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7800000040

第40章

头痛

罗谦甫治柏参谋。六十一岁。初患头昏闷微痛。医作伤寒治。汗后其痛弥笃。再汗之。

不堪其痛矣。易医用药。大都相近。甚至痛不能卧。且恶风寒。不喜饮食。罗诊之。六脉弦细而微。气短促。懒言语。内经云。春气者。病在头。今年高气弱。清气不能上升头面。故昏闷耳。且此证本无表邪。汗之过多。则清阳之气愈亏。不能上荣。亦不得外固。所以头痛楚而恶风寒。气短弱而憎饮食。以黄囗一钱五分。人参一钱。炙甘草七分。白术、陈皮、归芍各五分。升、柴各三分。细辛、川芎、蔓荆子各二分。名之曰顺气和中汤。食后进之。一饮而病减。再饮而病却。

戴人治一妇。头偏痛五七年。大便燥结。双目赤肿。眩晕。凡疗头风之药。靡所不试。

且头受针灸无数。戴人诊之。急数而有力。风热之甚也。此头角痛是三焦相火之经。乃阳明燥金胜也。燥金胜乘肝则肝气郁。肝气郁则气血壅。气血壅则上下不通。故燥结于中。寻至失明。以大承气汤倍加芒硝。下泄二十余行。次服七宣丸、神功丸以润之。目豁首轻。燥泽结释而愈。

薛立斋治刘尚宝。怒则太阳作痛。用小柴胡加茯苓、山栀以清肝火。更用六味以生肾水遂不复作。

李士材治少宰蒋恬庵。头痛如破。昏重不宁。风药血药痰药。久治无功。李曰。尺微寸滑。肾虚水泛为痰也。地黄四钱。山药、丹皮、泽泻各一钱。茯苓三钱。沉香八分。日服四帖。两日辄减六七。更以七味丸。人参汤送。五日其痛若失。

孙东宿治蔡乐门令眷。头痛如破。发根稍动。则痛延满头。晕倒不省人事。逾半时乃苏遍身亦作疼。胸膈饱闷。饮汤水。停膈间不下。先一日吐清水数次。蛔虫三条。原为怒起。今或恶风。或恶热。口或渴或不渴。大便秘。脉则六部皆滑大有力。孙曰。此痰厥头痛证也。先以藿香正气散止其吐。继以牛黄丸、黑虎丹清其人事。头仍疼甚。又以天麻、囗本各三钱。半夏二钱。麻黄、薄荷、白芷、陈皮、生姜、葱白煎服。得少汗而头痛少止。至晚再服之。五更痛止大半。而人事未全清。孙谓此中焦痰盛。非下不可。乃用半夏五钱。巴霜一分。面糊丸。每服三十丸。生姜汤送下。午后大便行三次。皆稠粘痰积也。由此饮食少进。

余证差可。惟遍身仍略疼。改用二陈汤加前胡、囗本、薄荷、黄芩、石膏、枳壳、石菖蒲调理而安。

僧慎柔治一贵介。年三旬。先因齿痛。用石膏三钱煎服。顷即满头皆肿痛。牙龈上囗。

肿势尤甚。天明稍退。盖得阳气故也。诊之右关细涩。左关洪。左尺亦涩。慎柔谓须纳气下达。方得脉和。定方名羌活散火汤。羌活酒炒五分。防风三分。酒连一分。酒芩二分。白茯苓一钱。人参二钱。甘草五分。半夏一钱。破故纸一钱。枸杞子一钱。二剂。其细涩脉即粗大。是阳气下行矣。头痛稍止。可见前头痛是下焦无阳。阴火上冲。服至八剂。头痛全止。

