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1000000013

第13章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

入法界者。後迷創達。名之為入。身心境界。性自無依。名之為法。一多通徹。真假是非障亡。名之為界。又純與智俱。非情識境。名為法界。又達無明識種。純為智用。不屬迷收。是無依智之境界。名為法界。又以智體無依。無方不徧。普見真俗總不思議。毛孔身塵參羅眾象。無邊境界佛剎重重。智凡同體。境像相入。名為法界。又以一妙音遍聞剎海。以一纖毫量等無方。以大小見亡。物我同體。識謝情滅。智通無礙。名為入法界。此乃三世諸佛無始終之常果。前五位進脩皆以此為體。至此慣習成滿。任智施為。還源舊法。本無遷也。世尊在室羅筏國逝多林給孤園者。室羅筏亦名舍衛。此云好道。以國人好道得名。逝多林是祗陀太子所植。亦名祗陀林以佛所居而多人逝往得名。給孤園是須達多長者所置。以長者惠濟孤老得名。園即此方之寺。前諸會皆云不離菩提場普光明殿。又三度在普光明殿。而此法界會。直言在逝多林人間之園以明前六位不離菩提之體而有進脩。不移根本普光明智。不遷剎那之際而為智境。而此法界昇進已終。自佛果滿。如百川入海俱失本名。但以無功用行任運利生。故人間之園。即法界智園。亦以明眾生性即法界性。眾生世間即正覺世間也。列一百四十菩薩而都云菩薩五百人俱者。十箇幢菩薩。即十住中十慧菩薩。以彼十住智慧摧壞煩惱。至此法界果位號之為幢。十箇威力菩薩。即十行中十林菩薩。以眾善行之力。能成法界果行。號為威力。十箇藏菩薩即十迴向中十幢菩薩。以彼摧破偏見。會融理智悲願。能成眾德。至此法界果中號之為藏。十箇眼菩薩。即十地中三十七箇藏菩薩。以彼含藏眾德。則法眼分明。普見法界。故此號之為眼。此四十菩薩一一具有十波羅蜜。是為四百。次下天冠等一百菩薩。是法界中根本智上十波羅蜜之行。互體圓融。一中具十。十中具百。故云五百人俱。此諸菩薩皆以文殊法身根本智為體。皆以普賢差別智為用。以此二法總該五位。及法界因果。通收總別同異成壞之法。故普賢文殊而為上首。不思議境界經云。無量菩薩現聲聞形其名曰舍利弗大目連等。而下文舍利弗令海覺比丘觀文殊云云。以明能隨佛行入於法界。非實聲聞。故云及與五百聲聞眾無量世主俱。皆生佛家不斷佛種也。世尊知諸大眾同時念請如來境界自在云云。即入師子頻申三昧者。涅槃經云。師子頻申有十一事。喻佛頻申三昧。亦十一事。一摧破魔軍詐師子故。二示眾神力有十力故。三示住處淨法界土故。四令邪見凡夫諸獸知歸處故。五怖驚羣黨故。六覺悟無明眠眾生故。七為行惡法獸捨放逸故。八令菩薩諸獸知歸附故。九調外道二乘香象令如聾盲捨憍慢故。十令諸菩薩子息頓證故。十一莊嚴正見四部增威為邪黨所怖故。頻申表適悅無疲也。入此三昧而一切世間普皆嚴淨。所住樓閣廣愽無際。及有種種具足莊嚴者。明法界境界等虗空界。而一一行門具足萬行。徧周剎海。即上第三佛所住處淨法界土也。十方世界有諸菩薩皆與塵數眷屬來集興諸供者。明波羅蜜海主伴繁興。亦即上第八歸附事也。此逝多林有如是妙寶莊嚴。一一莊嚴皆相暎徹互體重重自在無礙。而舍利弗等雖在林中如聾如盲不能聞見者。舍利弗。此云鶖子。以母目明利如鶖得名。目犍連此云采菽氏。是菉荳仙裔。迦葉此云飲光。離婆多此云供養。須菩提此云善現。阿劣樓馱此云無滅。難陀此云歡喜。劫賓那此云黃色。是黃頭仙裔。迦栴延。是一宗之姓。延即胤。言是其亂。富樓那此云滿慈。此諸聲聞既皆生佛家。又與諸菩薩世主同能念請。而此深法境界。乃如聾盲。釋有二義。一約本迹。就本能念。就迹還迷。二唯約迹。理處不隔。故得同疑。