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5400000019

第19章

亡是非论(昙迁禅师撰)

夫自是非彼。美己恶人。物莫不然。以皆然故。举世纷纭。无自正者也。斯由未达是非之患。云其患者。乃有十种不可。一是非无适主。二自性不定。三彼我俱有。四更互因生。五互不相及。六隐显有无。七性自相违。八执者情偏。九是非差别。十无是无非。初明无适主者。此云我是。彼云我是。彼此竞取。乃令是无定从。彼复云此非。此复云彼非。彼此竞兴。遂使非无适趣。惑者必欲以是归自以非属彼者。此有何理而可然也。理不然故。强为之者。莫不致败耳。物岂知其然哉二自性不定者。是性是于是。或复是于非。非性非于非。亦或非于是。然愚者窃窃唯言。是是不许是非。亦许非非。不论非是。自谓得理。不患其失。且共论之。若以是是于是。即有二是过。一所是过。二能是过。所是过者。所是若是。是已是何用是。所是若非。是应言是非是。云何言是是。能是过者。待所故说能。所是既不立。能是亦不成。能所俱不成故。何处当有是也。若复非于非。其过亦如此。例是取悟。勿更分别。理尽于此。是以不可也。三彼我俱有者。此是而非彼。彼是而非此。此之与彼。各有一是一非。惑者唯自谓有是。不言有非。谓彼唯非。不许有是。斯有何理而可然乎。四更互因生者。非因自是心生。是因非他心起。以从自是心生故。此即自是者非非他非也。是复从非他心生故。此乃他非者是非我是也。然惑者。偏欲取是自归以非许人。无如此理故不可也。五互不相及者。凡是自非他者。本欲望非至彼。然彼犹自谓为是。以犹自谓为是故即验。非不至彼。非他自是者。亦希是至此。然犹为彼所非。以彼非故即明。是不至此。是不至此。而言我是。非不至彼。复谓他非。理穷于此故不然也。六隐显有无者。寻夫物情惑也。莫不同于自是均于详非。均详非故。举世无是。我当云何独有是也。同于自是。则天下无非。以无非故。我何所非。然惑者。谓有是可是。有非可非。义乃不然故不可也。七性自相违者。是则性自违非。非乃性自害是。以我独欲立是定非。是既立已。必为多非非一是。是多非非故。一是那可是。以是不可是故。则非何所非。无所非故。非则自非矣。自非则无非。非是则无是。惑者礭。欲以是定非用非非是者。未足然也。八执情偏者。夫物之偏也。皆不见彼之所。见唯自知其所知。以自知其所知故。因即以为是。不见彼之所见故。谓彼唯非。若乃见彼所见。谓之非者。或容可尔。既不见彼所见。而言彼非者。彼何必非也。若复自知其所知。因以自是者。此则是已私是。若为使他亦谓之是也。以此过故。无理可然。九是非差别者。然滞俗之辈。以是为是。以非为非。此乃粗免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者颠倒失也。然物外高趣。以是非为非。用无是非为是。此亦免于是非之一失。犹自存于一是一非。是非虽同。理趣胡越。而惑者。闻是则谓凡圣同是。闻非复谓贤愚共非。失理致此。未足然也。十无是无非者。若夫以是非为非。无是非为是者。彼且恶于是非。犹不免是非累也。而欲恶于其累别更有所存者。然其所上。已存于心。亦未免于累也。将欲不累。莫若无心以无心故。谁谓为是非。是非亡矣。彼我随丧。彼我丧故。得失亦无也。不然于然。不可于可。尔乃任放无为。逍遥累外耳。此又顺性起故。录附之

明涅槃章

涅槃者有三种。一小乘涅槃。谓有余无余。有余者。有余身智。无余者。无余身智。同数灭无为为体。二者三乘涅槃。有其五种。一无住处涅槃。二自性涅槃。三方便净涅槃。四有余涅槃。五无余涅槃。无住者。智悲相导。无住着故。此义通因果。性净者。本有故。寂灭故。方便净者。藉缘修故。涅槃同前释。有余者。有余应化。未穷尽故。无余者。法身无余。顺寂灭故。三一乘涅槃者。如前所有义。若约别教言。即十种涅槃。如离世间品说。余义如别章

