎。後奉旨往天竺取經。得石銚以歸。煑藥治病無不立愈。詣闕奏對稱旨。賜紫衣及了空之號。

宋浦城南峯寺淨空禪師

熈寧間棲隱白花岩。夙悟禪旨。待制章衡迎歸南峰。後趺坐而化。茶毗獲舍利若干。藏于寺後之祥雲庵。勅贈慧應大師。真西山為撰記。

宋崇安雲居院嗣公

本邑人。少甞習儒。師事胡文定公。後棄儒入釋。落髮雲居院。超然物外深躭禪悅。文定寄以詩曰。十年南北斷鴻鱗。夢想雲居頂上人。香飯可能長自飽。也應分濟百年身。

宋崇安開善寺肯庵圓悟禪師

建安人。解行為眾所推。朱晦庵雅重之。甞和晦庵梅詩云。可憐萬木凋零後。屹立風霜慘淡中。聞者莫不嘆賞。順寂日晦庵哭以詩曰。一別人間萬事空。焚香瀹茗悵相逢。不須更化三十石。紫翠參天十二峰。

元建安白雲崇梵寺愚叟澄鑑禪師

寧德縣潄石張氏子。早慕佛乘絕不茹葷。年十四出家依政和縣龍山寺棲雲座主。雲與剃落說戒。既而遍歷江湖。參饒州薦福寺無文燦和尚。遂入其室。時丞相古心江公青山鄭公中書平齋洪公疊山謝公皆響師玄化。後以郡檄請住建州白雲。及元至元二十年支提寺燬于宼。明年世祖勅師住持。復創寺宇。大德二年賜號通悟明印大師。至大四年六月望日有神人告曰。應跡西乾。師乃書偈曰。八十二年落賺世緣。躍翻筋斗應跡西乾。至十九日沐浴更衣趺坐而逝。師生平廉介不妄取與。威而不猛明而不察。囊無長物室無異翫。每過叢林非本色衲子未甞一顧。度弟子八十餘人。

明建陽虎井庵古朴德智禪師

甌寧吉陽人。幼不茹葷。長而慕道。聞古心和尚為中峰嫡孫千岩長子。乃往依之。遂求剃落。戒月定水並資靈苗。慈光智焰交嚴法性。洪武間遊建陽均亭。結茅隱山居三載。以地艱于水棄之而去。有猛虎當道以頭抵地。師拂之不動。師曰汝欲留吾行乎。虎額之。師曰吾以乏水故去。汝能為我致之乎。虎乃口啣師衣回山。用瓜撅地泉隨湧出。清冽甘美。師乃復居漸成梵剎。宣德丙午八月初三日丑刻無疾坐化。享年一百一歲。建窣堵于本山。師之法語皆不傳。唯有詩曰。溪雲拂地送殘雨。谷鳥向人啼落花。又曰。萬里碧雲開暮色。一條銀漢亘秋天。觀此亦足以見師之餘韻云。

明崇安東林寺祖庭禪師

江西人。姓揭氏。棄儒就釋遍遊講肆。後入閩駐錫崇安東林。師雖精通三乘而專以淨土法門為指歸。邑候金公雅重之。正統壬戌八月十一日沐浴更衣書偈曰。心源湛寂息馳求。一室安身萬事休。不動干戈家國泰。天長地久幾春秋。書畢趺坐念佛而寂。世壽八十有五。停龕六旬異香馥郁。緇素傾嚮俱嘆希有。

明甌寧斗峯山大闡慧通禪師

政和邵氏子。年二十依斗峯玉溪和尚落髮進具。後首參周山主。教以念佛公案。往水吉巖頭閉關三載。忽一日坐到半夜渾然不見有身。惟話頭歷歷不散。因大生怖畏。晝夜不安。出關往政和天界寺參會中和尚。問曰某甲目前不見有身。唯覺話頭不散。未審是何境界。會曰此是人忘法未忘。又問恐怖不止未審是何故。會曰。此如雛鳥乍離樹窠。高飛不舉遠飛不去。故生恐怖。然恐怖也是他。不恐怖也是他。汝今但捨著身命持行將去。日久歲深水清月現。自然明白。師依教仍還舊隱。從頭下功。又經三載。忽一夜瞬目之間[囗@力]地一聲掇轉虗空通身無我。乃往見會中和尚。機緣相契。會遂付以拂子袈裟。成化癸巳春出嶺參訪。秋抵燕京道譽騰播。中官黃高為師建寺奏。

