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帘下晓光侵,莺语隔琼林。宝帐欲开慵起,恋情深
【注】寒漏咽——春夜清寒,滴漏之声悠长沉闷,如位如诉,故曰“寒漏咽”
醉红楼月——醉于月夜之下,红楼之中
会鸳衾——合欢于鸳鸯被中
侵——透过,迫进
琼林——花树丛林
慵起——懒起
【析】这首词写男女欢合之事
上片写宴罢同寝。下片写天晓恋情深。全阕情调庸俗,不是正品
其二玉殿春浓花烂熳,簇神仙伴。罗裙窣地缕黄金,奏清音
酒阑歌罢两沉沉,一笑动君心。永愿作鸳鸯伴,恋情深
【注】玉殿——华丽的厅堂
簇神仙伴——聚集着一群神仙般的美女为伴
窣地——在地上拖曳。窣(sū苏):勃窣,缓慢行走的样子
缕黄金——金黄色的丝缕妆饰着裙带
奏清音——奏出了清越动听的乐曲。又解:清音指“清商乐”乐府之一种,其辞皆古调及魏三祖所作,加上江左所传中原旧曲及江南吴歌、荆楚西声,总称“清商乐”。演奏时,其乐器有钟、磬、琴、瑟、击琴、琵琶、箜篌、筑、筝、节鼓、笙、笛、箫、篪、埙等十五种
酒阑——酒将尽的意思
两沉沉——饮宴歌舞俱停,气氛沉静下来
【析】这首词是写男女宴饮调情
上片写宴饮,下片写调情。《栩庄漫记》评这两首词说:“缘题敷衍,味若尘羹”。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诉衷情其一桃花流水漾纵横,春昼彩霞明。刘郎去,阮郎行,惆怅恨难平。愁坐对云屏,算归程。何时携手洞边迎,诉衷情?【注】刘郎阮郎——指刘晨、阮肇。见韦庄《思帝乡》中注
云屏——以云母装饰的屏风,色彩鲜丽明亮,为富贵人家的陈设品。《初学记?器物部》:“云母:《西京杂记》曰:‘赵飞燕为皇后,其女弟上遗云母屏风、回风席、七华扇。’”李商隐《为有》:“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析】这首词用刘阮遇仙的故事,写出了少女对情人的怀恋。最后二句,以问话出现,表现了其恋情之急切
其二鸳鸯交颈绣衣轻,碧沼藕花馨。偎藻荇,映兰汀,和雨浴浮萍。思妇对心惊,想边庭。何时解佩掩云屏,诉衷情?【注】沼——池塘。《韵会》:“园曰池,曲曰沼。”馨(xin 心)——散布得很远的香味。《尚书?酒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偎——依靠得很紧
藻荇(xìng 杏)——泛指水草。荇:荇菜。多年生草木植物,叶略呈圆形,浮于水面,根生水底,花黄色。《诗经?周南?关睢》:“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兰汀——生有香草的水滨。兰:泛指芳草。汀(tīng 厅):水边平地
边庭——此处指边疆征戍的丈夫。以地借代人
【析】这首词写少妇对征夫的思念
上片用衣上的鸳鸯绣花兴起少妇之思
下片直写少妇对边庭丈夫的怀想,汤显祖评道:“无定河边,春闺梦里,不止寻常闺怨。”这一说法是公允的。这首词明确提出“边庭”,与唐代的闺怨诗意境是一脉相承的。汤显祖所说的“无定河边”,就是唐代诗人陈陶的《陇西行》中的句子,其诗云:“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当然,毛文锡的这首词,远不及这首诗的尖锐、鲜明,其意义也不如此诗深刻。但在五代时的历史条件下,能有这样的思想感情,是不可多得的
应天长平江波暖鸳鸯语,两两钓船归极浦。芦洲一夜风和雨,飞起浅沙翘雪鹭
渔灯明远渚,兰棹今宵何处?罗袂从风轻举,愁杀采莲女!【注】极浦——目光望不到的水边
翘雪鹭——白鹭长颈高翘
兰棹——借代所思念者的船
罗袂——罗袖
【析】这首词写采莲女与情人的欢会以及别后愁思
上片第一句切合采莲女的地点,并有起兴的作用,接着用“两两”喻采莲女与渔郎的欢爱
下片写分别。“渔灯”二句,从景中设想对方,为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所本。末二句写采莲女挥袂相送,依依遥望的情态
河满子红粉楼前月照,碧纱窗外莺啼。梦断辽阳音信,那堪独守空闺?恨对百花时节,王孙绿草萎萎
【注】梦断——梦醒。《花间集》中用“梦断”共六处,均为梦绝、梦醒之意
王孙——古时对贵族公子的称呼
草萋萋——春草茂盛的样子。古诗词中,常把芳草萋萋与思念远人联系起来。西汉淮南王刘安《招隐士》诗:“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析】这首词写思妇对征夫的想念
开头两句对偶工切,人、景、事、情全出,堪为妙句;接着两句思妇梦到辽阳,醒后仍旧空闺,可知前两句为梦后所见所闻。最后两句,对景伤怀,幽怨至极