未積大心故不聞見。如葉公好龍。真龍難睹。不如此示。不顯法真。故諸大聲聞示同小乘不見不聞法界自在不思議事。以令實聲聞人回心向大也。普賢菩薩以種種法句及說頌開顯此師子頻呻三昧者。此三昧是法界之理。普賢是法界之行。以行會理故屬普賢門也。世尊欲令諸菩薩安住此大三昧放眉間光明普照一切國剎。時諸菩薩見佛所照深入佛功德海。各於其身及逝多林一切物中化現種種大莊嚴雲充滿法界。而文殊菩薩說頌宣示此光所照莊嚴神通事者。光明是法界行用。文殊是法界理。以理會行故屬文殊門。以明理行主伴交參互融。是入法界自在之大宅也。時諸菩薩以佛三昧光明照故。得無量大悲門。以無量入眾生身雲。周匝徧滿十方法界。以無量方便法門。教化調伏一切眾生。而亦不離逝多林如來之所者。明法界理行非一非異非合非離。充徧十方而無作無動也。此上為法界本門。從文殊出閣後就俗利生為法界末門。本不異末。卷而恒舒。末不異本。舒而恒卷。本末無礙。同入法界。就末開三。一六千比丘會。二福城東諸乘人會。三善財參五十三人歷位進脩弘通大教之會。文殊童子出善住樓閣者。草創入俗啟蒙。故名文殊以為童子。從根本智起利生差別智行。為從樓閣出。以萬行主伴翼從。故與無量菩薩同行。以差別行上侍衛守護之德。為常隨諸天神王。故主火神名智光照耀。主晝神名闡明佛日也。六千比丘會者。捨小向大。故舍利弗等出自住處。頓印六位。故六千為伴。隨順正教入法界智。故遶佛三匝而往文殊之所。以正道隨處利生。故觀文殊所行左右八步平坦。十方常有道場隨逐。法界智行威重安詳。故文殊如象王迴觀諸比丘。以承智力執亡見謝觸處圓通。故諸比丘得無礙眼三昧。以皆有信種。即言下成道。不歷五位。不離根本智。起差別萬行。入法界果門。故皆不離文殊足下。而普身十方成就佛法也。福城東會者。以人多脩福名城。以乍於諸動用中得不動智。故於城東。脩多羅此云長行經。以聞文殊法界經得萬行差別智。故一萬諸龍發菩提心得不退轉。以五位中五百波羅蜜門信中頓具。故優婆塞優婆夷童子童女各五百人皆從城出詣文殊也。善財童子弘通大教會者。童從立從里。言自少立志里中。以法身信種為胎。以七覺華具於信中。為七伏藏生七寶牙。信中十波羅蜜為處胎十月。以五位五百行門總於信中頓印。為五百寶器寶物盈滿。以報非無因。故文殊觀此童子。知其入胎及產感生眾寶得善財名。以欲令其信自性清淨覺本不動智。直下無生無滅無脩無證。令成信位菩提。故文殊為善財說諸佛法令其發菩提心。以菩提心無學無脩。但行菩薩行對治習氣。則菩提心自恒明現。如雲散太空。太空自空。不更求空。但行悲智萬行以為方便安住菩提。如一切行有一不明有一不行有一取捨。即有障礙。即菩提心非圓滿法。以菩薩行即菩提心。如其不爾。即是無常之行。即是三乘菩提。故善財既發菩提心。遂問文殊云何學菩薩行脩菩薩道。而菩提心乃不更問。以前諸會所說五位生熟昇進之法。未見凡夫證入。欲舉善財作後學標榜。并以諸師名及居處方國聖凡神王緇白外道人天男女托象表法。且以南方為正為明為虗無。心達虗明正智。則一切處皆南。背則皆北。故文殊令善財南詢真善知識。而讚德雲比丘之德指往參承。自德雲以下展轉前指凡五十三。以欲策進前法無滯舊聞。故皆懸讚前師之德。以法界中安立文殊為根本智。普賢為差別智。彌勒為文殊普賢中無作之果。此三法成一法界體用自在門。徧與五位所標五十善知識而為體用。故有五十三師。以五十法門皆有因果。如十住十行等會皆有十菩薩十佛以標因果。是為一百。并法界中根本十波羅蜜。故經一百一十城。以文殊普賢彌勒三法但與諸勝進位作因作果。而自無因果。如世帝王自無階品。但以威德自在。隨諸有功官屬作階作品而號令之。故一百一十之外無別所表。以彌勒是當來佛。為令後學有所憑望。故捨毗盧遮那而取彌勒為所證果也。五十三如左。

