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0100000031

第31章

三宗者明普贤行位体及相用广大无边始终俱括。应在信门该摄诸位成佛妙果。是此所明也

四释文者。此中二。先问后答

问中亦二。先经家序列。何故文殊问贤首答者。以信收万行非妙德无以发起。信该六位非贤德无以宣扬。又达深显慧净德彰福。二以颂正问中二。一结前二问后。此中亦二。先问甚深行。后问广大德。何故此中问答皆以偈颂者。释有二义。一以始德深广该彻穷终散说难周故以偈颂总摄。二显圆德胜妙故以美辞赞述。地论云。偈颂者以少字摄多义故。诸赞叹者多以偈颂故。是上二义也

就贤首答中总有三百六十三颂。前十三五言。后三百五十七言。于中总长分有八分 一叹深难说分 二略示行相分 三略辨胜能分 四摄诸行位分 五无方大用分 六喻况玄旨分 七校量劝发分 八显实证成分

就初中有七颂。于中分三。初二明德广说略可知。次四释略说所由。后一结已略相。就第二释中。初一辨德广所依。二明依心德胜。前中有四种难故虽是初心令此功德广大无边。一处难谓于生死苦恼之处而能发心。此为难故生德广也。二时难谓久已发心一向不动未足为难。今则反此。故生德多也。三境难谓能求此无限菩提。以心从境故广大也。四心难谓若发心进退不定生德不广。今则反此故广大也。一颂四句如次应知。此是起信论三种发心中当最初信成就发心。故云初也。同下文十住初发心住及发心功德品。此约信终彼就住初故无二也。既以信满入住方为信。何不住满入行为住耶。释云信不成位故不例也。二所起胜位中。初一举小犹无尽。后二显多则亡言。何得说之。而不略耳。三结说中少分者有三重。一多劫所修此难辨。故且论一念功德。二则此一念之中功德自如来穷劫说不尽。是故且论一时中所说功德三则此一时所说功德。犹自深广唯佛能说。菩萨不知。是故复于佛所说中分取小分菩萨所知而今说之。又此少分与彼广大通融有四句。一以此少分不异多故。摄少同多则此所说亦是不说说也。如鸟所履之空不异未行之处广大空也。是故性起品云。如鸟飞虚空经游百千年行处未行处皆悉不可量。若人百千劫演说如来行已说及未说皆悉不可量。二或摄多同少义亦圆备。如地论云。如实满足摄取故。三或二俱摄故亦说亦不说。四或二俱不摄故非说非不说。并准思之。问何故此中信位菩萨得有如此广大功德。答此是普贤法界行德。但就信门。于中显现故说不尽。若分别论总有四句。一或唯约信门当相阶降以辨。则此信但是善趣位如轻毛等。如璎珞本业及仁王等经说。此约三乘。二或唯约普贤当体德辨。如普贤行品说。三或俱。谓约彼信门显此普贤德。如此品所说。此约一乘因分说。四或俱非。总不可说。此约果分离言之处。是故圆教中所明信位与彼三乘中十信义别不同也

第二从非是无所因下六颂明略示行相分。于中二。先一总标因缘释成发心广大所以。此中因者谓如来种姓。缘者谓习所成性。又地持瑜伽因有四种。一种性具足。二佛菩萨善友摄。三起大悲心。四不怖大苦。缘亦四。一见佛神变等。二虽不见佛然得闻法。三虽不闻法见法欲灭。四见无佛法处众生造恶。又有四力。一自力。二他力。三因力。谓宿习大乘闻熏等。四方便力。谓闻法方能修善等。又四因四缘及自力因力发心决定。他力方便力发者不定。又起信论智印经有七因缘发心。谓三坚四退如彼应知。此上约三乘。若依此经有十种发菩提心因缘。如下文说。此约一乘。又以如来藏内熏为因所余为缘。二释所发心相。此中通论有十义。俱是心心广大功德因缘之义故云非是无所因等也。十义心者。一初二句明正直趣理心。论云直心者正念真如法故。二次一颂明深信三宝心。三有一颂远离四过心。四句各一可知。四一颂大愿度生心。五二句明大慈大悲心。谓拔苦与乐故也。六一句严净佛刹心。七一句广供诸佛心。八一句建立正法心。九一句正求胜果心。十净修果因心。此上十心并所缘境无限量故令心摄亦无限也。故下文云。菩萨不为供一佛故发心。不为供百千世界尘数诸佛故发心。悉欲供养一切佛故是故无限也。如供佛信三宝离过失度生严土。悉皆无限故广大也。略示行相分竟