上賜名正法禪寺。師開堂普說。四眾大悅。戊戌冬辭歸故山。後住邵武君峯。有語錄一卷傳于世。

明甌寧斗峯山古音淨琴禪師

建陽蔡氏子。年二十五辭母往東峰庵禮赤石山主出家。當晚便問曰。人言明心見性。莫不是我心起處便覺知者麼。主曰此妄心非真心也。若認此心是認賊為子。師曰恁麼則我乃無心耶。主曰是汝知無所知覺無所覺者。師聞直下頓脫身心。獨見自性非知非不知非覺非不覺。後隱山三載。日用中常自靈靈不昧。只是心中自明口頭難說。故疑所見未極。由此發憤參方。初往君峯依大闡和尚。久之無所得。辭行到將樂參性空關主。得遇靜晃禪師因同往邵武。路上聞晃說做工夫半信半不信。一日晃看古梅語錄。有僧二次上方丈言某甲得個入處。二次被打出。晃咲曰此僧實有悟處祇是大法未明。師時聞此語知己大法未明。所以無有應機妙用。後至一寺夜坐中歪身問曰。師兄儞說做工夫從甚處起。譬如造世間物從甚處起。甚處是腰。甚處了畢。有此喻者我方信之。晃曰。正如此問方可與儞說。大抵佛性人人俱有。只因無佛智慧破除煩惱。所以不得機緣相合。陷在塵情。有具眼者決不肯也。譬如世相造酒。雖有米水貴用麯力攻化。若無麯力攻化終不成酒。人雖有佛性。若無大智慧力攻化終不成佛。只名凡夫。大凡做工夫之人務將平生是與不是悉皆丟去。只將一句本參話頭自疑自問自逼自追。不許求人說破。不許依義解明。務要句下精通命根頓斷。如此晝三夜三逼迫將去。年久月深。忽日心中不思口中流出一句二句四句八句。應機合轍。此名聰明境界。大凡悟道之人皆從聰明境界中過。不可便當悟。只管逼將去。忽日信口道出百千萬偈。通身是口。切不可放下。正好著力。如造酒相似。大沸後直至倒澄方止。人做工夫直穿過聰明境界。大悟現前古人一千七百則公案無不洞了。乃至無禪可參無佛可成無法可疑。頭頭上達物物上通。信口道來悉皆合格。那時不了自了不休自休。如人到家不愁路也。師聞此說如得大寶。即起身叩禮九拜曰。若非師兄開示。辜負生平行脚去也。由此方提萬法歸一公案。別回龍興居山三載。操煉打七逼去逼來只個一歸何處痛下尅責。三年限滿往杭州進戒畢。上百法寺坐禪。得遇四州寶明上座。屢承策勵乃同往四川參壽堂和尚。中途至南陽府鷄灘河觀音寺過冬。是冬連下十四次大雪。少人往來。日夕重下疑情。通身是個疑團更無絲毫雜念。忽一日心如車輪轉相似。將從前難明底公案立地辨明。一日偶覩前物各有一偈。因憶晃兄說聰明境界今日是也。又越二年到巫山大寺得見壽堂和尚。呈其所見遂蒙印可。乃辭歸閩。後住斗峰。重創大剎弘化一方。示寂之日。群鳥悲鳴竟夕。移龕出三門。池魚皆躍起數尺。山中有素不信師者。至是睹師異相皆流涕望龕而拜。所著有醍醐集三卷。

明甌寧斗峰山天真道覺禪師

建安七里人。俗姓張。幼失父。孝養其母。及母亦沒。晝夜不安。遇友人宗亮。問曰父母恩深如何報答。亮曰。欲報重恩除是出家。悟明心地恩無不報。師聞言大悅。次日即同亮到瑞峰寺禮大用機公為師剃落。後授以念佛公案。後居西峰岩。數載之間心念紛雜。話頭弗一。往參古音琴公琹教看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數月之間工夫綿密。忽一夜身心不見話頭亦無。進退不可疑慮弗安。乃趨見琴呈其所至。琴曰此乃暫時念息。非大悟也。勉令從前用功。時暨源庵安期請琴主方丈。遂同到暨源堂中。晝夜下工。一月之中兩次入定。遂有省。作偈曰。一手拍兮一手鼓。無位真人出格舞。口中唱出無腔歌。三千諸佛同一母。期散日呈似方丈。即承印記。吏部尚書李公默嚮師道韻。結為世外之友。後住斗峰令譽益播。人爭皈向。凡師所至緣無不集。故主修院宇大小二十餘座。然皆事畢即行。毫無所染。隆慶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坐化。世壽七十有九。

明建陽德應庵主

性樸茂。無他好。教理亦不甚達。唯脩淨業。日課佛聲三萬。兼誦法華經。將入滅無病苦緣。唯聞異香者數日。師曰吾西方緣至矣。沐浴更衣趺坐正寢書偈曰。痴痴呆呆德應。一生不識佛性。今日拂袖歸西。打破西方圓鏡。擲筆怡然而逝。