齿根肿犹未退。脉则益和。曰。将愈矣。此阳气已至恙所。果四五日后。出脓少许而瘳。

震按罗案是气虚头痛。张案是积热头痛。薛案是肝火头痛。李案是肾虚头痛。孙案是痰厥头痛。僧案是阳升不降头痛。六种之外。又有因风痛者。抽掣恶风。鼻塞眼胀。因寒痛者恶寒战栗。面惨肢冷。因湿痛者。头痛且重。天阴转甚。或四肢疼肿。面目浮肿。此皆外因也。内因则气虚之外。血虚更多。积痰之外。积食亦有。丹溪云。肥人头痛。多是湿痰。

瘦人头痛。多是血虚有火。斯诚要言。然因虽数端。靡不兼风。无风人只作眩不作痛也。故古方中川芎茶调散、大追风散。颇亦取效。痛久则成头风。其方更繁。不能缕述。真头痛乃死证。外灸百会穴。内进参附汤、黑锡丹。或冀挽回。实未试验。寻常头痛亦有死者。高阳生云。头痛短涩应须死。生平曾见之矣。头与腹俱痛有五证。臭毒、伤酒、伤湿、不伏水土疮毒入腹也。有头痛止则腹痛。腹痛止则头痛。此属脾阴虚。胃火随气上下。芎、归、芍药、木香、香附、黄连、葱白。又有头痛诸药不效。其痛更甚者。或因督脉为病。宜用茸朱丹。次则香茸八味丸。复有雷头风。另是一项。乃内郁痰火。外束风热。大头风即大头瘟。

或痛或不痛。或溃或自消。死生反掌。至如眉棱骨痛。系足少阳风热与痰。最能伤目。至两耳出脓则危矣。宜以浓茶一碗探吐之。次用清上药。如选奇汤、清空膏之类。妇人注目针绣往往眉骨酸痛。必须益阴养血。

〔附〕子和治一僧头热而痛。且畏明。以布围其顶上。置冰于其中。日数易之。此三阳蓄热故也。复灼炭火于暖室。出汗涌吐。三法并行。至七日而瘥。

一人稚年气弱。于气海三里穴时灸之。及长。成热厥头痛。虽严冬喜朔风吹之。其患辄止。少处暖及近烟火。其痛即作。此灸之故也。东垣治以清上泻火汤。寻愈。

一室女近窗做女工。忽患头疼甚。诸药不效。一医徐察之。窗外畜鹅。知为鹅虱飞入耳内咬而痛也。以稻秆煎浓汁灌之。虱死而出。遂不痛。

一人患头风。自颐下左右。有如两蚯蚓徐行入耳。复从耳左右分上顶。左过右。右过左顶上起疙瘩二块。如猪腰然。前后脑如鼓声囗然。冷痛甚。须重绵帕裹包。疼甚四肢俱不为用。医效罔奏。后得一方。用四物各一钱。皂角刺一钱。萆囗四两。猪肉四两。水煎。

去药渣。将汁同肉食之。服至二十剂。减十之三。四十剂。减十之六。百剂乃安。江氏曰。

此非头风也。其人曾患霉疮。头块坟起。皆轻粉结毒。故萆囗为君。四物养血。皂刺为引。

其毒深。故多服取效也。

震按萆囗当是土茯苓。广笔记治霉疮头痛方更佳。但治病必以脉为凭。丹方有效有不效且录之不胜录。上四条虽不载脉。然证颇疑难。法殊整暇。定当入选。他如江篁南治从婶以补中益气加川芎、细辛、蔓荆子。翟文炳治陆母。先与抑青丸。继以补中益气二条。只叙见证。未可摹仿。且陆母证甚繁杂。抑青丸一服而愈。其然岂其然乎。

又南唐书载其相冯延己。苦脑中痛累日不减。太医令吴廷绍。密诘厨人曰。相公平日嗜何等物。对曰。多食山鸡鹧鸪。廷绍曰。吾得之矣。投以甘豆汤而愈。盖山鸡鹧鸪。皆食乌豆、半夏。故以此解其毒。