见闻供养福分章

福分者。大分有二。一现在福分。据现在去危得乐等用。二据未来成灭罪得世间出世间善因果等用。如教相中幡灯诵咒结坛印相等功德。意成现在用。非无后世益。如建立行檀等及一乘见闻等。成其后世益。非无现在用。若据人天及小乘三乘并一乘。但由回向方便不同。遂福分有别。据其福体。无二无别。常称本性。无有差别。若人天即邪正不同。若声闻唯成助满。若初教其体即空。若终教其体即如。若如前诸义。为一乘所目。即属一乘。若别教言。见闻已去即是一乘。余义如别章

第七会离世间品明智章

智者有三。一小乘二三乘三一乘。智者照察名智。审达名慧。小乘有十智。谓苦智.集智.灭智.道智.法智.比智.等智.他心智.尽智.无生智。知苦名苦智。乃至知道名道智。知欲界法名法智。知色无色法名比智。知一切法名等智。即有漏智也。知他心心法名他心智。知烦恼尽名尽智。知烦恼不生名无生智也。并流类有十六心。谓苦法忍.苦法智.苦比忍.苦比智.集法忍.集法智.集比忍.集比智.灭法忍.灭法智.灭比忍.灭比智.道法忍.道法智.道比忍.道比智.八忍为无碍。八智为解脱。智名决定。忍与疑。得俱生。不决定故。不得通名智。故与心名。有十六行相。谓无常苦空无我行。因集有缘行。亦名因相集相生相缘相。灭止妙出行。亦名灭相静相妙相离相。道如迹乘行。亦名道相如相行相出相。是行所依名行。亦成业名行。又有四十四智。谓老死苦老死集老死灭老死道。乃至行亦如是。老死有四智为性。谓法智比智苦智等智。乃至老死道亦四智为性。如是老死四智。各四智为性。乃至行四智。亦各四智为性。以无明不具故不立也。但有四十四。又有七十七智。谓初知生是老死缘。二非不缘有老死。三过去生曾为老死缘。四非不曾缘过去生有老死。五未来生当为老死缘。六非不当缘未来生有老死。七法住智。此法是无常。是有为。从因缘生。是尽法是灭法。是无欲法。如老死有七。乃至行亦七。就老死中。前六智以四智为性。谓法智比智集智等智。第七法住智。以等智为性。问何故不说无明缘智。答望十二支。无明已前。无支对故不说也。又解。依成实论。于闻思地作四十四智观。七十七智观。空有并观伏灭无明等。四十四智者。正缘老死。兼知无性。名老死智。即审境观。二老死集生支。作增上缘。集起老死。正缘于集。兼知无性。名老死集智。名推因观。三老死灭。正缘老死灭。兼知无性。名老死灭智。此名审灭观。四老死灭道。正缘灭解。兼知无性。名灭道智。名审行观。如老死有四。乃至行亦有四。无明无因故不说也。七十七智者。一谓无明缘行。此推因观。二不离无明缘行。此审因观。三世各二合成六。此缘有心名法住智。第七无明灭。即性灭名泥洹智。如是七智乃至生支。即成七十七也。老死后无支故不说也。今大乘义。初教门中。少异成实。杂集论中。杂染流转说。即彼七十七智也。安立谛说。即三十四智观。此初教净顺逆二观。即成实所无也。亦可净顺观入前第七泥洹智观。摄余义不同。复有三智。谓闻思修。二三乘就中有二。一初教有十一智。谓苦智等十智上。加一如实智。又有十三智。谓一信解智。二道理智。三不散智。四内证智。五他性智。六下智。七上智。八厌患智。九不起智。十无生智。十一智智。十二究竟智。十三大义智。又有十三智。谓闻所生智。思所生智。世间修所生智。胜义智。他心智。法智。种类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尽智。无生智。大乘智。上所说智。是初教回心智。二熟教复有三智。谓加行智。正体智。后得智。复有三种智。谓实相般若智。观照般若智。文字般若智。复有三种智。谓闻思修慧智。复有五种智。闻思修证报生善意识智。复有一智。谓真如智。上来所说。是大乘智。上大小二门智。一乘所目。即属一乘。若依别教。即有十智。如下离世间品说。余义如别章

