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5400000011

第11章

校量胜分初十愿章

十愿者。一供养愿。谓无余一切诸佛。一切供养。一切恭敬故。一切种具足上。深信清净。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此中供养有六种大。一者福田大。谓一切佛。二供事大。谓一切具足故。三心大。深信清净故。四摄功德大。广大如法界故。五者因大。究竟如虚空故。六者时大。尽未来际故。二者受持愿。受持三义成就。一者于诸佛所说修多罗教。次第令法轮不断成就。二者证三种正觉得证成就。三者修行于三正觉因处。各令修行成就三佛。正觉者。声闻辟支佛。亦名为佛故。三摄法上首愿。于诸佛成佛处。为摄法上首身。四知众生心行愿。教化一切。令心增长菩萨所行故。五教化众生愿。随彼众生粗细差别名色所摄。令信入诸佛所说法中。已入法者。令入二乘菩提故。已入二乘菩提者。令入无上菩提故。六知世界愿。谓知一切相乃至正住等及倒住等。乃至如帝网差别真实义相故。如业幻作故。真实义相者。唯智能知。余相者。可现见故。七知净土愿。有其七种。一者同体净。如经一切佛土一佛土。一佛土一切佛土。二者自在净。如经一切佛土平等清净。三者庄严净。如经一切佛土神通庄严。光相具足光明庄严。众宝等庄严故。四者受用净。如经离一切烦恼成就清净道。五者住处众生净。如经有无量智慧众生悉满其中。六者因净。如经入佛上妙平等境界故。七者果净。如经随诸众生心之所乐而为示现故。显智神力等故。八同心同行愿。有其十种。一者共集善根无怨亲故。二者一切菩萨平等一观故。三者常亲近诸佛菩萨不舍离故。四者随意能现佛身故。五者自于心中。悉能解知诸佛神力智力故。六者得不退随意神通故。七者悉能游行一切世界故。八者一切佛会皆现身相故。九者一切生处普生其中故。十者成就不可思议大乘故。具足行菩萨行故。九三业不空愿。于中不空有二种。一作业必定不空。身口意业所作不空故。二作利益不空。如药树王身故。得如如意宝身故。十成菩提愿。如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作业有七种。一示正觉业。二说宝谛业。三证教化业。四种种说法业。五不断佛种业。六法轮复住业。七自在业。如是十愿。初地已上成。地前随力随分。此约三乘说。若约一乘教。则十信终心具足一切愿。余义可知

三种菩提章

三种菩提者。一声闻菩提。二缘觉菩提。三佛菩提。依其教分。自位究竟。虚通曰道。问声闻缘觉既非究竟因。何共佛得菩提名。答声闻缘觉。若对于佛。即非究竟。若就当位依教分齐。不别作佛。成自罗汉即为究竟故。别得菩提名。若为一乘所目。即属一乘。余义如别章

行校量中信等十行章

十行者。一信.二悲.三慈.四舍.五不疲倦.六知诸经论善解世法.七惭愧.八坚固力.九供养诸佛.十如说修行。此义在一乘见闻。在三乘及声闻人天等。前信等三十句。是清净地法。今此十句信等。是彰地净法。余义如别章

行校量慈悲内缘起章

缘起者。大圣摄生。欲令契理舍事。凡夫见事。即迷于理。圣人得理。即无于事故。今举实理。以会迷情。令诸有情知事即无即事会理故兴此教。故地论云。自相者有三种。一者报相名色共阿梨耶识生。如经于三界地复有芽生。所谓名色共生故名色。共生者。名色共彼生故。二者彼因相是名色。不离彼依。彼共生故。如经不离故。三者彼果次第相。从六入乃至于有。如经此名色增长已成六入聚。成六入已内外相对生触。触因缘故生受。深乐受故生渴爱。渴爱增长故生取。取增长故复起后有。有因缘故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众生。生长苦聚。是中离我我所者。此二示现空无知无觉者。自体无我故。当知。十二因缘等。即体自性空。依彼阿赖耶识生。梨耶微细自体无我。生十二因缘。十二因缘。亦皆无我故。缘生等无有别法。佛举缘起观门。以会诸法。一切无分别。即成实性故。地论云。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谛。是其事也。缘起观门。有如是益。此义在三乘。亦通一乘说。何以故。为是所目故。若据胜劣缘起。是胜观。亦即是一乘小乘之中。虽有名字。而不违其义。何以故。不断法我故。余义如别章