震按此与名医录所载王夫人面上忽生黑斑点。日久满面皆黑。识者云。病因日食斑鸠。

而斑鸠尝食半夏苗。故中其毒。乃用生姜一片捣汁。将滓焙干。却用生姜汁煮糊丸。服一月愈。其搏物同而用药之辛甘温平不同矣。

心脾痛

罗谦甫治江淮漕运使崔君长子。年二十五。体丰肥。奉养膏粱。时有热证。因食凉物。

服寒药。至元庚辰秋。久疟不愈。医用砒霜截药。新汲水送下。禁食热物。疟不止。反加吐利。腹痛肠鸣。时复胃脘当心而痛。屡医罔效。延至次年四月。因劳役烦恼。前证大作。罗诊之。脉弦细而微。手足稍冷。面色青黄不泽。情思不乐。恶烦冗。食少。微饱则心下痞闷呕吐酸水。发作疼痛。冷汗时出。气促。闷乱不安。须人额相抵而坐。内经云。上气不足头为之苦倾。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为痿厥心囗。又曰。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则卒然而痛。得炅乃已。炅者。热也。非甘辛大热之剂则不能愈。为制扶阳助胃汤。炮干姜一钱五分。人参、草豆蔻、炙草、官桂、白芍各一钱。陈皮、白术、吴茱、益智各五分。炮熟附子二钱。姜、枣煎。服三帖。大势皆去。痛减过半。至秋先灸中脘三七壮。以助胃气。次灸气海百余壮。生发元气。滋荣百脉。以还少丸服之。则善饮食。添肌肉。明年春。灸三里二七壮。乃胃之合穴也。亦助胃气。又引气下行。春以芳香助脾。育气汤加白檀香。戒以惩忿窒欲。慎言节食。一年而平复。

滑伯仁治一妇人。盛暑洞泄。厥逆恶寒。胃脘当心而痛。自腹引胁。转为滞下。呕哕不食。医以中暑霍乱疗之。益剧。脉三部俱微短沉弱。不应呼吸。曰。此阴寒极矣。不亟温之则无生理。内经虽曰用热远热。又曰。有假其气。则无禁也。于是以姜、附温药。服之七日。诸证悉去。再以丸药除其滞下。而安。

丹溪治一人。以酒饮牛乳。患心疼年久。饮食无碍。虽盛暑饮食身无汗。医多以丁、附治之。羸弱食减。每痛以物拄之。脉迟弱弦而涩。大便或秘结或泄。又苦吞酸。时七月。以二陈汤加芩、连、白术、桃仁、郁李仁、泽泻。每旦服之。屡涌出黑水。若烂木耳者。服之二百余帖。脉涩渐退。至数渐添。纯弦而渐充满。时冬暖。意其欲汗。而血气未充。以参、、归、芍、陈皮、半夏、甘草。服之痛缓。每旦夕一二作。乃与麻黄、苍术、芎、归、甘草等药。才下咽。忽晕厥。须臾而苏。大汗。痛止。

一妇春末。心脾疼。自言腹胀满。手足寒过肘膝。须绵裹火烘。胸畏热。喜掀露风凉。

脉沉细涩。稍重则绝。轻似弦而短。渴喜热饮。不食。以草豆蔻丸。三倍加黄连、滑石。神曲为丸。白术为君。茯苓为佐。陈皮为使。作汤下百丸。服至二斤而愈。

震按二条脉象。俱似虚寒。而丹溪以湿热治者。上条屡服热药不效。且年久饮食无碍。

大便或秘或泄。知其为停饮也。此条以胸前畏热喜凉。及脉沉细涩为据。所为稍重则绝者。

以细涩故也。与阔大而软之为虚寒不同矣。故加黄连、滑石。遍观丹溪案。凡脉弦细涩者。

俱不用温药。想其阅历多而认得真也。又一妇心与头互换作痛。用清空膏而愈。亦云瘦弱脉涩。以四物加桃仁、酒芩、陈皮、甘草调理。

虞天民治一妇。四月间多食青梅得病。日间胸膈中大痛如刀锥。至晚胸中痛止而膝囗大痛。盖痰饮随气升降故也。医作胃寒治。与姜、桂、丁、沉、荜茇、乌、附之类。病反剧。

加口渴。小水淋漓。虞诊其六脉洪数而滑。知为痰病。令熬竹沥。服三日。口不渴。小水亦不淋沥。但胸中与膝互痛如旧。用萝卜子研汁小半碗。吐痰半升。至夜痛尤甚而厥。此引动其猖狂之势也。再用吐法不效。一日清晨。以藜芦末一钱。麝香少许。酸浆水调服。始大吐其痛如脱。调理而安。

