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義理分齊已知此經總屬圓教未知圓義分齊云何。
第三義理分齊中疏文分二先總明大意後今顯別教下開章別釋前中分三初結前生後二總顯深廣三結屬所攝今初兩句前句結前謂前教攝中不別明攝者以五教第五指於此經義當已攝況諸師立教皆以華嚴為圓故知圓攝後未知下一句生後。
然此教海宏深包含無外色空交暎德用重重語其橫收全收五教乃至人天總無不包方顯深廣。
然此教海下第二總明深廣有法喻合今初至方顯深廣法說也初二句總標宏大也即是廣義色空交暎德用重重釋深也然言含法喻如海傍無邊涯連天一色空徹海底海暎空天即下四門之二總攝歸真並皆空淨事理無礙即交暎色空色不礙空空不礙色也德用重重即唯明深具十玄門重重無盡即事事無礙如海十德互相周遍語其橫收下釋上廣也如下二地中說人天十善等即其文也總無下雙結深廣。
其猶百川不攝大海大海必攝百川雖攝百川同一醎味故隨一滴逈異百川。
其猶下喻明可知。
前之四教不攝於圓圓必攝四雖攝於四圓以貫之故十善五戒亦圓教攝尚非三四況初二耶。
前之四教下法合以四教合於百川圓教合於大海於中先正合後解妨今初言尚非三四況初二耶者合前故隨一滴逈異百川即舉勝顯劣三即終教四即頓教初二即小乘及與始教雖有戒善是圓教戒善尚不同終頓之勝以彼不能事事無礙故況初二之劣以彼尚不得二空及事理無礙等故其猶大海尚異江河況於溝洫。
斯則有其所通無其所局。
斯則等者二釋妨也謂有難言先則總收後則總揀二義天隔何以會通故為此釋總收者約其所通如圓教中有小乘戒善四諦因緣有始教十地十如八識四智有終教中事理無礙有頓教中言思斯絕等如海有百川之水水義同也後總揀者約無其所局如小乘唯人空自利始教五性三乘終教不說德用該收頓教一向事理雙絕等如彼百川不同鹹味不具十德海則無之。
故此圓教語廣明無量乘語深唯顯一乘。
故此圓教下結屬所攝於中三初總顯深廣次一乘有二下別釋深義後通妨難。
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同頓同實故二別教一乘唯同融具德故。
二中言同教者謂終頓二教雖說一性一相無二無三不辨圓融具德事事無礙故非別教而別教中有一性一相事理無礙言思斯絕同彼二故。
以別該同皆圓教攝。
以別該同下三通妨難謂有難言既同頓同實何異頓實故此通云即此同中必有別義如事理無礙必即事事無礙耳猶彼江水入海亦鹹。
今顯別教一乘略顯四門一明所依體事二總攝歸真實三彰其無礙四周遍含容各有十門以顯無盡。
今顯別教下第二開章別釋中二先標章。
初中十者一教義二理事三境智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體用八人法九逆順十應感。
後初中下依章別釋釋初章中三初具列次略釋後結廣從略。
教即能詮即前五教乃至光香等義即所詮即五教等一切義理理即生空所顯二空所顯無性真如等理事即色心身方等事。
言教即能詮下二略釋也但釋二對言乃至光香等者謂諸法顯義但能詮理並為教體如下教體中明有以光明而為佛事等是也義即所詮一切義理者如前立教中約所詮教別七十五法八識等義十對法等皆是義也言理即生空等者具五教理生空所顯是小乘教理二空所顯是始教理無性真如是終教理而言等者等餘二教之理謂頓教理亦即無性真如體絕安立如性雙遣亦不離如圓教之理總融諸法無有障礙耳言事即色心等者等取其餘事類如身廣有多身謂六道四聖等若事門中無不此攝。
餘可思准。
餘可思准者即餘八門謂三境智者即五教所觀之境能觀之智總收不出二諦二智別即初小乘四諦涅槃為境無漏淨慧為智及他心等十智始教亦通四諦二諦等為境加行根本後得等智終教則是三諦等境權實無礙等智頓教則無境為境絕智為智圓教則無盡之境無盡之智四行位者五教修行不同得位差別位通因果因果自互不通如七方便等為因須陀洹等為果等覺已下皆因妙覺為果等依即國土正即佛身等體則法報等用則應化等人則覺者等法則菩提等逆則婆須無厭等順則觀音正趣等應即赴感佛及菩薩等感即當機菩薩眾生等各隨五教以辨差別諸教具有故云可思又此十對初一為總後後漸略若辨次第者如來說能詮之教詮所詮之理則無法不盡法有教理行果行果並在所詮理中故二就所詮理雖復眾多不出事之與理即性及相無法不攝三理該下八且置而勿論就其事中不出境智四智觀於境便有造修之行所成之位五行位未極總屬因收極則為果六果中多法不出依正因亦有之七隨依正中皆有體用如正中體者法報用者應化依中體者法性等利用者應物隨現交入無礙因門例然八正中自有人法不同以法成人以人知法九於人中逆化順化十人之逆順必有感應宜逆化之感則婆須等應之宜順化之感則文殊等應之若依後後開一成二則法彌多矣謂如果分依正為二因亦如之則有四矣正有體用依亦如之則成八矣如是相望展轉成多不必全爾故不為此釋耳又此十對就其正意總相該收以為十玄所依體事若以義取隨一事上即有十對如下勝音蓮華處說故下但約一塵即具十對。