應公無多藝無多智。直以六字佛收功耳。然觀其臨行一偈。非灼然知有者乎。經云攝心一處無事不辦。信然哉。

明建陽董巖庵雲陽德和禪師

三貴萬氏子。天性芳潔不染俗氛。事父母甚謹。父既喪即有出世志。學金丹脩煉之法。甞夜行荒墓間。明月在天心口自念曰。百年有盡之身終歸此土。此中有箇不死人。當下若不理會。亦是駝屍漢子。會母喪即遍遊名山。至松溪參[車*兌]皷悟公。悟教以念佛話頭。且指參天真覺公。覺授以楞嚴深旨。師自此一意參究。不復事脩煉矣。居嶽山凡數載。單提話頭昏散俱絕。一日雨霽行山間。見人以木板轉徙行濕。忽有省。自是諸經奧義無不洞矚。隨所叩問應答如響。僧問如何是道。師曰背後底。僧曰莫秖這便是麼。師曰要儞是作甚麼。僧問如何是黑豆未生芽。師曰生芽久矣。莆田林龍江先生以三教自許。所至縉紳士庶奉之如佛。師往拜之。林立而受。及聞師議論大驚異之。即還其拜。延之賓位且曰。雲陽真大知識也。時師尚守居士服。眾勸其剃落。師曰僧在三寶之數。可容易為之乎。至萬曆丙子秋九月至白水巖。眾復請之。乃從剃落。時師年四十九也。是冬庠生趙觀本延師居董岩。玄化益廣。遂成叢席。甞往謁補陀。歸至浦城巖頭庵。庵主先一夕夢一大日輪光焰赫然懸佛殿中。次日師適至。知非常人。當晚請師說法。有燈數百枝旋繞庵外輝映如晝。及眾散燈亦隨滅。萬曆己丑邑大旱。官請師祈雨。師口誦心經望空而拜。甘雨隨至。甲午秋九月示疾仰山。至二十六日沐浴更衣趺坐正寢。趙生光孚請留偈。師笑曰安用此為。強之乃誦七佛偈而化。世壽六十有七。師醇謹仁慈。柔忍謙退。非法言不言。非法行不行。而體道精勤尤為難及。不爐不扇不就寢者三十載。師盖僧中之間氣云。

明建陽董岩一庵圓長上座

饒州人。自幼不茹葷不近慾。若有所謂道俱戒者。萬曆丙子投禮雲陽和尚為師。薙髮受具。不問世緣。長坐一榻晝夜持往生呪。雖有病亦不稍懈。遇有病者必竭力調護。久而弗厭。人或有觸辱之者。皆怡然順受。不見有忿戾之色。萬曆己酉正月三十日忽謂眾曰。吾將西矣。眾聞俱集。師曰吾以子時生。當以子時滅。及期煩大眾相送。至夜子刻眾皆集。命眾念佛。師自合掌西向。念往生呪洎然入寂。

論曰。祖庭秋晚狂慧競興。明道者多行道者少。夫明之將以行之也。明之而弗行。與未明何異。且假此以鈎顯譽營厚殖。則雖學通三藏說法如雲。吾以為直一裨販而已。故茲篇所錄並積粹純誠之士。雖契悟弗逮馬祖。神化難齊扣氷。而依教行持動不踰矩。鋾煉之極終歸聖果。又安取狂慧之詡詡哉。第闇修之士形晦聲泯。或道大而知希。或德成而遇蹇。則茲篇之外不知凡幾。物色無從。徒增深慨而已。

輔教第四(共得一十四人)