震按此条与丹溪治许文懿公案仿佛。许因中脘有食积痰饮。续冒寒湿。抑遏经络。气血不行。津液不通。痰饮上升则为痹疼。下降则为胯痛。须涌泄之。乃以甘遂末一钱。入猪腰子内煨食之。连泄七行。次日胯痛止而足能步。复又大作呕吐。不食烦躁。气弱不语。朱谓多年郁结。一旦泄之。徒引动其猖狂之势。随连用吐剂大吐之。更以朴硝、滑石、黄芩、石膏、连翘等一斤。浓煎冷冻饮料。四日尽四斤。后又腹微满。二便闭。脉歇至于寅卯时。朱谓卯酉为手足阳明之应。此胃与大肠积滞未尽。二日内令服紫雪至五两。得稍安。又小溲闭痛。

饮以萝卜子汁半盂。得吐立通。又小腹满痛不可扪摸。神思不佳。以大黄、牵牛作丸。连下之。得如烂鱼肠、囗油条者。而神思渐安。脉乃不歇。自病半月。不食不语。惟脉皆平常弦大。次年行倒仓法。全愈。朱公此案。宛似戴人。较之花溪。更加险峻。故节录附此。又一童子久疟初愈。心脾疼。六脉伏。痛稍减时。气口紧盛。余皆弦实而细。意其宿食。以小胃丹十余粒。服十二次。药尤狠。恐难学。

游以春治一嫠妇。年三十余。忽午后吐酸水碗许。至未时。心前作痛。至申时痛甚。晕去不省人事。至戌方苏。每日如此。屡治不效。游至。用二陈下气之剂。亦不效。熟思之。

忽忆针经有云。未申时气行膀胱。想有瘀血滞于此经致然。遂用归尾、红花各三钱。干漆五钱煎服。吐止痛定。晕亦不举。次日复进一帖。第三日加大黄、桃仁饮之。小便去凝血三四碗而痊。

震按先吐酸水然后心前作痛。医者必认胃病。而以痰气兼湿热治。否则兼寒湿治耳。乃从所发之时想到气行于小肠膀胱。果得小便去凝血而愈。内经所谓病在上求之下也。岂庸手所能办。

孙东宿治查良川。怒后食鱼。骨哽喉中。即以馒头粽肉等压之。骨虽下。便觉胸膈不快又服消骨药两日。胸膈胀痛殊甚。饮食悉从背后而下。恶寒发热。六脉弦数。因思骨哽之后。用硬物压之。伤其胃脘。必有瘀血停蓄膈间。将食管逼在背后。故饮食觉从背后下也。

今但消去瘀血。庶使食管复元。以五灵脂为君。山楂、延胡、桃仁、枳壳为臣。赤芍、丹皮香附、山栀仁、柴胡、石菖蒲为佐使。水煎。入韭菜汁一杯饮之。大便泻一次。即胸膈宽快。痛减大半。饮食乃从右边而下。右边喉胸稍痛。吞物甚艰苦。吐出痰皆血腥气。改以山栀、赤芍、归尾、桃仁、刘寄奴、五灵脂、丹皮、穿山甲煎。入韭菜汁服之。两帖全瘳。

