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0100000035

第35章

三住中初十自分是护烦恼行。谓是中令行不住故总明无常义。初一是总。无常者是无物可为常。谓自性不成实。无常等三性准之。二苦谓五蕴洞达空为苦等。三空谓三无性真理空等。四无我谓无二我。又于我无我而不二等。具如掩提遮说。五系属因缘不得自有所在。六世法妄秽恶不净相。又以速灭乐所以不逮。七成无所集坏无所散。八无实可当名。又不得须臾住。九相有体无曰虚。执虚为实称妄。又无实故虚。诈实故妄。十世法速灭。纵加心防护亦不能令住。又释缘中无力故云无精勤。由无力故无和合。无和合故无坚固也。此十无常如三地论中释。后十句胜进中是护小乘行。于中初一是总。谓分别众生假名不实等。又分别种类差别等。余九是别。一知众生惑业染净法界差别故。二知众生依处别。次四知四大成众生别。次三知三界别众生粗细别。又释第三句总知依报。次四大出器体。次三界辨器相。皆分别即空及差别等。释中征云前既但观无常空等。何故复起如此分别。释云以即空分别事方令慧明净故也

四住标中释名可知。法华云。从佛口生从法化生等。初十自分同四地中十种法知。初三摄心入理以修止行。一证心于佛。二穷法原底。三安心契彼。以此寄当出世位故。于三宝得不坏净信。后七照达事相以修观行。一分折所化聚类多端。二应机现刹差别非一。三众生依报染净类异。四业有黑白不同。五果有苦乐之异。六生死有七种差别。七涅槃二四五异。皆于此等分折显空及聚类差别。二义准之。又释七中一总举正报染净。次二依报染净。次二因果染净。次二分位染净可知。后十胜进中。初三寻思简择。次三择已正修。后三修已成满。末后一总结无二。又释初三教法。次三行法。次三果法。后一理法。征释可知

五住中初自分内。初一总余九别。前第二住发起此心此住举善根。显所为渐熟故别也。九中一令修善行。二令得乐果。三不令着乐。四令修出道。五令所生处离八难等。又令离惑业等难。六毕欲令出分段变易等苦。七示以正法令灭不信及疑故喜。八授以三学控御造修。九令得学果。又七智八定。十断果胜进学中。一由无对治故生死无边。二此约去来故为二句。三约现在苦。四约十方。又约体性。又约根欲。五约下二界。六约无色界。又约类多。七约所执性。八九约依他性。谓初句依缘后句无实。又初无性后似有。十约圆成实中空如来藏辨。又七约无相。八约无生。九约无性。十总结三无性。下释中无染著有二义。一既以善根救摄众生。以学知众生无边等故不着限分等心。即是广常二心也。二学知空等故不执着。实是不颠倒心也。由此所学令前慈等方得顺理行增故须学也

六住自分十中。初四约所敬三宝修平等观。次三约所悲众生修平等观。后三约知法界明平等。以赞毁之辞皆从缘起同无自性。无性之理是此观境。是故不动名正心住也。又佛具胜德理宜褒赞。故闻叹不动。若执佛情有既非正理。故闻毁不动。又毁相令尽。赞理令显。故皆不动也。是故商主天子经云。又复问文殊师利。若复有人毁汝所说彼将何云。答言当向涅槃。又问何缘作如是说。答言一切无有不毁语言而能得至圣解脱中者。所以者何。其圣道中无有名字章句语言可说可示。若不信者彼等当不解脱。又问何缘作是说。答言不可已得解脱复得解脱。又法界随证有浅深故云量无量也。世界多故云法界成坏。故颂中云世界成坏也。空不空为有无也。由得此十种决定心故于缘逆顺皆不能动。于此位中有示现退。为引初心懈慢等故。如舍利弗法才王等。是故第七方名不退。胜进十中。初三约三无性观。四约惑业。五约果报。六约能现。七约所现。八无体。九现实。十缘集。又释此十皆展转释疑。疑者闻所执法无相即谓依他为有。释从缘无性。复执既无依他。在缠真如岂不须修显。释性净故不待修也。复云真若性净烦恼业等岂不断除。释无所有故。执云若尔何故现有依正果报。释以依真不实故。复云若世法不实真理与诸法作依。此应是有。释如虚空与色等为依然自体非有。复云所依若无能依诸法应有。释以依他无自性故。复云若尔应坏业果。释如幻故。复云若尔世人何不见是幻而见是实。释以在梦故。复云梦者见梦境。悟者则不见。世法不尔凡圣同见。释如响虽长幼俱闻然了不了别也。何以故者。问云前闻十法心定不动。已顺正理。何须更观如是等耶。释云欲更深入令得后位不退忍故

