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1300000164

第164章 戶政五賦役二(2)

豫省撫院田文鏡。題請豫省丁糧。按地輸納。以均賦役。疏略云。丁糧同屬正供。與其派在人而多貧民之累。孰若攤在地而使賦役之平。況 盛世人丁永不加賦。則丁銀按地徵收。更易為力。今就一邑之丁。均攤於本邑地糧之內。無論紳衿富戶。不分等則。一例輸將。如某縣原額丁銀一千兩。攤入地銀一萬兩之內。則每地銀一兩。應加丁銀一錢。在丁少地多之區。每兩不過增之分釐。即間有丁多地少之處。亦不過增之一二錢而止。如此。則地多之家。力能輸納。而無地之民。得免光丁之累矣。糧如有升增。應將丁糧隨年另行均派攤入。庶額賦無虧。其有裨於國計民生。實非淺鮮。奉  旨允行。永著為例。至乾隆三十一年。編審舊管額丁。並 盛世滋生人口。共二百六萬四千六百八十六口。截至嘉慶二十一年煙戶冊。共二千三百四十萬餘口。近時力行保甲。而編審之法即寓其中。不待料民而戶口自無漏數。較定鼎時三倍過之。天地之氣化。日趨於盛。無以蹙其生。則蕃息而未有艾也。毋令敗其。則萃處而不相害也。無使游食惰窳之眾。不業作而衣食。其生殖蕃庶。不可數計而億度也。方今休養生息。涵濡太和之效。不彰彰哉。按古用民之力。有年則公旬用三日。中年則公旬用二日。無年則公旬用一日。凶札則無力政。秦用商鞅之法。月為更卒。已復為正。一歲充役。一歲屯戍。漢初為算錢。即今丁銀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賦錢百二十為一算。而傅給徭役。則始自二十五至五十六而除。是民之一身。既稅之。復役之矣。其後減算錢為六十三錢。曹魏定冀州。制賦戶絹二疋。綿二觔。晉平吳之後。制賦戶調之式。丁男之戶。歲輸絹三疋。綿三觔。女及次丁男為戶者半輸。元魏令每調一夫一婦。帛一疋。粟二石。宇文周置司役掌力役之徵。凡人自十八至五十九。皆任於役。每年不過三旬。中年二旬。下年一旬。起徒役無過家一人。若凶札則無力徵。隋初制。役丁為十二番。匠則六番。每番約三日俟考開皇十三年。減十二番為三十日。唐制。用人之力。每丁歲二十日。閏加二日。不役者日為絹三尺。二十一為丁。六十為老。宋承諸偽國之後。各路有身丁錢。大正中。每三丁納絹一疋。其後物價貴。乃令每丁輸絹一丈。綿一兩。元時仿唐之庸法制丁稅。每戶科粟有額。令諸路民戶成丁之數。每丁歲科粟一石至五升不等。後於丁稅之外。又增科差之名。曰絲料。曰包銀。絲料。或二戶出絲一觔。或五戶出絲一觔。包銀。始徵六兩。既徵四兩二兩。其徵數多寡。各視其戶高下以為差。明役法定於洪武元年。田一頃。出丁夫一人。不及頃者以他田足之。名曰均工夫。田多丁少者以佃人充之。田主出米一石資其用。非佃人而計畝出夫者。畝資米二升五合。以上中下戶為三等。五歲均役。十歲一更造。自行條鞭法。通計一省丁糧。均派一省傜役。均徭里甲與兩稅為一。其時又有銀差力差馬差之分。崇禎時河南巡撫范景文上疏曰。民所患者。莫若差役。錢糧有收戶解戶。即銀差驛遞有馬戶。即馬差供應有行戶。即力差類皆僉有力之家充之。名曰大戶。究之所僉非富民。中人之產。輒為之罊。是前明丁役竟未畫一。此歷代之大也。

