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7800000191

第191章

草部上

人参

得土中清阳之气,禀春生少阳之令而生。味甘微寒,无毒。气味均齐,不浓不薄,生多于降。又曰:微温者,言其功用也:云微寒者,言其所禀也。有采来入沸汤,略沸即取起,焙干或生,置无风处阴干。凡带生而采者,有皮力大;过熟而采者,无皮力驯。临用切薄片,银石器中慢火熬汁。如入丸散,隔纸微火焙燥。如欲久藏,和炒米拌匀,同纳瓶中封固,则久藏不坏,且得谷气也。

人参味甘,合五行之正;性温,得四气之和。受天春升生发之气,禀地清阳至和之精,状类人形,上应瑶光;故能回阳气于垂绝,却虚邪于俄顷,功魁群草,力等珍丹。

入脾、肺二经,诸虚皆调,五脏均补。虚人服之,如阳春一至,万物发生,犹饥得食。

渴之得饮。至如肥白人任多服。苍黑人宜少投,亦言其概耳。益五脏真元不足,理肺金虚促短气,泻心肺脾胃火邪,治劳伤虚火上逆,健脉理中,生津止渴,开心益智,滋补元阳,却惊悸。除梦邪、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胁逆满;破坚积,宣壅滞,除健忘,兴阳道,益精神,安魂魄。气壮而胃自开,气和而食自化,退虚火之圣药也。功专补中,然有虚寒虚热之宜忌。今古议论,纷纭不一,总寒热不拘,而虚实须别。如止虚弱,单服何疑?倘有寒热偏症,便兼药用,寒温热凉,配制得法,则寒热皆所相宜,但贵审虚实之的确耳。气虚者固不可遗,血虚者亦不可缺,无阳则阴无以生,而血脱者补气,气为水母也。诚能挽功垂绝,从无形生出有形。多服宣通,少服壅滞。同苓术则燥湿,同熟地则滋补,同麦冬则清润,所佐异而功效便殊矣。至若肺脉洪实,火气方逆,血热妄行,气尚未虚,痧症初发,斑点未形,伤寒始作,邪热方炽,用之殆害,咎在人而不在药耳。至于醒酒之功,以酒能大伤元气,故培精力,以胜酒毒也。及久溃痈疽,外科掺药中用之,久患目疾,眼科净药中用之,咸获其效,则其内服补虚培元之功,更可见矣。无神之肌肉皮毛受伤,皆假此而保全,何况有神有情之脏腑!气血阴阳危困,能不藉此以挽救乎!?若炼膏投服,功力更优,韩飞霞曰:人参炼膏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一切产后病后,及痈疽出脓后,元气未复者大获奇效。

主治(痘疹合参) 治痘之圣药也。戒用于三日之前,补元气而和中,生津液而止渴,安神健脉,托里排脓,气虚痘疹必用,既可补中以杜内陷,复能固表以免外剥,使正胜于邪,驱毒出外,俾毒假浆成毒,从浆化,虽有强邪,勿能为害。盖无形之元气,能生发而不穷,则有形之疾病。渐可消弭于无事也。但热毒盛时禁用;血热痘初禁用;痰壅症禁用:肺热咳甚者禁用。必不得已,以苦茶汤浸过用无妨,此权宜之术耳。有同陈皮煎服者,反能盗泄元气。故补太虚之证,所不宜并服也。古人消导药中用之,使气壮而营运自健,助其脾之所能也。发散药中用之,乃养正而驱邪得力,令邪无可留之地也。

禀天之阳气,地之冲气以生,故味甘微温,无毒。气浓于味,可升可降阳也,入手阳明太阴经。甘乃土之正味,故能解毒;阳能达表,故能运毒走表。甘能益血,脾主肌肉,主久败疮疡排脓止痛,定择绵软色嫩者佳。生用则托表排脓,蜜炙则调补虚损。

黄 ,生治痈疽,炙补虚损,五劳七伤气耗血虚,益元阳泻阴火,温肉分充皮肤,密腠理,固盗汗自汗,排脓托毒止痛。长肉生肌,外行皮毛,中补脾胃,功专实表,性畏防风,得之其功愈大,盖相畏而相使也。但阳盛阴虚者,上焦热甚;下焦虚寒者,病人多怒;肝气不和及肺脉洪大者,并戒之。