七不退住自分中。心坚不转者与前正心何别。释前正心入理。今理事不退。以念念淳至双现前故同七地也。又可前位会事入理。此俱行。后位从理向事。以渐纯熟故也。是故前位但于三宝等处闻赞不喜。闻毁不忧。犹未堪闻有之与无。以不胜故。此中闻有无利害。转深坚固不动故过前也。中约理为无。约事为有。以是有即无之有故。闻有亦得无不为有所动。以无即有之无故。闻无亦得有不为无所动。以得双行故尔也。又约三性以释有无。又不出生死者以无可出故。大悲不舍故。又三世同如故。一相不坏差别故非一。胜进中十法五对。一一多相即。二教义相依。味是教也。三有无无碍。一所执理无为非有。即是情有故为有。二有此理无故非有是有。三约理法。谓非情有是理有。四依他似有故非有。有此有故以为有。五依他无生为非有。不坏似有故为有。六有此无生故准之。七真如离相故非有。有此真故为有。八空真如为非有。即是不空为有。九无性性为非有。有此为有。十随染隐故非有。性本净故为有也。有是非有者翻前十义即是应知。四相非相无碍。五性非性无碍。并具十义。逆顺同前准知。又释后三对约三性三无性。如次应知。释所学中。欲使双行无碍善巧圆满故云具足等也

八住中谓从理向事而不失理故云心得安立。自分中初三业无染是童真体。以不失真理令事清净。是自利行。余是利他行。以三业净故。能受生自在。知信等心。从心起欲乐。习欲成性。依性造业。并如第九地十稠林处说。又如发心功德品说。知器世界二十劫成等。又知集故成散故坏等。神通自在总结三业胜用也。胜进中初六外器自在。后四自身自在。又释初七明广学知广大三业。后三明自在三业。初中光明意业。中一总知器。二知已能用。三虽动以愿力持令不坏。又持令常用。四观其即真等。又观染净差别。将欲往诣故。五明身业。谓观已须往处诣之。六非但次第往诣。亦能一时遍至也。佛刹定有佛也。世界通有佛无佛也。七明语业。谓若至有佛处能问佛妙法。若至无佛界能善答众难。别本中同后释。八明自在身业。谓非但一身至多世界。又能变化复作多身成法界身业。九语。十意。皆成法界自在胜用可知。下征释中明凡于一切法即得巧用自在圆满成就故

九住中同善慧地。于自分内。一解六趣即是生行稠林。二是使行稠林。三是习气行稠林。上三所化。四是能化方便智。五是智成就解法药。六知化仪示法师威仪。七解化处。谓所化众生住处。八解化时。谓所化根机生熟时等故知三际也。九不动真际建立诸法。十不坏假名示诸法实相。胜进中既为法王之子故须学知法王住处等。于中一住处者有八。一约法身无住处。二约智住真理即住无所住也三约报身住净土等。四约行德住四梵三空及慈悲殿等。五约化身住摩竭国等。六约十佛住国土海。七住华藏界等。八内住无障碍法界。二善知外化现四威仪。谓随众生须行即行等。三善知安立法王处者。谓由机感及悲愿赴故身土方现。故云安立。别本名兴立也。四巧证真理又巧就应机。五依证起说又就机剖别。六知佛以智水灌得位菩萨顶等。七知佛正法当以何持而堪受持。八知佛十无畏答难不怯等。九知佛处世不染又无著辩才等。十知叹佛之轨则。又知佛可赞之实德。释中为得九地四十无碍智故。十住自分中二。先十显所成就智。后十叹其胜德。前中初五明世界无碍智一随心回转。二晖光照觉。三愿等任持。四自在普入。五至处皆严。次三知众生心行智。一知心。二知心所行境界。三知根海。后二授法智。一应根与法。二令灭惑成德。故云调伏也。又亦初标意后释成。谓云何度。以三学调伏故也。二辨胜德十中。初四明身业不可知即是业自在义。后六心智不可知即是智自在义。前中一身色微妙。二依身起胜业。三变现奇异。四奇特无碍。又释初身体。二用。三神足体。四用。皆不可知者以事即同理而显事故。又以用遍显密故。后六中初三智穷三际。即三达妙智知一切时也。四严净刹智。即器世间自在智。知一切处也。五众生世间自在智。以染净业集起心是众生故。六智正觉世间自在智。又释心即定也。后为慧也。又释心境是俗谛。以是集起故。即是上九之本智。境是真。以照理故。即结归真也。以此真俗无碍双照悬鉴故皆不可知。下简定其位。谓岂可同位菩萨及佛亦不知耶。今释如文。后胜进十中学佛一切智一切种智。即当位满足灌顶作佛。以摄诸位皆具足故。如下入法界品海幢比丘顶佛说法处知之。一准下颂文总学三世诸佛智。二学佛教法智。三理法智。四理事多门无碍智。五大用普周智。六对缘觉照智。七世界依持智。八下穷生界智。九上尽佛果智。十果德多门智。此中灌顶有受职义。与法云等同异(云云)