不共法章

不共法者。谓三十二大人相。八十随形好。四一切种清净。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三不护。大悲。不忘法。断除诸习气。一切种妙智。就此一百四十不共法中。四一切种清净等二十八不共法。快净满足时。得此之不共。不与因共。唯是小乘。又有十八不共。谓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无异相。无不定心。无不知。已舍欲无减。精进无减。念无减。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智慧知过去世无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此之十八。不与二乘共故名不共。依如杂心。用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为十八不共。当知。即是不共小乘。小乘浪计也。此是三乘不共。复有十种不共。即是一乘。如离世间品。所以说十者。欲显无量故。余义如别章

六念章

六念者。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此教兴意。为初发心者。坚信心故。复有八念。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入出息.念死。此之八念。为趣修者说。复有十念。一者于一切众生。常生慈心。于一切众生。不毁其行。若毁其行。终不往生。二者于一切众生。深起悲心。除残害心。三者发护法心。不惜身命。于一切法。不生诽谤。四者于忍辱中。生决定心。五者深心清净。不染利养。六者发一切种智心。日日常念。无有废忘。七者于一切众生。起尊重心。除我慢心。谦下言说。八者于世谈话。不生味着心。九者近于觉意。深起种种善根因缘。离于愦闹散乱之心。十者正念观佛。除去诸想。当云何念。非凡愚念。非不善念。不杂结使念。即得往生安养国土。此教兴意。为往生修行人。复有十念。一净心。二不动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淳厚心。九快心。十大心。广说如十地论。前之二念。是小乘通初教。次之一念。在初教通终教。后之一念在一乘通三乘。余义如别章

九次第定章

九次第定者。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灭尽定。从初禅心起。次入第二禅。不令余心得入。若善若垢。如是乃至减受想心。定出入不越名为次第定。此义是三乘。亦通小乘用。若一乘教所目。即属于一乘。余义如别章

八人章

八人者。见道中八忍是也。与智为别力要故。别得人名。此之八人。通一乘三乘小乘。小乘八人浅。人空未穷。初教八人次深。法无我理未尽。熟教法无我德。由未究竟。一乘法界。然始明了。今下经云明了法者。一乘别教。及同教义。并皆周悉。会解前之行德故。名明了法。宜可知之。余义如别章

见法二行章

见行法行者。小乘见道前入道方便趣向。利钝二种人也。由是入圣初方便相故。今别明此。二行相准前八人章

辟支佛章

辟支者有二种。一犀角二伴行。觉常乐寂静因。外缘解知足少事。不由他悟。明了法解缘觉故。其义从声闻乘。渐渐转细至于一乘。名缘觉义。此义准前八人章。成其义解。余如别章

菩萨章

菩萨者。通其五乘。人天凡夫。亦名菩萨。何以故。由成比行。是假名菩萨。即五乘前内凡夫声闻乘。亦有菩萨。有漏善五阴为体。由慈悲行成作佛故。三初教菩萨。取无漏五分法身为体。见修究竟作佛故。直进人亦得五分法身为体。而直进共回心二菩萨。其体即空。熟教菩萨。无分别智为体。亦真如为体。若依顿教。一切不可说。契同一理观。若为一乘所目。即属一乘。若据别教。即普贤菩萨。是又成十种身。如十行中第九行内说。余义如别章

五生章

五生者。一息苦生。二随类生。三胜生。四增上生。五最后生。如是五生。并菩萨所作。此义是三乘。若准华严经。菩萨住兜率天。乃至下生作佛。皆有十意受生。若依十意受五生身。是一乘。此义如离世间品说。余义如别章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阳光晒暖了冬天

