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8100000033

第33章

第二师释。末那通四受俱 问云何欲界不与苦俱。乃至二静虑云何不与乐受并 答疏已简讫 云何与忧.喜俱 答且与喜俱有其三释 一云喜与第六俱。第七与六俱故。云与喜相应。不尔。何以故。云缘有喜地善业所引果故。不缘第六故此解非 二云果从因故。或从喜受相应思之所感此第八识。第七缘此引业果故。名缘有喜等与喜受俱 三云相顺故俱。如说五识缘前相分。此相从前五识熏成。后五识缘云缘前相。此义亦尔。此果从喜及相应思之所招感。虽缘此果顺彼因故云与喜俱。余受相应三释。准此 问疏云。若四受俱则金刚心非顿断过者。说与舍受俱。岂不渐断。以易地舍故 答云若喜等俱。必随地别染法俱断。如六识故。若舍受俱即可顿断。如第八识舍俱顿断。其理极成。故无有失。

问论云缘内执我。此之我见。为唯见分名我见。自证分亦我见收 答设俱何过 答俱有失。若不名我见。贪.嗔亦然。彼自证分应非贪等。若名我见。应许缘外。何名缘内。亦应非量摄 答但见分名我见。非自证分。我见自证但名染惠。何故不同贪等。 答贪等称境亦得生贪。如五识俱等。我见不称境故。自证非我见 问何故不称。即非我见但名染惠 答如缘无为缘他界等。见分缘时不称无为.他界。但见分名无为缘.他界缘。自证不得名无为缘等。我见亦尔。又若见之自体名我见即得。若缘我故名我见者。自证即非。贪等亦尔。若缘色起贪名为贪等。自证即非。不缘色故。贪自证故名为贪等。自体亦是。

论故此相应唯是舍受者。问第七缘于八。随缘唯舍受。第六缘七.八。随彼唯舍受 答第七恒内缘。随境唯舍受。第六缘内外。不得唯舍受 问六是能引七所引。随彼能引成无漏。七是所引六能引。应随能引通三受 答无漏起时难。随他起无漏。缘境恒任运。故不通三受 问第七无漏他引生。不随能引通三受。第七无漏由他引。不随能引同一地 答净法起时难。随他能引同一地。舍受任运起。不随能引通三受 问第七任运起。不随能引通三受。五识任运生。不随能引通三受 答五识易脱起。随他通三受。第七缘一类。不随他三受 问五识任运他引生。即随能引通三受。第七一类他引起。应随能引通三受 质答云五识虽他引。不随能引寻伺俱。平等虽他引。不随能引通三受。

论若与藏识有异等者。要集云。有说.有解三位无故无恒转义。亦不应理。未断灭来恒续起故。同第八识未入四位恒名赖耶。故依有释无故不说。或相同不说 今谓不尔。赖耶设入四位。未成无漏故说恒转。不约名说恒转如流。末那三位转成无漏。转易非恒故不如流。

论。此意心所何性摄耶。疏有二解。初云双问双答。王由心所成三性故。初举所显王。故论云。此意相应四烦恼是染法故。次显由王所成有覆。论云此俱染法所依细故。故双问答。

问七缘八为我随境一界系。第六缘三界为我三界系 答自地互相增。随自自地系。他地不相增。不随他地系。

论。此位染意。疏云。通二执说 要集等说。唯说人执。不说法执。何以故。若说法执。何故论言三乘圣道有伏.灭义。二乘无学不应永舍。又护法释。三位无者依染意说。故知法执不名染意 令谓。但说于论不违。是本意故。虽定性二乘不能伏断。望彼非染不名染意。对不定性及定大乘。法执名染。然不定性生空圣道亦不能伏。故论云三乘圣道有伏.灭义。若唯人执。应言三乘圣道俱能伏灭。何须得言有。三位无染亦复无过。法执望二乘定性不名染。三位中不无。若望菩萨三位中无。文含义隐。余者不悉。