第六显实证成分中二。先显实。后证成。此二各二。先此界后结通。显实中此界内三。先动地内。一动因。二动处。三动相。二雨供即身业。三出音即语业以法准之。二证成中此界内四。一菩萨来此于中有来因来处来人也。二发言赞美。三述已引证中。一说人同。二处同。三主同。四义同。五众同。六教同。四显其来意正结成证

第七偈颂分中以四句成一颂。即有一百一颂半。分二。初有九十二颂半颂前十住法。后九颂结叹劝修。前中颂十住即为十段。就初住有四十六颂。于中分四。初三颂前发心缘及体。二三十二颂得十力分。三从菩萨如是发心已下十一偈颂应学十法。第二中亦三。初十颂十力行。二有二颂求所知二谛法发心。三震动下二十颂为求佛三业发心。于中初十颂身业。二十方已下三颂语业。三一切十方下六颂意业。下一结叹。又此广大三业是此住中所得。谓三业随智行等(云云)三颂胜进所学中。不退教者说顺正理教无改易。又说此入位不退之义教。又顺此教法得不退故。前是持业。后二依主。于前胜进十法之中。十颂次第各颂一法。后一总结并可知。第二住中六颂。初二颂自分。后四颂胜进。第三住中有五颂。初二自分。后三胜进。第四住有六颂。初三自分。后三胜进。第五住有四颂半。初三自分。后一半明胜进。第六住有五颂。初四自分。后一胜进。第七住有四颂。初二自分。后二胜进。第八住有五颂。初三自分。后二胜进。第九住有三颂。初二自分。后一胜进第十住有八颂。初五自分。次一显德。后二胜进。第二大段结叹劝修中九颂分三。初一总叹十住。二有七别叹初住。后一以初住倍类显后

梵行品第十二

初释名者。离妄念之染故云梵。会无我理故云行。此行即梵。二离染中极名梵即真境也。智能证此故云行。三涅槃果为梵。以寂静故。修因为行。此二梵之行。净与梵何别者有六别。一约报。欲天为净色天为梵。二约人。在家戒是净。出家戒为梵。三行位。信中修为净行。入位已去修为梵行。四约二利。三学自利为净行。四等利他为梵行。此如涅槃经说。五约二行。随事造修施戒等为净行。离念契玄为梵行。如文。六约因果。涅槃为净。道谛行为梵。经云梵行已立。是也

二来意者有五。一前位次行。谓前明正位今辨成位之行。故文云何修习梵行具足十住。二前明正位今辨依位起行。三前别此通。谓前十住之中各修一种别行。今辨诸位中同行之行。四前通此别。谓前辨位通。今别明出家人行。五前显位相差别。今会缘入实。即前相后体故也

三宗趣者以无念正行为宗。所成十住位及速成佛等为趣。无念理观略作五门(云云)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大雁飞来,我们却散去