夫用民力之輕者。古公旬三日之法極矣。然其時寓兵於農。軍實戍役。一辦之於民。漢率口出賦算。而宰相之子不免戍邊。迨至後世雇役雜泛。名目繁多。又無可論。大約賦稅必本田畝。授人以田。而未嘗別有戶賦者。三代是也。不授人以田。而輕其戶賦者。兩漢是也。因授田之名而重其戶賦。田之授否不常。而賦之重者已不可復輕。自魏至唐是也。丁錢徭役。因時所急。而別立名目以取之者。自宋至明是也。 本朝立制以來。丁銀既有定額。而復均丁於地。無漏遺偏枯之慮。生斯世者。幾不識丁徭之名。數千年未有之盛。使天下之耕鑿者。相忘  帝力於何有。不獨在康衢間矣。又竊計豫省。 國初額報成熟之田。約六十餘萬頃。而行差人丁。亦止九十餘萬丁。按畝計之。則人可得田七十畝。近報墾並額田七十二萬餘頃。而人數倍蓗。田無遺利。而人益滋繁。此粟米之所以昂。而百物為之增價也。當事者其抑末作。崇儉質。闢墾荒萊。興修水利。一夫之力耕旱田可三十畝治水田不過十畝而畝之所入水較旱可倍增以仰佐億萬年丕丕基哉。

紀順治間戶口數目

張玉書

古者司民掌登萬民之數。自生齒以上。皆書於版。歲登下其死生。三年大比。而民數上於天府。則王者拜而受之。其重民如此。戶口之有算賦。非古也。有田則稅。有身則役。未有既役之復稅之者也。公家之事。國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其貴者賢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皆舍。亦以歲時上其書。是則生齒之數。與力役之數。當各有籍。而非以賦役之多寡。為生齒之贏絀也。自西漢初有口錢算賦。而戶口之賦以起。歷代相沿未變。獨所紀戶口登耗之差。不知自生齒以上悉紀之歟。抑收口錢算賦。然後列於丁男之數歟。如以口錢算賦為紀。則民間漏籍不可勝指。而即據此以為贏絀可歟。隋制男女三歲以下為黃。十歲以下為小。十七歲以下為中。十八歲以上為丁。六十為老。唐制始生為黃。四歲為小。十六為中。二十一為丁。六十為老。不知隋唐所紀戶口。抑自黃口以上悉紀之否歟。我國家戶口冊。仍前明黃冊之制。分舊管新收開除實在四則。以田土從戶口分豁上中下三等。立軍民匠等籍。而役之輕重準焉。顧西北土滿人稀。隱避恒寡。東南則有田然後有丁。其載諸冊籍者。皆實輸丁糧之人。而一戶之中。生齒雖盛。所籍丁口。率自其高曾所遺。非析產不增丁。則入丁籍者。常不過數人而已。其在仕籍及舉貢監生員與身隸營伍者。皆例得優免。而傭保奴隸。又皆不列於丁。則所謂戶口登耗之數。於生齒之贏絀總無與也。夫丁之不能無隱避者勢也。東南之賦繁役重極矣。欲審丁以增賦。雖奸無所容。而民益不堪命。是固不可行也。按黃冊載某戶丁幾名。於某丁下注男婦若干口。而總數專載實在當差丁若干名。似宜變通昔人之法。分為二冊。一載實在當差丁共若干名。一載不當差人口共若干名。以為每歲登耗之驗。其輸丁糧者。俾日增日盛。不至有流移轉徙之患。而不輸丁糧者。亦生息蕃衍。有登而無耗。則民氣盛而國勢強。庶幾乎王政矣。頃康熙九年。以省無益之費。議令罷造黃冊。夫每縣造冊煩費。罷之良是。然而各省布政使司彙造簡明冊。開列人丁戶口總數。上之天府。以示重民事之義。倘亦古人存餼羊之遺意乎。茲紀順治間戶口數如左。我國家幅員以次開拓。自十六年雲貴下。而後輿地盡入版圖。故戶口亦歲有增益。而   世祖章皇帝休養疲氓。勝殘去殺。仁漸義育者十八年。然後兵燹孑遺之民。得悉宥於成周太和之治。則夫奕葉而後所以保有元元者。可無慎歟。