第三深心净信不可坏下有九颂。明略示胜能分。于中初二明信能成发心。以是行本故。后七明信能成余德。以行所成故。前中初一约三宝境。成不坏信方能发心。二约三佛性境。初句约信自性住佛性。次句引出佛性。次句至得果佛性。又释初句信佛及教法。次句信僧及行法。次句正向信果。下因此深信成就方能发心。又此中信不可坏者信满心得不退故云不坏。依此信发心。故知此心已入住。然约能入方便故属信终。下明成德中非直成前入十住初发心之位。亦更通成已后位中所有行位。是故此中略辨所成二十功德。一能生福智。谓觉道之元福德之母。二能断疑示道。三能离垢心坚。谓除慢释离垢敬本释心坚。上三各二句如次应知。四信体具德故如宝藏。五纳法成行故如净手。六能舍染离着。七能解深玄。上四各一句应知。八转进成果。两句可知。九能令善根明利。十力用无坏。十一能灭恶业。十二能得大果。十三入法无碍。十四离八难报障。十五能越魔境。十六巧示脱因。十七为大果坚因。谓佛地一切诸功德法莫不皆以不坏之信为彼因种。十八生觉树果。十九长种智门。二十示妙觉果。上初八自分行。后十二为胜进德。此等功德并是已后诸位乃至佛地所成之德。俱在信中之所成就也。下一颂结叹显胜。是故者是前信能成彼二十胜功德故。所说次第所修行中。是故信乐最胜难得也。后半喻况。一信体希有喻。二能出众德喻

第四若信恭敬下有五十颂。明能广摄行位分中二。先摄行。后若生无上菩提心下明摄位。前中先明信敬三宝行。后明信顺三宝行。前中初有三颂明信佛成二行。初二成持戒行。后一成供养行。二有一颂信法成二行。谓闻教无厌行。欣证难思行。三有一颂信僧成二行。谓信体无坏及信力无动。下明信顺三宝行中。初二颂顺僧成二行。谓利根舍恶友及近善友修胜行。次一顺法成二行。谓解因果行法。成解脱果法。后一颂顺佛亦二行。谓顺果佛护。起因发心。上来摄行为入十住之方便竟

