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8000000001

第1章

风俗通义序〔一〕

昔仲尼没而微言阙,七十子丧而大义乖〔五〕。重遭战国,约从连横〔六〕,好恶殊心〔七〕,真伪纷争〔八〕:故春秋分为五〔九〕;诗分为四〔一0〕;易有数家之传〔一一〕;并以诸子百家之言〔一二〕,纷然殽乱〔一三〕,莫知所从。

〔一〕朱藏元本作“大德新刊校正风俗通义序”。

〔二〕“太山”,当作“泰山”,后汉书应劭传亦作“太山”,此范晔避祖讳改;何本、郎本、钟本作“泰山”。

〔三〕何本、郎本、钟本“应劭”上有“南顿”二字。应劭,范书有传。劭之字,范书作仲远,李贤注:“谢承书、应氏谱并云字仲远,续汉书文士传作仲援,汉官仪又作仲瑗,未知孰是。”惠栋后汉书补注曰:“刘宽碑阴有故吏南顿应劭仲瑗,洪适云:‘汉官仪作瑗。’官仪既劭所着,又此碑可据,则知远、援皆非也。”器案:文心雕龙议对篇:“仲瑗博古而铨贯以叙。”水经河水注东阿县下引应仲瑗,正作瑗,亦其证。郎本正文大题下署名亦作“汉南顿应劭仲瑗着”。今案:古人名字率以音近字代之,惟昔然矣,如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之南宫括、论语作南宫适,曾蒧、论语作曾点,公伯缭、论语作公伯寮,皆其比也。应氏字仲远,则其名当作卲,卲字从卩,子结反,高也。名卲字仲远,义正相应。俗书卲、劭二字多混,晋人陈卲,晋书本传作陈卲,隋书经籍志作陈劭;传见三国志魏书之刘劭,官至散骑常侍,晋书刑法志作散骑常侍刘卲,亦其比也。

〔四〕“撰”字,朱藏元本、吴本、两京本、胡本、汪本无。何本移此十字于序文末。按本传云:“又删定律令,为汉仪,建安元年乃奏之,……献帝善之。二年,诏拜劭为袁绍军谋校尉。时始迁都于许,旧章堙没,书记罕存,劭慨然叹息,乃缀集所闻,着汉官礼仪故事,……录为状人纪,又论当时行事,着中汉辑序,撰风俗通,……凡所着述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汉书,皆传于时。后卒于邺。”本序云:“今王室大坏,九州幅裂,乱靡有定,生民无几。私惧后进,益以迷昧,聊以不才,举尔所知,方以类聚,凡三十一卷,谓之风俗通义。”与本传所叙相合。盖风俗通义之撰成,当在弃泰山郡奔袁绍以后;书中劭自叙经历,最晚为“承乏东岳,忝素六载”,劭以中平六年拜泰山太守,至兴平元年弃官归袁绍,前后适为六年。此书成于归袁以后,犹题为“泰山太守”者,盖从其所历之高官。后汉书郑玄传载:“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时汝南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故太山太守应仲远北面称弟子何如?’”盖其自称官阀如此也。三国志吴书张昭传注:“汝南主簿应劭议云云,事在风俗通,昭着论驳之。”按此谓应劭作旧君议,时为汝南主簿,其事收入风俗通,非谓作风俗通在为汝南主簿时也。又案:三国志魏书武纪注引世语:“曹嵩在泰山华县,太祖令泰山太守应劭送家诣兖州。劭兵未至,陶谦密遣数千骑掩捕,嵩家以为劭迎,不设备。谦兵至,杀太祖弟于门中,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能得出,嵩逃于厕,与妾俱被害,阖门皆死。劭惧,弃官赴袁绍。后太祖定冀州,劭时已死。”按曹操取邺,在建安九年秋,则劭盖死于是年也。

〔五〕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注:“李奇曰:‘隐微不显之言也。’师古曰:‘精微要妙之言也。七十子,谓弟子达者七十二人,举其成数,故言七十。’”又刘歆传载歆移书让太常博士:“及夫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家语孔安国序:“孔子既没而微言绝,七十二弟子终而大义乖。”范囗春秋谷梁传序:“盖九流分而微言隐,异端作而大义乖。”文选让太常博士书李善注引论语谶(崇爵谶)曰:“子夏六十四人共撰仲尼微言。”吕延济注曰:“大义谓诗、书、礼、乐之义也。”据此,则所谓“仲尼微言”,即论语是也。

〔六〕韩非子五蠹篇:“从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淮南子泰族篇:“张仪、苏秦之从衡。”许慎注:“苏秦合六国为从,张仪说为衡。”文选西都赋注引文颖曰:“关东为从,关西为横。”衡、横古通。文选过秦论:“约从离横。”李善注:“言诸侯结约为从,欲以分离秦横也。”

