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8500000015

第15章

學佛貴於出家。為僧重於進戒。初剃度日。即受沙彌十戒。如儒家童穉時。先習小學。令知孝親敬長謹信汎愛親仁灑掃應對之類。為大學之基本。故沙彌止惡防非。於十戒律中學威儀。於各門行相之內。令知斷貪嗔癡等十惡。生死忍慧等諸善。承師奉長俯仰折旋之類。作大比丘根種。奈何末法澆漓人多怠慢。雖受十戒。實無至誠。名字沙彌厭棄戒法。縱不破戒。亦無進趣。輕威儀。不願講習。重應世。先勤懺。經實行實戒。付之空閒。閒學閒文。助增人我。只要有得說最怕當真行。只願早圓菩薩戒。便好捉銀錢。充大人。不肯作比丘。惟恐執縛身檢細事。三日受沙彌戒。五日受比丘戒。不知戒為何物。律是何名。但道勿暫念小乘。必棄小向大。不知根從何生。本從何長。及圓菩薩戒後又不求何為心地。何為戒體。只向戒相上著到。及論戒相又不知何為十重。何為輕垢。便要說禪說道。以當平生不知禪為何物。戒是何法。及知戒體即禪矣。便道手把猪頭。口說淨戒。不知戒相。豈出體外。嗚呼佛法變壞。只在心輕。輕小重大。大豈真重。大既不真。小可知矣。沙彌時不安沙彌職。出位想比丘菩薩。菩薩不知戒。出位想說道說禪。禪以機鋒。快捷為事。而不究其所以。為機鋒之的旨。會其的旨。而不求行解之相應。自始至終。一無成就。及乎舉著。滿口譁然。誠為游口小兒無賴釋子。一妄庸唱為領袖。百妄庸和於下巴。只道佛法只如此。良可悲也。痛也。夫成終慎始人也。曷不於初步便脚脚踏實地去。汝為沙彌者。當尊重熟讀。細講律儀。然後師前頂禮。講背如法。稟置識田。永不違背。依而行之。為教授者。當珍重嚴考。不使輕易放過。壞人兒女。既講習已。又當時中窺其所為。合轍不合轍。重重指教之。然後進具戒。具戒誦背躬行考校亦然。於菩薩戒依止教授亦然。參禪做工夫次第發真實心參究亦然。悟後進法服勤師長得法住山養道亦然。出世臨眾立眾教化眾生亦然。此善始令終出家人一大事也。如儒者自小學入大學。立不惑知命耳順從心。何異哉。以故吾人不可不有初也。師及弟子當勉之。法藏亦沙彌之一數也。自恨早無師承長。無知識。白首方悔。事不及矣。幸勿學吾今日也。

三月十五日整戒。始諸沙彌等已曾受過十戒二年。而不犯重輕等事者。考行之得失。果與戒律威儀冥合。而又熟知戒律威儀中事。能背誦戒文。能講說其義者。為真沙彌也。若與律儀不合。或與大重之戒有損。雖能背能講。徒為虗文。不許進戒。行雖冥合。不背不講。不知戒相。亦勿許進。惟山中行行。眾所共知。實行老人許其植因。後生不與也。茲於三月十五日。定奪乞闍黎(某)分科考覈。三事全備。方許入壇。衣鉢須預。先自辦香燭等亦然。捨盡銀錢。還清債負。考過十三重難十六輕遮。然後具考三事 一先考德行合律合儀 二背沙彌律儀 三講沙彌律儀(下十三重難) 一計開婬殺盜妄四根本重戒。若犯一戒。則如人斷命。如草斷根漂棄佛法海邊外。永不許入眾。白衣時沙彌時曾犯婬。污淨行比丘尼。其罪極重。不容入戒 一曾盜聽大僧說戒。詐稱比丘。受人供養禮拜。名為賊住。佛不許度 一或未經白四羯磨。曾於某處。付過三頂衣。便以為大戒者。謂之誤認比丘。當懺悔受戒白四羯磨 一外道玄門五部六冊。天主教門等。已經投佛受戒。後復還行外道。仍與外道往來。復後重來受戒。此是志性不定。名為破內外道人。非佛法器。佛不許度 一五種不男。佛不許度 一出佛身血。弑父。弑母。弑和尚。弑阿闍黎。破羯磨轉法輪僧。弑聖人。名為七逆重罪。佛不許度 又謗參禪。謗淨土。謗持戒。說參禪。近代無人更悟。須是古人始得。又道教理。即是禪理無勞苦究。何不看教。說念佛。再無一心不亂之理。須是古人始得。但恁麼念去。說授受戒者。謂之犯國禁。不許受戒。只要念佛。又道持戒。只要不離衣鉢。不消參禪。求悟戒體。像法之中不可認真。只該隨時。莫參禪。莫淨土。莫受戒。但剃了頭便罷。此便是五逆人。