第二摄位中摄后四位则为四段。初有二颂半明摄十住位。谓菩提心则是入初住位。勤修佛德是治地修行二住行也。生佛家是生贵住。谓生在佛家种姓尊贵故也。无著是五六二住行也。深心妙净是七八二住行也。殊胜无上心是九十二住行也。皆准释可知。二若得无上下三颂明摄十行位。于中波罗蜜总举十行。摩诃衍是异小乘行法。供是顺理行谓是初四行也。念佛定是离痴乱行。见佛常住是后五行。以后五俱是般若摄故。三若知如来下二颂半明摄十回向位。于中行成称理故法永存。谓是如相及法界等。辨说度生。是救众生离众生相等。前七回向亦是诸门回向众生义也。大悲者是此位中所成大悲行。对治独觉舍大悲障故也。四若得大悲下有三十三颂明摄十地位。于中初半颂摄初地。谓喜乐深法是初极喜地。所证遍满真如名深法也。二半颂离有为过是离垢地。以离犯戒有为之过失故。三有一颂明第三地。以得禅离慢故不味着故能兼利众生也。四有一颂明第四地。以得道品智故处生死而无忧也。十度行中此当进行故云精进无上也。五有一颂明第五地。以此地成禅度依禅起通也又能善解世间五明处等故云解众生行。六有一颂明第六地。以此地得悲智不住般若大智现前故也。此中成就众生是悲成生智是智也。七有二颂明第七地。初一是有中殊胜行故四摄摄生。后一是空中方便智相导故令住无上道也。八有三颂明第八地。初一超四魔。谓舍分段故无阴魔。无舍命故离死魔。惑永不现行故无烦恼魔。是故天魔亦不得便也。此第八地成就超四魔之因云道也。次一得位及忍。彼释名分及净忍分。后一授记位如善慧仙人于第八地得授记等。现佛前在彼四种一向佛土中故。九有一颂半明第九地。谓彼菩萨作大法师故解佛密教顺教说法令佛护念。佛德自严为他说法。十有二十一颂半明第十地。于中有三。初十三颂半明殊胜三业。于中先有五颂半明身业胜。此中三颂正报胜。二颂半依报胜。次有四颂明语业胜。此中初二解深巧辩。次二明智身说法。后四颂明意业胜。一他心智。二断惑智。三证实智。四十地十自在等结位也。命自在等十种成就此位故。二若十地种下有四颂明十地终心受位分。此甘露水灌顶等明此信满中受职。三若身下四颂明结叹显胜。初一明入理深广天人莫知。谓此法身满空十方不动。是故于此无等界诸天世人莫能知也。次一行成果满见闻广益。于本所行无不果者。所求毕故无不果遂也。又如下明法品云。见闻供养者皆住不退地故云不空也。次一颂半威力护法常益不断。如维摩经云此经住世皆弥勒威神力也。又初体。次德。后用。下半颂结。上句结慧。下句结福。俱无尽如海。又此信门中展转钩锁该摄如此。十地等者以信为道元功德母诸位行相皆信而成。故上总云信能转胜成众行究竟毕至如来处。斯之谓也。又云在于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是此一乘圆教法也。三乘中则不得如此

第五从或有刹土下有二百颂半明无方大用分。以信满成此贤首位故。同普贤等广大三业该因及果遍一切处尽一切时常作无边法界大用。此为恒式。当相而论不依诸位。今约信门之中显现则属信摄。然大用无涯难以具述。依例辨十以显无尽。则是十三昧门之业用也。一圆明海印三昧门。二华严妙行三昧门。三因陀罗网三昧门。四手出广供三昧门。五现诸法门三昧门。六四摄摄生三昧门。七穷同世间三昧门。八毛光觉照三昧门。九主伴严丽三昧门。十寂用无涯三昧门。以业用差别所主各异。功能纯杂依门不同故以三昧门而辨差别。如水一切处定等。又以创辨大用之本故

初显海印后明用不异体。故末后辨寂用无碍

就初文中有五颂半分二。初明业用后显所依。前中五。初一偈明现佛说法。次二一偈显无功成事。谓不作功用故云断希望也。又释以因位满故更无希求故云断。次三一偈明现八相。次四一偈明现三乘。次五一偈现杂类。后二句结用所依。海印者从喻为名。如修罗四兵列在空中于大海内印现其像。菩萨定心犹如大海。应机现异如彼兵像故。大集经第十四云。喻如阎浮提一切众生身及余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名大海印。菩萨亦复如是。得大海印三昧已能分别见一切众生心行。于一切法门皆得慧明。是为菩萨得海印三昧见一切众生心行所趣。解云。此中见字亦现字。谓由见故现也。通二应知。问此中既是十信菩萨现成佛者为是暂时化现。为实成耶。答若三乘初教中总无化现成佛。以未得不退故。若终教十信满心胜进分上入十住初。则得不退故能暂时化现成佛。如起信论说。若一乘圆教中实则不依位。寄终教位相以辨之。于信满不退之际则明得彼普贤法界行德具摄因果圆融无碍。若以因门取则常是菩萨。若果门取则恒是佛。由此镕融有其四句。或唯是菩萨。或唯是佛。或俱不俱等思准之。问此中果门成佛与终教化现何别。答彼但于一位依一世界化现一佛。此中具十地等摄一切位也。十方世界者一切处也。念念中者一切时也。问此中既言示现只应暂现同上终教。答如文无悕望之功用能一念顷游十方。若斯之德自非因位穷满孰能具此。故知定是实行满也。不同彼是劣位人也。又一切诸佛于诸世界为物成道皆是示现。以废机约自无成不成等故也。又大集经第十四云。得灌顶正位于一切诸菩萨行得次佛神力。若菩萨成就如是等法者能于无佛世界示现八相成佛。乃至广说

