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0200000010

第10章

疏以一言顯示令其知有二使其修行悟入顯現者。即是頓悟漸修也。恐理難明。故將喻況。如水(真心)被風激。(無明迷心)成多波浪。(煩惱無邊)便有漂溺之殃。(輪迴六道)或陰寒之氣。(無明貪愛之智性也)結成冰凌。(堅執四大質礙)即阻溉(不能雨大法雨滋潤群生潤長道芽)滌(不能落除煩惱罪垢)之用。(不能起河沙妙用也)然水之濕性。雖動靜凝流。而未甞變易。(貪嗔時亦知。慈濟時亦知。憂喜哀樂。種種變動。未甞不知。故云不變)今頓悟本常。知如識不變之濕性。心既不迷。即非無明。如風頓止。悟後自然攀緣漸息。如波浪漸停。以定慧。資熏身心。漸漸自在。神變無礙。普利群生。如春陽冰泮溉灌洗溺善利萬物也。愚夫常云貪嗔慈善皆是佛性有何別者。如人但觀濕性始終無畏。不知濟舟覆舟功過懸殊也。

言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等者。准下疏鈔。古有多釋。一法華論釋云。開者無上義。(論標名也)謂除一切智智。更無餘事。(釋所開即是一切智智一切智是根本智。重云智。是後得智。根本智名知後得智名見。除此二事。更無有餘能勝過此。故名無上)即[雨/隻]開菩提涅槃。(釋所開一切智智也)謂知見之性為涅槃。知見之相為菩提。(論[雨/隻]釋開義也)清涼釋云。眾生本有。(本有法性涅槃及本覺菩提之二也)障翳不現。佛為開除。則本智顯故。慈恩釋開云。開者。出生顯證之義。(謂依本有四智菩提種出生四智菩提故顯證理性涅槃故。即法相宗意。今法性宗。理則不然。知見法相。並皆本有大智光明遍照法界義故。即寂為知見性照為知見。相在因為性相在果為菩提涅槃故。眾生本有障翳不現。智障障菩提惑障障涅槃。二障俱無菩提涅槃。一時俱顯)示者同義。二乘同法身故。(別示知見之性以成涅槃)悟者不知義。不知唯一實事。故今令知。成報身菩提故。(一實事即是知見別示知見相以成菩提)入者令證無退轉地故。即是因義。謂證初地已上。為菩提涅槃因故。(登地證如為涅槃因能證地智為菩提因)二喜祥法師云。開示約能化。悟入約所化。能化有大開之與曲示。(但說有性。名為大開。言此是凡夫性。此是聖人性因果理行。即名曲示)所化有始悟之與終入。(豁然了知故名與悟。即頓悟上所明性也。修行契證目之為入。即漸修證。前所示因果法也)又清涼云。開除惑障。顯示真理。令悟體空。證入心體。三禪門北宗云。心不動是開。開者開方便門也。不動是示。示者示真實相。悟即妄念不生。入則萬境常寂。又釋知見云。智用是知。慧用是見。心不起名智。智能知五根不動名慧。慧能見是佛知見。四南宗云。眾生佛智妄隔不見。但得無念。即本末自性。寂靜為開。寂靜上自有本智。以本智能見本來自體寂靜名示。既得指示。即見本性。佛與眾生。本來無異為悟。悟後於一切有為無為有佛無佛。常見本性。自知妄想無性。自覺聖智故。是菩薩前聖所知。轉相傳受。即是入義。言知見者。下疏(十上三十一中)又云知見有二義。一別。知即是智。(照事權智)見即是慧。(照理實智)二通。謂知見二字。俱是如來能證如實知彼義故。即無障礙智。若爾何假重言。為揀比知。所以言見(非如比智見煙知火不能照了諸相差別)為揀肉眼見。所以言知。(非如欲界肉眼見麤近色。細種〔違〕處即不能知。但隨他說)。