答曾邑侯問丁米均派書

李光坡

竊謂當道有政事。必集紳士耆民共議者。蓋以居官一斷於法。而經生得引經而議也。伏承就米均丁之令。反覆思度。竟不可行。三代賦自賦。役自役。賦出於田。役出於丁。周官載師掌任地之徵。均人掌人民之力政。明是二事。然丁與賦所以相關者。古者民二十受田。六十歸田。故三歲則大比。以登下其死生老幼之數。此後世編審之所由倣也。自漢以下。唐租庸調最為近古法。有田則有租。有身則有庸。故天下無曠土。亦無游民。所謂貴賤皆有事於王室是也。楊炎兩稅。始因地而制賦。因賦而制役。大亂古昔盛時之良法。然自彼法一立。歷代雖有更革。皆倣其意而為之。今  天子仁聖。發德音。自康熙五十年以後。編審有增丁而無增糧。德至渥也。福州府縣率意遠思。欲將丁口糧額。按田派丁。通詳上官。臬臺又謂就丁編丁。而不計田均勻。夫今之編審。皆因米添丁。則已計田矣。何嘗就丁乎。且富者雖田連阡陌。不過一身。貧者雖糧無升合。亦有一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食毛輸稅。賦既無容偏枯。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均履后土而戴皇天。富者則責急公。貧者必盡蠲其手足之烈。除其公旬之義。則役非偏枯乎。今之丁銀。既有定額。與糧並徵。何富可賣。何貧可差。何能脫漏。何有加馱。坡請陳其利害。夫米不一。有屯米。有寺米。有民米。有官米。屯寺重於民。民重於官。今欲按田派丁。將計糧額而均派乎。則輕者依輕。重者加重。將計田畝而均派乎。則廣狹有異。瘠腴亦殊。條緒轇轕。百弊叢生。此不可者一也。且現徵之糧額。有業去產存者。現在之額。尚且苦輸。若就米加丁。何以克堪。坡不敢遠引。即如今感化里十甲張家。終歲敲扑。官受其累。人至窮時。毫釐莫措。若更加丁折。必有不可名言者。以此類推之。其不可者二也。人之貧富不定。則田之去來無常。今就現在田多者增以多丁。田少者減使少丁。設使富者當身有事。或子孫不類。將田別售。彼買田者買田安肯買丁。賣田者賣田安能賣丁。則一轉手間。富者依舊田多丁少。貧者依舊田少丁多矣。此不可者三也。若曰通計丁折之額銀。勻添通邑糧額之內。萬一行之既久。大農之官。方岳之吏。忘乎此額是並丁於糧。而以為有糧未有丁。再設科丁之條。萬世之害。實由於。此其不可者四也。大凡利不百則不興。害不百則不去。今 朝廷清明。大法小廉。載其清靜。民自安樂。不必更求良法矣。仁人君子。當計百世之碩畫。不可顧一時之虛譽。父臺明通公溥。斯事必灼如觀火。然所繫匪輕。一隅之差。或致弊於寰海。晷刻之誤。或貽患於百年。是以恃愛忘其狂愚。娓娓陳之。伏望採擇。

勘明沔縣丁銀宜隨糧行議

曾王孫

賦役均則民樂業。而富庶可期。賦役不均。則民偏苦。而流亡日甚。此必至之勢也。沔邑丁糧。誠不均之至者矣。或糧數石而一丁。或糧十數石而二三丁。或糧數升而一丁。甚或無糧而有丁。或有糧而無丁。推原其故。總由積書上下其手。富者巧于夤緣。因之糧多而丁日減。貧者無力周旋。因之糧少而丁日增。毋怪乎沔民之存者之皆有去志。而去者之不復返也。誠使沔民之去者歸而復業。存者守而勿去。則丁隨糧行之說。誠捄時之急務。請得而論列之。丁不隨糧有三弊焉。丁差之法。二十上丁。六十下丁。今則耄耋不下。強壯不上。其弊一。丁有死絕者開除。古之制也。今則素封之家多絕戶。窮簷之內有賠丁。其弊二。糧多者為富民。糧少者為貧民。今富者既多倖脫。承差者俱屬窮黎。或逃或欠。下累里甲。上礙考成。其弊三。丁隨糧行有三利焉。合糧編丁。可以意為增減。若一從糧起丁。則買田者糧增而丁亦增。賣田者糧去而丁亦去。永絕包賠之苦。其利一。就丁論丁。弊端百出。若照糧編丁。則歲有定額。富者無所庸其力。貧者適以得其常。一清吏胥之弊。其利二。丁與糧分。則無糧之丁。無所戀而輕去其鄉。丁隨糧行。則丁皆有土。有所藉而不致流亡。里甲不累。考成不礙。其利三。去三弊而得三利。計無便于此者。蒙憲臺并發各詞。面訊李登龍等。俱云情願丁隨糧行。永絕大弊。具結存案。查漢屬城固縣。于明季崇禎八年。據鄉紳張鳳翮等。條議丁隨糧行。南鄭縣于順治十三年。據鄉紳李聖翼等。亦條議丁隨糧行。俱申詳院道批允遵行。民至今稱便。褒城亦然。沔縣土宜。與南城褒三邑無異。誠宜援例踵行。垂之永久。將見賦役均而逃亡歸。百里殘黎。皆攘臂而樂業。是則憲臺一行而沔民受再造之施。漢水雖廣。不足喻憲恩矣。

