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有四种大罪。同于四逆犯根本罪。何者为四。杀辟支佛。是名杀生犯根本罪。淫阿罗汉比丘尼。是名邪淫犯根本罪。若人舍财与佛法僧主掌此物而辄用之。是名为盗犯根本罪。若人倒见破坏比丘僧。是名破僧犯根本罪。若人于四根本罪中犯一一罪。皆悉不听佛法出家。设使出家不得听受具足戒。若受具者应驱令出。以有出家威仪法故。不应鞭杖系闭夺其生命。如是皆犯根本罪非逆罪也有是根本罪亦是逆罪。有是逆罪非根本罪。有非根本罪亦非逆罪。何者为逆罪亦是根本罪。若人出家受具足戒得见谛道。断其命根是名逆罪亦是根本罪也。如是众生。于我戒律中应驱令出。何者为根本罪非逆罪。若人在我法中出家。如是凡夫众生故害其命。若以毒药或堕其胎。是名根本罪非逆罪也。若有四方僧物饮食敷具。悉不应与同共利养
若有众生于佛法僧而生疑心。此中出家自言更有世尊。或于种种诸吉相中生疑惑心。若复有人。于诸如来所说之法而生疑惑。于声闻辟支佛乃至大乘。于中诽谤出其过恶。见他读诵而作留难乃至一偈。此非根本罪亦非逆罪。是名甚恶近于逆罪。如是众生。若不忏悔除其罪根。终不听使佛法出家。设出家受具足戒不悔过者亦驱令出。何以故。不信正法毁谤三乘。坏正法眼欲灭法灯断三宝种减损人天。而无利益堕于恶道。此二种人名谤正法毁訾贤圣。地狱劫寿增长。如是诸恶业已。是名根本大重罪也
何者是不威仪根本法。若比丘故淫犯根本罪。故杀凡夫人犯根本罪。除三宝物不与而取犯根本罪。故妄语犯根本罪。于此四根本中。若犯一罪。一切比丘所作法事悉不听入。四方僧物饮食卧具。皆悉不得共同受用。然帝王大臣一切群官。不应加其鞭杖系闭刑罚乃至夺命。是名根本罪体性相也。何以名为根本重罪。若人作如是行。身坏命终堕于恶趣。作如是行是恶道根本。是故名为根本罪也
譬如铁丸虽掷空中。终不暂住速疾投地。如是五逆等罪。犯四重禁。及二种众生。毁坏正法。诽谤贤圣。如是等十一种罪中。若人犯一一罪者。身坏命终皆堕阿鼻地狱。是故作逆业犯根本重罪者。皆悉不听度令出家。犯逆罪者如此人等。于其一身终不能尽诸烦恼结成就禅定。况能超出决定菩萨。命终之后必堕地狱受恶道苦。若有族姓男女。以深信心归依佛法。或趣声闻辟支佛或趣大乘。于我法中而得出家。受于具戒极有信心。护持根本四重等罪。常勤精进勇猛不休。日日拥护一切人非人等。终不虚受人天供养。于三乘中随所乐欲。何以故。志求解脱乃至舍命终不毁犯。何以故。如是三种众生。皆求涅槃修行其因。依止世尊。依止经律。依止声闻正位弟子。若有众生犯四重禁非佛弟子。我所显示甚深法相。一切无常苦空无我。为诸众生利益安乐。说解脱法波罗提木叉。如是经论及诸禅定盲无所见。破戒退没坠三恶道。若有族姓男女。于是波罗提木叉清净法中不犯根本者。我是彼世尊。彼是我弟子。随顺我语安住佛法。一切所作皆悉成就。安立戒身及诸善法。亦能建立能大利益安乐天人。世尊。如是之人。则具足一切声闻辟支佛乘乃至大乘皆悉善住
何以故。是根本戒守护一切正法。及诸有漏无漏等法。皆悉因此而得成立。是故名为戒根本也
譬如因地一切万物。百卉药谷皆因生长。如是善学四根本戒。一切善法皆因得生。譬如大地一切诸山。乃至铁围大铁围须弥山王皆依得住。如是善解四根本戒。声闻辟支佛乘乃至无上大乘皆依而住