同类推荐
  • Thankful Blossom

    Thankful Blosso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南夷风土记

    西南夷风土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n Inland Voyage

    An Inland Voy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岭南摭怪

    岭南摭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滴天髓

    滴天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复仇:暗夜最后的光明

    复仇:暗夜最后的光明

    “复述当初,回报血仇”你曾经害我失去的,我会从你身上一点一点的要回来。请你接受你本该得到的报应吧,与暗夜最后一丝光芒说再见吧~事过之后,晚音最后留着眼泪说道:“若有来世,一定不会与你当姐妹!”
  • 校草变总裁:他是我青梅

    校草变总裁:他是我青梅

    “呵~何一洛,我最近发现你皮越来越厚了,啊哈?”时柒晃着腿,“额……老婆,我又不是故意的,”何一洛一副小媳妇受气的样子看着某七,“md,谁是你老婆,老子今儿……后来有一天,他走了,去法国留学了,回来时何一洛不是当年哪个校草了,而是比当年更城市的总裁何一洛?
  • 瞳,十年

    瞳,十年

    书秦唐,写春秋,东方之玄奇,西方之魔幻共同交融。王朝更迭,世家纷争,欲取天意而代之的神庭,世间多不公,那便浴血证道。一个出生就绝灭万里生机的异瞳,一个挥手就屠尽雄师百万的杀神。浴血证道只为逆了这不公的天命!然而到了最后,唯能留下一声长叹。若这就是天选,那么不要也罢!——夜醉
  • 独宠狂妻:我的特种兵老婆

    独宠狂妻:我的特种兵老婆

    【新书已发,《重生国民导演:瓷爷,狠会撩!》欢迎跳坑!】某女翻着杂志,冷清的眸子里难得的显出一抹兴然:“哟,老公,你看,我和你上了同一个排名榜。”某男挑挑眉:“哦,什么榜?”“全球十大女性梦中情人榜,你第一,我第五!”“……”他权势滔天,富可敌国,尊贵不凡,为人暴虐阴狠。她潇洒肆意,风流不羁,遗世独立,为人冷清淡漠。他爱她爱到彻骨铭心,她疼他疼到深入骨髓,相爱的人,本该就可以拥有一个完美人生。(女主前世是特种兵,武力强的脱离科学范畴,主娱乐圈文,有男主!男主同样强!!绝宠文!1V1身心干净。)
  • 重生二零零六

    重生二零零六

    90后重生十年前,回到了2006年,那一年夏宇刚上高一。“知道06年世界杯的最后赢家是意大利吗?”“不知道!”“知道当年的彩票号码吗?”“不知道。”“那脑袋里有什么电脑或者手机植入吗?”“没有!”“那你重生干嘛?”“没关系,重生本就是最大的金手指嘛!”夏宇这般安慰着自己,右手插入了裤兜之中,露出一个勉强的表情。“咦,不对,我口袋里的优盘是哪来的?”重活一世,夏宇最大的梦想,就是让自己不留遗憾,珍惜那些人,完成那些事儿。
  • 狩猎月神

    狩猎月神

    神说:“为了自由,你愿舍弃什么?”魔说:“有了自由,你最想要什么?”我说:“都靠边站。”
  • 万刀圣皇

    万刀圣皇

    这是一个恢弘盛大的世界,万族林立,强者众多!少年背负血海深仇而出,向整个世界拔刀!遇白龙,明真相!斩幽冥,上九天!救大圣,铸道果!成祖巫之身,聚十二都天煞魔阵!凝成盘古之体,一刀斩尽九天神魔!
  • 氾胜之书

    氾胜之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天规

    重生之天规

    “奉天成渝,天帝诏曰:二皇子藐视天条,无视天规、出言不逊,念在三界建设有功,特从轻发落,轮回转世到人间接受磨炼,知错方得重返天庭,钦此!”“天规?天条?笑话!哈哈哈哈哈哈哈~”只见前面跪下的男子仰天长笑——
  • 道德真经集注

    道德真经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