〔七〕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此应氏所本。

〔八〕汉书艺文志:“战国从横,真伪分争。”此应氏所本。案汉书宣纪:“使真伪毋相乱。”法言重黎篇:“欲雠伪者必假真。”徐干中论考伪篇:“仲尼之没,于今数百年矣,其间圣人不作,唐、虞之法微,三代之教息,大道陵迟,人伦之中不定。于是惑世盗名之徒,因夫民之离圣教日久也,生邪端,造异术,假先王之遗训以缘饰之,文同而实违,貌合而神远,自谓得圣人之真也;各兼说特论,诬谣一世之人,诱以伪成之名,惧以虚至之谤,使人憧憧乎得亡,惙惙而不定,丧其故性,而不自知其迷也。”

〔九〕汉书艺文志:“故春秋分为五。”注:“韦昭曰:‘谓左氏、公羊、谷梁、邹氏、夹氏也。’”

〔一0〕汉书艺文志:“诗分为四。”注:“韦昭曰:‘谓毛氏、齐、鲁、韩。’”

〔一一〕汉书艺文志:“易有数家之传。”此应氏所本。又艺文志六艺略云:“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隋书经籍志云:“犹以去圣既远,而经籍散佚,简札错乱,而传说纰谬;遂使书分为二,诗分为三,论语有齐、鲁之殊,春秋有数家之传。”此则行文便辞,非实事求是之论矣。

〔一二〕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十家谓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小说,十家去小说,故曰九家。艺文志又曰:“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汉书武纪赞:“罢黜百家。”注:“师古曰:‘百家谓诸子杂说。’”后汉书安纪:“永初四年二月诏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注:“前书曰:‘凡诸子百六(案当作“八”)十九家。’言百家,举全数也。”器案:史记甘茂传:“事下蔡史举先生,学百家之说。”范睢传:“五帝、三代之事,百家之说,吾亦知之。”五帝本纪:“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则秦、汉间人已有百家之说也。

〔一三〕“殽乱”,何本、郎本、钟本作“散乱”,臆改。汉书艺文志曰:“诸子之言,纷然殽乱。”注:“师古曰:‘殽,杂也。’”此应氏所本。广弘明集载阮孝绪七录序曰:“逮于战国,殊俗异政。百家竞起,九流互作。”

汉兴,儒者〔一〕竞〔二〕复比谊会意〔三〕,为之章句〔四〕,家有五六,皆析文便辞,弥以驰远〔五〕;缀文之士〔六〕,杂袭龙鳞〔七〕,训注说难,转相陵高,积如丘山〔八〕,可谓繁富者矣。而至于俗间行语,众所共传,积非习贯〔九〕,莫能原察〔一0〕。今王室大坏,九州幅裂〔一一〕,乱靡有定〔一二〕,生民无几。〔一三〕私惧后进〔一四〕,益以迷昧,聊以不才,举尔所知〔一五〕,方以类聚〔一六〕,凡一十卷〔一七〕,谓之风俗通义,言通于流俗之过谬〔一八〕,而事该之于义理也〔一九〕。

〔一〕儒者义详本书佚文。

〔二〕“竞”,原校云:“一本作‘竟’。”朱藏元本同。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引元刻本风俗通校语云:“一本作‘兴’。”

〔三〕“比谊”谊、义古通。吕氏春秋高诱序:“若有纰缪不经,后之君子,断而裁之,比其义焉。”比义义与此同。周礼大司寇:“

凡庶民之狱讼,以邦成弊之。”郑众注:“邦成,若今时决事比也。”贾公彦疏:“若令律有其断事,皆依旧事断之;其无条所,比类以决之,故云决事比。”器案:此文比字,亦比类、比例之义。汉书文纪:“比类从事。”师古注:“类比而从事。”又刑法志:“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师古曰:“比,以例相比况也。”后汉书陈宠传:“宠为鲍昱撰辞讼比七卷,决事科条,皆以事类相从。”又应劭传:“辄撰具……决事比例。”诸比字义并同。