彼果分中调柔等四果章

四果者。一调柔果利益胜。二发趣果利益胜。三摄报果利益胜。四愿智果利益胜。言调柔者。即行为体。发趣者。即解智为体。即闻思慧智也。摄报者。即果报五阴为体。愿智者。取成用为其体也。调柔摄报愿智三果。诸地各局不相通也。发趣一果。义通诸地。余义如别章

第二地初三聚戒章

三聚戒者。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摄众生戒。其戒种类略有四种。一依瑜伽四波罗夷等。二依璎珞梵网经十无尽戒。三依方等经二十四戒。谓有二种。第一明菩萨所受二十四戒。一者饥饿众生。求饮食卧具。不与者犯重。二者淫欲无度。不择禽兽者犯重。三者见有比丘畜于妻子。随意说过者犯重。四者见人忧愁欲自丧身。以己意增他嗔。败他命根者犯重。五者取旷路中财宝者犯重。六者见他欲害命。以美言赞。令他嗔恚者犯重。七者见他欲烧僧房。不尽心谏者犯重。八者若见若闻他犯重罪。若不作三到唤教忏悔者犯重。九者见有作五逆罪。不呵劝舍者犯重。十者见闻他欲兴大善事。更起嗔恚坏他者犯重。十一者见他耽食耆酒。当以己情往呵。除自因缘犯重。十二者见人淫他妇女。语他夫者犯重。十三者视他怨家。作怨家想者犯重。十四者见他视怨家如赤子。语何能视此人如赤子犯重。十五者见他聚斗。助力檛打者犯重。十六者见他伏匿事。向他说令他大嗔恚犯重。十七者见闻他善事。云都不作者犯重。十八者行于旷路。见人营塔庙营精舍。而不助者犯重。十九者见闻有人离善知识亲近恶友。赞好不劝舍者犯重。二十者于栴陀罗家恶人处恶狗家声闻二乘人处。除己事急往者犯重。二十一者见闻疑杀作不见闻疑想。食此肉者犯重。二十二者见闻疑杀作不见闻疑杀。若不食此肉者犯重。二十三者解于方便知众生根。若谓不说者犯重。二十四者或见诸菩萨。及余诸见悉不得向人说。现身得障道法得白癞病。或时愚痴。或时眚盲。或时目眩妄想分别诸法。要得愚痴。第二明护戒境界者。广如大方等经第四卷说。四依十地论十善法戒。问此戒何别。答准依戒相。亦有差别。二十四戒为初学者受。亦寄在俗人。十无尽戒在得位前。通其道俗。四波罗夷戒。在于直进。为出家人。略寄相别。据其根行。利益亦得说通。十善法戒。寄在十地。见闻及修行。其义亦通。又此十善戒。是性戒无别受法。据此其义在高亦可。摄从轮王化俗。此亦通下。虽名下通。而义是别。谓通性起戒。此义不通愚法小乘。若回心声闻受者。其戒相差别同异共不共学。广如梁本摄论戒学中说