论。又如未证补特伽罗。西明量云。未起法空。应有法执恒行。以未起对治故。犹如我执位 此量喻中所立不成。枢要云。法执未证法空位(有法)。应恒行(法)。二执随一摄故。犹如生执 有妄出过云因有法自相相违。错引枢要。解论文中所立宗.因便俱有过失故。

问住灭定者。世尊入灭定不。答有三解。

一云不入。若尔云何具诸功德。答成就灭定而不现起 二云入。若尔何故诃菩萨入。答呵耽乐者。诸经亦有劝菩萨入 问既入灭定六识不行。何能利生 答由加行意愿力故。不起灭定现威仪化生。佛即任运不假加行 三云虽似入而实不入 传云。思益经说入理灭定识即不行。入事灭定识即犹起。言似入者即事灭定 然传捡文三释之中第二释胜。故此论难。若平等智依第六者应有间断。许佛恒行如镜智故。若不入灭设入不灭。即六恒行如何成难。

言所立宗因便俱有失。疏云有自法自相相违决定者。改彼因云。除圣道等意识。无俱有依。是意识故。如三位意识。因改于前。前因亦应除三位六识摄故。无不定过。

枢要云。又因有自法自相相违。以无学不定意为同法故。此量意云。以无学人恒无第七。言不定者。除在灭定无第六识。取不入灭时第六意识为同法故。然以理论。此中宗有二。一总立第六意识。二简去三位取余第六。因亦有二。一总因六识摄故。二别因亦简三位非三位。余六识摄。随其所应以二因各成二宗。过思可知。

论。初通一切异生相续。西明两释。一明执相续。二云相续者身。意取此解 要集亦云。此依五蕴身名相续。非执非心 今谓不尔。此文意显三位差别有续有间。初总明之。后重料简起.不起时。故前相续。明此俱意有间有续。不明其身。若以五蕴身为所依名为相续。且如我执亦依圣身。何故不云相续。平等性智亦依菩萨。亦何不云相续。

论。我法二见用虽有别同依一惠。要集等云。必无别种所知障定。前已略明。今更重显。若无别种诸罗汉等起法执时能熏种不。若言不熏。能熏四义少何不熏。若言许熏者。岂非别种。能熏唯是所知障故 又复自言。一惠用分熏成二种。即是别种。何云必同说为烦恼者。是据根本及多分故。

论。法执俱意于二乘等。等取凡夫。即二乘凡夫 西明等云。等取菩萨生空智。以不障彼智亦名不染 要集云。后说为胜。若等凡夫菩萨亦有。何故不等 今谓前胜。论云于诸菩萨即通凡.圣。若望菩萨生空不染。起生空时可非菩萨。又亦应言于诸菩萨除生空智亦名为染。前句总说。文复不除。故知总望不等菩萨起生空时。然于菩萨不言等。诸言摄故。前影后故。俱无有过。

论是异熟生摄者。且如异熟生心乃至变化。大小乘别。小乘四心定唯无记。然变化心通欲.色界。威仪心宽。余三不摄。并入威仪唯单非双 问受戒等发起威仪。岂非是善 答彼宗意云。欲得受戒此心是善。起礼拜等即是无记。然立戒体不依发起身.语业思。依色.声立。大乘变化唯四静虑。通善.无记及漏.无漏。余三通 性.漏.无漏。如前已明。然得合起。如行道路歌舞拍鼓。或前后心发俱时亦得。或业果心不能俱发若非业果及善恶能四心义说。非多心并。大论云此世俗有故。云无记者据别说故。

论说心意识。萨婆多云。五门义别。一名门。但与施名。二义门集起名心。了别名识。思量名意。三业用门。远知名心。开导名意。受生名识。四世门。过去名意。现在名心。未来名识五施设门。在蕴名识。在处名意。在界名心。皆通六识。非离六外别有心意。后捡文注。大乘即别。