佛日亙天魔雲作障。日何所損人失其照。休哉碩人為金為湯。啟導群迷永益來學。志輔教。

宋浦城楊文公億

字大年。雍熈初年十一。舉神嬰入京授秘書正字。淳化中命試翰林。賜進士第出身。官至翰林學士。知誥制。以文學為世所宗。卒諡曰文公。初負才名而不知有佛。一日過同僚見讀金剛經。笑且罪之。彼讀自若。公疑之曰。是豈出孔孟之右乎何侫之甚也。因閱數板懵然。始少敬信。後會翰林李公維勉令參問。及由秘書監出守汝州。首謁廣慧璉禪師。一見便問。布皷當軒擊。誰是知音者。慧曰來風深辨。公曰恁麼則禪客相逢祇彈指也。慧曰君子可八。公應喏喏。慧曰草賊大敗。夜語次。慧曰秘監曾與甚人道話來。公曰某曾問雲岩諒監守。兩個大虫相咬時如何。諒曰一合相。某曰我祇管看。未審恁麼道得麼。慧曰這裏即不然。公曰請和尚別一轉語。慧以手作拽鼻勢曰這畜生更[跳-兆+孛]跳在。公於言下脫然。有偈曰。八角磨盤空裏走。金毛獅子變作狗。擬欲將身北斗藏。應須合掌南辰後。乃作書寄李翰林。略曰。疾夫夙以頑惷獲受獎顧。預聞南宗之旨。動靜咨詢。周旋策發。俾其刳心之有詣。墻面之無慙者。誠出於席間牀下矣。矧又故安公大師每垂誘導。又得雲門諒公見顧。蓬蒿諒之旨趣正與安公同轍。并自歸宗雲居而來。皆是法眼之流裔。去年假守茲郡。適會廣慧禪伯。實承嗣南院。念齋中務簡。退食之暇或坐邀而至。或命駕從之。請扣無方。蒙滯頓釋。半歲之後曠然弗疑。平昔礙膺之物嚗然自落。積劫未明之事廓爾現前。固亦決擇之洞分。應接之無蹇矣。病夫今繼紹之緣。實屬於廣慧。而提激之自。良出于鰲峯也。公問廣慧曰。承和尚有言。一切罪業皆因財寶所生。勸人疎於財利。夫閻浮眾生以財為命。邦國以財聚人。教中有財法二施。何得勸人踈財乎。慧曰。幡竿尖上鐵龍頭。公曰海壇馬子似驢大。慧曰楚鷄不是丹山鳳。公曰。佛滅二千年。比丘少慚愧。公更置一百問。慧一一答回。唐明嵩和尚謂慈明曰。楊大年知見高。入道穩。實不可不見。明乃往謁。公問對面不相識。千里却同風。明曰近奉山門請。公曰真個脫空。明曰前月離唐明。公曰適來悔相問。明曰作家。公便喝。明曰恰是。公復喝。明以手劃一劃。公吐舌曰真是龍象。明曰是何言歟。公喚客司點茶來。元來是屋裡人。明曰也不消得。茶罷。又問如何是上座為人一句。明曰切。公曰與麼則長裙新婦拖泥走。明曰誰得似內翰。公曰作家作家。明曰放儞三十棒。公拊膝曰這裏是甚麼所在。明拍掌曰也不得放過。公大笑。又問記得唐明得悟底因緣麼。明曰。唐明問首山如何是佛。山曰楚王城畔汝水東流。公曰祇如此意是如何。明曰水上掛燈毬。公曰與麼則孤負古人去也。明曰內翰疑則別參。公曰三脚蝦蟇跳上天。明曰一任[跳-兆+孛]跳。公乃大咲。舘於齊中。久之辭還河東。公曰有一語寄與唐明得麼。明曰明月照見夜行人。公曰却不相當。明曰。更深猶自可。午後更愁人。公曰開寶寺前金剛近日因甚麼汗出。明曰知。公曰上座臨行豈無為人底句。明曰重疊關山路。公曰與麼則隨上座去也。明噓一聲。公曰真師子兒大師子吼。明曰放去又收來。公曰適來失脚踏倒又得家童扶起。明曰有甚麼了期。公大咲。明還唐明。公遣兩僧訊之。明於書尾畫雙足。寫來僧名以寄公。公作偈曰。黑毫千里餘。金槨示雙趺。人天渾莫測。珍重赤鬚胡。公因微恙問環大師曰。某今日忽違和。大師慈悲如何醫療。環曰丁香湯一怨。公作吐勢。環曰恩愛成煩惱。環為煎藥次。公呌曰有賊。環下藥于公前叉手側立。公瞠目眎之曰少叢林漢。環拂袖而出。又一日問曰。某甲四大將離散。大師如何相救。環乃搥胸三下。公曰賴遇作家。環曰幾年學佛法俗氣也不除。公曰禍不單行。環作噓噓聲。公書偈遺李都尉曰。漚生與漚滅。二法本來齊。欲識真歸處。趙州東院西。尉見遂曰泰山廟裡賣紙錢。尉即至。公已逝矣。

大年見地超矌不亞慈明。且于告終之際。洒落自在。歸處分明。真沒量大人也。史氏稱公性取直。尚節義。真宗欲立德妃為后。命公草詔。使丁謂諭旨。公弗從。丁謂曰勉為之不憂不富貴。公曰若此富貴非所願也。公之所守如此。豈學禪而弗驗哉。說者乃謂其惶惧失措。以此誚公之禪。亦弗之審矣。豈有於生死關頭自在若此。乃于尋常利害之間反爾動心耶。此必當日柔小之徒巧生誣謗。而傳聞失實。遂有吠聲之譏也。

宋崇安胡文定公安國

字康侯。紹聖中對策幾萬言。哲宗親擢置第三。除大學錄。屢遷徽猷閣待制。後以寶文閣學士致仕。著有春秋傳。學者宗之。卒諡文定。甞久參上封秀得言外之旨。崇寧中過藥山。有禪人舉南泉斬貓話問公。公以偈答曰。手握乾坤殺活機。縱橫施設在臨時。滿堂兔馬非龍象。大用堂堂總不知。又寄上封偈曰。祝融峰似杜城天。萬古江山在目前。須信死心元不死。夜來秋月又同圓。