十恶业道章

十恶业者。一杀.二盗.三邪淫.四妄语.五恶口.六两舌.七绮语.八贪.九嗔.十痴.此业有二种。一性不善业性违理故。二发恶律仪皆通其三业。其性十恶。亦有作无作。作有三种。自作.教化作.见闻随喜作。无作有一种。谓作俱无作。问恶律仪何故不同戒中形俱无作。答恶律仪业亦有生在恶律仪家。识知已去。执持杀具即得恶律仪。不专由期心长时分限发恶律仪。有此别义故。不同善戒形俱。亦有誓得恶律仪者。非一切也。又有秘密翻依十恶之善。如梁论云。论曰。复有经言。云何菩萨行杀生。若菩萨有命众生。断其相续。释曰。若有命则知有业。若有业则知有惑。由具此三。六道四生相续不断。若菩萨随其根性。为说三乘圣道。令彼修行断此三法得无余涅槃果。不相续众生。即是断命故名杀生。论曰。云何菩萨夺非他所与。若菩萨自夺非他所与。释曰。菩萨以大悲摄一切众生。为自眷属。令离生死崄难。夺非他所与众生。非彼父母及人主等所与故。名夺非他所与。论曰。云何菩萨行邪淫。若菩萨于欲尘起邪意等。释曰。菩萨三业。与淫欲相反。意知其虚妄不实为众恶本。口亦作如此说。身不行其事。亦是相反。即是于欲尘起邪意等故。名行邪侄。论曰。云何菩萨能说妄语。若菩萨是妄能说为妄。释曰。一切法皆是虚妄。菩萨如虚妄而说故名能说。故名能说妄语。论曰。云何菩萨行两舌。若菩萨恒住最极空寂处。释曰。两舌令彼此不和。菩萨思空说空。令自他不见此彼。何况和合。故名行两舌。论曰。云何菩萨能住波留师。若菩萨住所知彼岸。释曰。若依直语。波留师名目恶口。住恶口人。不为他所亲近。菩萨住所知彼岸。即三无性理。亦不为众生所亲近。以此理非凡夫二乘所行处故。故名能住恶口。又若依密语。波留师名目彼岸住。即以密语显于直语。论曰。云何菩萨能说不相应语。若菩萨能分破诸法。随类解。释曰。菩萨能分破诸法。谓根尘识皆无所有。此无所有非定是无。亦非定有。有无悉不可得故。名能说不相应语。论曰。云何菩萨行阿毗持呵楼若菩萨数数令自身得无上诸定。释曰。若依直语。阿毗持诃楼名目贪欲。行贪欲者。必爱乐外尘。菩萨恒乐令自身得最胜定。故名行贪欲。又若依密语。阿毗持诃楼名目数数得定。即以密语显于直语。论曰。云何菩萨起憎害心。若菩萨于自他心地能害诸惑。释曰。嗔恚以憎害为相。菩萨作意。欲断自他一切烦恼故。名起憎害心。论曰。云何菩萨起邪见。若菩萨一切处遍行邪性如理观察。释曰。大乘以有分别为邪性。分别性遍行。于依他性即是邪性。若离分别。名人法空真性。小乘以身见为邪性。因此身见生诸惑故。若离身见。一切邪执皆不得起。得人空真性。菩萨能如理。观察此邪性。见其是邪故。名起邪见。余义如别章

七种邪见章

邪见者。有其七种。一异乘邪见。随顺正道。而别取无余涅槃。即愚法声闻人。二虚妄分别见。三戒取净见。谓种种占相吉凶。是虚妄见恶戒见等是。戒取净见。恶戒见者。自取所见故。四自谓正见。将自妄见。谓为是见即心烦恼等诸见是也。五覆藏见。六诈现不实见。覆藏者。用隐覆内为是。诈现不实者。用显外相为是。七非清净见。将世间为涅槃等者是。此等诸见。并不许佛见为是故名邪见。此义在三乘小乘中。分有为彼一乘目。即属于一乘。余义如别章

十善业道章

十善者。翻前十恶成十善也。善义不同。有其五种。一人天十善。二声闻十善。三缘觉十善。四菩萨十善。五佛十善。问既十善五重。十恶亦应同其十善。答由善义顺理。理法甚深故有五重。不等恶业。不善从粗相别诸思生故。但有一种。无五重别。此十善业。由附观智。智既渐深。福亦渐细。故不同也。余义如别章

摄生戒中明四倒章

四倒者。一常二乐三我四净。二倒名为恶意。专念行故。二倒名为恶心。非专念行。谓我净思故。二倒恶意专念行者。伺缘名意。常乐二倒。缘中现起故名意也。违理名恶。是起烦恼。作意而生名专念行。二倒恶心非专念者。根本集起是其心义。我净二倒。望前常乐。根本集起故说为心。我是常本。净是乐原。此二性成。非作意生。名非专念也。倒者变翻常乐我净无常无我无乐无净。是名八倒。声闻灭四倒。菩萨灭八倒。此据上心正便说。若据残习。四倒八倒。并菩萨除。若依初教。第十地断不分习气。若据终教。地前伏上心。初地灭种子。第十地已还。渐灭习气。佛地永断。若分惑体。常等四倒。是见道惑。无常等四。是心烦恼。若据一乘。其惑广大无尽。为能证普贤门。一切俱断。余义如别章