震按同一瘀血致痛。上条难辨。此条易认。因硬物吞压。启其思路耳。然想到食管逼在背后。思路巧极。

歙溪吴入峰之室。胃脘作痛。两胁胀急。痛一阵。则汗出一番。两颧红。唇口亦红。饮食汤水。饮之立吐。不受者三日夜矣。孙东宿诊之。两寸脉洪大。两尺沉微。孙以井水半碗百滚汤半碗。名曰阴阳汤。用此调元明粉一钱五分。服之不惟不吐。痛减半矣。少顷。大便行三次。因食豆腐及粥太早而痛复作。唇脸皆红。此必有虫。故如是也。与桂枝、白芍、甘草、乌梅、川椒、五灵脂、杏仁。水煎。痛乃定其大半。再与苍术、浓朴、山楂、枳实、茯苓、延胡、香附。一帖全止。但心背皮肤外疼。不能着席而睡。以芎、归、苓、术、橘、半、浓朴、腹皮、香附、甘草。调养全愈。

震按阴阳汤调元明粉。亦一医痛急着。续用三方。皆纯正可宗。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安歌行

    安歌行

    公冶仰起头望着云隙里散出的冷凉日光,微微眯起了眼,唇角弧线冷厉,清冷的嗓音在风里断续破碎:“苏祈年你还真是绝情。”——我的征途是九州
  • 灵瞳

    灵瞳

    我妈不是人,怀我十五年才生下我……从我出生起就注定了我不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被活埋,被殴打,被鄙视,被孤立,但我只想说:谢谢你们曾经给我的冷漠,为有了你们,让我一步一步成为了一个不平凡的女人!这个世界其实不仅仅有鬼,还有妖魔,还有神仙,还有几个异度空间,所有不可思议的事情,在这里你都可以看到。孙悟空有七十二变,而我,也可以有三十二变。
  • 花开不过雪

    花开不过雪

    神魔之间的战争,始于三千年前,三千年后,新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 九阳界主

    九阳界主

    世界为基,阴阳为眼天炎煅体,玄雷淬魂乾坤浩荡断阴阳,万界雷炎除业障手中长戟斜刺天,脚踏天地战轮回以我手中一丈之戟,戮妖魔,斩鬼神我以心中不灭战魂,战天下,霸星空
  • 穆星传

    穆星传

    他原本是个书呆子,在偶遇一个妓女后,经历了奇怪的事,却变得不呆了。他为救那个女人,却惹了一场惊天大案,给他的家族带来了灾难。他和他的家族能否摆脱灾难?他和妓女的感情有结果吗?请看书呆子和妓女的故事。
  • 最强极道系统

    最强极道系统

    极道,是杀戮、邪恶、黑暗、无恶不作的代名词,极道巅峰,吾欲为王!携带最强极道系统的林天邪毅然决然走上一条极道之路……称霸世界君临天下尊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规则,臣服我的可以存活,逆反我的只有死路一条,这个世界由我来主宰。
  • 无敌学霸的呆萌人鱼

    无敌学霸的呆萌人鱼

    当无敌学霸恋上呆萌人鱼,等待小人鱼的,,是在一起,,还是重演上世纪悲凉童话,,,,,灰飞烟灭?,,,(敬请期待)~
  • 不灭符魔

    不灭符魔

    天命不绝,自将逆天改命。几个年轻人,有各自的机缘,命运冥冥之中安排他们走在了一起,共赴修仙大道。
  • 天理暨人欲

    天理暨人欲

    由于人欲的驱使,世间“小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当个真正的“君子”难之又难。《天理暨人欲》向人们讲述了发生在山东沭河岸边一个村庄里的悲壮故事:老族长欲把全族人都调教为“君子”,他身体力行,甚至不惜自残,把族内的丑事变成疤痕在脸上张扬;他的嗣子掌权后,欲把全村建成人人都无私无欲的“公字庄”,结果被亲生闺女毁于一旦;时至二十世纪末,百废俱兴,物欲横流,个性解放到肆无忌惮、无法无天的程度,村里仍有人在呼唤,寻求道德的重建……厚重文化背景下的新奇故事,一方美丽水土上的生动人物,对人类终极关怀的诗意表达,这一切都使《天理暨人欲》显示出丰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内涵。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