第二總攝歸真實者。
即真空絕相。
經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亦有十義如法界觀。
第二攝歸真實者疏文有三初標章次即真空絕相者即指法之本後經云下引文證成二中杜順和尚法界觀中總有三觀一真空絕相觀二事理無礙觀三周遍含容觀即今疏後之三門總攝歸真即真空絕相於中自有四句十門一會色歸空觀二明空即色觀三色空無礙觀四泯絕無寄觀此為四句前二各四故為十門初句四門者前三同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釋則不同一明不即斷空以即真空故二明青黃不即真空以青黃無體故即是真空三空中無色可即空故云不即空以會色歸空無有體故即是真空上三以法揀情四色即是空以無性故如色既然萬法皆爾第二明空即色觀亦有四門前三門准前言同釋別但翻云空不即色以即色故亦有三義一斷空不即色以真空必不異色故二以空理非青黃故非色非青黃之真空必不異青黃故云即色三空是所依故不即色必與能依為所依故云即色也上三揀情四空即是色凡是真空必不異色故第三色空無礙觀者謂色舉體是真空故色不盡而空現空舉體不異色故空即色而空不隱故無礙一味第四泯絕無寄觀者謂此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即空不即空一切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語亦不受逈絕無寄言解不及以生心動念乖法體故以前八門揀情顯解第三門解終趣行第四門正成行體由解成行行起解絕上皆法界觀義所以疏中不廣引者以第三色空無礙濫於第二事理無礙觀故彼所以立者以第四泯絕無寄泯前三故故名真空絕相今但取一門總意亦即泯絕無寄又欲令四門成四種法界故初門即事此門即理三即事理無礙四即事事無礙故。
第三彰其無礙然上十對皆悉無礙今且約事理以顯無礙亦有十門。
第三事理無礙觀中疏文分三初總標二一理遍於事下別釋三上之十事下總結今初言十對皆悉無礙者謂一教義無礙二理事無礙三境智無礙乃至十應感無礙今且約事理無礙者事理是所詮法中之總故又諸處多明理事無礙故為成四法界故。
一理遍於事門。
謂無分限之理全遍有分限事中。
故一一纖塵理皆圓足。
一理遍於事下第二別釋十門即為十別一一門中多先正釋後會前義即前性相不同中十對之義或一門會一義或二門同會一義或一門以會多義至文當知又十對中唯會法性以是同教一乘義分齊故如前云三乘一乘別今但會一乘五性一性別但會一性十對皆然今初第一門不會至第二門一時會故疏中三初標門。
次謂無分限下正釋謂理不可分故無分限事隨緣別故分位歷然而不相離故得相遍今明理不異事故遍事中。
後故一一纖塵下結成遍義若不全遍則理可分事不全攝亦不即理如一纖塵事事皆爾正遍此時不妨餘遍故亦非餘處無理全此全彼亦非二理。
二事遍於理門謂有分之事全同無分之理故一小塵即遍法界。
二事遍於理門者文中二先正明後會前前中所以要全同者以事無別體還如理故若不全同則不如理色不異空義不極成然相遍二門超情難見何者謂事既有分理即無分如何得遍若塵遍法界塵應非小理遍同事應如小塵今明由事與理有非一非異義故以非異故全同以非一故不壞分無分別則事理兩分如海與波一波全遍大海以同海故大海全在小波以海無二故全在一波亦全在諸波同一海故。
由上二義互該徹故皆同一性。
由上二義下二會前義於中分二先會一性後會一乘前中三初明一性無性二明成佛不成佛三明無性即佛性初中先正明後引證前中謂事有分限理無分限五性約事一性約理今理遍於事則一性之理全在五性之中事遍於理五性即是一性故云互該徹故皆同一性。
故出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性。
故出現下二引證此文釋通二義一正是事事無礙義以眾生及佛皆是事故今取釋文皆同一性之義故證事理無礙由理遍事故生隨理而在佛中。
理遍事故一成一切成事遍同理故說都無所成。
理遍事故下第二明成佛不成佛義謂理無二實故該多事而皆成也理如虗空故事同理而無成矣。
經云譬如虗空無成無壞。
經云譬如下引證亦出現品成正覺中義引之耳文云佛子譬如虗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壞常無增減何以故虗空無生故諸佛菩提亦復如是若成正覺不成正覺亦無增減何以故菩提無相無非相無一無種種故即無所成義由上二義欲成則念念常成欲不成則十方三際無成佛者故成與不成自在無礙。