文定彊學力行志在春秋。憂國愛君遠而彌篤。而於禪學深參獨到又如此。則禪何害於忠孝哉。世之不達者輙謂學禪有害於忠孝。夫亦未之思也。

宋建陽廌山游先生酢

字定夫。徽宗朝舉進士。除監察御史。甞學于伊川之門。儕輩鮮有及者。伊川稱其德宇粹然學問日進。其政事亦絕人甚遠。甞謁開福寧禪師乞指心要。寧曰。道不在說與示也。說示者方便耳。須用就己知歸。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也。公默然。復致書問曰。儒者執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各盡其分。罔有不合道者。釋氏謂世間虗幻。要人反常合道。旨殊用異。而聲可入心可通哉。寧答曰。人溺情愛網。晝夜思度。無一息之停。須力與之決。收其心之放。死生乃可出。若只括其同異。盡分于父子君臣數者之間。我習內熏。愛緣外染。於道何能造合。能反厥常則心自通。道自合。不然。難以口舌爭也。公後愽閱釋典。諦信不疑。甞答呂本中書曰。佛書所說。世儒亦未深考。前輩往往不曾看佛書。故詆之如此之甚。殊不知其破佛者。皆佛自以為不然者也。

宋崇安致堂胡先生寅

字明仲。文定公之次子。建炎中拜起居郎。著讀史管見行于世。初極詆佛。晚乃知歸。王隨刪傳燈錄為玉英集。公為作序。

宋崇安劉忠定公子羽

字彥修。劉韐之長子。以蔭補官。屢立戰功。料敵如神。雖古名將不能過。至其為致摘奸發伏。有古良吏風。甞再遭貶徙。怡然不以介意。而許國之誠至死不懈。朱晦庵甞稱曰。劉忠定真人傑也。仕至寶文閣學士。卒贈大傅。諡忠定。甞出知永嘉。問道于大慧禪師。慧教看趙州狗子話。後乃于栢樹子上發明。有頌曰。趙州栢樹太無端。境上追尋也大難。處處綠楊堪繫馬。家家門底透長安。

宋崇安屏山劉先生子翬

字彥冲。即子羽之弟。以蔭補承務郎。辟真定幕後。除判興化軍。以疾辭隱武夷山。日以講學為業。朱熹師事之。甞修開善院。屢延名德主之。共為法喜之遊。僧中凡有撰述。多出其手。光揚大法為獨至云。

宋建陽晦庵朱先生熹

字元晦。志行端恪。晣理精詳。集儒學之大成者。公一人而已。仕至煥章閣待制。贈太師徽國公。諡曰文。年十八從學劉屏山。甞兀坐一室。覃思終日。屏山意其留心舉業。及搜其篋中。唯大慧語錄一帙而已。後到徑山訪大慧。慧曰。汝從前記持文字。心識計校。不得置絲毫許在胷中。但以狗子話時時提撕。後復請益開善謙公。謙曰某二十年不能到無疑之地。後忽知非勇猛真前。便自一刀兩斷。今但把這狗子話一念提撕。不要商量。不要穿鑿。不要去知見。不要強承當。自然有入處。及謙卒。公祭以文曰。我昔從學。讀易語孟。究觀古人之所以聖。既不自揆欲追其風。道絕徑路卒莫能通。下從長者問所當務。皆告之言要須契悟。開悟之說不出於禪。我於是時則願學焉。師出仙洲我寓潭上。一嶺間之但有瞻仰。丙寅之秋師來拱宸。乃獲從容笑語日親。一日焚香請問此事。師則有言決定不是。始知平生浪自若卒。去道日達無所問津。未及一年師以謗去。我以行役不得安住。往還之間見師者三。見必欵留。朝夕咨參。師亦喜我為說禪病。我亦感師恨不速證。別其三月。中秋一書已非手筆。知病可虞。前日僧來為欲往見。我喜作書曰此良便。書已遣矣。僕夫遄言。同舟之人告以訃傳。我驚使呼問以何故。嗚呼痛哉。何奪之遽。恭唯我師具正遍知。惟我未悟一莫能窺。揮金辦供泣於靈位。稽首如空超諸一切。或問曰。今士夫家晚年都被禪家引去者何故。公曰是他高似儞。儞平生讀許多書。記誦文章。所藉以取功名利祿之計者。到這裡都靠不得。所以被他降下。他底且省力。人誰不悅而趨之。王介甫平生學許多道理。臨了捨宅為寺。又曰只緣他打併得心下潔淨。所以本朝李文靖公王文正公楊文公劉元城呂申公。都是甚麼人物。也都去學。他又曰釋氏說六根六識四大十二因緣之類。皆極其精妙。故前輩謂此孔孟所不及。又曰釋氏之學與吾儒有甚相似處。如云。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物主。不逐四時凋。撲落非他物。縱橫不是塵。山河并大地。全露法王身。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看他是甚麼見識。今區區小儒怎生出得他手。宜乎為他揮下也。又曰甞見畫底諸師人物皆雄偉。宜其傑然有立如此。妙喜贊臨濟曰。當初若非這個。定是做個渠魁觀之。信然氣貌如此。則富貴利達。聲色貨利如何籠絡得他住。他視之無足動其心者。公晚年有齋居誦經詩云。端居獨無事。聊披釋氏書。暫息塵累牽。超然與道俱。門掩竹林密。禽鳴山雨餘。了此無為法。身心同宴如。