第一善財登妙峰山參德雲比丘證發心住者。雲有四義。普徧表定。潤澤表福。蔭覆表悲。霔雨表智。故名德雲。以滅有無是非身邊諸見之諍。故是比丘。比丘此云息諍。以無念寂靜如山。則無相妙理便現。以止觀力得入佛住。故登山至相盡處十方觀察而求覔之。別山表從方便禪門入於本無定亂之法。徐步表不亂。經行表不滯於定。故見此比丘乃在別山除步經行。以證初住生在佛家。全見眾生是佛果體。三界六道如光如影無實無虗。性自無垢。不壞肉眼見諸眾生。不壞法眼。境界無體。不壞智眼幻生萬境。見諸佛身有無自在。故德雲告善財言。我常見十方無量佛乃至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我知憶念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門也。

第二海門國見海雲比丘證治地住者。以性戒如海。不宿生滅死屍為海門。以能即生死海為大智海。而以此法恒潤眾生。故名海雲。以得妙峰山相盡智光。用觀現行根境世間成一切智。知十二緣生無明苦海全是三世諸佛廣大性海。離生死海別無成佛之處。故海雲言我住此國十有二年。以此性海非有限量。而具足智慧功德。故言此海甚深甚廣而有眾寶莊嚴。以諸凡夫恒以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之七緣為現行。貪著不舍。以成愛取有之三緣。從此三緣成來世生與老病死之二緣。為眾苦波浪所漂。循環不息。二乘權學却又厭而捨之不生大悲。故此海雲直以根本妙慧頓照緣生體相自性無依。頓為大智海也。此海出大蓮華云者。以智無染之行為出大蓮華。尼羅此云青。青為五色之首。莖表根本智。故以青寶為莖。以行恒與智稱。故華彌覆大海。阿脩羅在海。水至半身。以智行不沒生死之海。故阿脩羅執持其莖。以智施諸性戒洗諸心垢。故龍王雨以香水。以無緣慈無為而應。故諸神王恭敬禮拜。以智無能勝。為佛身高。以智作用為伸右手。以智行印合為摩我頂。以根本智為普眼。以差別智為之經。普觀眾生根境而設諸教。眾生無盡。則教無盡。故言華上有佛身極有頂即伸右手而摩我頂為我說普眼經。而大海量墨。須彌聚華。欲書此中一品。一品中一義。一義中一句。不得少分也。於千二百歲持此經者。以方便慧轉一千二百煩惱。皆令得解脫也。

第三楞伽道海岸聚落見善住比丘證脩行住者。以觀十二緣竟。重觀六根上現行分別習氣。皆成智種不復留滯。名為過六十由旬。楞伽山在南海高峻難登。今於生死海頓成智海。已得超登之路安忍而住。不被生死魔惑。故至楞伽道海岸處見善住比丘也。見此比丘於虗空中行者。以不住三界不住出三界。故於空中來往。以法音普化智光破惑。故諸龍王震雷激電而為供養。以智悲行謙小自持。故迦樓羅王作童子形婇女圍遶而共合掌。以十波羅蜜利生自在。故此比丘為是十王所恭敬也。以入大智自在之門。染淨二障不能留礙。諸妄有鏡觸處消融。與虗空等。故言我得普速疾供養諸佛無礙解脫門。一念中徧往十方佛剎。而穿墻度壁入地履水皆如空也。

第四達里鼻茶國見彌伽長者證生貴住。達里鼻茶此云消融。謂從聖教消諸謬解。彌伽此言雲。謂含潤雨法。見彌伽於市肆中千人圍繞說輪字莊嚴法門者。以前三師皆比丘。表出世功成。出世之智不離世間。故彌伽俗士。入世不染。故市肆中。智身自在。主伴交參。故千人繞。輪是圓轉義。以一名字一音聲無自性法門。與無量名字無量音聲作體。即無量名字無量音聲總是一字。字一音聲。故一多圓轉。互為莊嚴。一一世間諸法悉是出世間法。一一出世間法悉是世間諸法。說諸法有時一一性空。說諸法無時不壞眾相。故真俗有無圓滿轉變互為莊嚴。以一一法總別同異成壞同時圓轉莊嚴。故名輪字莊嚴門。以彌伽是俗身。菩提心是真理。俗諦要須歸順真諦。故彌伽聞善財已發菩提心。遽下座致禮。以欲策令前進故告善財言。我唯知此妙音陀羅尼法門。陀羅尼此云總持。妙音總持即輪字莊嚴門也。