鈔正因佛性為因。(理佛性也)緣因佛性為緣。(行佛性也)了因所了為因。(本性住種)生因所生為緣。(習所成種)故彼經云。佛種(正因)從緣起。(緣因)總論佛性。而有四種。一者正因佛性。即是眾生。如乳與酪作正因故。二者緣因佛性。即是善友正教萬行。如暖如酵。方便等緣故。所辦佛果。如所成酪。三者正因佛性。即前正緣二性。能生修成佛果。皆是正因。如種生芽故。四者了因佛性。但除第一義空。餘皆能顯本有佛果。復號了因。如燈顯寶故。故大疏云。能生佛果故曰生因。眾生佛性。有二種因。一者正因。二者緣因。正因者。謂諸眾生。是故五陰即正因也。緣因者。謂六波羅蜜。非蘊相生名緣也。然即因緣即是了因。了因未必是。於緣因有親疎故。善友是緣因。而必是了因佛性。是於了因。未必是緣因。此約智慧性故。(即是本故起信云有大智慧光明義故等)若以第一義空為佛性者。唯是正因。而非了因。但為了因所了。而非正因所生。若以智慧為佛性者。即是了因。若以五蘊為佛性者。名為正因。亦名正因。然復生必對了。正必對緣。又有四種。故經云。佛性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因者。即是十二因緣。因因者。名為智慧。果者。為大菩提。果果者。謂大涅槃。今言佛性。如應配釋。

疏出現又云設有菩薩等者。下疏釋云。若不依此教。縱多劫脩。尚非真實。況能疾得菩提。此中設有之言。似當假設望。慈氏讚善財言。餘諸菩薩。於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乃能滿足菩薩願行。今善財一生則能淨佛剎等。斯則舉權顯實。非假設也。若實有此不信人者。為在何位。文無定判。義當三賢。以入證聖必信圓故。若約教道。三僧祇劫。亦未入玄。(彼鈔釋云。若約教道。三祇亦未入玄者。即古十玄中意。然歷三祇。設未究竟。亦已入位。何以故。得言未入玄耶。是故。上云。若約教道。施設三祇。教既未真。則成佛義亦非真也。教不實故。若約證道。三祇修行。必已剋證。修權既深。則能入實)所以凡夫頓能信者。宿因聞熏為種別故。今更不信當來豈聞。

疏當知此人生如來家者。謂初見心性。故名生家。四地寄出世。故生道品家。八地無功用。故生無生法忍家。今此通三麤。顯凡夫解心。亦名生家。因果無礙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王源的天才萌公主

    王源的天才萌公主

    悠茉因一次意外而穿越到王源表妹身上,还失去了前世的记忆,像个5岁儿童,可智商却惊人地高,天真萌公主会与讨厌原来那个妹妹的王源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如果分离是结局

    如果分离是结局

    十年前的夏天,西瓜,蒲扇,六小龄童版的西游记。十年后的今天,心里满满的都是回忆。关于三藏的女儿国之旅,我只记得飘雪,垂泪,悲剧。他爱她吗?爱,因为戏水鸳鸯前“若有来世”的诺言,因为乘马离去前默默回眸的一眼。可动心又如何?她和江山,他依是无法随心摒弃。前生若不是如来,摘下红尘也可哀。友人曾问我:“若你是她,该如何?”我笑笑,说:“能如何?结局已定。”但是,如果分离是结局,我仍希望曾经相爱。
  • 诛心术:冥鬼缠上身

    诛心术:冥鬼缠上身

    暮成雪是一名大一的学生,参加学校组织了一次写生,地点是一个叫做宏村的地方,一个鬼使的阴谋让她打破几千年的封印从而放出厉鬼,故事就此展开……
  • 噬灵魔尊

    噬灵魔尊

    天地万物皆有灵性,灵性强大则衍生灵根,当一个魔道小派外门弟子偶得可吞噬万物之灵以提升己身灵根的上古魔器后,灵根获得了无穷提升的机会,又该踏上怎么一条魔途?演绎何等精彩纷呈的故事?"天下地下,古往今来,诸天万界,魔道当以吾为尊。"王戦。(已有200万字完本作品《史上最强祖师》,人品保证,请大家放心收藏。)
  • 逆天魔妃妖孽神王