主治(痘疹合参)专主益肺气,补托排脓,实腠理补气虚,善治脾胃虚弱,疮疡血脉不行,阴毒不起,泄利消渴,腹痛虚汗,宜灌浆时用。但血热痘症,外有红紫斑点者,并肺热咽痛喘嗽者,及血滞血枯,痘色燥槁不润者,禁用。若浆足后,不可过多,恐胖甚难于收靥。过补则生痈毒。且人参、黄 ,皆补气助火之剂,凡痘色白陷者最宜,若痘色红紫壮实者,轻用之则血愈热,而毒愈炽,红紫者转为黑枯,不救之症矣。

按:黄 为补表要药,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故入此二经,得防风其功愈大,为其助达表分,有邪气力实者勿用。

甘草

味甘气平无毒,入脾经。正禀土中冲和之阳气以生,故称为九土之精。诸毒遇土则化,故能解诸百毒也,生寒炙温,梢去尿管涩痛,节消痈痘 肿,子除胸热,身则补中,直选壮大横纹者佳。

甘草解诸毒、利咽痛,健脾胃,补三焦,止泻渴烦,和调药性,却脐腹急疼,脏腑邪热,热药用之缓其热,寒药用之缓其寒,补脾而和中,润肺而解热。梢止茎中作痛,节疗肿毒诸疮,但中满症禁用,虽行下焦,药勿加。

主治(痘疹合参) 生用泻火解热毒消疮疽,熟用能补三焦元气,健胃和中,解诸药毒。凡痘疹常用,宜小者生者。如入补剂,宜大者炙者。若欲解疫疠毒瓦斯,疽症恶毒,宜制作人中黄最佳。节生用,消肿导毒。

按:甘草外赤内黄,备坤离之色;味甘气平,资戊己之功。调和群品,有元老之称,普治百邪,得王道之用。甘味居中,而能兼乎五行,可上可下可内可外,有和有缓有补有泻,益阴除热,有裨金宫,故咳嗽咽痛,肺痿均治。甘缓中和,专滋脾土,故泻利虚热肌肉必需。理中汤用之,恐热药僭上也。承气汤用之,恐峻剂速下也。热药用之缓其热,寒药用之缓其寒。甘能满中,故中满者勿用:甘能缓急,故筋急者宜之。头入吐药有功,梢达肾家清火,呕病酒病胀病俱禁用也。(甘草造人中黄法,用竹筒一段,刮去青皮,一头开一小孔。将甘草纳入填满,油灰封固其孔,立冬日投于通衢无女人到厕中,至立春日取起,清水洗净,置有风无日处,阴干半月后,劈开取出晒干,用之神治一切热毒疫毒。)

白术

禀初夏之气以生,味苦气温,从火化也。得土之冲气,益之以甘,昭土德也,故无毒。其气芳烈,其味甘浓,其性纯阳,较之于苍术补多燥减矣。浙术即名云术,由粪力滋溉,肥大易油。敛术即俗名狗头术,瘦小燥白,得土气甚充,反胜云术,宜囫囵米泔水浸一宿切片晒干,炒深黄。如入滋阴药,人乳拌炒;如入止泻药,东壁土拌炒;如入膨胀药,麸皮拌炒。

白术,暖脾益津,除湿益燥,腱脾进食,消谷补中,除胃虚停饮,理心下急痛,补劳倦内伤,祛周身湿痹,驱胃脘食积痰涎,皮毛间风,腰脐间血,手足懒举贪眠。

在气主气,在血主血,中气不足,脾胃诸虚之圣药也。同枳实能消症,同黄芩能安胎。

有汗则止,无汗则发,喘症哮症忌用。

主治(痘疹合参) 健脾止泻,补虚敛汗,发泡浆溢者多加。然在浓时用之,则湿润之气不行,而痘难成浆矣。并热盛喘嗽,音哑烦渴,热毒烦躁者,并禁之。惟泻泄虚渴者,并水泡多,或胖甚不痂者,及中气大虚者甚宜。

按:白术,甘温得中土之冲气,补脾胃之第一品也。术赞云:味重金浆,芳逾玉液,百邪外御,六腑内充,察草木之盛,益于己者,并不及术之多功也。每遇暴病尺虚,中气欲脱之症,用此馨香冲和之味,托住中气,真矣奇功,不亚人参。试思古人理中术附二汤,咸仗为君,补虚续绝诸方,必兼佐用,但不无少偏于燥性,久服宁免偏胜。未若人参纯得阳和之气,可久服单服也。奈俗医往往概嫌其滞,一坐未读本草,一坐炮制未精耳,但其间有动气筑筑,及阴虚燥渴,便闭者禁之。

