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8100000026

第26章

论。触谓三和分别变异等。辨其体业 问何故心王但辨自性.行相不说作业。心所即辨作业.自性不说行相耶 答互相影显。或已略明故今不说。前第二云。识.受.想等了别领纳等行相各异故。受等所依说是触业。亦影显识为余所依即识作业 问心.心所法微隐难知。或以作用或以行相而显自体。作用与行相复有何别 答行相显自取境功能。作用显他依止功能。然心王多己行相显自体。心所不定。作意警心。思令造作非缘境用。受领顺违。想取境像。此即缘用故。解识行相即是了别。了别即是见分所摄。第一卷云。识谓了别。即以行相显于自体。第三卷引无始时来界等。即显与他为因缘用。即是作用显于自体。论云故以作用而显示之 问若以了别即是显自。何故触等亦称为了。下第五云。作意了此所未了相等 答同一了言各各显自此有何妨 不尔违前第二所说。彼云了别领纳等行相各异故 答了有二义。一缘境名了。通心及所。二行相了别。非所但王。而作意等亦言了者。说缘境了非行相了 或有单.复。单言了者即通王.所。言了别者非所唯王。前识但云了者。以颂文窄略去别字。后释方言了谓了别 或泛明缘王.所俱了。辨别行相了非心所 问何故王.所或取了境。或余作用而显自性 答造论者意随举一种。或就显明了。不可一准 问同举作用以显性.业二用何别 答有云。亲用显性。疏用显业。近远.内外.自他亦尔 要集云。作用有二。一唯自用。二通他用。唯自显性。通他显业 今谓不定。如触顺生心所功能以显自识。亦能似根境顺生。即是通他。虽总是触自性。且举和合令同触境为触自性。非谓三和分别变异非触自性。正以此等明自性故 作意引心令趣于境。此即唯自举一例余。若云据心所说如何不简。又通他显业过亦未离。从多可尔 西明云。了者通行相。王.所俱有。如第五说 今谓不尔。若同了别何故次下难第三师。云勿触等五亦能了别。故知了别非通行相。应如前解 问触似三顺生似彼是触性。亦应似因之果皆触自性。若不尔如何难他。似因之果应皆受性 答不唯领似名触自性。更有余用。彼唯似因名受自性故作是难 问触谓三和即从因果为名。分别变异即能领似之称。此即辨名。触境为性应始显体。今为但显体。为双辨名.体 答虽似释名正只显性 或兼辨名。寻名取体。所以双辨。然依论意正为辨体。以理俱取义亦不违 问六.八境.根别。可说三和生。第七根.境同。应从二和起 一云可尔 二云根.境义殊亦三和起 又据极成说三和起。依大不共亦二和生。

问触依三和起。从彼名三和。识.受二.四生。应名二四和 答二解。一云触亦和彼。余不和彼故不得名 二云亦得 问识二和起得名二和。识作意生应名警觉 答识从彼起体亦和。故得从彼名二和。从作意生非警觉。不从于彼名警觉 问作意警心种位能警。三和起触种位三和 答根.识种位劣无用未三和。作意性能警故种位起用。