一性無性即是佛性。
故涅槃云佛性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
一性無性即是佛性者第三會佛性義先正會。
後故涅槃下引證以第一義空即無性故大意秪爾欲窮法源故復略引然北經二十七師子吼品問於佛性總有六問經云何為佛性(一問體相)以何義故名為佛性(二問名義)何故復名常樂我淨(三問性德)若一切眾生有佛性者何故不見一切眾生所有佛性(四問眾生不見所以)十住菩薩住何等法不了了見佛住何法而了了見(五問住住法別)十住菩薩以何等眼不了了見佛以何眼而了了見(六問用眼不同)答中答第一問經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乃至云無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謂大涅槃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佛性常恒無有變易無明覆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薦福釋云然佛性有二一性得二修得佛性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者即性得中道智慧覺性如密嚴云如來清淨藏亦名無垢智常住無始終離四句言說亦如華嚴經無相智無礙智具足在於眾生身中等非是從緣智慧名智慧也有自性遍照法界光明義故名智慧也從所言空下明修得性修得覺性觀第一義空不見空與不空離有無相故從智者見空下明見中道人智者即佛菩薩也從空者下明空有等法也空即遍計依他不空即圓成實性下文云一切諸法皆是虗假隨其滅處即是第一義空等故知第一義空是不空如來藏非空如來藏諸佛菩薩真俗雙觀有無齊照故名中道又准下文云佛性云何為空第一義空故云何非空以其常故云何非空非非空能與善法作種子故准此經文第一義空不是空如來藏上即薦福意亦有深理今正釋者與上少異初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者即雙標空智以第一義空該通心境故明即是智慧揀異瓦礫非情從所言空者下經自雙釋二義所言空者牒上第一義空以空有雙絕方名第一義空故云不見空與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下釋上智慧經文稍略若具應云所言智慧者能見於空及與不空故此中者字非是人也秪是牒詞此中言見非約修見但明性見本有智性能了空不空故若無本智誰知空不空耶我無我等亦爾約修見者自在下經答第五六問中及無明覆下方論見不見耳今以即智明空故名第一義空即空之智方是常恒智性不生故常不滅故恒古德引下經空等二文證成第一義空非空如來藏今觀所引正證是空如來藏義云何非空已下方證名為智慧義空智相成方為真佛性義則知二藏亦不相離以佛性妄法不染故名為空具恒沙德故名不空要空諸妄方顯不空之德故不相離思之又言第一義空者第一義諦上論空故明知空性智性無二性也故初言即是第一義空又云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中道者名為佛性若爾雙見方有佛性不雙見時應無佛性故知一切空不空等言含於能所約其所見空與不空即是中道佛性約其能見若不雙見不識佛性若見中道名見佛性餘如彼經及疏。
又出現云無一眾生不具如來智慧無不有者即一乘義也。
又出現云下第二會一乘無不有者釋成一乘義若有一人無智慧性即有二乘三乘耳。
三依理成事門謂事無別體要因理成如攬水成波故。
三依理成事門中二先總釋後會前前中言要因理成者以諸緣起皆無自性故由無性理事方成故故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又離真心無別體故。
於中又二一明具分唯識變故覺林菩薩偈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陰悉從生無法而不造此明唯心義也何以得知是具分耶次頌云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既是即佛之心明非獨妄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