解脱经者。有云。因道断障得解脱故名解脱经。要集云。如天请问等不名解脱经故 今谓不尔何经不令修道断障。不尔何得云引对治故明是佛说。故前说是。然天请问是别名。言解脱者。是诸不入阿含者之总名。

染污意恒时等者。诸部释异。且有部云。染污意者。谓第六识。恒时者。非不断故名为恒时。如常施食常受乐等。俱生灭者。非谓同时名俱。生灭俱有故名俱。即是诸或皆有生灭。若解脱者。对治道起。非曾非当有者。但舍其得离缘缚故。非无体性 上坐部云。染意恒时。谓细意识。无间断故。诸或俱生云俱生灭。过.未无故非曾.当有 问若细意识。如受生等恒时相续与四或俱。云何摄论第二云。依染污故时无断故。以此为难又九心轮以有分心是受生心。唯是无记。又下会瑜伽云。地狱无间有异熟生。是上坐义。准此非细染意受生。应非彼释 答上坐部中有本末计。无覆受生是本计。细染意生是末计。经部师中亦本末计。释经准之。

明不共无明。摄论第五云。此于五识无容说有。是处无有能对治故。若处有能治。此处有所治。非五识中有彼能治。于此见道不生起故 此意五识在见道位未成无漏。若有不共无明。即在圣位亦名为醉。与教相违。说异生故。不云圣者亦恒常起 又约菩萨起见道说。尔时第七亦无漏故。非谓二乘所起见道。亦非第六立第七故 问无性之人既无对治。应总不有 答是异生故。又此难意且据有姓起见道说。不尔许五有成事智。应有不共 问摄论复云。亦非染污意识中有。与余烦恼共相应时。不共无明名不成故 既尔如何与四或俱。应初师胜 答彼论叙难云。不共无明亦不成就。与身见等恒相应故。自释云。汝难不平。非我说彼与余烦恼不相应故名为不共。然说彼或余处所无故名不共。譬如十八不共佛法。前说与余烦恼相应名不成者。观他所立显彼过故 此意就他萨婆多等云与余俱不名不共。显彼自违故为此难。非我说与余或俱时不名不共。

论。此识若无彼依宁有者。大乘显小若无第七经义不成。故难外云。眼等此中摄有俱起根名二缘。意亦六中收。应依现意名二缘 外难大乘云。意识二缘生。缘无意得起。何妨二缘生根无意亦起。经部共大同许过.未无。缘无亦许起故为此难 答持自有无俱是法。缘无现相二缘生。过去灭意现非有。意识根无不应起 若萨婆多就大乘宗。为前难亦得。经部灭无假立意名。就大难云。五识六二缘缘实根亦实。意识六二缘缘假根亦假。然下别破经部。此先假叙。有部为难。亦就大乘 答云根法是所依。意俱非得假 又释亲相相是缘生。质无亦是实。同五六二缘。所依根不假 外又难云。经说六二缘。根假识不生。识托六二缘。境假应不起 答所缘势疏远。设假识得生。所依胜增上。势近假不起。然以亲相分例同根现实应好。

不可说色为被所依。破上坐部云。五识依色根。五识无分别。意识依色根。意识无分别。被质难大乘云。第八依意根。第八无分别。何妨第六依色根。意识有分别 答色法性是钝。五依不分别。意法是胜依。要思方分别 外难六依意根六有分别。八依意根八有分别 答第八自性无明了。虽依意根不分别。第六自性有多能。更得意依故分别。

问现在名为意。已灭依此立意名。现在亦名识。已灭依现应名识 答意名通二义。已灭依止得意名。识者唯了别。已灭无能不名识。

论。由我执故令六识中等者。疏有二解。取后解正。西明取前。要集亦同。今谓后释为胜。由我执故不能亡相云我能行施。岂第七我缘施等生言我能施。故本疏意。此第六我。由第七我为所依止行相增明。非云我施是第七我。若执三轮相是第七我。七地已前有时未伏。何况地前既不能伏。施等三轮何能亡相故。