同类推荐
  • 六十甲子本命元辰历

    六十甲子本命元辰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观物篇

    观物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月台

    明月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登岭望

    登岭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通鉴问疑

    通鉴问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御魂烈九天

    御魂烈九天

    九天神王,睥睨众生为泥尔,万法归天,九剑生两仪,两仪生阴阳,倒转乾坤,谁主层浮!!!!看神王萧御魂如何逆天而上,主宰生死!!!
  • 随身空间之妍妍的幸福生活

    随身空间之妍妍的幸福生活

    从小被熊猫妈妈养大的孤女带着空间闯荡都市。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啦!
  • 小白兔与大BOSS

    小白兔与大BOSS

    他,腹黑的大Boss,她,职场的小菜鸟。他为了她处处安排,只因为她这个反应迟钝的天然呆。“你,你,你……”“我怎么了?”“你骗人,说好了一次的……”“一次?原来你这么看不起我。”某人狼扑~“骗纸~~”这是一场大灰狼和小白兔之间的争夺战。为了绑住未来的媳妇,他可是机关算尽!这么萌的媳妇哪里找去啊!呆萌配上腹黑,其乐无穷!
  • 无上炎尊

    无上炎尊

    一个穿越的到异界的少年,不知到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看他如何玩转异界大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丑颜倾城:皇上,宠上身

    丑颜倾城:皇上,宠上身

    前世她潜心医学,少年名动天下。而今,她出身微贱,谨小慎微。为了保护生身母亲,六岁不得已自毁容颜,从此相貌丑陋。原以为此生注定蹉跎,然而,却遇到了他,那个默默宠爱她的男人。卸下伪装,他和她青梅竹马,同窗共读,携手君临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帝抉

    帝抉

    当刻骨仇恨遭遇种族存亡。手中之剑,该指向何方?人生面临无数抉择。心,又所向何方?
  • 乡下丫头小慧

    乡下丫头小慧

    《乡下丫头小慧》是作家吴万夫近年来微型小说的精品选集,收录60篇作品,内容涉及都市情感、婚恋爱情、官场浮沉、乡村民风,以及底层百姓的日常情态。作者文笔老辣、流畅,故事既好读,又有深刻的内涵和意味。吴万夫是中国当代文坛实力派作家,无论是在中短篇故事创作领域,亦或是在微型小说创作上,均取得重大成绩,令人瞩目。该书所收作品全部在公开报刊发表过,有的或获奖,或被转载,或入选各种读本,或被翻译成外文介绍到国外。他的作品,使人们在阅读中,能够真实地检视历史与现实,回溯人生历程的坎坷与莫测,省察命运的遭际和悲喜。
  • 游戏人生之斗龙传说

    游戏人生之斗龙传说

    英豪的职业:特种兵,接受过严格军事训练,身经百战,被誉为军火操控师。善于应付各类突发事件,能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圆满完成任务。精通各类道具的使用,技艺精湛,堪称一绝。体格强化,力量60%·速度40%·跳跃能力40%·防御力50%·异能量等级8星。职业技能【高爆手雷】。热斗的道具:黄色火焰护腕、神之左手、英雄披风、、、、、、猎人的怪物:狗龙、大鸟怪、灵山龙、、、、、、斗龙的人生:传说从未停止,斗龙必将继续——
  • 我的皇后灿白鹿勋凡

    我的皇后灿白鹿勋凡

    这本书我以前写过叫:我的皇后灿白鹿勋。因为我把号弄丢了以前那名叫夜色绝恋,那号是我的因为我不小心弄丢了。现在只能重新写,这本会比上一本的内容更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