    大雁飞来,我们却散去

    “你看,大雁成群结队从南方飞回来了,我们难道就要这么散了吗?”钟昊辰红了眼眶,抬头看着李昕蕊说。”大雁会互帮互助,大雁会成群结队,可它们终有老去的一天,它们终究会散去。我们都长大了,也该散了。"李昕蕊看着人字形的大雁往北飞,心里一阵酸楚,却又只能装作不在意,淡淡回答道。
  • 浪漫猎人

    浪漫猎人

    三个部队大院长大的女孩儿,一腔行侠仗义的热血情怀,自军校开始,进入她们的军旅生涯;谁说军人只能铁血,他们也是普通的男人,“英雄救美”是每个男人天生的本能,但是,这“救美”的频率会不会太高了一些?令三个铁血男人想不到的是,他们的爱人,却并不是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样柔弱无力,而是令警察也遍寻不到踪迹的“巾帼三侠”。。。。
  • 极品学生逆袭

    极品学生逆袭

    何峰,一场异变导致他走上人生新的起点,萌萌哒邻居女孩会和何峰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学校甜美温柔的可爱校花又会和他碰撞出什么样的激情?
  • 倾城少宗主:邪尊绝世宠妻

    倾城少宗主:邪尊绝世宠妻

    她是天之骄女,医科大学的优等生,下一任隐世家族的接班人,本该前途光明的她,却不想一夕穿越成了她?而她,一代宗门的少宗主,风华绝代,清冷绝世,本该傲世群雄的她,却不想一夕之间迎来了她。命运之轮自此重新转动,当她成了她,又该迎来怎样的不同?他,鬼魅邪尊,心狠手辣,狠戾异常,本以为一生终将活在黑暗当中,却得老天垂怜遇了她。从此以后,什么冷酷,什么霸气,通通不要,只愿在这条宠妻之路上越走越远。
  • 再世寻仙

    再世寻仙

    瑶池盛会结因果,百花仙子谪凡尘。一场劫难,一场凡间之旅,这一世再寻仙路,期待重临九天之日。
  • 九转轮回天

    九转轮回天

    轮回之道通天彻地。我只是一个平常人要行这通天之事。
  • 血魔纪

    血魔纪

    末法时代,昆仑派传人林剑仗着偶得的轩辕神剑走上上古修道之路,因元气匮乏,终至金丹巅峰后再难堪进半寸。随后林剑于九月初九重阳之日,泰山之巅,借助九星连珠天门大开之时,强行燃烧全身精气神,冲破壁障,步入化神,灵魂强度虚空。机缘巧合之下,附身在一个名为燕北尘的普通宗派弟子身上,这究竟是回到了上古时代还是来到了星空彼岸?且看他如何在这仙魔辈出的时代一步步登临巅峰······******************************新人新书急需呵护,各位道友如果喜欢,还请点击加入书架,多多支持推荐票,感谢大家!
  • 人魔大战之极品战神

    人魔大战之极品战神

    魔物崛起,人类被压,千年征战!流血轮回,迎来大世,极品战神!有超级大魔龙,有蓝凤凰,有黑麒麟。有百年兽潮,有远古四大凶兽,才会有战神!四大凶兽吃人,为什么人类还要靠这四大凶兽生存下来。人魔大战的原因,四大凶兽的来历,都在极品三部曲!星月带来的极品三部曲,希望大家喜欢!!!喜欢的支持一下,抱拳拜谢谢谢谢谢~~
  • 靖世轻侠传

    靖世轻侠传

    公元750年,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大唐江山微弱累卵。外有异族虎视眈眈,内有朝臣弄权废政,明有邪教祸国殃民,暗有皇室阴谋篡位。而他们只是一些初出茅庐的江湖后生,却轻生重义,经世济民,所成立的靖世盟更是为百姓称道。从此,五灵真气重现江湖,重剑神兵巧夺天工,玄铁八卦力挽狂澜,易容陷阱防不胜防。若是你身处乱世,你会选择偏安一隅,躲避灾祸,还是登高一呼,靖世雪耻?!
  • 今天开始被柴刀

    今天开始被柴刀

    这是一个悲哀的处男宅男的回归旅途(大概)。他两回有一堆父控女儿,弟控姐姐,兄控妹妹,以及一个名为作者的专门给主角开挂的大宇宙意识。阳佟灵:“我有姿势我自豪”(括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