〔四〕章句之学,先汉已有之。后汉书徐防传载:“防以五经久远,圣意难明,宜为章句,以悟后学,上疏曰:‘臣闻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汉书艺文志载易经有章句施、孟、梁丘氏各二篇,尚书有欧阳章句三十一卷,大小夏侯章句各二十九卷,春秋有公羊章句、谷梁章句,又刘歆传载:“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张禹传载:“禹为师,以上难数对己问经,为论语章句献之。”夏侯建传载:“自师事胜及欧阳高,左右采获,又从五经诸儒问,与尚书相出入者,牵引以次章句,具文饰说。”后汉书桓郁传载:“明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注引华峤书作五行章句),令郁校定于宣明殿。”又杨终传载:“作春秋外传,改定章句。”赵岐传载:“作孟子章句。”牟长传载:“着尚书章句。”何晏论语集解叙:“安昌侯张禹,本受鲁论,兼讲齐说,善者从之,号曰张侯论,为世所贵;包氏、周氏章句出焉。”唐书艺文志:“自六艺焚于秦,师传之道中绝,而简编讹缺,学者莫得其本真,于是诸儒章句之学兴。”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一毛诗诂训传名义考曰:“汉儒说经,莫不先通训诂。汉书扬雄传言:‘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故通而已。’儒林传言:‘丁宽作易说二万言,训故举大义而已。’而后汉书桓谭传亦言:‘谭遍通五经,皆训诂大义,不为章句。’则知训诂与章句有辨:章句者,离章辨句,委曲支派,而语多傅会,繁而不杀,蔡邕所谓‘前儒特为章句者,皆用其意傅,非其本旨’。刘勰所谓‘秦延君之注尧典十余万字,朱普之解尚书三十万言,所以通人恶烦,羞学章句也’。训诂则博习古文,通其转注假借,不烦章解句释,而奥义自辟,班固所谓‘古文读应尔雅,故解古今语而可知也’。”

〔五〕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后进弥以驰逐,故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此学者之大患也。”应氏即本此。“

驰远”汉志作“驰逐”。礼记王制:“析言破律。”

〔六〕汉书刘向传赞:“自孔子后,缀文之士众矣。”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缀文之士,不率典言。”缀文,汉人又谓之属文。汉书楚元王传:“辟彊字少卿,亦好读诗,能属文。”颜师古注曰:“属文,谓会缀文辞也。”又贾谊传:“能读诗、书,属文。”师古曰:“属谓缀辑之也,言其能文也。”案缀文即缀字成句,联句成章,组章成篇也。又汉书刘歆传:“缀学之士。”义与此同。

〔七〕文选西都赋:“提封五万,疆埸绮分,沟塍刻镂,原隰龙鳞。”吕延济注:“绮纷、刻镂、龙鳞,皆地之畦疆,相交错成文章。”龙鳞,汉人又多用作“鱼鳞”,义并同。史记淮阴侯传:“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遝。”汉书蒯通传作“鱼鳞杂袭”,师古曰:“杂袭犹杂沓,言相杂而累积。”又刘向传:“鱼鳞左右。”师古曰:“言在帝之左右,相次若鱼鳞也。”又本书正失篇:“杂袭继踵。”

〔八〕后汉书郑玄传论:“自秦焚六经,圣文埃灭。汉兴,诸儒颇修艺文,及东京学者,亦各名家。而守文之徒,滞固所禀,异端纷纭。互相诡激;遂令经有数家,家有数说,章句多者,或迺百余言。”所论与此同也。文选求立太宰碑表注引七略:“孝武皇帝囗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积如山。”御览六七引本书:“

武帝广开献书之路,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书积如丘山,传业浸众,枝叶繁滋,经说百万言,盖禄利之路然也。”

〔九〕汉书贾谊传:“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师古曰:“贯亦习也。”案:贯、惯通。

〔一0〕苏颂苏魏公集六六校风俗通义题序引意林所载折当篇目录云:“泰山太守臣劭再拜上书曰:‘秦皇焚书坑儒,六艺缺亡。高祖受命,四海乂安,往往于壁柱石室之中,得其遗文,竹朽帛裂,残缺不备。至国家行事,俗间流语,莫能原察。故三代遣輶轩使者,经绝域,采方言,令人君不出户牖而知异俗之语耳。’”

〔一一〕三国志魏书崔琰传:“琰对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

〔一二〕诗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乱靡有定。”郑玄笺云:“定,止。天下之乱,无肯止之者。”

〔一三〕诗小雅頍弁:“死丧无日,无几相见。”笺云:“王政既衰,我无所依怙,死亡无有日数,能复几何,与王相见也。”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民生几何,谁能毋偷。”师古曰:“几何,言无多时也。”

〔一四〕论语先进篇:“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释文引包曰:“先进、后进,谓士先后辈也。”郑曰:“先进、后进,谓学也。”

〔一五〕论语子路篇:“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一六〕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语又见礼记乐记。

同类推荐
  • 通玄秘术

    通玄秘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述学

    述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景善日记

    景善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木兰奇女传

    木兰奇女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孙子略解

    孙子略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霸少独宠:丫头,别逃

    霸少独宠:丫头,别逃

    简介:那一年他八岁,她六岁他是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大少爷,她却是被母亲抛弃的孤儿他将她宠在心里,护在手里,比真正的千金大小姐还要好她十八岁生日的那天,他来了一场盛大的求婚,她却留下一个背影两年后,他质问“跑啊!继续跑啊!慕依浅,我两年前就已经说过你永远都不可能逃脱,两年前你为什么要离开?为什么?难道我对你不好吗?你一天拿着我的卡刷了几百万我都没说你一句。从小你说晴天就不会下雨;你说吃鸭就不会有鸡;你说喜欢养狗不喜欢养猫,我就将所有的猫都赶出庄园。这样还不够吗?”她苦笑。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绝世宠婚:腹黑娇妻快入怀