文公於釋氏之學。或贊或呵抑揚並用。其揚之者所以洗世俗之陋。其抑之者所以植人倫之紀。盖以其身為道學主盟。故其誨人之語不得不如此耳。然愚觀其齋居誦經之作。則有得於經者不淺。非特私心向往之而已也。

宋浦城真文忠公德秀

字希元。端平間參大政。唱明考亭之學。學者宗之。號西山先生。著有讀書記行於世。甞以禪學問提刑陳貴謙。謙答書曰。承下問禪門事。仰見虗懷樂善之意。顧淺陋何足以辱此。然敢不以管見陳白。所謂話頭合看與否。以某觀之。初無定說。若能一念無生全體是佛。何處別有話頭。只緣多生習氣背覺合塵。剎那之間念念起滅。如猴猻拾栗相似。佛祖不得已權設方便。令咬嚼一个無滋味話頭。意識有所不行。將蜜果換苦葫蘆。淘汝業職都無實義。亦如國家兵器不得已而用之。今時學者却於話頭上強生穿鑿。或至逐個解說以當事業。遠之遠矣。來教謂誦佛之言存佛之心行佛之行。久之須有得處。如此行履固不失為一世之賢者。然禪門一著又須見徹自己本地風光。方為究竟此事。雖人人本具。但為客塵妄想所覆。若不痛加煅煉。終不明淨。來教又謂。道若不在言語文字上。諸佛諸祖何謂留許多經論在世。經是佛言。禪是佛心。初無違背。但世人尋言逐句。沒溺教網。不知有自己一段光明。故達磨西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謂之教外別傳。非是教外別有一個道理。只要明了此心。不著教相。今若只誦佛語而不會歸自己。如人數他珍寶自無半分文。又如破布褁珍珠出門還漏却。縱使於中得少滋味。猶是法愛之見。非本分上事。所謂金屑雖貴落眼成翳。直須打併一切淨盡。方有少分相應也。要知吾人皆是誠心。非彼世俗自瞞以資談柄而已。故以日用驗之。雖無濁惡相過。然於一切善惡逆順境界上。果能照破不為他所移換否。夜睡中夢覺一如否。恐怖顛倒否。疾病而能作得主否。若目前猶有境在。則夢寐未免顛倒。夢寐既顛倒。疾病必不能作得主宰。疾病既作不得主宰。則生死岸頭必不自在。所謂如人飲水冷煖自知。待制於功名鼎盛之時。清脩寡慾留神此道。可謂火中蓮花矣。公後遍閱諸經皆善得其旨。其跋普門品曰。予自少讀普門品。雖未能深解其義。然甞以意測之曰。此佛氏之寓言也。昔唐李文公問藥山儼禪師曰。如何是惡風吹船飄落鬼國。師曰李翱小子問此何為。文公惕然怒形於色。師笑曰發此嗔恚心便是黑風吹船飄入鬼國也。吁藥山可謂善啟發人矣。以是推之則知利欲熾燃即是火坑。貪愛沉溺便是苦海。一念清淨烈燄成池。一念警覺船到彼岸。灾患纏縛隨處而安。我無怖畏如械自脫。惡人侵凌待他橫逆。我無忿疾如獸自奔。讀是經者作如是觀。則知補陀大士真實為人。非浪語也。讀楞嚴曰。余讀楞嚴知六根源出于一。外緣六塵流而為六。隨物淪逝不能自返。如來憐憫眾生為說方便。使知出門即是歸路。故於此經指涅槃門初無隱蔽。若眾生能洗心行法。使塵不相緣根無所偶。返流全一六用不行。晝夜反流入與如來法流水接。則自其內身便可成佛。如來猶恐眾生於六根中未知所從。乃使二十五弟子各說所證。而觀世音以聞思脩為圓通第一。其言曰。初于聞中入流忘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若能如是。圓拔一根則諸根皆脫。於一彈指徧歷三空。即與諸佛無異矣。又讀金剛經至四果。乃廢卷而嘆曰。須陀洹所證。即觀世音所謂初於聞中入流亡所者耶。入流非有法也。唯不入六塵。安然常住。斯入流矣。至於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盖往則入塵。來則返本。斯陀含雖能來矣。而未能無往。阿那含非徒不往。而亦無來。至阿羅漢則往來意盡。無法可得。然則所謂四果者。其實一法也。但歷三空有淺深之異耳。予觀二經之言本若合符。而世或不喻。故明言之。

