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2800000001

第1章 溯源流书生说法警痴顽菩萨化身

话说我们中国的宗教,向来分为儒、释、道三大支派。三教之中,除了儒教、道教是中国本部所创始,释教却是由西域传入的。因为它拿觉世度人为宗旨,信仰的人,也就不少,势力也与儒教、道教鼎足而三,一直流传到现在,依然保持着它的地位。

在佛家的区分,把全世界划成四大部洲,称为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我们中国,是属于南瞻部洲的。南瞻部洲有四座名山,号称佛国。这四座山就是九华、五台、峨嵋、普陀。管领这四座山的就是地藏王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等四位大士。故九华礼地藏王,称为大行,五台礼文殊,称为大智,峨嵋礼普贤,称为大勇,普陀礼观音,称为大慈,领域也是很分明的。

在这四位大士里边,最受一般人所敬礼的,无疑的要首推观世音菩萨。因为我们若然在人群中提起她的法号,端的是老幼咸知,妇孺都晓,差不多人人的脑海里,都深深地嵌着一尊观世音菩萨的法像。这种普遍的敬礼,是观音法力所感化的么?这却未必,其中倒有九分以上是迷信的观念所造成的。

他们的理想,并且与观音大士相反。

观音的宗旨,是要使世人大澈大悟,共登觉岸。照《法华经》上说:“苦脑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我们看了这几句话,就可以知道世尊的宗旨。

可是现在我们看见那一班信仰观音的人,谁不在迷信里讨生活哩?他们以为,只要相信了观音,随便自己的作为如何,观音就会来保佑的,一切不遂的欲望,观音也会赐予圆满的。

他们最怕的是死,就以为只消平日多烧香,多念佛号,便可以却病延年。最怕的死了打入地狱,永不超生,就以为只消平日多持斋,多诵经卷,便可以死后到天堂佛国中去享乐。甚而至于一切的罪恶,都可以念几声观世音菩萨,就可以完事的。因此,念佛人的心理,就不免弄坏了,以至会有“若要心凶人,念佛淘里寻”的两句俗语来了。

相信观音的人,存了这种自私自利的心理,就闹出许多畸形怪状的供奉来了。寻常求福求寿的,供着白衣观音,求子的,供着送子观音;渔户人家求打鱼利市,便供着鱼篮观音。形形色色的附会着,越是如此,越是与佛理相去窟远。故世人崇奉观世音的,虽然多似牛毛,却没有个能登正觉,这的确是很可叹息的。

闲言少叙,我摇笔做这部《观世音传奇》,并不是提倡迷信:一则是将观世音菩萨的前后事迹,介绍给世人,使他们有相当的认识,二来揭出佛经的奥旨,使一班误走迷途的佛门弟子能够大澈大悟,同登觉岸。但是,虽然有此宏愿,还不知一枝抽笔,可能助我达到目的哩?

我现在既决意替观世音菩萨作传,在这开宗明义的第一回,有两个疑问,却不容不先解决。

第一点,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身还是女身?我们现在所看见的观世音法像,或是画像,很不一致。有的打扮似男身,有的装束似女身,就引起了这一个疑问。依着世俗的见解,都当他是女身,所以有许多人还会称他“观音娘娘”哩!但是,据胡石麟《笔丛》,王凤洲《观音本纪》,又都指观音菩萨是男身,说得有凭有据。另一方根据了叫《北史》的记载,徐子才病中所见,以及北齐武成皇帝梦中所见的观世音菩萨,又都是美妇人变的。因此,这疑问究不易解决。

不过,根据了观世音菩萨的前后事迹,这疑问也就不难迎刃而解。因为观世音悯念众生,随缘普护,曾经三十三度化身,到各处去点化众生,到处都现化着不同的庄严宝相。或者化为菩萨学徒宰官玉人、天龙神鬼,因时地变换,便利他点化的工作。因此,世人所看见的观世音宝像,也就或男或女,或老或少,各个不同了!这不是我无稽之谈,《冰署笔谈》里面也明明载着这些事迹。到此,观音男身女身的疑问可以搁过。

第二点,就是观世音菩萨只有一位,如何会有许多不同的头衔出来呢?象什么“白衣观世音”、“高王观世音”、“送子观世音”、“鱼篮观世音”等名目,法相也就因之互异。这许多头衔不同的观世音,还就是南海普陀落迦山紫竹林中的那一位观世音菩萨呢?还是另外有这不同的几位观世音菩萨呢?

关于这一点,我敢说就因为当初应化时所现的法相不同。

譬如,他老人家在这一个地方化身的是一位美女,穿着白素的衣服,去设法点化众生。到临了,人家知道这位白衣美女是菩萨化身,造像供奉,自然依着他们所看见的法相,于是后世就有了白衣观世音。因东海鳌鱼为害,海边的居民不能安居乐业,观世音菩萨就化身为渔妇,前去降鳌,以救众生。于是就有了鱼篮观音的法像。’其余种种的宝像,也都是化身时留下的,后人不察,就发生种种附会了。