    绝世宠婚:腹黑娇妻快入怀

    一场被强制的婚姻,将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绑在了一起,一个别扭,一个傲娇,一个高冷,一个腹黑,关雎觉得这辈子算完了,这漫漫余生怎么过啊,还没等他吐槽,对面的青鸠就叫起来,“关雎,水呢?,“好的,硫磺要不?”有一天,关雎无意翻到青鸠的日记‘11月2日,关雎是不是不行啊.....“关雎气节,一把拉过正在泡剧的某女,”亲爱的,看来我每天对你的宠-爱还不够啊
  • EXO的玫瑰之恋

    EXO的玫瑰之恋

    最红天团EXO与新晋女团A.A.D纠缠不清,疑似恋情发生,一条条轰炸性新闻,不断击打着12对少男少女的脆弱心灵,他们到底能否走到最后,还是就此放手,一切的一切尽在EXO的玫瑰之恋!(本文甜多虐少,逗比文)
  • 成长的溪水

    成长的溪水

    花谢来年自会开,青春一去不回来。青春的飞扬,青春的理想,青春的迷茫,青春的彷徨。学生时期最纯真的感情,最纯净的心灵。以自己为蓝本,祭奠自己逝去的日子。
  • 你是我此生的唯一

    你是我此生的唯一

    宁唯一下班回到家,男朋友却给了她一个惊喜,看着纠缠在一起的两人。她也只能像所有被背叛的女人一样,甩渣男一巴掌,你若无情我便休。可是,这个为什么渣男没赶跑,反而又招惹了一个霸道无耻的男人。——————————“徐影澈!你个色狼!快放开我!”他捏住了她的下巴:“看着我的眼睛。”“徐影澈你到底要干嘛!”“你问我要干嘛,好,你特么是不是没把老子放在眼里!当着我的面去和男人在一起!”徐影澈发疯似的喊着。“徐影澈你疯了!”“我告诉你宁唯一!你只能是我徐影澈的!谁敢抢我要了他的命!”
  • 欲念难安

    欲念难安

    这真不是剧透。1.看着见面每一天就将自己的初吻夺走的男人他彻底愣住了,然后一把推开,开始擦嘴唇。他才不是同性恋!2.看着眼前这个笑得不坏好意男人,他不由的感觉后*一凉。谁来救救他,他不想再被摧残了。这是一篇先校园后都市的文。外表呆萌实则腹黑透顶的妖孽攻x外表温雅俊逸实则爱炸毛的清水受。大宠小虐欢迎跳坑。眨眼/我保证绝对不是BE也绝对不会弃文。
  • 器迹之山中伤城

    器迹之山中伤城

    宋代末年,元军大举压境。宋将吕文德浴血奋战,在战争最关键的一瞬间,吕文德像死中了魔,手中长剑伶俐无比,他眼神变得空洞,脚下撒发出凌厉的光芒,以一人之力,独挡元军十万水军。元败退,吕文德不知去向。五年后,宋降将刘整带兵攻宋,此时,经过五年的打探,他知道当年一站吕文德的发狂与一个地方有关,那个地方,被称作”山中伤城”,然而寻找了多年的他,并没有找出十年中沙工程的所在,却在这临危之际得到了来自另一处神秘地点“幽冥鬼域”的帮助,一路金戈铁马,直捣黄龙,大军直压大宋城门。此时的守城将领是当年大将吕文德的弟弟吕文焕,他知道关于哥哥遭到噬魂的始末,大军压境,他打算重复哥哥当年的战斗,投身“山中伤城”。而此时,一个所谓“大限”的日子,出现在了来自小说中的每一个人口中,所谓的“大限”究竟是什么呢,敬请期待。
  • 耍宝俊妞:狂傲夫君追求记

    耍宝俊妞:狂傲夫君追求记

    原本是个不良女汉子,一朝穿越成为江湖世家千金,她腹黑执拗不拘小节不经意的耍宝竟成吸引‘他’的原因,对于感情来说她是个迟钝的笨蛋,他外形俊美实力强悍却内心纠结:小妞你要闹哪样哦,怎么才能明白我的心啊?”
  • 二次元之动漫王

    二次元之动漫王

    阿谢是一个非常幸运,喜欢动漫,遇到女孩子就会害羞的男孩。有一天竟然幸运的得到了一个系统向导,进入了动漫世界。“啊,我好高兴,又好害怕,这就是二次元的世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