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云轻映碧天。远风吹散又相连,十二晚峰前
暗湿啼猿树,高笼过客船。朝朝暮暮楚江边,几度降神仙
【注】雨霁(jì剂)——雨停天开。霁:本指雨停,后风雪停,云雾散均为“霁”
《尚书?洪范》:“曰雨曰霁。”远风句——如作“远峰”,其意思是远处山峰为云雾所掩,风吹云雾,觉山脉时断时连。“远风”,则为远风吹云雾,而云雾时散时聚。据文意,因承上句写“云轻”,下又有“十二峰前”,似从后者解为当
十二晚峰——指巫山十二峰,见皇甫松《天仙子》“其一”注
高笼句——两岸夹峙着高耸的山峰,轻舟从其下飞过
【析】这首词看似写巫山佳景,但结末也隐含着佳人之怨。南宋叶梦得评此词为“细心微诣,直造蓬莱顶上”,不无道理。其境界缥缈,情意深邃,在毛词中实属上品
临江仙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黄陵庙侧水茫茫。楚山红树,烟雨隔高唐。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蘋远散浓香。灵娥鼓瑟韵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
【注】潇湘潇水和湘水合称。均在湖南境内。见温庭筠《遐方怨》中注
黄陵庙旧址在今湖南湘潭附近。《水经注》:“湘水北径黄陵亭西。”韩愈《黄陵庙碑》:“湘水旁有庙曰黄庙,自前古立以祠尧之二女,舜之二妃者。”《通典》:“湘阴具有地名黄陵,即虞舜二妃所葬。”又据《地理志》载:湖北宜昌县西,重岩叠起,山下有黄陵庙,三国时蜀汉所建
高唐——楚国台观名。宋玉《高唐赋》李善注:“《汉书》注曰:云梦中高唐之台,此赋盖假设其事,风谏淫惑也。”飐(zhǎn 展)——风吹颤动
灵娥——即湘灵。见张泌《临江仙》注
韵清商——音调哀怨,是清商怨曲。《词谱》:“古乐府有清商曲辞,其音多哀怨,故取以为名。”【析】这首词把湘灵鼓瑟的故事,放到黄陵庙前的斜阳烟水的情景之中,格调别具。结尾二句,情景皆佳。全阕充满着疏朗古朴的韵味,境界也开阔,一洗花间的浓厚脂粉气
牛希济,生卒不详。陇西(今甘肃省陇西南)人,是前蜀牛峤的侄子
仕蜀曾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 年)随王衍降于后唐
牛希济的词风清新,写景写情,无雕琢痕,能真切表达深厚的感情。李冰若在《栩庄漫记》中称赞他的词说:“词笔清俊,胜于乃叔,雅近韦庄,尤善白描。”临江仙其一峭碧参差十二峰,冷烟寒树重重。瑶姬宫殿是仙踪。金炉珠帐,香霭昼偏浓。一自楚王惊梦断,人间无路相逢。至今云雨带愁容。月斜江上,征棹动晨钟
【注】峭碧山势陡峭而呈现青黑色
参差(cèncī岑阴平声疵)——高低不齐
瑶姬——美女,这里指巫山神女
金炉珠帐——仙家的陈设,金制香炉,珠编帷帐
香霭(ǎi 矮)——香烟。霭:本指云气,此指烟
征棹——客船,以棹代船
【析】这首词咏巫山神女。上片写神女庙前,十二峰的实景。下片咏楚怀王梦神女之事,而用笔悠远。在慨叹神女难逢之中,以云南带愁抒情,以江上斜月、征棹、晨钟作烘托,使实处皆化空灵。全阕流露出凭吊的凄凉之意,也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生活破灭后的无限惋惜之情
其二谢家仙观寄云岑,崖萝拂地成阴。洞房不闭白云深。当时丹灶,一粒化黄金。石壁霞衣犹半挂,松风长似鸣琴。时闻唳鹤起前林。十洲高会,何处许相寻?【注】谢家——谢真人。据说谢女得道于谢女峡,一名谢女澳,在广东省香山县境海域中。冰本注曰:“韩昌黎集注:果州谢真人,自然上升在金泉山,贞元十年十一月十二日辰时,白昼轻举,郡守李坚以闻,有诏褒谕,其诏今尚有石刻在焉。”仙观(guàn 贯)——仙人所住的祠宇
云岑(cén 涔)——云巅。岑,小而高的山岭
崖萝崖上所生藤蔓
洞房——仙家以洞为居地
丹灶——炼仙丹的炉灶
石壁句——石壁斑驳陆离,如仙女之霞衣挂于山侧
唳(lì利)——鹤鸣
十洲高会——指仙人在十洲会聚。《十洲记》:“汉武帝闻西王母说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此十洲乃人迹稀绝处。”后人以十洲为仙人所居的地方
【析】这首词咏谢真人之事。在芊绵温丽之中,略带失意、怅惘之情。全词造语工细,“石壁霞衣犹半挂,松风长似琴鸣”,一“犹”一“似”,比喻双出,顿觉虚无缥缈,不落板滞
其三渭阙宫城秦树凋,玉楼独上无聊。含情不语自吹萧。调清和恨,天路逐风飘。何事乘龙人忽降?似知深意相招。三清携手路非遥。世间屏障,彩笔画娇娆