同类推荐
  • 天机经

    天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赠别

    赠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说东斗主算护命妙经

    太上说东斗主算护命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诊家正眼

    诊家正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侍帝晨东华上佐司命杨君传记

    侍帝晨东华上佐司命杨君传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江湖初繁华

    江湖初繁华

    有酒有肉有江湖。男儿不缺意气,义气。女子不差妩媚,仙气。有飞檐走壁的高人,有一语成谶的‘神仙’。有那些年开过的花儿,有那些年唤过的一声小二。当年小二,当年江湖。
  • 琳琅至尊

    琳琅至尊

    我乃华东一布衣,天下与我有何干。如果还有来生,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天神佛,都烟消云散。
  • 风过秦川

    风过秦川

    这是一部关于出生于80年代前后中专毕业生成长史的缩影,描写了那个时代改革背景下,国家政策的改变对于普通家庭的生活、普通人的人生所带来的改变和影响。苏正清的奋斗经历正是被那个时代所影响的一代人的缩影。他经过了数十载的寒窗苦读,曾经的他满怀梦想、踌躇满志,却在刚刚年满18岁,准备一展抱负的时候,经历了人生的重大挫折。他沮丧过,也曾经绝望过,但是在政策变化的残酷现实面前,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从新出发,用接近于十年的努力,去尝试、去证明自己在这个社会的价值,寻找自己的人生之路。尽管痛与殇在他的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时代的变迁也给不了他任何答复,但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书写着属于这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史诗。
  • 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 图之腾

    图之腾

    在一个名叫圣灵大陆上,残存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这片大陆上飞落了七个神石,它们分散落在人间,世人观神石乃悟道,主修图腾武学。少年昊宇,自幼便父母双亡,有一道士收其为徒,可谁知天赋极差,昊宇不愿做上天的奴隶,准备逆天改命,讴歌一生传奇!
  • 星空道神

    星空道神

    喜、怒、忧、惧、爱、憎、欲为七情,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欲。情欲入道,掌控万物,不过……喂喂,那个谁,几位圣女、公主,别一见面就脱衣服呀,坐下来谈谈人生可好?我是郭日天,喝最烈的酒,泡最美的妞,吃最爽的美食,刷最畅快淋漓的副本,苍生伏地,诸仙垂首,万魔惊惧,涅槃破轮回,星空全无敌!
  • 花都小天师

    花都小天师

    灵域!天师门张小天因意外偷看百花门牡丹仙子沐浴而被追杀,不被慎卷入空间裂缝。当他醒来时,他发现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花花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发现自己的神算、相术、望气既然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从此花花都市中多了一位一眼断生死,一言解祸福的正真小天师。嘿嘿!小子,你可别惹我,小心小爷让你出门就被车撞。我操!你有钱,你很叼是吧!小心小爷让你明天就破产。我可告诉你,小爷不但能让你趋凶避吉、化险为夷也能让你弄巧成拙、乐极生悲。
  • 小仙女沦落凡尘:莫失莫忘

    小仙女沦落凡尘:莫失莫忘

    他和她,相遇相知在天上,那里有雪白淡雅的伽罗花,那里有平滑如镜的美丽天河。一朝分离,相逢陌路,你可还记得那发自心底的承诺?他和她,相识相知在人间,那里有芳草依依花开如海,那里有老树昏鸦,袅袅炊烟。风云突变,爱却永存,我愿意用生命换取你温暖的笑容!沧海桑田,地老天荒莫离莫弃,莫失莫忘
  • 皎月之雨

    皎月之雨

    叶雨是一个两点一线的高中生,突然有一天遇到了牛×的朋友,本以为自己以后可以飞黄腾达;结果发现这一天自己的爸妈也神秘失踪了...
  • 体育百科知识博览

    体育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历史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