论。作意谓能警心为性者。为种位警。为现行位 答准诸师说通二位警。本疏种位非在现行西明.要集俱非本释云。论二说通于种.现。如五蕴论云谓能令心发悟为性。显扬第一云。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动心为体。引心为业。若依有部自有两说。杂心依现故彼论云.忆者于缘发悟。一在生相。正理十一云。作意正现前者。谓正起近现前自境。即正生时将入现在取自境义。大乘亦二说。一依显扬。现在作意警同时相应之心。文如前引。二依此论。击发现起心种。引现起心趣所缘境。然释此论自有两解。一谓此未来作意种子。警觉未来应起心种。由此令心趣自现在境。一云现在作意。警觉现在应起心种。引彼现心令趣自境。此释为胜 今谓不尔。若依有部正理为正。即杂心论于将所缘发悟为性。同于正理。若即如彼即不正义。若依大乘。亦唯一说。五蕴论云谓能令心者。心种亦得名心。不言能令现心发悟性故。若依显扬云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动心为体者。初二句简他宗义。依心所起显心所义。与心俱转简前后生。相应者简同时色根。因解心所相应义。动心为体方显自体。动应起心为体即是种心。若正现在。即正已起。何名应起。既已现起。更何须警。若警令解此是惠能。警令趣境不异于业。若警令起起竟何须警。若云既许现因能生现果。何妨现在警觉于心者不尔。以种现在生现心时。虽俱在现要能生未生。若有种时已有彼现。何须种起。若现根等不是令生但为依住。若是能生应有根时常有识起。犹如作意有现能警必有心故 若云种位能警即是未来。未来无体如何能警者不尔。大乘因果深妙离言。观当生现假说未来。虽在种位与所生现亦正现在。此护法宗。无劳异觉。粗观即似现警。细寻警理难见 然瑜伽说。作意云何谓回转性者。即显扬同。回转与动义意相似。故如前会不应于此有别师计。是论所破。故回趣者但破小乘。

论。破执中持心令住者。诸说但破大乘异计。西明初解亦破小乘。要集亦非本疏所说。集论但云持心为业。杂集释云数数引心。是引名持。非住名持。既云数数引心。与此论同。故不应破 今谓不尔。杂集云。即于此境数数引心。是故心得定者名得作意。本疏意者。但以论言即于此境数数引心。既云此境即是一境。数数引心故于一境数数引心。明即是住。不尔何故复云是故心得定者名得作意。故杂集意明此作意持心令住方始得定。集论据增。杂集谓为尽理。故今论破。若但破小乘。何部所计判定为胜。

问想既施设名言为业。何非语因 答准杂集论说。为随说因非语加行。由想境像方立名言。此势用疏。寻.伺用亲正起语故说为语行。

论。覆谓染法障碍圣道者。问染法障圣道说名为有覆。不善亦障圣同名为有覆 答据能障圣道。不善应名覆。招果势用强故不名有覆 问不善招报强从胜不名覆。无想不感果障圣名有覆 答自性染法覆蔽胜障圣名有覆。无想报等翳理微故不名有覆。

所例王门四师不同。第三难陀。若唯安惠者不尔。通则可然。救破随举言似根等。诸师各解得通种.现。文言通故。

问且六能熏。为共成一本质之种。为各别熏 答有二解。一云共成一本质种。而相.见种各别。一云质亦各别。后说为正 问俱是多因共生一果。何故后正 答种同一处可共生果。能熏相异各别熏质 问受熏虽不在所。缘境俱同王.所。所变根.境之时俱有用不 答西明云。三藏二解。一云触等所变俱无实用。境可增上缘。而非是所缘。一云非例。根是增上义。故唯心变。境是疏缘义。亦通心所。后释为正 今谓未然。心所所变为六所缘理即不障。为五识境违于正义。护法五识不许缘假故。若云对第六说者亦不然。根.境相望根既望五论。境是五境。如何对六说。虽传三藏不见同闻。况复教依法不依人故。

论。体既本有等。本疏设难。要集云。有救。婆沙救云。见色等用不通过去故三世别。正理师救。约同类因取果作用以辨三世。余皆功能。此设彼救。在疏不引云破不成据何所以 今谓若婆沙救见色等用。不通过去故三世别者。则色等五境虽在现在。亦无见等用应名过去。正理唯约因类之因取与果用名为作用。以同类胜者。则苦法忍应不得生。阙同类因无作用故 又复五因俱因缘性。俱能取果何非作用。若非作用应非因缘。又婆沙第十二云。等无间缘除阿罗汉最后心.心所法余过.现心.心所法。有余师说。亦为等无间缘。但后果不生。评不应尔。所以者何。等无间缘依作用立。若法与彼法作等无间缘。无法无有情能为障碍令彼不生。世第一法非最后心。后非同类可非无间。以此故知。无学后心无有作用。既无作用何非过去。故助难成。然准婆沙。等无间缘过去亦有取与果用。彼第十云。何者等无间缘。云与次第义。与作用义。此是与果。复云能生心义。能引发义。此取果义。又云能引等无间法名等无间缘。故知等无间有取.与义。