譬如大地一切物味依地而住。如是善学四根本戒。禅定解脱总持。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因而成
譬如大地净不净物一切悉载。如是族姓男女。善学四根本戒。持戒毁戒。是法器及非法器。皆悉满足。谛自观察不讥彼短。而不自高亦不毁他。能为一切善法洲渚。犹如大地一切众生之所依止
如是族姓男女。善能修学四根本戒。一切如来所说经论。皆生爱乐欢喜受持。不起种种非法之想。一切众生皆依四摄而自存活。尔时尊者优波离。从座而起。整其衣服叉手合掌白佛言。世尊。若世尊作如是言。是法器及非法器悉不讥诃。他未来时作诸恶行。如是比丘。非沙门而作沙门。非梵行而作梵行。今当云何呵责其心驱遣令出
佛言。我悉不听俗人讥呵。复有十种非法讥呵即得大罪。何等为十。若僧不和合。于国王前而讥呵者是名非法。若僧不和合。于婆罗门众中而讥呵者亦名非法
若僧不和合。于王眷属及诸大臣而讥呵者是名非法
若僧不和合。于白衣中而讥呵者是名非法
若僧不和合。于妇女小儿等中而讥呵者是名非法
僧不和合。于僧净人前而讥呵者是名非法
僧不和合。于比丘尼众中而讥呵者是名非法
僧不和合。于本怨嫌前而讥呵者是名非法
若僧不和合。以嗔恚心而相讥呵者是名非法。有如此等十非法不应讥呵。假使举得少罪亦不应受。若复少有如佛法讥呵者亦不应受
又复十种非法讥呵不应受。何等为十。若余外道来讥呵者亦不应受。非持戒白衣而犯逆罪。诽谤正法。毁坏贤圣。若起狂心。若散乱心。为诸余天地四方僧净人。若是一切犯禁比丘所举之罪皆不应受。是名为十非法讥呵所不应受
若有比丘。造诸恶行共僧中住。清净比丘威仪具足。于非法处一切不行。成就五法。应顶礼僧足。诸恶比丘言。我今欲举汝罪。是实不虚。是时非时慈心软语。为使佛法久得安住。为欲炽然一切佛法。若听我说。我当如法举汝。彼若不听。我当顶礼持戒比丘上座等足白言。大德。此比丘犯如是事。依于五法而举彼罪。上座比丘应察是语如毗尼。如修多罗。当以灭诤法如法除灭若犯重罪应以重治。若犯中罪应以中治。若犯微细罪当以微细治教令悔过
优波离白佛言。世尊。若造恶行比丘实有过罪。而恃白衣一切势力。或恃巨富财物等力。或恃多闻。或恃辞辩。或恃弟子。如是等力。众僧当共和合持修多罗持毗尼持有戒德僧者。不取其语而用势力。有如是等应当云何。佛即答言。应诣国王大臣宰相如法治罪。优波离复白佛言。世尊。如此恶行比丘。若财物力。若多闻力。若辞辩力。能令国王大臣欢喜。或有非法朋党。为应舍置不耶
佛言。优波离。若事未现应当舍去。若事已出僧应和合速疾驱摈不得共住。优波离。譬如瞿麦妨麦稗莠。根茎枝叶与麦相似。若未莠出时不可分别。穟既出已。田隽农士并根俱弃。何以故。坏净麦故
优波离。如是破戒恶行比丘。若恃白衣及诸势力住居僧中。过未出时人不敢呵。其事现已诸天便讥。当言僧中无有禁制。若恶行比丘。众僧应速和合疾共摈出
优波离。譬如大海不宿死尸。如是我诸声闻大弟子众破戒谄曲。此等恶人不应共住亦复如是。若破戒比丘。为刹利王及诸辅相朋党非法。如此比丘。则得自恃多闻财物巨富辞辩。如是等力肆心无畏强僧中住
尔时惭愧持戒比丘。心有所疑不应共诤。不应守护共作伴党。如是持戒比丘。便语国王及诸大臣。更至他国