一天神之子阿修羅。名為非人。變為人形。不許受比丘戒。龍畜有通。不許受戒。六親犯婬。不許受戒。已上俱屬重難。十三種已下。言十六輕遮。

一先考在家。曾訓何法。須詳邪正法名。何等出家。受何等法。須辨是非。一生見人。當稱兩字法名。不得稱小僧等辱佛法門。不得稱某甲你我等。近慢須認。歷生是誰。年滿二十方許進戒。衣鉢自具方許進戒。父母聽許方許進戒。不負人財方許進戒。他人奴使不許進戒。宰官當任聖朝 王恩未許。不得來受比丘戒。有病不許出家受戒。病者疥癩癰疽白癩乾痟顛狂五病是也。此十六輕遮也。一一勘過。更考行識。出家事大。不可輕易。依佛勘辨方許進戒。考覈既定。會同十師。教授師細於屏處問難。已觀其罪之有無輕重。遮者不容授戒。亦令懺禮三世千佛。為進戒益。俾前業銷亡。或得開悟。次當為彼授菩薩戒。若不遮不難。而有輕罪者。教令禮懺。持呪清淨。進戒懺畢。

一差阿闍黎。覆審詳覈已定 一差阿闍黎。為說四依法。葢恐沙彌不知佛世乞食樹宿糞衣腐藥少欲知足之法致學。今時好閑求安。避世濫食之弊。故當先令依此四事。方與授戒為大僧 一差阿闍黎。與說沙彌戒。葢前是剃頭時所授之沙彌戒。未免中間夾雜未純。茲將登大戒。始入真沙彌位 一差阿闍黎教授。持衣用鉢之法。其法廣大。包括禪宗。教理非一日可知。但令從此日用處下手。先知威儀。細細化導 一差阿闍黎。為沙彌策發上品心。登上品戒。葢以沙彌雖息心參本起慈趣用。猶是佛雛。不堪大用。今欲授比丘乞士怖魔之戒。雖趣聲聞乘潔白體事。然當知有向上成佛利生之心。斯不坐在小乘惡見。故當策發令生佛芽。不致焦敗 一差阿闍黎。結壇演儀。知授戒式 一正授戒法 一差阿闍黎。說四隨相法 一差阿闍黎。教誦戒法。然後細講四分律藏。四分律藏已明。廣看諸律。授菩薩戒 凡授菩薩大戒。不容簡別人品。但觀其機性。若真心為參禪。三觀求證菩提。真求生淨土。真弘教利生等懷。或興建叢林放生等行實。實是為他忘我之機。不為名聞利養者。但解法師放光獻花等語。即當與授大戒。惟除七遮而已。所謂七遮者。出佛身血。弑父。弑母。弑和尚。弑阿闍黎。破羯磨轉法輪僧弑聖人。是也。是當揀去。不容授戒。其餘不問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婬男婬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無根二根黃門奴婢鬼神畜生。盡得受戒。比丘具壞色衣。與道相應來。授菩薩大戒。出家四眾時時不離其衣。既發大心。具衣物已。先於授戒之期。半月七日已前。入期聽教。如比丘比丘尼二眾。先須考過。四分戒本背講完具。本戒無缺。方許進戒。而尼僧近世不可容入男眾。溷濫當別為方便 一先差阿闍黎。審得比丘二百五十戒 一差阿闍黎。為僧俗同說三自歸。令知參禪法 一差阿闍黎。審問七遮法 一差阿闍黎。為說懺悔。令至心懺悔先罪 一差阿闍黎。為說苦行法。令知忘我為人 一差阿闍黎。策令發四弘願 一正授菩薩大戒 一差阿闍黎。教授誦戒法。然後為講梵網經二卷令精通。次看大乘律藏。

凡出家者。無竟授菩薩戒之理。須從沙彌比丘而進。若躐等輕進。甚非佛意。雖大乘根器。如六祖大師者。亦先授比丘戒。然後開東山法門利生。在家者則從五戒竟。升菩薩戒。不在前例。