    阳光晒暖了冬天

    “啪!”舒落怀里的书被撞的一下就掉到了地上,舒落懊恼把耳旁因跑太快而散落在脸庞的头发挠到了耳后,然后快速的蹲下身把地上的书捡起来。“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舒落不停地弯着腰道歉,连头都没有抬一下,就转身往教学楼跑去了。第一次的相见却是如此的匆忙。“你好,我叫舒落,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的舒落。”舒落望着眼前这张自己完全从来没有见过的侧脸,但却有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嗯?”男生闻言,疑惑的转过头来,有礼貌但又有点害怕的女生。“这本书,你要看吗,可以借给我吗?”舒落害怕这个男生会拒绝她。第二次相见终于认清了对方,是你以辰。
  • 少女心事烟波蓝

    少女心事烟波蓝

    他与她之间的爱情似乎是前世的一场姻缘,然而,相遇是缘起,命运却注定了是一纸的虚无,就像,落雁爱着叶与非,碧痕爱着满福儿,嫣红爱着沈景元,看似美满的爱情却在经商、妒忌、怀疑、宫廷、权谋以及权贵的家族斗争的背景里辗转、挣扎,粉身碎骨……然而主人公们追求美好爱情的情怀令人动容。不为今生的相守,只为求得你此刻的回眸,为了爱,我不怕紫陌红尘中婆娑的轮回,只为换得你一世温暖的牵手
  • 邪王独宠:废材嫡女嚣张妃

    邪王独宠:废材嫡女嚣张妃

    一朝穿越,成了向府最不受宠的嫡女,痴傻无能,天生废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试问还没有怕过谁。她针芒毕露,却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也挑起了一个无赖的兴趣。第一次相遇,他说:“传闻向府嫡女向歆韵,痴傻无能,对太子情有独钟…”她回:“传闻不可信。”他反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第二次相遇,她邀他喝酒,那酒却尽数入了她的口中,便在他面前耍起酒疯。……他说:纵然不是那绝顶美女,她却是他喜爱的模样。她的古灵精怪,她的勇敢无畏,她的张扬,她的一颦一笑,一怒一嗔,都刻在他的心里。她说: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唯独他,洞悉了她的一切。给她足够的力量,去强大。一切只听见,往事重于耳,过眼又云烟。
  • 幻域归汐

    幻域归汐

    一个平静的镇子突然被妖怪袭击,有人说这是因果循环。原本应该待在幻域里的妖怪为何会来到人界,是妖皇失踪,还是有人蓄意谋划...
  • 妈咪小茶点

    妈咪小茶点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长泪邪

    长泪邪

    世间万物情感所化为的生灵,却只有雪白的记忆,她忘了太多的事。她的眼泪,可以起死回生。可是所谓的重生,不过一命换一命罢。“只要能救阿灵,我什么都愿意给你”她亲眼看见蜀国君主为了自己所爱之人亡了整个国家,她不甚唏嘘。在佛罗,她曾听一女子所言,那女子问她:“青邪,你生命可曾有过这样一个人,你明明恨他,却又不可抑制的爱上他”她无言以对,她的生命如白纸,早已遗忘了从前,又哪里会有这样的人。她经历了很多人的故事,却始终记不起自己的过往,那些相似之处却让她的心中隐隐作痛。她闭着眼,朦胧间,回忆着脑海中不太清晰的画面。那个身着白衫的男子,俊美的面容上淡淡的笑意,他衣衫的胸口上是像用墨画上去的山水画,他的眼神如月光般明亮,双手却如寒霜般冰冷。“长寻,若我死了,你会想我吗?”“我会陪你一起”
  • 韩娱之幸福来未

    韩娱之幸福来未

    韩娱十年,少时十年,女团十年,我们的十年,因为一个男人的出现而被改变的十年。这十年的时光里,我们尽情的做着美梦,我们开怀大笑着长大,我们满怀憧憬的走向人生。在幻想的世界里,我们期待着一个happyending。(本书秉持这以一贯的中立目光看待所有的偶像艺人,如果出现与你心中偶像并不符合的情节,请视为剧情需要。)
  • 十八岁的回忆贰

    十八岁的回忆贰

    老天总是这样,它让我们遇见,却不让我们相识,它让我们相识,却不让我们相爱,它让我们相爱,却最终会走散。
  • 诡案宓闻

    诡案宓闻

    一个生活在村庄里的放羊小青年,竟然跟失踪多年的国家至宝有关。国宝追查组的诗,诗穷追不舍,却因此牵扯出二十年前的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