同类推荐
  • 孙威敏征南录

    孙威敏征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

    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清代琉球纪录续辑

    清代琉球纪录续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Flower Fables

    Flower Fab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石室秘录

    石室秘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萌娃驾到:鬼少的麻辣鲜妻

    萌娃驾到:鬼少的麻辣鲜妻

    他是冷漠只顾修炼的鬼少,修炼路上碰到瓶颈,什么?只能跟一个至阴之年、至阴之月、至阴之日、至阴之时出生的女子结合?为毛她刚好就是那个至阴人?不要,她不要被当成道具;然而,一笔交易让她心甘情愿献身,等等,鬼少,你留下东西了…………五年后、“妈,门口有只鬼找你。”“……”
  • 能灵之爵影大陆

    能灵之爵影大陆

    无情的战争纷扰着这座精彩纷呈的大陆。影兽是人类的天敌,大陆称特殊能力的人为影猎人。他们,一位是天地孤儿,一位是冗杂混血种,一位是落幕皇族。命运似无形丝线,贯穿着所有,而他们要做的,就是斩断命运!
  • 致爱的歌

    致爱的歌

    演艺事业如日中天的郑硕遇到了离异且带着女儿的丁歌他不顾一切的付出终于换来了丁歌的爱可是为了保护郑硕丁歌还是选择了离开“我失去过更珍惜拥有多庆幸我是我被你疼爱的我紧紧牵住的手不要放手永远守护我”
  • 重生之我是巫妖王

    重生之我是巫妖王

    1200年的轮回。一个来自异世的男子。一把被称为邪器的黑色重剑。一只千年不遇的巨熊灵魂。一条不知所云的冰霜巨龙。墨色的夜。艳色的血。无神的泪。当到达那最终的地方。又会找到什么。
  • 少年从不等风来

    少年从不等风来

    我们都一样,一样的单纯,一样的向往,一样的青春;我们又不一样,不一样的过去,不一样的明天,不一样的远方。所幸,我们共同拥有最美的年华,少年从不等风来,青春,蜕变,激扬!
  • 我的绝色二小姐

    我的绝色二小姐

    他是华夏天才狙神,‘雷牙’特战精英,有着‘邪恶之眼’称号的王者。一次加密任务,看不到任何资料的他,两公里外,一枪杀死了自己刚刚新婚的妻子。心灰意冷之下,回归都市,遇到了寻亲的劲爆小姨子。加密任务的疑云,性感神秘的小姨子,各方势力,红粉佳人,且看回归都市的冷血雷牙,如何只手遮天。
  • 双重少女,一不小心爱上你

    双重少女,一不小心爱上你

    小女孩王梦雅,出落地十分水灵,一双丹凤眼非常好看,好似一个可爱的洋娃娃。在旁人看来,她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女神,而在熟悉她的人看来,她就是一个女神……经病!!双重少女,不好意思,我一不小心爱上你了……
  • 超越均势:冷战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

    超越均势:冷战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

    中国是南亚国家的邻国,南亚是中国安全环境中敏感和复杂的一部分美印、美巴关系的调整对中国的影响是一个重视和研究的一个课题。本书创新地提出“超越均势”概念概括和分析冷战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并具体从理念、政策、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证。对“9.11”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 苍生不孤

    苍生不孤

    为为父报仇,他踏上一条强者之路——逆天修道。他逆天修道,一路上不断地拨开一重又一重的云雾谜团,揭开一件又一件的千年秘事……一个神秘的黑色铃铛,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天到底是什么?为何逆?如何逆?自己命中注定,纠缠了十个轮回的伊人,到底是谁?在巅峰一战中,他犹豫了,迷惘了……这天到底是什么?到底是逆还是顺?且看小子莫孤演绎一段传奇——
  • 法则自然

    法则自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万物皆是相生相克。皆有阴阳之别。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随。相传掌握天地之法道,阴阳五行之术者,即可呼风唤雨,御物而行,掌握强悍力量。更有胜者可长生不死与天地同寿。几千年以来长生之法未曾找到,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却从未停止过,为一己之私征伐杀戮。由之而起的门户之见,正邪之别,也愈加明显。她一生只为一个人而活,不管他做出何种决定,她都义无反顾的支持他,鼓励他。相信他。并一生一世的爱着他。对她而言,能够与他相伴一生,就是她最大的幸福。他不知道他将要去往何方,他不敢爱,亦不敢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