【注】渭阙——渭水之口。秦咸阳在渭泾二水交合处。《史记?秦始皇帝本纪》:“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陂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调清和恨——曲调清凄,含着怨意。和:含着
天路句——随风飘天际。指萧声缭绕云天
何事二句——因何事而乘龙以降,怀着深情相约而去。据《列仙传》载:周宣王的史官萧史,善吹萧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日教弄玉吹箫,数年而似凤鸣。有凤来止,公为筑凤台,后萧史乘龙,弄玉乘凤,俱飞升去
这两句就是用的这一典故
三清——道家所谓玉清、上清、太清。仙家之境
【析】这首词咏萧史和弄玉的爱情故事
上片单起,写弄玉,“含情”三句,清音有余
下片双承,合写弄玉、萧史,笔意洒脱。全阕既有人间缠绵之情,又有仙家飘逸之态,仙气人情,水乳交融,韵味深长
其四江绕黄陵春庙闲,娇莺独语关关。满庭重叠绿苔斑。阴云无事,四散自归山。箫鼓声稀香烬冷,月娥敛尽弯环。风流皆道胜人间。须知狂客,拼死为红颜
【注】黄陵春庙——黄陵庙,在湘水之旁,为湘妃而立的庙宇,见毛文锡《临江仙》注
关关——莺啼声,象声词
月娥——月亮,以月拟人,故称“月娥”
弯环——月弯如环
【析】这首词咏湘妃之事
上片写黄陵庙前的自然景色,娇莺独语,满庭绿苔,阴云无事,飘浮绕山,紧扣一个“闲”字,境界确是“悠闲清静”
下片转写到湘妃之事,但用的是曲笔暗写。“箫鼓”二句,是说湘灵已去,空留月娥照江天。“风流”一句,是凭吊湘灵的忠贞爱情。最后二句,借屈原美人香草之意,表现了人们应该要忠贞于爱情的思想。《栩庄漫记》评道:“‘须知狂客,拼死为红颜’,可谓说得出,妙在语拙而情深。”其五素洛春光潋滟平,千重媚脸初生。凌波罗袜势轻轻。烟笼日照,珠翠半分明。风引宝衣疑欲舞,鸾回凤翥堪惊。也知心许恐无成。陈王辞赋,千载有声名
【注】素洛句——春光笼罩着明净清澈的洛水,水波轻轻荡漾。素:累净,形容水清澈。洛:水名,今河南洛河。潋滟(liànyàn 练艳):水波荡漾的样子
千重媚脸——写洛神千娇百媚的美丽面容,参见《洛神赋》的描写
凌波——径行于水波之上
鸳回凤翥——鸾鸟回旋,凤凰飞翔。翥(zhǜ助):向上飞。写洛神的姿态。参见《洛神赋》的描写
心许——心愿
恐无成——恐怕不能成功,指追慕洛神之事
陈王辞赋——陈王,指陈思王,即曹植。辞赋,指《洛神赋》。曹植《洛神赋?序》:“黄初三年,余朝京师,归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曹植的《洛神赋》是他入朝回封地途中经洛水时有感而作。内容是写与洛神相遇,两相爱慕,但隔于人神之道,未能交接,不禁情怀怅怨。李善注曰:“魏东阿王(植)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丕),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食。黄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镂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时已为郭后谗死,帝亦寻悟,因令太子留宴饮,仍以枕赍植。植还,度囗辕,少许时,将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见女来,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岂常辞能具?为郭后以糠塞口,今被发,羞将此形貌重睹君王尔。’言讫,遂不复见,所在遣人献珠于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胜,遂作《感甄赋》。后明帝见之,改为《洛神赋》。”【析】这首词是专咏洛神的。上片写洛神妩媚的姿态,下片写她与曹植的恋情
最后点出曹植的《洛神赋》。汤显祖评说:“洛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凉鸿游龙数语,已为描尽。”其六柳带摇风汉水滨,平芜两岸争匀。鸳鸯对浴浪痕新。弄珠游女,微笑自含春。轻步暗移蝉鬓动,罗裙风惹轻尘。水晶宫殿岂无因。空劳纤手,解佩赠情人
【注】弄珠游女——指佩珠的女子。《韩诗外传》:“郑交甫南适楚,遵彼汉皋台下,遇二女,佩两珠。交甫目而挑之,二女解佩赠之。”罗裙句——罗裙飘动,扇起了细尘
空劳纤手——徒劳纤柔之手。因人与神道不可通,故曰“空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