宋建安匏庵陳先生竑願

愽通群籍深探名理。而尤醉心于圓頓法門。自號華嚴弟子。甞愍世俗為口腹計。造諸殺業。邪說相襲。執非為是。乃作慈心功德錄以廣喻之。錄凡三卷。今盛行于世。

明建安翰林待詔沈先生士榮

洪武間上書 闕下。 太祖手詔諭之。授翰林待詔。甞見宋儒衛道之語毀謗佛經。後學承風妄生異見。乃作論以辨之。名續原教。凡一十四篇。今盛行于世。

明建陽豫齋趙居士觀本

字子立。質任淳龐。行篤孝友。補邑弟子員輟。有志于聖賢之學。喜讀論性諸書手不釋卷。至隆慶辛未即棄舉業。斷葷酒。師事雲陽和尚。延至董岩朝夕扣參。所得益深。客有非之者。公曰。儒者闢佛為未諦觀內典耳。苟悉心研求。將信受之。不暇未易。非詆之也。又曰。吾學佛然後能知儒。古人之語不我欺也。此理苟裨身心性命。又奚必陰收之而陽斥之乎。每對客談論。皆窮本達原。取譬多方。津津不置。必使其無疑而後已。甞與禪客論楞嚴大旨。不覺漏下四鼓。雪深一尺。次晨患頭痛。仍命扶出以終其說。或止之。公曰吾能以善及人。吾願足矣。雖病何妨。又以此理勢不能家喻而戶曉之。乃廣鍥諸經。普施勸持。以資慧種。建州佛法至今不替。則公之力為多也。至於好義樂施。終身弗厭。皆公禪學之餘事耳。萬曆辛丑仲夏忽有疾。不復請醫。震南傅先生來問疾。公曰自有時耳。請僧落髮。披衣端坐。西向合掌念佛。泊然入寂。去之後面有溫顏。肢無僵骨。端坐累日如生。盖亦佛法之騐云。

明建陽震南傅先生國珍

字君聘。隆慶庚午舉于鄉。萬曆丁丑成進士。歷仕至嘉興守。歸田後深探內典。築室董岩。與豫齋居士往復考究。其于今古死生之說。世界輪迴之因。皆能深達其旨。甞謂儒之與佛特逕異耳。旨歸未始不同。得其同而異可略也。與見羅李先生書曰。不言三世則性體不圓。不言出世則大事不了。可以其為洸洋而外之乎。公賦性剛方侃直。有古人之風。而慈惠樂施尤喜為福民之事。邑中凡有善緣大役皆公首為之倡。若朝天等三橋及多寶塔。始終經營不憚勞瘁。子廷吉諫之。公曰吾力能及之。未即憊也。況有利于民。吾快矣。易簀之辰。索筆書曰。收拾去。到了到了。擲筆而逝。

明甌寧發吾張居士

世昌吉陽人。年十八補邑庠生。以文學見推于時。及屢困場屋。乃浩然嘆曰。人世一大戲局也。戀此奚為。自是留心內典。於經生之業弗問也。萬曆乙卯歲將入貢。竟棄不就。杖策登大仰禮愽山和尚。受三歸五戒。歸分小齋半壁作頭陀行業。旦暮課誦之餘。必持佛聲四萬。雖病弗廢。暇則披閱梵經。絕口不談世事。己未冬疾且篤。子鳴珮為備後事。公曰勿亟我去當在明春也。既而病愈。明春正月念五之夕。忽謂珮曰。生寄死歸。予其將歸矣。珮聞不勝愴惶。公屈指計曰。勿亟二月二日乃予歸期也。念六舁歸家。不入寢室。設榻中庭。移面西向。披經朗誦。眾爭問之。公諄諄誡語。勸歸佛乘。謝客外語。不家務但念佛。聲不絕。夜分偃息。恍見異僧附耳語曰。訶鉢羅去此不遠耳。公顧珮曰。汝聞否。西方召行僧來也。珮聞復愴惶。公仍曰勿亟二月二日辰時乃余歸期也。遂辟段食。唯飲沸湯。念佛聲益朗。至期端坐合掌而化。

論曰。儒釋分教門戶逈別。大儒融之以神理。則千差頓忘。小儒局之以格量。則一塵成礙。此大儒所以辨不泯而自無。小儒所以謗欲息而不能也。昔自六朝以來。謗佛者不少。皆妄以私意揣摩。自成水火。其於我佛之藩尚隔萬里。即如昌黎一人。毅然以道統自任。而原道諸篇特昏昏醉夢語耳。至於宋室諸儒。其見實非昌黎之比。並皆廣閱梵經遍訪諸老。第粗浮一往。不能深窮其旨。故困于知解而不信有絕解之境。束于人倫而不知有超倫之事。所以有異說之紛紛也。若我建諸儒則不然。其最先而興者如楊文公胡文定。皆深躭禪悅。未甞株守本局。最後而出者如真文忠留神內典。注心參究。亦不以背儒為嫌。夫諸公皆挺生人豪。天縱神智。而卒不能謗佛。則佛之決不可謗明矣。今黃口淺學毫無所窺。而藉口前贒妄生橫議。抑何其不思之甚也噫。