论。前因灭位等。有三解。一约等无间。前因果灭。后念识因果生。二约种子。前种因灭位。后种果正生。三约前念。现种因果灭位。后念现种因果生。以诸种子与第八识俱生灭故。如秤两头。以影略说。前但云因灭。后但举果生。此解为正。

论。观现在法等。西明云。观现在种法有引后用。于因上假立当果。对说现因 今谓不尔。何者云于现在种因之上假立当果。为观现因名作当果。为观现因能有所引名为当果。若观现因名为当果。果因无别 又论云假谓现识似彼相现。若观引后用说彼所引名为当果。即不依于现因之上假立当果。所引非因但是依识变作未来假名当果。依现立当故是假立 又解云。现识者即种子识。有似酬前引后相故说之为似。即托此相而假说曾.当。非观心上变 此亦不尔。何者前观现在法等。后言假谓现识似彼相现。若非依此观心现识之上有似曾.当相现。种子之上何能似有。然当两重因果。文显可知 问疏云依识变曾.当假立三世。为道理三世。为唯识三世。若道理三世。与唯识三世有何差别 答不寻因果相酬引边。但说过去事。及记未来诸可怖事。而心变作过.未之相。对彼二相说名现在。即是唯识。故与此别。复更有解 然立三世诸宗不同。如一说部三世但言都无实体。若出世部依法立世。世间是假世亦假。出世实世亦实。大众.经部等。过.未是假。现在是实 若萨婆多三世俱实。俱舍二十引教及理立三世实。然就彼宗有四师别。故彼颂云。此中有四种。类.相.位.待异。第三约作用立世最为善。一法救说。由三类不同三世有异。非体不同。如破金器作余物时。形色虽有殊。而显色无异。行于三世唯舍类得类。非舍体得体。二妙音说。由相不同三世有异。相不同者。一云不相应中别有一类世相不同三世有异随一世相合。余二世相隐。非谓体无。二云世相有用时名合。相虽无用而随于法其体非无。三世友说。由位不同三世有异。非体有异。如运一筹置在一位名一。在千位名千。位虽别体不别。四觉天说。由观待有别故三世异。观待后故名过去。观待前故名未来。俱观待名现在。俱舍论破法救所说。执法转变置数论朋中。妙音所立世相杂乱。三世皆有三世相故。觉天所说前后相待。一世法中应有三世。谓过去世前后刹那应名去.来。中名为现。唯许第三依作用立。世无杂乱。婆沙同俱舍。正理许类异。俱破妙音及觉天说 大乘所立或二或三如本疏辨。所指之文恐烦略引 瑜伽第三云何建立。谓诸种子不离法故如法建立。若诸果法若已灭相是过去。有因未生相是未来。已生未灭相是现在 瑜伽五十一云。过去行云何。谓相已灭没自性已舍。现在行云何。谓相未灭没自性未舍。未来行云何。谓因现在有自相未生未得自性 瑜伽五十二云。过去诸行与果故有。未来诸行摄因故有。所以者何现在诸行三相所显。一是过去果性故。二是未来因性故。三自相相续不断故 又云。已与果种子相续名过去界。若未与果当来种子相续名未来界。若未与果现在种子相续名现在界 辨中边第二云。因果已.未用是世义应知 释云。谓于因果俱已受用是过去义。俱未受用是未来义。若已受用因未已受用果是现在义。此等但约因果种子显世差别。皆是道理三世所摄 诸说神通.三明等者。皆神通三世。今此论文。即唯识三世。