衣鉢總持第二十六

夫佛心無義。佛法無言。道不遠人。人自不參不悟。故時時在此道中。著衣喫飯。而事事忘本來面目者。何謂也耶。葢因處處用。明白心計度分別。用口講說。所以無言義之心法俱滅沒耳。故千佛萬佛出世。不用一絲毫氣力。現於言義。只將一個鉢多羅三件衣。傳佛心印智。人得之則無一法不從衣食邊流出。儒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只在不覩不聞處悟得。則不勞戒慎恐懼。而自然之戒慎。恐懼無入不自得矣。鉢者正命食之謂也。衣者儀也正命食者佛心之不可得者也。儀乃佛之法也。心即人人分上舊來自己根本悟之。即名根本智也。儀即人人分上一行一動之文章悟之。即從根本上流行。發現一切具足正法之光儀也。何謂鉢多羅義。葢以人之本心大圓而外黑內空圓者。此事本圓。無法不攝。黑者了無心行。當體泯絕。空者窮無底止。何法不從之流出涵藏也。然此一法覿面拈出。便令諸佛無容大智慧處。渾然淵然。函葢一切如易之無極太極未判已前那一叚事。羲皇孔子下手不得。然而不是死殺法子。故一闢兩開。分出許多道學。正是拈起鉢子也。此心地不是死水於一毛頭上。湧出無量恒河沙法門於底葢相應邊。分出無極太極。相互相盪。從此遂分上為乾元。下為坤元。中為太虗。太虗不空。遂為人元。人元者天地之根。即最初已前事也。即正命食是也。此一而二。二而三也。全鉢如禪宗之一句語底。葢則賓主合分。君臣交錯。父子和合。事理渾融。放開一線。從此始矣。次鉢三架。具在大鉢之中。此即禪宗之一句中。具三玄三要三句玄路。鳥道展手。函葢乾坤。截斷眾流。隨波逐浪。信位人位。無位。一心三觀。自歸三寶三德等也。三次鉢與本大鉢共四。此四賓主。四料簡。四法界。四就等法。是也。此根本智已具足心體之大法也。然而有鉢無衣。其法不盡。法不盡則心不盡。故衣以五條為始。如禪宗五位君臣。五位王子。在儒則天五地五之數。從此便有二十五數也。在教則分五時五教五味是也。此五條合五數。數之中。數之體。故令僧貼體披搭也。每條一長一短。割者偏正回互之根也。奇陽生生。從鉢之一。以至次鉢之三。至衣之五七九十一十三十五十七十九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條而止。又有五條十隔。謂之迦絺那衣。皆直示法數也。七條衣者。從鉢之大小。四數為五衣之四緣。四而兼三。故七數。七數在五。數之增。陽之長也。在禪宗則七事隨身。行道之儀式也。在教則七覺七聖財等也。二長一短。顛倒交互。長多短少。聖增凡減之象也。此尋常儀表。入眾所搭之衣。謂之中衣也。從九條為陽數之老。故為大衣之始。萬法之數。遇十則死。遇九則生。所以洛書以九為變化不測之神用也。故臨濟之法。一句中具三玄。一玄中具三要是也。五位君臣。以四法分五位。亦此意也。在教則破九相而了無明是也。兼十一條十三條。皆為下品。大衣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為中品。大衣各三長一短割截者。條愈多道愈勝也。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為上品大衣。各四長一短者。足成五之數也。葢數從五而五。五五二十五數。為陽數之極。則五衣表信位。七衣表住位。三三表行向地位。三衣全具。表等覺位。三衣俱不繫著。如蓮華。表妙覺位也。此皆差別智也。從鉢至衣。根本差別二智。至此而圓滿也。二十五為奇。五十五兼耦。故五條十隔兼之四緣者陽數。二十五陰數。三十虗一位而為象也。此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也。壞色者非五方正色也。葢正色屬理。理具言意。此法應表之言外。故讓正色也。世間法。則須彌日月等。表顯具在衣圖也。可見從凡入聖。直至成佛。只在鉢衣二事。見之覩此。而可弗修證。了辦乎此衣此鉢。其可斯須離身乎。故曰福之田也。世間出世福。皆從此發生長養者也。悟此知此依此而行。方是智慧。如田之以水潤而養苗也。故衣相縷縷皆通水路。表根本智差別智。二智長使流通潤沃也。此出世之正法。正命之食正法正命之衣也。正著則三世諸佛無出頭分。此法之體也。若見人見佛。有應緣處。則偏著露一線道令人悟。去此回互妙用非深悟。久學不會也。佛子當隨順衣法。而時時著之。如儒者學而時習之者也。時時在中。不知不覺。與之相習慣。熟忘其法也。忘其法則威儀之間。自然濟濟從容。光輝照映。如水之汪汪千頃陂。潤澤光明。若兌卦之說。此儒者不亦說乎之意同也。如此悟入。如此行持。如此自在。無心自然。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故有朋自遠方來。唱和菩提大道。不自知其道之流通而化。自然鳶飛魚躍。儒曰不亦樂乎。樂非有心也。有心則非真樂矣。此內圓佛心。外弘佛道者也。若使處末法之世。邪法流行。人不知依鉢之直指。而返以為異言異服。而排之擯之。則宜乎有慍於中也。葢此與衣鉢相應之人。悅且非心。樂原自在。雖罹法難。本無其心。故無慍也。此在儒為君子人也。在釋為真佛子也。三衣一鉢。土面灰頭。遯於世間。不以見知之心為作用。則自然無所悔。於此道亦不失大光明幢也。此凡聖莫測之機也。衣乎鉢乎。可不受以恒持乎。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魑魅魍魉大妖怪