同类推荐
  • 客尘医话

    客尘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靖难功臣录

    靖难功臣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送傅管记赴蜀军

    送傅管记赴蜀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Pharsalia

    Pharsal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百魅劫谈:道家笔记

    百魅劫谈:道家笔记

    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是我这师父是不是太奇葩了点一师为我师兄令子河当过瞎子泡过鬼打过皇帝斗过仙二为沈论做过鬼王搞过基穿过女装能装逼可明明说好的是我拯救世界为什么他们个个都比我牛
  • 天生大高手

    天生大高手

    他的血可以救人,他的肉可以强体,他是现代版的“唐僧肉”。他天赋异禀,身手不凡,他征战都市,纵横驰骋,他也偶尔逛逛异界,逍遥自在。为兄弟,两肋插刀,为红颜,冲冠一怒,为国家,抛洒热血。他的人生,不容置疑!“我是天生大高手!”
  • 无限死亡乐园

    无限死亡乐园

    欢迎来到无限死亡乐园,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死亡游戏等着大家。‘帮助坏太狼进攻羊村,简单吧?对了,不要忘记福羊羊的主角光环。’‘从一间被老虎机诅咒的医院逃出去。是的,你没听错,被老虎机诅咒的医院。’‘在百米高空三次渡过三途川,注意引路人的话哦。’没有异能血统,没有天赋技能,乐园里,任何一位玩家都只是普通人。要活下去,能依靠的只有你们的力量和勇气,依靠你们的心理素质,团队合作以及……智慧。
  • 闲王的杀手妃之宠妻无度

    闲王的杀手妃之宠妻无度

    一朝穿越重生,她——21世纪杀手雇佣兵江清歌,代号R’陨落中国。他——苍茫大陆苍龙国的废材王爷龙泽天,扮猪吃老虎?那是傻子做的,本王只吃清歌!一生一世一双人,谁能给她?太子错把珍珠当鱼目!想追我?抱歉机会只有一次。乱世之中,谁和谁乱了谁的心?动了谁的情?传说,得凤女得天下,凤女现三国合一,玄术?废材?五元素的混沌天才!魔兽?幻宠?不能契约?那我身后跟的是什么玩意?丹药?神器?我一辈子都见不到?随手动动手指就可以炼出来的好吧!男强女更强,强强对决,乱世之中,废材王爷龙泽天能否给废材五小姐江清歌坚定不移的爱情和信任?(ps。囍猫(季酒)可是亲妈不会太虐!!快来收藏!!!)
  • 只为你创造这修罗炼狱

    只为你创造这修罗炼狱

    我活在这界上只为一个人。如若他死了那我便杀尽天下人为他祭奠!!!等级小说中会提到。
  • 魔法使:公主殿下请留步

    魔法使:公主殿下请留步

    你听说过,魔法使吗?你知道,魔法使的职责吗?你认为过,这些都是真的吗?她,是天界唯一的继承人。为了继承父位,被迫下凡历练,可是,历练要投胎成畜生!不干!一言不合就逃跑,初到凡间,目睹一翻杀人事件,还救了个美少年!她是幸运?还是不幸运!
  • 天才少年:双色冷眸闯荡乐坛

    天才少年:双色冷眸闯荡乐坛

    他,性格清冷,拥有着一张绝世的面孔,是千百万年一遇的天才。他,为人热情,清秀的面孔上笑容灿烂,身怀数十样逆天的特长。但他其实很脆弱,他其实很细心。他们是发小,也是战友。遇到的那些人、事、物,也许是冥冥中上天的安排。身世的那些秘密,又会让谁人知道?父亲的遗愿?不,这是他们自己的梦想。他用意念前进,他用眼睛唱歌。这是他们的时代!
  • 恶魔校草:冷漠公主的归来

    恶魔校草:冷漠公主的归来

    她们,因为有她,在苦的日子也会有温暖;从小,她们便相伴,正因为如此,她们的感情才比别的姐妹要好得多。她,本不属于这个家庭,却在母亲临死前,把自己交给了这个家庭,让她有了一个避风港。慢慢的,她们逐渐树立起了自己的帝国…他们,七大家族的少爷。从小被捧在手心里。某片段(只是其中之一):一女生坐在花藤椅上看着书,面对着一大片星辰花苗,心情格外开朗。突然一男生从椅子后面跳了出来,不偏不倚,正中踩花苗。某女脸黑。看着女生一脸的不对,他在她面前晃来晃去。某女怒了“左池溟!我的花苗全毁了,你给我赔!”“可”我不会啊,他话还没说完,女孩便反过头去不理他于是,某男过上了养花“赔”未婚妻的日子。
  • 办公室升职术

    办公室升职术

    本书紧扣当前社会及职场热点,对职场中的生存法则进行一一解读,加入对真实案例和职场实际的独到分析,涉及职场的方方面面,从全新的角度诠释职场的处世哲学。
  • 小王子

    小王子

    《小王子》是作家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写成的著名法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真善美的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