论云假谓现识似彼相现。又宗明唯识。然准西明似约道理释此因果。要集亦同。智者简择。

问法有三性假立三世依何性耶 答据实道理唯依依他。若据随缘假施设者通依三性。要集说云。圆成常住。遍计性无。俱不依立三世差别 今谓克性虽尔。然诸经论亦依假立。且圆成实依诠以显得说三世。何者如十二行眼智明觉。各于四谛观去.来.今。于圆成实若不依诠假立三世。不成四行。故依圆成亦得假立。即通唯识.道理二种。依遍计性亦得假立。何者如般若经云。无我人等 天亲论释。约妄执我三世总别立此四种。即依遍计立三世也。此但唯识三世非余。依依他起所立三世。如前所引。所引之文但全依观缘起正理。圆成非缘起。遍计无自性。故略不说。

论。必不退起烦恼障故者。退起烦恼分位前后。诸宗说异。若大众部等。见道烦恼有退之者。以单道故。修必不退。以双道故。若萨婆多。见道烦恼必定不退。以速疾道。修道有退。以容豫故。然修道惑。先六行断后八圣者必定不退。一为利根。二以世出世二道断故。又若经生即亦不退。若大乘宗二俱不退。以永断种。过.未无故。然大乘言退退失世间现法乐住。小乘退者。退失圣果。然必此生还得彼果必不经生。然论退性通三界圣。若现退者。但在人间有退缘故。退缘有五。一谓僧事。二和诤。三谓远行。四多病。五乐诵经。

同类推荐
  • 佛说法常住经

    佛说法常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宋中太乙宫碑铭

    宋中太乙宫碑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楚辞补注

    楚辞补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诸法无行经

    诸法无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宿尊禅师语录

    古宿尊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情动99次:未闻花名

    情动99次:未闻花名

    警校毕业,原以为不会再相见的两人再度相遇,“闫夕,你会打架,我也会,怎么?”不要!总裁,你是总裁?天哪。我才不要他,请赐给我另一个真命天子吧!!!
  • 英雄联盟之全息对战
  • 超级帝君系统

    超级帝君系统

    帝皇一怒,伏尸百万;帝君一怒,万界崩塌!且看一异世少年崛起的故事!
  • 魔皇毒妃

    魔皇毒妃

    她是新时代的一抹灵魂,好死不死的穿到了一个废物身上,好在她有灵魂戒指,所以炼药啦,练武啦,驾驭魔兽啦,都是杠杠滴。他是魔域里的魔皇,世人都怕他,全部技能都练到了顶级,却没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
  • Just David

    Just Davi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莉莉丝艾薇

    莉莉丝艾薇

    路西法成为魔时她已经是半个天使,而她这一辈子都在追求着一个信仰,那便是能够跟上心爱男人的脚步和他回家,但是为了仇恨那个男人还是负了她,最后就连爱意也未曾表达。“和你在一起的一瞬间,我以为我拥有了全世界……”
  • 坐地成魔

    坐地成魔

    天下有七族,佛族第一,魔族式微。放下屠刀的我,佛不要,于是。我坐地成魔。
  • 肥猫生存手册

    肥猫生存手册

    “安逸,你家的肥猫呢?”这是大美女竹绮梦。“安逸哥哥,我让妈妈做了好多好多小鱼干呢!”这是小萝莉柳鸯。“喵呜~~”这是王奶奶家的白猫。“这下好玩了……我总不能告诉她们我就是那只肥猫吧……”这是苦恼无奈,急的直挠头的安逸。本文轻松日常向。新手上路,还请多多支持~
  • 从变身开始的末日

    从变身开始的末日

    这是一个充满神秘的世界。丧尸狂潮仅仅是末日的开始,更为强大的敌人,更为恐怖的计划,更为残酷的战争,看因获得力量而变身的少女如何应对。QQ群:580933516
  • 帝女权:皇家有女初成长

    帝女权:皇家有女初成长

    她是太子的正室,在府中受尽欺凌,无权无势,直到被人害死在水中,原本消失的呼吸再次恢复,双眸不在空洞,漆黑中的琉璃光再次被点亮,懦弱退却后光华大展。江山多美人,唯她一枝独秀。她在水中重生,如芙蓉般清秀艳丽,似多刺之玫瑰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