这并不是做书的胡说乱道,诸君不信,待我在正传的前面,先举一段观世音化身的历史,来做个引子,证明以上的说话。

我现在别处的观音宝像都不说,单说少林寺里那一尊法像,又是与众不同。塑得环眼巨鼻,阔口广颡,头上边乱发如蓬,两只耳朵长大无比,穿着一对粗而且大的金环,直垂两肩,衣折痕也散乱不整,赤着一双大脚,手中还斜支着一条黄金宝棍。这尊法像倒象五百罗汉里边的鸠摩罗多尊者,凡胎俗眼的人,谁也不会当它是观音大土。但少林寺中,却又明明地将它供在观音阁中,僧徒们也都认为是观世音菩萨。这不是很奇怪么?可是少林寺的观世音法像,所以塑得这般模样,中间也有一段故事,待我慢慢讲来。

少林寺本是中国一大丛林,有很悠久的历史。自从六祖达摩掸师开山以来,非但禅乘远摇,就是武功也极著名。但是在初建的时候,却并没有观音阁。直到元朝时代,天下大乱,兵祸蔓延到中州,有个首领李全,他深知少林寺的武功,要想招致寺中僧徒,收为已用。不料少林寺僧众都是严守戒律,不肯杀生的人,拒绝相从。因此,李全匣老羞成怒,率众围攻少室山,声称非扫灭少林寺不肯罢休。

那时,少林寺僧虽说是擅长武功,到底众寡悬殊,势不能敌,竭力防守,后来渐渐不支,正在危急的时候,忽然杀出一个莽和尚来,手提铁棍,直冲到李全队里。众人看时,却正是新来的挂单和尚。只见他宝棍起处,如同疾风猛雨——般,寒光万道,杀得那李全军马仰人翻,声声叫苦。就是那为首的铁枪李全,也大败亏输,率众远遁。那时,众人都觉跟前金光一闪,就失了那莽和尚的所在。四下探望,才见他正站在嵩山御寨之上,现出丈六法身,自称是观音大士化身紧罗那王,来解厄的。

于是少林寺就依他现化的宝相,塑成此像,盖造观音阁供养。这件事在《少林寺志》上也载得明明白白,可见并非虚造了。也可知观世音所以有种种不同宝像,正是现化时遗迹了。

欲知观世音的一生事迹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路漫漫平凡人生路

    路漫漫平凡人生路

    本文是《平凡的世界》第四部,主要讲述孙少安、田润叶、孙少平、田晓霞在1985-1992年在思想变革大背景下的故事。属于个人对利用这样一本书对那个年代的一个认识。
  • 大都市小人物

    大都市小人物

    一个生不变的爱人,却为她变成了一个单亲父亲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待卫是妖孽

    待卫是妖孽

    估计没人会悲催得吃块蛋糕就咽得去了另一个世界的,借尸还魂的洛寒怎样都忘不了这个耻辱的。不过念在这个世界太多美男陪着就将就着吧,特别是她家一直跟着的某个妖孽。。。。。。某个妖说:“我只是个侍卫,只护你周全,不卖身。”哼哼,看我怎收你这只妖。。。。。。额,我是想收了这个妖孽,可是,你这只猫来凑什么热闹。。
  • 把妹少年的丧失人生

    把妹少年的丧失人生

    随着夜晚到来我的内心也走进黑暗一到晚上这种感觉就布满全身狭小的房间总感觉空旷Bedtimestory请为我唱摇篮曲——摘自《SENTIMENTAL》(欢迎加入夏至的星期二读者群:527633564)
  • 浪子情多红叶飘

    浪子情多红叶飘

    作者程三宝儿小时候是一个胆小怕事,孤独自卑的一个男孩。在他的成长岁月中,他有过正常的孩子没有过的特殊经历,他用他独特的视觉感知这个世界。他在成长历程中遭到了很多人的笑话和唾弃,也得到过很多人的鼓励和帮助,慢慢地有了自信心,逐渐克服胆小自卑心理,并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走出了贫困的山村,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作者品味曾经的时代变迁,恋人来去,世事兴衰,人生荣辱的时候,没有记恨只有感恩,整个故事讲述中充满了正能量,很精彩。
  • 乡间远行

    乡间远行

    毕业进入社会后的迷茫,用另一种生活方式阐述生活的意义。,我们辛辛苦苦考入象牙塔,世界发展的距离越来越近,我们对生命的追求一定只能留在大城市才能实现吗?
  • 暮曲潇潇

    暮曲潇潇

    朔朔寒冬白色了春的序曲,桃李灼灼晕染了夏的芬芳,杨柳飘絮纷飞了秋的落木,秋华沉寂冬雪的萧条。谁能了解,幻化多变的四季犹如人生四景,看似复杂却也不过是一条最为平凡的路。
  • 神偷天团:剩女复仇记

    神偷天团:剩女复仇记

    失恋、失业,双重打击下的穆嘉,孤身一人来到北京,投靠朋友。她本想在新的城市咸鱼翻身,却没想到更多的麻烦找上门。先是前男友找上门,他摇身一变,成为大客户的得意下属;紧接着,两个最要好的闺蜜,因为一个垃圾渣男而反目成仇;最让她害怕的是,这背后似乎有一支无形手,想要一点点支离破碎她的生活。让她不得好死。
  • 虚无门

    虚无门

    万事万物,无不是遵循着强者为尊的道理。我偏不信,我一人一兽,便可敌你千军万马。我管你是皇权贵族,还是豪门之家,只要犯我亲,我便杀。灭我友,我便屠。神来殺神,佛来屠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