苍术

味苦、甘、辛,气温,无毒。苦辛重而甘味轻,故燥烈除湿之功则有余,补中扶脾之功则不足矣。宜囫囵米泔水浸一宿,切片晒干,炒深黄色。

苍术消痰结窠囊,宽胸中窄狭,治身面大风,风眩头疼。辟山岚障气,瘟疫时气,暖胃安胎,宽中进食,驱 癖气块,止心腹胀痛。补脾燥湿之功,与白术功用皆同,但白补性居多,且能敛汗;苍气辛烈,又能发汗。白术性禀冲和,直固清阳中气;苍木性多燥悍,功专除湿祛风,无湿者便不可用,况于燥症乎。

主治(痘疹合参) 燥湿健脾,辟恶宽中,进食暖胃,痘疮湿疡及不结痂可用。然性太燥,不宜多投,在起胀灌浆,尤所禁焉。有用以烧烟,辟其不正之气,可暂不可常,亦虑其燥耳。

按:苍术为湿家痰家要剂,辛温辟邪,得天地之正气者欤,但阴虚便燥,渴而火亢者忌之。

生地

味甘苦,大寒,无毒。禀仲冬之气以生稼,禀地之和气以长黄者,土之正色也。甘能入脾,苦能入心,故兼入心脾。蒸晒至黑,则减寒性,而专补肾脏精血也。如阴虚火盛,而脾气又弱者,宜切片酒浸透炒干,方能入补脾药,加白术之类,逐队共剂成功。

生地同麦冬入心兼肾。同姜汁炒,不泥胸中稠痰。主劳伤通二便,养阴退阳,凉心火血热骨蒸痨热,五心烦热,吐衄血症眼疮,妇人经枯闭绝,妊娠下血漏胎崩中,下血脉洪多热者皆用,惟脾胃有寒者少投。

主治(痘疹合参) 甘寒能行血养血凉血,专治血热红紫之痘。其用有四:凉心火之血热,泻脾土之湿热,去鼻中之衄血,除五心之烦热,用必酒浸洗。凡痘疮血热。疮色干枯者宜之。但性寒凉血润,肠胃虚弱脾者忌之。

熟地

味甘,微寒,无毒,宜酒水各半煮透。连汁晒干,再蒸再晒,九次为度,铜铁皆忌。如入脾虚剂中,宜炒干用,有痰者姜汁拌炒用。

熟地大补血衰,倍滋肾水,填骨髓宜真阴,专补肾中元气,兼疗藏血之经,折跌绝筋伤中,五劳七伤血痹,五脏内伤,补绝纹断,通血脉益气力,聪耳目乌须发,退虚热而润燥,补精血而调经。伤寒后,胫腹最痛者殊功,新产后脐腹急痛者立效。浊中浊者坚强骨髓,内伤之病肝筋肾骨受之。熟地专滋肝肾,而内伤筋骨髓肾所之必用也。

主治(痘疹合参)滋肾水补血而益真阴、能安魂魄、治痘血虚无脓。凡痘中痘后血虚者宜之,盖能补肾中元气,乃天一所生之源也。但性滞而不走,倘脾虚者用必须酒浸炒之。

按:熟地黄为补肾要药,养阴上品,六味丸以之为君,天一所生之本也。四物以之为君,乙癸同源之义也。九蒸九晒方熟,每见世人一煮透便以为熟地误矣。盖禀北方纯阴之性而生,非太阳与烈火交炼则不熟也。所以固本膏,虽经日煎熬,必生熟各半而用之,观此可以见矣。如不知此以生地煮熟,便作熟地,投用地黄丸中,则寒凉之性未除,心肾之经各别,以心经寒凉之药为君主,以肾经温暖之药为臣佐,岂徒无益,反引寒性,既损真阳,复伤胃气,虚热者暂堪抵受,虚寒者立见沉 。阴受其累,而莫知觉,惜哉!