    魑魅魍魉大妖怪

    梦,人们说,是自己白天的潜意识所想,而在晚上表现出来。眼,上帝赐给我们,用来仔细的体会造物主的伟大,世界的奇迹。黄道十二宫,人类不可触及的存在。蛇遣座,无人知晓,却,为凌驾于十二宫之上的第十三宫。传说,蛇遣座本身是一头巨大的蟒蛇,它的眼睛被称为【黄泉蛇遣之眼】。一条老街,一间古店,人如过客,屋子亦在。
  • 盗贼堂堂正正

    盗贼堂堂正正

    即使是偷袭也要堂堂正正。这样被灌输着奇怪的知识抚养成人的盗贼少年,某日邂逅了除防御力外一无是处的绝对铁壁☆盾之少女,继而踏上了冒险之旅。明明职介是Assassin却执着于像Saber一样正面作战的三无盗贼、攻击力低到连史莱姆都无法杀死的铁壁少女……这之后,身为花季少女却热衷于用拳头跟怪物互殴的热血笨蛋魔法师,和秉承“绝不亲自动手”的理论派体力白痴半精灵学者也相继加入队伍。如此这般,谜一样阵容组成的冒险小队开始了有时三杯、有时五杯、时而迷路、时而误入异世界的波澜壮阔的新冒险物语。
  • 娱乐之巨星降临

    娱乐之巨星降临

    水蓝星,一位天外来客降临。相似的历史,熟悉的人物,李唯好似又回到了那片故土。“我存在,我改变。”自导自演,仙侠、玄幻、超级英雄第一人……开创电子竞技,举办电子竞技世界锦标赛……化繁为简,李唯本想要像个普通人一样生活,但为了让曾经辉煌的事物再次绽放光芒,他做出了改变,也改变了世界。
  • 巴山夜雨词

    巴山夜雨词

    南宋末年,巴山腹地,一处名为雀之祠的草庐,里面住着一位精通天下事的青年,不管什么人,询问什么事情,都会得到答案。前提是,有命走到雀之祠。一个路边捡到的,吊儿郎当的少年,是雀之祠主人唯一的牵念,另外一个牵念已经在坟里睡了十年。“你个卖国贼,你个大骗子!”少年骂他,“阿青,救命!”少年依赖他,“阿青,你会不要我吗?我没有父母,没有家人,现在连国都没有了,我只剩下你了!”少年哭的迷糊。雀之祠,韩青衣,可解天下事,却救不了最爱的人,曾经救不了,现在也救不了。崖山的海边,大浪滔天,“四年了,终究还是走了回来!”少年叹息,“黄金台上客,应是不归来!再见了,阿青!”南宋的繁华,终然谢幕。
  • 血色之誓言与命运骑士团

    血色之誓言与命运骑士团

    他原是一国的王子,因何流落他乡?亡国背后又有何惊天阴谋?自幼失散以为故去的妹妹再次重逢究竟是福是祸?且看【尘·冰霜流士】如何在夹缝中求生,毁天灭地。生无可恋,只为寻回最后的一丝温情的他,在一切覆灭之后,却发现......究竟男主命运如何,尽在《血色之誓言与命运骑士团》。
  • 龙之负

    龙之负

    看主角叶宸如何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生存下去,看他开始闯荡世界。
  • 篮球之民间

    篮球之民间

    动物界的篮球主角不甘心输给他人,决心走上复仇之路
  • 万域狂尊

    万域狂尊

    在这强者为尊的世界,无数人为追求通天之路而不可得。直到有一天,一个纨绔子为百族之血而战。那时,群雄惊退,天降雷霆击之……
  • 我和校花的盗墓日记

    我和校花的盗墓日记

    一个宅男胖子,以在一个偶然却又必然的日子里,认识了校花,且看他们如何用生命去冒险盗墓……(纪念认识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