第五住林城見解脫長者證具足方便住者。以與彌伽同處俗中。故不別指國。以生死眾生多處智士以為禪林。故言南有聚落名為住林。以十二緣生而為禪體。故善財遊行十有二年而至。前海雲觀十二緣生得出世心。此中不壞緣生不著緣生遊行是不住義。以五蘊性自禪。故見解脫五體投地。以真俗不二故合掌。以定體淵深徧周圓滿故解脫入無邊佛剎旋陀羅尼三昧。而十方各現十佛剎塵諸佛道場。旋與漩同。漩澓是深義。十是滿義。以三昧中自智果佛自因行湛然皆現。故長者言我入三昧時見龍自在王等十方十佛及十上首菩薩。以自心應真是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皆佛。無心外國。無心外佛。故又言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佛等皆隨念見。以一切智悲萬行境界總是禪林性自無礙。故言我唯入出此無礙莊嚴解脫門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前后座的一二小事

    前后座的一二小事

    校园生活总是让人怀念的,青春从懵懂开始,青涩中结束,甚至有一些情愫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
  • 首席总裁的苦恋娇妻

    首席总裁的苦恋娇妻

    当他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就十分在意她,总是在她有困难的时候帮助她。她开始动心,却不知,他只是将她当作前女友的替身。所以当他前女友回来时,他毫无顾虑的离开了她。可是……
  • 圣遗大陆

    圣遗大陆

    萧祈,一个被平民遗弃的孩子,被一个老头收留,从此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都是宿命吗?谁也不知道。一人血战万人军队,一人在数万天兵天将的包围中杀出一条惊天地泣鬼神的血路,一人独战百万神兵神将!萧祈不知自己的命运仍然被幕后的强者掌握着......
  • 我与青春有个约定

    我与青春有个约定

    人生前途未卜,但愿继续疯狂。结识的人来了又走,我们却混在一起那么多年。经历那么多只想和你一起一直走下去。“猪妖,你还再睡,看你口水都流在桌子上了,啊啊啊啊!恶心死我了。”“操你妹,哪有口水啊,你的狗眼又看歪了。”“啊啊啊啊啊!!!!看到没那是我男神,我男神,好帅好帅好帅,帅了我一脸,啊啊啊,受不了了,好喜欢他!”“你他妈的又在我面前对到你男神范神经,老子受不了你了,你个我滚远点,靠。”白眼。“好像你没有一样,一天到晚就知道说宋仲基好帅,太阳的后裔有多好看,我都不希达说你,哼~”
  • 云海探奇(大自然在召唤)

    云海探奇(大自然在召唤)

    本书描写了两位少年帮助野生动物科考队在猿猴世界探险的故事。作者以饱酣的笔墨描绘了动物世界激烈的生存竞争、大森林中各种珍禽异兽和奇特的自然风光。在惊险跌宕的情节中,叙述了娓娓动听的人生故事。
  • 潜龙双雄

    潜龙双雄

    【潜伏职场隐都市,龙游浅水待时机;双杰争锋造神迹,雄破死关铸传奇】小段飞刀,妙入巅毫的段少龙,曾经是叱咤风云的宝岛飞刀王特警,然而在遭遇离奇车祸后被迫退役!身体神奇复原后变得性情大变,他辗转海港城重出江湖:转做文员后便开启‘白天白领,黑夜黑侠’的传奇……期间他遇到各种特别的人物:不仅有麻辣房客,泼辣上司和香辣警花;更有毒辣对手;还有狠辣神秘的高手:陈小虎,他竟是同行公司的业务员!就在龙虎双雄际会不久,各方高人粉墨登场,海港城随后风起云涌!龙虎双雄不觉不间被迫卷入各方势力的百般纠葛和一段隐秘武术世家的百年恩怨中…
  • 偶像之爱恋

    偶像之爱恋

    欢迎大家观看本书,本书由作者失晴,倾情打造,讲述了四位女主与四位男主从中学时代到后来的种种事情,具体剧情不透漏,希望大家陪伴这本小说到完结。
  • 王者争锋

    王者争锋

    带着荣誉和光耀走出来'只为守护自己的坚持'刻骨铭心的爱'无法左右的恨'迷茫中寻找着'最终走出自己的人生'我的世界我来守护。
  • 地球探索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地球探索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噬剑吞灵

    噬剑吞灵

    十把剑的秘密带引主角穿越异界,未知的身世,神秘的体质,注定他会不平凡。剑行大陆无边无际,中部平原,东部戈壁,西部海域,南部山峦,北部草原;这些境内又有哪些秘密?各大体质齐现,远古遗址相继现世,天才伴随机遇,最后谁能等上最终的帝位?魂之惊变,一切秘密紧接浮现,寂灭之前的种种谁能知晓?这世间是否还能成帝位?神界破碎,众神皆亡,到底是谁所为?宇宙无限,位面无尽,却只剩下剑行大陆,这是为何?帝剑一分为二,隐藏成神之密。邪神再现,到底谁是幕后主脑?剑行大陆下又封印着什么?一切的一切尽在剑行大陆,喜欢剑的兄弟姐妹们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