    逆天魔妃妖孽神王

    她是魔界最尊贵的魔界公主,拥有连神灵都无法抗拒的力量,拥有魔族最纯净最高贵的血统,却遭人算计,灵魂出窍,附身在一个绝色倾城,却废物无比的人身上。当魔界至尊成为废物,天下又会有怎样的变化,一个预言,现在却以实现。是否,魔女降临,天下大乱。四大神兽既出,毁于天下!可当魔女遇到神王,是神魔不两立,还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本以为他犹如嫡仙,俊美无比,可为何当狐狸尾巴露出以后,他却是一个无比闷骚男,我的妈呀!谁来救救我!【本文结构还没定,不过结局一定是一对一。】流星划过天际,你是我遥不可及的星空。
  • 泪沧桑

    泪沧桑

    危风戚戚,斜雨幽幽,试问谁能,踏破江湖问前路;长大成人,孤儿落泪,血洒江湖,恩怨情仇论是非;爱恨情长,地狱天堂,且听此处,泪落红尘笑沧桑。
  • 若瑾樱

    若瑾樱

    世界于她宛若瑾的樱花,是绚烂抑或残忍?失去与得到是那么安静,她淡漠无语却也倔强,想要拥抱的亲情、友情、爱情,是否又那么难以把握?清澈是淡淡光痕,在他眼里从未流失,只是深埋太深,忘了自己。遇见了她的一刻,不安的悸动,乱了方向。所有的感情,掩饰与不经意间,流光般倾渉,不断蔓延。他不羁的叛逆,执着不前的感情。是替代是游戏演变后的感情?无法抑制,无法后退,也前进不了。在离开时,又能否让她记住那些会意的微笑?能否可贪心地陪她一生?他静静地喜欢,不能言语,甘心等她,结果会怎样,却不在乎……这座城市,在樱花飘落的一瞬,那些故事,不断沉淀,再轻启……
  • 云霁无双垠

    云霁无双垠

    百里云舒意外从现代魂穿到华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时代,自幼被世外高人抚养长大,凭着一身绝世本领恣意妄为,看她如何在陌生的时空创造出强大的商业王国……第一次见到那个无意间双眸相遇,便让她浑身僵硬,脑海一片空白恍若被雷劈中的男子时,她怆惶的逃了。世事无常,青梅竹马的师兄背叛婚约,她心意消沉之际,那个高洁无双天姿仙人的无双公子竟散布谣言向世人宣告他与她两情相悦,待她寻上门问责时,一反温文尔雅的形象霸道的将她强拥入怀,再不放手:“百里云舒,你我错过一次,我已悔矣,这一次休想我再放过你!”
  • 不周天柱

    不周天柱

    盘古开天地,女娲石补天,人类诞生。千年黄帝争,如今两宋立,修仙颇出。修仙之士需破除九九八十一到天劫,方可成仙,功成名就,但天帝怜悯众生,关闭了七十二道天劫,留下九道天劫供修仙之士修炼——风云劫、天雷劫、十方劫、魂魄劫、五行劫、平天劫、混沌劫、乾坤劫、幻真劫,通天邪教成为仙士修仙的重要阻碍,茅山,鬼谷等在守护平天劫时实力大伤,之后武当派,崂山派发现端倪,揭露了当年通天教教主批判九曜时的真相,一场真正的战斗才正式开始......
  • 隋走危机(下)

    隋走危机(下)

    内忧外患,君病臣叛——揭秘隋朝走向灭亡的历史之路。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