附子

全禀地中火土燥烈之气,兼得乎天之热气,故其气味皆大辛大热,微兼甘苦,而有大毒。气浓味薄,阳中之阴,降多升少,浮中有沉,无所不至,入手厥阴命门,手少阳三焦,兼入足少阴太阴经,其性走而不守,为峻补元阳,而除风寒湿三邪之要药。

同类推荐
  • 养小录

    养小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四明洞天丹山图咏集

    四明洞天丹山图咏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侯官县乡土志

    侯官县乡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Barrack-Room Ballads

    Barrack-Room Balla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极葛仙公传

    太极葛仙公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七曜主宰

    七曜主宰

    且看万卷书圣林立重生十年之前,开创全新的修行体系,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装逼打脸,要的就是啪啪响的效果!
  • 最后一杯提拉米苏

    最后一杯提拉米苏

    心动,可以很简单。十六岁的浅笑,只是因为黎幼时人群中的一句话,记忆了这个男孩十年。而黎幼时,十年来对浅笑的误解和期待,最终两人重遇走到了一起。可是,对青梅竹马苏米的失踪背负着罪恶感的幼时,同样对苏米耿耿于怀的卓越港,离开了十年突然出现的苏米,这一切爱恨纠缠的背后,让浅笑发现了一切全源于自己……原来谁都不是无辜的,面对这样捉弄人的现实,虽然心痛却没有谁可以嗔怪,最后,他们能否挣脱牢笼找回初心?是不是无论有些什么样的罪恶和苦难,相爱的人最终会在一起?
  • 欢喜禅法

    欢喜禅法

    大道万千,佛法无边。且看一个平凡小子,如何用佛法成就无上真仙。
  • 鬼啊鬼啊鬼啊

    鬼啊鬼啊鬼啊

    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
  • 房产保卫战:恋爱、离婚、继承中的房产分割案例评析

    房产保卫战:恋爱、离婚、继承中的房产分割案例评析

    本书以案例为线索,研究恋爱、离婚、继承中的房产分割问题,例如:恋爱期间双方出资购房,恋爱不成房产如何分割;婚姻破裂时房产如何分割;老人去世后遗留的房产,继承人之间如何分割等。书中不仅有真实发生的诉讼案例,更有合乎情理的律师剖析、切实可信的法院判决、防患未然的律师提醒和权威详尽的法条链接,是广大读者在购置房产、处理家事纠纷、提起房产分割诉讼及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时的必备读物。
  • 易道掌控

    易道掌控

    乾坤天地,坎离水火,巽震风雷,艮兑山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相荡,造化万物若是逆推寻源,可否掌控易道,逆了这天下?!
  • 书侠万户候

    书侠万户候

    这世间有个地方叫做江湖,江湖上有把刀叫做离歌。这世间有个王朝叫做大楚,大楚里有个狠人叫做楚歌。楚是大楚的楚,歌是离歌的歌。我要让这江湖奏响我的传说我,要让这庙堂战栗我的风波。我是谁,谁是我?我是楚歌,对,我就是楚歌。
  • 凯之訷爱

    凯之訷爱

    第二本小说正式发布,凯之訷爱是由言情校园转玄幻剧,希望大家会喜欢。
  • 魔天之王

    魔天之王

    所有逝去的亡灵都会得到重生的机会,只需要在亡灵熔鼎的忘忧火中炙烤七七四十九天即可,于是,魔天世界的七大王为了守护镇天之宝-亡灵熔鼎,与前来夺宝的各路妖神展开了生死搏斗。七大天王各有绝技,凡力王善用相对克制之法,热天王善用搅乱乾坤之法,机波王善用微波辐射之法,电磁王善用环路扣转之法,极天王善用传送穿梭之法,百变王善用万物重组之法,聚能王善用千源互通之法,七王各处一星,穿梭于地球、月亮、太阳之间,亡灵熔鼎的封印法力渐渐减弱,亡灵一旦获得九峰山上的龙珠和舜皇山下的斑竹,将之与亡灵共铸于熔鼎,则天之道逆变,后事将不可知。
  • 极品透视高手

    极品透视高手

    平凡小子林小天偶然获得一双神秘的透视之眼,从此人生变得不寻常,街摊捡漏,市场鉴宝,他是最年轻的鉴宝天才;地下黑庄,豪华赌场,他是真正的千王之王;四柱八字测天机,篡命铜钱揽风水,却敌不过一双透视眼;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他的传说,有美女的地方,他就会盯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